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探秘宁夏酒坊两百年/一颗高粱的旅程——记贺兰山下“承李记”酒坊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1.21

纪实文学

探秘宁夏酒坊两百年

一颗高粱的旅程——记贺兰山下“承李记”酒坊

张九鹏王蓝平

导语:

这是第一个取得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资格认证的宁夏白酒酿造酒坊。这是一个拥有近二百年传统技艺历史的酿酒家族,历经五代,正在为宁夏白酒重树信心。

一个被命运指针拨弄的湖北男伢,来到银川寻找真爱,从大隐于市的各美其美到小隐于野的美人之美,福泽乡里,美美与共。

壹:贺兰山下

如果你驾车沿银川贺兰山路向西行驶,一定能衔接上新干公路。这是近年来新修的路,六车道,行车路标清晰可见。高德地图显示,新干公路打通了黄河路与贺兰山路连接走向贺兰山的捷径,扩大了兴庆区、金凤区向(西夏区)以西的经济带,也提升了贺兰山东麓经济发展的速度,其作用不可小觑。

新干公路为西夏区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在沿山公路以西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酒庄密布、葡萄连片;沿山公路以东,新干公路以南与北京路之间的沃野良田就是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农牧场。正因为这一带人烟稀少,才保持着了它与银川市区的距离感,距离产生美,它也因此蒙上了神秘的面纱。现在,即使你从新干公路路过,那一侧粗壮而密集的白杨树,也很容易让你忽略掉通向贺兰山农牧场二队的小道。

贺兰山农牧场二队称不上世外桃源,却种植着一片面积很大的高粱地,金色的高粱在大地上铺展,犹如燃烧的火苗,吸引着游客驻足打卡。而另一处让人稀罕的则是与高粱地一渠之隔的承李记酒坊,酒坊白墙灰瓦,古朴典雅。水为酒之血,粮为酒之肉,曲为酒之骨,粮、曲、水共同构成了酿造白酒的基础。

一颗高粱通向美酒的历史迄今六百年。徐光达的《农政全书》中提到高粱酿酒:蜀黍,一名高粱……米有两种,粘者可和糯秫酿酒作饵,不粘者可作糕煮粥,可济饥,亦可养畜。那么一颗现代高粱通向酒的旅程有多远?它可以是“一碾三筛”拌着曲子入地缸发酵二十八天的历程;也可以是窖池发酵,每个轮次发酵不低于六十天的行程;还可以是存储地窖十年以上的陈年老酒;它不仅是新干路打通之前四十年的岁月积淀;也可以是金风雨露一相逢、千里有缘一线牵的缘分;一个近二百年酿酒家族的沉浮能够足够长久地容纳一颗高粱演变为烈酒的所有委屈和喜悦。

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一粒高粱终究会变成一滴醇香的美酒。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微生物发酵过程,更是几代人沉下心日积月累的辛勤付出,其底色不过是一个人关于“酒道、人品、技艺和时光的载体”。

很难相信,一个湖北人不远千里来到宁夏,在贺兰山下这片广袤的土地扎根,从妻子手中接过信任,使得一个近二百年酿酒历史的家族发扬光大、后继有人,从而为宁夏白酒续写着新的篇章。

他为何背井离乡,只身来到塞北江南,敢于在扑朔迷离的宁夏白酒市场另立大旗?不妨让我们先翻阅一下宁夏白酒的历史,怀念一段琼浆玉液流淌过的流金岁月。

贰:流金岁月

银川白酒的历史曾根植于银川人的记忆,沙湖春、老银川、塞上江南、大夏贡酒……如果你对这些酒名倍感亲切,那说明你至少是一位有情怀的银川人。

“沙湖春”作为第一个与景区齐名的白酒品牌,其酿制酒厂的前身是宁夏农垦酿酒厂,这曾是宁夏第一批国营酒厂,酿制出了不少经典之酒,至今仍被银川人津津乐道。沙湖酒业一直驻守在银川北部沙湖旅游区边上的小镇,宛如一位饱经沧桑、难舍故土的老者,平静地面对聚散无常、处乱不惊的现实。酒厂展示摆放的荣誉和样品,仿佛在提醒着银北与银川人“沙湖沐风雨,同心共品鉴”的时光。

银川平原最早的银川酒厂始建于1953年。经过多年发展,该厂逐渐成为宁夏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之一。2013年,银川市酒厂更名为宁夏昊王酒业,并继承了“银川”牌商标,此商标是全国唯一以首府城市命名的商标。说到银川白酒,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老银川”,它已然是宁夏人心中的经典,也是城市的名片。如今,还能拿上一瓶“老银川”白酒对饮的人,喝的不是白酒,而是老银川的往事。我常去位于西门转盘路东北角的一家菜市场,这不仅是因为这里菜品齐全、价格公道,还因为此地曾是银川酒厂的旧址。每次来买菜,我似乎都还能闻到发酵车间里弥漫在银川上空粮食发酵出的曲味和糟味,这味道能让我回想起许多老银川的往事,儿时的玩伴、吃过的冰棍、喝过的糖水……一一浮现在眼前,令人感慨。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一个人应怎样与过往告别,如同当初见面那般?岂不闻光阴似骏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一个叫魏之彬的人在宁夏白酒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魏之彬是宁夏唯一一个连续三届荣获国家级品酒师的专家,他引领的白酒时代,酿出了许多好酒,获得过不少大奖。市场经济发展的四十年,宁夏酒业行业出现了一些乱象。白酒企业一心逐利,致使行业趋于浮躁,进而引发酿酒人才外流、外地酒纷纷涌入,逐步抢占了银川白酒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

由于自主品牌实力薄弱,只能被外来品牌取代,长此以往,自主品牌也将从消费者的视野中消失。当下,连本地人都感慨宁夏无本土白酒可喝的局面,该是多么令人伤心!

宁夏白酒历经数十年的进程,从高粱的种植到酒粮的发酵,从酒缸的沉淀再到瓶装酒的灌装,其酿造之路充满波折。另一方面,贺兰山东麓的地理标志正助力宁夏葡萄收获“当惊世界殊”的美名。葡萄皮富含单宁,单宁会给葡萄酒增添涩感,这种涩感又能丰富葡萄酒的口感,决定其风味、结构与质地。而高粱同样富含单宁,适量的单宁能够抑制发酵过程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提升出酒率。宁夏期待白酒产业能有新生力量加以推动,而这股力量正来自于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荆楚大地。在宁夏白酒的历史中,承李记发挥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其独特的工艺与醇香的风味,赋予了它能够担当此重任的责任。

叁:古法传世

惟楚有才,晋人用之,此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体现了古人对两湖人才的偏爱之情。如今,“虽楚有材,宁尽用之”的“套话”被来宁创业的外乡人所认同。“宁夏有天下人,天下人无宁夏人。”这是流行于清朝末年的一句话。宁夏向来都是移民地区,自秦朝起,国家有规划的移民之举从未间断。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西部宁夏的新移民更是来自四面八方。

明朝洪武年间曾有一次大规模的迁徙,亦称作洪武大移民。此次移民具有显著特征,即在一棵古老的大槐树下聚集并分别。这次移民由明朝廷组织,他们于广济寺设局派员,为移民百姓发放凭照。发放凭照之处,有一棵大槐树,即洪洞大槐树。李氏一族乃是千万移民中的一份子,他们既是一个时代的微观写照,也见证了洪武大移民的波澜壮阔。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迁来,聚户形成屯落,称作李家屯,乃大槐树的后人。一个家族于风云变幻的历史变革之中,突破诸多阻碍,闪耀着人性光芒,在机缘巧合之下,在历史齿轮咬合推动下,守护古法精酿,历经五代,终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落户宁夏。

道光年间,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七道岭的李家屯土地贫瘠,为求生存,经先辈大槐树老乡举荐,年仅十四岁的李忠志独自前往朝阳大酒坊学习技艺,起初为酒坊伙计,从事烧锅工作二十多年。他为人勤劳且聪慧,深受师傅喜爱,师傅将酿酒、烧造的技艺尽数传授给他。东家见他忠厚老实,念及多年辛勤劳作之情,又传授造曲的两种方法。并叮嘱“造酒有其道,唯有诚信方可传承。得道者贵为水谷之精华,失道者则成糟粕腐汁”。准许他自行开设烧锅。自此,除依靠耕地维持生计、置换谷物外,还通过烧酒来补贴家用,艰难地支撑家庭。心中感念酒坊东家传授技艺,也承蒙乡邻的错爱与惠顾,并将此传承给后辈。

民国初期,李振江和李振斗学艺有成,见证了闯关东大潮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彼时的东北,经济迅速发展,李家烧酒在朝阳七道岭声名远扬。与此同时,在酒坊的引领下,李家的染坊、糕点坊也依次筹备开业,为乡邻服务,深受周边十里八村人的喜爱。随着时局变迁,东北陷入混乱状态,即便李家屯地处偏远,仍受到冲击,面临严重的缺衣少食困境。李家对相邻施以援手,也得到了孙氏家族的协助,从而得以稳步前行。而且,李家与相邻一起缝衣做鞋、收集粮食,借由有名望的孙氏家族转交给前方,以支援抗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顺应时代发展,李家烧酒走上公私合营之路,参与合作社、互助组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家父兄弟二人,勤恳耕作,精心烧酒,秉持节俭,家境渐有盈余。常念先祖学艺以养家的艰辛,亦感恩酒坊东家传艺的仁义善为,才有如今的家境,李振江重新修订李氏家谱,制定酿酒训志。从祖父传承至三代,才有了些许的产业和薄名。事业因勤奋而精,依靠三代坚守正道,技艺日益精湛;声名因诚信而成,承蒙乡邻厚爱,声誉渐传渐远。三代单传,家族人丁逐渐兴旺。虽不是名门望族,但追念先祖乃人之常情,时常回想先祖学艺养家的艰辛,望后世子孙,即便天地世道变迁,也莫忘耕作之根本,同时传承烧造之艺,能够以耕酿维持生计,抑或通过读书立足于世,如此方能告慰先祖的辛劳。

1954年,李振江的三子李树青于宁夏投身地质工作,其妻儿由二哥等家族成员予以协助、照料。伴随时代的演进,李树财助力家族晚辈成家立业,激励他们离开农村前往城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李树财也从东北老家前往银川维持生计。为寻觅酿酒场地,决定在贺兰山农牧场二队定居,于两间六十年代建成的老房子里着手酿造小酒,以补贴家用。2010年,李树财留下遗愿,酒坊东家传承老祖宗的造曲酿酒技法,供养家族百余年,得益于父辈酿酒烧锅的真传,幸有家传手艺,助家庭度过难关,期望后人铭记祖训。李家烧酒,应顺应时势,不断进取,平安如意。希望儿子、女婿协助小女玉玲,把李家烧酒传承并弘扬。

李家烧酒的存续和进步需凭借传承人代代相传,以李玉海、李玉明、李玉玲为代表,将家族父辈的酿造技艺整理成籍,并陆续招收外甥、侄子、侄女及族外人员随其学习酿造技艺。在《承李记.酒诀》中存有这样一则古训:“人必得其精,人为酒之魂”。李家期盼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觅得人才,使“承李记”古法酿造传承有序,大放光彩。

肆:南人北渡

2000年,李家之女李玉玲因一笔业务结算,在凤城与来自湖北的小伙王兴中相遇,李玉玲未曾料到,这段缘分不单书写了南人北爱的创业篇章,还为李家祖业开启了新的一页,引领这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酿酒家族作坊踏上了古法酿制与现代企业结合的发展道路。正所谓“千帆过尽山依旧,斗转星移树逢春”。

初次见到王兴中时,李玉玲并无特别感觉,然而,王兴中却留意到了李玉玲的美丽,恰如刀郎在《大眼睛》的歌词所描述:

你的大眼睛

我每天都想起

不知不觉又来到你家的小树林

你呀太美丽

我不敢看着你

你实在不该对我笑

让我掉进你的陷阱

王兴中不经意的一句问询,使得李玉玲不由得对他多投去了一眼。王兴中和李玉玲分别受雇于两家公司,王兴中所在的公司例行公事,需要签字走账。当两人完成预算审核、工作交接时,王兴中随口说道:“咱们动作得快点,签完字,我还得赶火车回老家。”李玉玲顺口回应:“哦,我也准备回老家的。”“你老家在哪儿?”王兴中抬头看向李玉玲。李玉玲有着大大的眼睛,个子高挑、身材纤细。“在东北。”李玉玲回答到。王兴中心中泛起一丝涟漪,“东北,那是一个我从未有过去的念头的地方。”王兴中再次向李玉玲发问:“你结婚了吗?”李玉玲略带疑惑地看了看王兴中,迟疑着说:“——还——没有。”王兴中变得调皮起来,“那咱俩谈个对象呗!”这句没头没脑的问询瞬间把李玉玲逗笑了。李玉玲仔细端详起眼前这个算不上英俊、还有些矮小的南方人,她感到是缘于身为异乡,他才会如此大胆、质朴、热烈地向初次相识的女子表白。两个同在银川的异乡人,瞬间没有了距离,彼此的心开始靠近了。

回银后一日,王兴中不仅邀李玉玲一同用餐,饭后,更是执意送李玉玲回家,穿梭于银川市的街头巷尾,极力寻找话题。王兴中的果敢和真诚给李玉玲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三年前,王兴中从湖北一所大学毕业,随后任职于当地一家国企,生活舒适,人生原本是就此组建家庭、成就事业,照料父母,平淡地度过此生。然而,命运无常,难以掌控,他内心却总是憧憬着外面的天地。这既是天性驱使,也因同学们在外闯荡的良好经历所刺激,于是王兴中在工作不久后便向单位提交了辞呈,甚至还在地摊占卜询问未来。准备妥当后,王兴中带着五百元,购买了一张前往兰州的火车票,去投靠在兰州攻读研究生的同学弟弟。

王兴中在兰州接连寻找工作机会,皆不称心,正当他犹豫去留之际,邂逅了一位湖北老乡。老乡表示自己曾在银川从事建筑工作六、七年,对银川印象颇佳,那里将来的发展机遇一定会比兰州多,建议王兴中前往银川谋求发展。王兴中采纳了老乡的提议,购买火车票北上银川,从此开启了在银川的奋斗篇章。抵达银川的王兴中经济拮据、无处安身,不过乐观的心态促使他很快成功应聘进了一家与自身专业相符的公司,月薪两千,还包吃住,这令王兴中兴奋不已,他把这个消息告知了远在湖北牵肠挂肚的家人。然而,王兴中在这家公司仅工作实习了三个月,就再次被命运捉弄,转而应聘到了另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是他远在湖北的恩师为其安排的机缘。

自王兴中接手李家白酒烧坊起,他依凭胆大且心细的处事准则,持续深挖李家传统酿酒技艺,梳理出一套李家酿酒的文化根基,更是发挥了其理工男的所学所长,将李家传统酿酒老手艺中的七项特殊技艺予以标准化。单说制曲,其原料选取极为严苛,涵盖谷类、豆类与野生植物等十种,而酿酒所用的高粱历经“一碾三筛”后拌着曲子置入地缸发酵,需足足等待二十八至三十天,方可进入蒸馏阶段。“火烤胸前热,风吹背后寒。只知饮酒乐,哪知烧酒难。”王兴中及其爱人深切知晓“烧酒”之艰辛,为传承并进一步探索古法酿酒这一传统手艺,将其弘扬光大,夫妇二人在2018年创立了宁夏承李记酒坊有限公司。

已经许久未喝过这般本土的醇香美酒!若不是亲眼目睹隐藏在贺兰山农牧场二队的“承李记”酒坊,我无论如何都难以相信它就在银川;若不是听到本土作家麦兴平为“承李记”创作并被朗诵的诗歌《好想和你再喝场酒》,又哪知宁夏本土白酒能获得一位优秀诗人的青睐是何等的珍贵!

望着那逐渐远去的身影,

我的泪水终究不受控制地滑落。

细雨中,南来北往的车辆压碎了最后一片秋叶,

而我却无法再度念出你的名字。

承李记的小酒房始终酿造着甘美的酒浆,

贺兰山下那片红彤彤的高粱地,

回首时,再也瞧不见你那楚楚动人的面容。

究竟是谁打碎了玉皇大帝的月光杯!

是谁扯断了月下老人的那根红线?

谁又能将我的泪水盛入明日的酒杯?

为何让我心灰意冷,难以放下?

真希望能与你再饮一场酒,

不再聆听那悲伤的旋律,

不再令你落泪。

让承李记醇香的美酒遮掩你憔悴的容颜,

让一滴滴玉液琼浆淌入你薄如蝉翼的内心,

彼此不再哀怨,

不再触及那些痛苦的伤痕。

街角的红绿灯依然闪烁不定,

在熙攘的人群中望见你纤瘦的身影,

我仍旧无法停止对你的思念。

在情缘的道路上,并非所有爱情皆是一朵含露的玫瑰。

承李记小酒坊中回味甘甜的,是那岁月的恋歌。

五:酒道自然

立冬之际,贺兰山农牧二队仍保留着残秋的意味。农场的样貌清晰可见,四周林木环拥,天空湛蓝伴有薄云,白墙灰瓦的农舍上炊烟升腾,耕地平坦开阔,夕阳的余晖仿佛残红铺满大地。李记酒坊东门正对着一大片火红的高粱地,门楣两侧贴着一副对联:“紫气东来浴酒心纯正,龙凤呈祥感党恩情深”。

步入酒坊,院里林立的大缸引人注目,七十二坛以陶泥封口的大缸排列其中,大缸正西的墙上有一幅“贺兰山下果园成”的水彩画。登上屋顶朝西望去,贺兰山的万千气象与水彩画相互映衬,堪称理想与现实的绝妙呼应。穿过粮食晾晒车间,来到酒坊前院的生活区,绕过一小片精心规划的菜园,走出南门,便被门前一池的荷塘秋色所吸引。荷塘虽已枯萎,却独具韵味,与田埂上阡陌交错的良田、笔直安静流淌的渠水共同勾勒出静谧的田园风光。层峦叠嶂的山峰在云雾笼罩下时隐时现,肆意翻涌,宛如一幅水墨画。暮色之中,“承李记”房顶上亮起的一座灯仓,成为这幅水墨画“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神来之笔。南门门楣上有一副对联:“开门见粮感耕读恩德,抬头望山思仁义正道”,将“耕读传家”的古训与“承李记”“造酒有道,唯诚可传”的谱训完美融合。

造酒有其道,唯诚方能传。得道者,所酿之酒贵为水谷精华;失诚者,所出之酒则为糟粕腐汁。此乃承李记酒历代遵循的造酒谱训,亦是承李记古法酿酒的技艺理念与道德准则。这般质朴的酿造理念,为“承李记”酒坊的代代传承奠定了文化基因。

一方水土成就一方人,也造就一方酒,白酒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由于酿造原料、工艺及环境的差异,众多白酒在口感上各不相同,每个地域都有具备独特风格特征的白酒。首先,贺兰山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功勋卓著,极大地改变了河流与气候。贺兰山宛如天然屏障,抵御寒流,黄河环绕形成独特的气候调节作用,这里的水热系数、温度、湿度等气候指标均独具特色。其次,银川平原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断层盆地,由黄河及平原湖沼长期淤积而成,土壤条件优越。一直以来,人口的迁徙流动,不断为其注入新鲜活力,使银川平原的文化内涵极具开放和包容性。凭借独特的水、土壤、气候、环境以及人文习俗,实现天人合一、水土共酿的境界,将西北的辽阔、粗犷和四季融入酒中,让银川平原肩负起了适合酿造一杯清香白酒的重任。

承李记拥有近200年的烧造历史,所酿之酒能达“出锅便有香,适温即可饮”的品质。并且,古法纯粮酿酒显著的原生态特点以及家族记载传承的酿酒资料,为酿制优质的纯粮原浆白酒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依据。探寻濒危非遗项目与市场的契合之处,乃是当下全社会积极摸索的难题。胆大心细的王兴中既已达成,自然不会忘却“做酒就是做人”的古训,把酿酒人那颗能沉下去的匠心传递给更多之人。在王兴中眼中,传承近200年的承李记传统古法酿酒技艺,需要岁月的积累沉淀,也需要与时俱进。

陆:美美与共

2019年,承李记传统古法酿酒技艺荣膺宁夏回族自治区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殊荣,承李记酒坊亦被评定为古法酿酒的传承保护基地。同年,于新加坡世界烈酒大赛(SWSC)摘得双金奖与品类最佳清香白酒奖这两项国际大奖。

近年来,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文化旅游酒庄发展迅猛,为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王兴中为承李记酒坊确立的战略目标是“打造非遗传统白酒展馆助力乡村旅游”,“构建融入地域性元素的传统白酒酒庄展馆,将银川白酒文化特色加以融合,凸显银川地域文化特色,这会是一个'百里红廊一点白’的崭新开端。”基于此认知,2022年3月,王兴中对承李记传统古法酿酒传承保护基地展馆进行了扩建,塑造出集宁夏传统酿酒(白酒)文化、酿造、体验、研学、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乡村非遗传统酿酒展馆,借助直观的呈现方式,向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展示并让其体验宁夏农耕文化和传统酿酒工艺。

承李记传统古法酿酒传承保护基地展馆占地达五亩,涵盖文化展馆、原料储存区、加工酿造区、白酒展览品鉴区等不同区域。经由参观、互动等流程,促使参观者参与品鉴、勾酒、封坛等活动,提升体验感,逐渐构建起“高粱+酒坊+体验+研学+旅游”一站式的立体生态旅游观光产业链,为乡村旅游发展助力。自展馆扩建后,已迎接了来自全区各地的数千余参观者,馆内诗书字画为文化赋能,史料展示丰富详实,给每一位想要了解白酒文化的参观者带来了直观立体的思考。在王兴中眼中,白酒展馆的扩建促进了传统型生产与美丽乡村建设及旅游景点的完美衔接,把乡村经济、文化、生态融入宁夏地域特色白酒文化酒庄建筑空间,能够达成城乡融合的多元发展,也能更优地助力非遗传承和保护。

在推动承李记酒坊良性发展之时,王兴中还将带动当地百姓增收之事挂在心头,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开辟富民增收新途径。他主动联络与周边农户签订高粱原生态订单种植协议,种植面积接近二百亩。承李记不但为农户供应高粱种子,还对农户种植的高粱进行订单回收,化解了种植户的销路难题,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在“农企合作”模式中,村民们通过传统方式种植的高粱,具有高淀粉含量和丰富蛋白质,为企业供应绿色、环保的酿酒原料给予了有力支撑。借助“订单农业”,让农民的丰收更轻松、收入更稳定。企业的壮大发展又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就业岗位,开辟了致富途径,实现了周边农民一个个家庭就业增收致富的梦想,助力着乡村振兴加快步伐。王兴中将酒坊建于贺兰山下,这源自于追求各美其美的“小我”,探寻小隐隐于野的酿酒之理。

近年来,承李记团队陆续参与了近百次义务宣传推广活动。为让承李记传统古法酿酒技艺酿造出高品质的美酒,团队精心策划,明确市场定位,凭借优质的酒品和服务获得了老百姓的接受与认可。作为与“蓝平企划”的合作项目,宁夏作家协会宁夏报告文学学会把采访内容聚焦于“移民文化与非遗保护传承”,旨在为宁夏的文化建设的多样性提供借鉴。针对“承李记对于宁夏白酒的意义”这一问题,王兴中满怀自信地表示:“承李记要为宁夏白酒竖起一杆大旗,此旗应当明晰三个方面:其一,银川平原着实能够酿制出好酒,我们务必要树立信心;其二,在银川平原能够产出以承李记为典型的传承有序的优质多曲清香型白酒,我们要从理论层面为宁夏白酒确立一个标准;其三,我们应为传统酿造开拓一条'文化+酒坊’的路径,酿造一杯能够直观感受的真实传统白酒,为宁夏消费者提供在心理与文化上认同的时光载体。”

承李记的传统古法酿酒文化源自东北地区,然而其在银川平原获得了更优的发展,这里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人文环境。此外,这两种文化的自然交融,正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体现,代表着开放、包容与接纳的宁夏,恰似两条同向奔赴的溪流汇聚,无需片刻迟疑,毫无顾虑,一同前行,朝着远方的大海挺进。这是承李记的抉择,也是宁夏消费者的抉择。

资深策划专家王蓝平先生作诗云:

非遗传承,李记酒芳。

固态发酵,塞上高粱。

多曲活菌,历史悠长。

烧锅古法,声名远扬。

天高云淡,山峻水茫。

风清地厚,日月华光。

水谷精髓,玉液琼浆。

道法天然,千古传扬。

金奖璀璨,贺兰山旁。

英雄煮酒,壮志难忘。

造酒谱训,铭记心房。

清香纯酿,李记担当。

美好的事物总让人心生向往,提及承李记长远的发展规划,王兴中亦满怀希冀与憧憬。他表示,美好的东西应当人人参与、尽力、享有,此乃承李记的愿景。作为宁夏酿酒企业既要“各美其美”,也要“美人之美”,方能“美美与共”。

张九鹏:宁夏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宁夏报告文学学会秘书长

THE END
1.宁夏青铜峡产区葡萄酒全国城市巡展专场推介会走进香港12月3日,宁夏贺兰山东麓青铜峡产区葡萄酒全国城市巡展香港专场推介会在九龙香格里拉酒店举办,来自宁夏青铜峡产区20余家酒庄企业美酒佳酿亮相推介会,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香港食品委员会、酒类行业协会等相关领导、专业人士、香港各界企业家代表、媒体等100余位嘉宾出席活动。 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4/doc-incyhynr0587470.shtml
2.大夏贡52度500毫升(宁夏迎宾酒)大夏贡价格图片经销商大夏贡52度500毫升(宁夏迎宾酒)【价格】:¥299 【种类】:白酒 【年代】: 【香型】:浓香【度数】:52度【容量】:500ml【原料】:水、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产地】:宁夏【厂商】:宁夏西夏贡酒业实业有限公司【用途】:自酌,礼品,朋友聚会,婚庆【条码】:6923250009330http://m.cnjiuzhi.com/brand/36/587.html
3.青铜峡葡萄酒产区北京营销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国新闻网记者12月5日从青铜峡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获悉,青铜峡葡萄酒产区城市巡展北京站日前在北京成功举行,青铜峡葡萄酒产区北京营销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青铜峡葡萄酒产区在北京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6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被授予“青铜峡葡萄酒产区推广大使”,他们将在未来为推广青铜峡葡萄酒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nx.chinanews.com/ds/2024-12-05/doc-ihekpyit4829709.shtml
4.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2021年度全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68 西夏区 宁夏大夏生态酒有限责任公司 0 绿标企业 绿牌 69 西夏区 张裕(宁夏)葡萄酿酒有限公司 0 绿标企业 绿牌 70 西夏区 美泽新能源(宁夏)有限公司 0 绿标企业 绿牌 71 西夏区 宁夏西电电力线路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0 绿标企业 绿牌 72 西夏区 宁夏申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0 绿标企业 绿牌 73 西夏区 宁夏http://www.tanpaifang.com/zhengcefagui/2022/040484430.html
5.宁夏大夏生态酒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发展简介:宁夏大夏生态酒有限责任公司是?家成?于2016年06月17日的有限责任公司,属于以从事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位于银川市西夏区,法定代表人为岑国军,目前处于存续状态。公司人员规模:少于50人,参保人数:29人,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通过企查查大数据分析,宁夏大夏生态酒有限责任公司共知识https://www.qichacha.com/creport_a640f75b0dbc4395d82d3ecd4ae58a69
6.第一批宁夏"宁夏优品"名单公布首批宁夏优品全名单一览→买购网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公布了2019年第一批宁夏“宁夏优品”名单,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一批产品质量上乘、品牌信誉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宁夏特色优质产品,助推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精准扶贫脱贫。此次公布的名单,确定123家企业为第一批“宁夏优品”,下面一起来看名单详情。 https://www.maigoo.com/news/644785.html
7.?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2024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106 宁夏大夏生态酒有限责任公司 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390号 泾源县鑫月超市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龙潭西街 大夏贡柔和 125mL/瓶 大夏贡酒 2020-07-16 / 固原市市场监管检验检测中心 107 御马国际葡萄酒业(宁夏)有限公司 宁夏贺兰山沿山公路116公里处 泾源县百佳超市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滨河南路(绿洲豪庭小区营业房)https://finance.sina.cn/2024-03-08/detail-inamrhph7819193.d.html
8.饲料反刍饲料泌乳牛料宁夏大北农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请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商城 卖家中心 客户服务 宁夏大北农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搜货品搜店铺 我的进货车 收藏累计销量 587940 件生成二维码 点击询价 配送方式 买家自提 查看地址 送至地址 请先设置收货地址 规格 元/公斤 数量 -+ 点击询价 宁夏大北农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https://sc.nxin.com/goods/queryGoodsDetailInfo/337649458731
9.团购酒水团购白酒团购红酒团购宁夏西夏贡酒业实业有限公司传承传统五粮酿造工艺,引进和应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凭借独有的自然和技术优势,通过实施科学、规范的标准化管理,真正酿造自然之酒、生态之酒、健康之酒。“千坛真藏、原窖真酿、传世柔香”,大夏贡人运用传统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五粮酿酒工艺,采集贺兰山麓优质水源为酿酒之用水,精选东北和宁夏https://tuan.jiuxian.com/tuan_detail-11011-164.htm
10.学习强国挑战答题带选项答案完整题库(上)4、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___。(出题:福建学习平台) A、福建 B、贵州 C、江西 D、海南193、“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该诗中的南湖是指___(出题:中铝(上海)有限公司 推荐:上海学习平台) A、3 B、4 C、5 答案:C 563、黄帝陵公祭活动在https://www.mkaq.org/html/2020/05/14/520342.shtml
11.国家税务总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A级纳税人名单国家税务总局序号统一社会信用码纳税人名称年度税务管理机关191641100MA762AFT66宁夏德亿天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20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291641100624900410X宁夏亚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20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391641100MA75WFJW2P宁夏宁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020银川经济技术开发http://ningxia.chinatax.gov.cn/art/2021/5/7/art_12575_22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