截至1月15日,A股15家上市猪企均披露了2023年生猪销售情况,累计出栏约1.45亿头猪,同比增长超15%,从销量来看,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位列前三。
2023年上市猪企的生猪销量普遍同比上涨,但是销售收入却普遍同比下滑。业内人士表示,生猪养殖效率大幅提升及需求疲弱造成2023年以来猪价持续疲弱,因产能过剩问题仍在,价格上行空间不宜过分乐观,生猪价格上行之路相对艰难漫长,如若今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有望进一步加速产能去化。
乳企加紧布局中老年奶粉赛道
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我国中老年奶粉处于提供“基础营养”的发展阶段,缺乏精准定位某一项需求的奶粉。另外,当前我国中老年奶粉行业在技术储备、产品创新,标准法规等方面都不够健全,中老年群体对于营养摄入的认知度还不够,都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提供精准化营养必定是未来中老年奶粉发展方向。
龙年春节临近,年夜饭预订场面火爆,包厢更是“一间难求”。调查发现,有的餐馆设置了最低消费标准,人均消费须达数百元才能订包厢;有的则推出各式套餐,大多不低于2000元,只有选套餐才提供包厢。
长期以来,餐饮场所设置“最低消费”一直为人诟病,并引发不少纠纷。早在2014年,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就曾联合颁布《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2021年,《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提出,“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明示服务项目及其收费标准,不得设置最低消费额”。可人人喊打的“最低消费”竟然在年夜饭中“复活”了,而且是如此明目张胆。对于年夜饭,哪怕生意再红火,都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后厨直播不应沦为摆设
本应是保障食品安全、增加消费信心的创新之举,但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许多已实施“明厨亮灶”的商户或对直播设备疏于维护,或在摄像头上动手脚,导致消费者看不到后厨直播。
零食市场有学问
消费者对于零食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美味解馋,而是更加注重健康。量贩零食店提供的多是小厂商生产的白牌产品,虽然价格够低,但打造产品的功力欠缺。应在创造力与研发上下功夫,形成好的产品结构,用差异化、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去打动用户。如果只是零食搬运工,靠价格战压价,或许会被出价更低的对手送出局。
行业里对量贩零食店有一句经典的论断:量贩零食不是要卖便宜零食,而是要把零食卖得便宜。零食经营有学问。找到除低价外的核心竞争力,并摸索出新的商业模式,量贩零食店才能成为这条街上最“靓”的店。
“龙茅”热度下降报价相差近千元
价格下滑,抢到断货,车厘子登上果市C位
从去年11月刚上市时的百元身价,到现在的三五十元一斤,随着智利车厘子的大批量集中到货,其价格也进入了下滑周期,给“吃货们”带来福音。
业内人士表示,今冬的进口车厘子价格比上年同期便宜还是贵,还不能简单地下结论,因为智利车厘子分近十个品种,再加上不同的规格、品牌、质量和运输方式,都在影响每一批次的价格,就算是同一个货柜来的车厘子,价格也可能不同。
梦想连接世界,洋河·梦之蓝闪耀西班牙
瞩目未来,洋河以更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化全球市场布局,不仅履行了传扬中国白酒之魂的行业责任,同时彰显了推广中国白酒和传统文化的社会担当。在加速奔跑的“国际洋”带领下,白酒将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一同奏响属于世界四大蒸馏酒的江海交响乐。
年夜饭吃不吃预制菜
年夜饭承载着深厚的家庭情感和文化意义。许多人认为,亲手准备年夜饭是对家人爱意的表达,每一道菜都蕴含着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对他们来说,工业化的预制菜缺少家的味道和温情,尤其是长辈们,更愿意从逛大集、买食材开始筹备年夜饭,享受烹饪过程中的乐趣和家庭互动。
“质价比”成年度关键词5万亿餐饮业或将迎来“价值回归”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全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全国餐饮年收入迈过5万亿门槛,创造了新的纪录。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特医食品有望告别代工模式
1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就《食品委托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提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不得进行委托生产,纳入地方立法管理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等生产经营主体不得从事食品委托生产活动。
行业人士认为,《办法》通过规范食品委托生产行为,强化生产商的质量控制意识和责任,有助于规范食品生产行业,减少低质量产品的出现,也有助于推动小型食品生产企业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