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五年为周期,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市值增幅虽然依然超过股本增幅,但是市值已经较其周期内高值大幅回落,显示资本市场对该行业的热度正逐渐消退;
2)行业整体估值持续下滑,报告期整体估值不及历史均值,主要受个股价格回落的影响,而估值较高的板块集中在白酒板块;
3)报告期,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双双录得增长,而盈利质量也进一步提升,显示该行业的经营依然稳健;
4)无论是按营收份额还是扣非净利润份额为标准,该行业都相对集中,显示资源持续流向头部企业;
5)在周期内该行业的总资产和总负债稳步发展,总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负债压力处于较轻水平;
6)该行业的滚动净资产收益率也延续了持续上升的态势,报告期保持沪深A股第一;
7)从任何一项核心财务指标都看不出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周期性”属性,拉长周期看,该行业依然是所有81个行业中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行业之一。
目录
1、上市公司数量、股本与市值
2、估值
3、核心财务指标
4、资产与负债
5、行业集中度
6、总结
******
正文
简单来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是指以各类原料为基础,通过加工、发酵、提炼、调制、包装等工艺,生产各种类型的酒、饮料和精制茶产品的行业;包括酒的制造、饮料的制造,以及精制茶加工。在沪深A股市场,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主要包括五大板块:白酒、啤酒、软饮料、葡萄酒和黄酒;其中,以市值为标准,白酒板块以逾90%的占比几乎“统治”了该行业。
1、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股本与市值
截止至2024Q2季度,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共有上市公司49家,占全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比例为0.97%,排名第27位;流通A股的股本为378.8亿股,占比0.55%,排名第39位;流通市值为35,924.9亿元,占比5.47%,排名第4位。
以五年为周期(指从2019Q3-2024Q2,下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共发生股权融资事件12起,累计募资金额为141.2亿元——近几年的股权募资主要是软饮料以及一家啤酒板块公司上市,整体融资活动相对不活跃。
周期内,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总发行股本增加了12.36%,总市值增幅为42.76%;流通A股股本增加了20.0%;而流通A股市值增幅则为47.1%。尽管市值增幅超过股本增幅,但是周期内该行业的总市值曾突破六万亿元,目前已大幅回落。显示资本对该行业的喜好逐渐降温。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2024Q2财季的整体市净率(注3)为4.23倍,而历史最高市净率为11.82倍,历史平均市净率为4.86倍。该行业的整体估值已经低于历史均值,主要是因为行业个股股价持续回落。
1)营业收入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2024Q2季度总共实现营业收入1,265.3亿元、同比增长7.85%,今年前2个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120.8亿元、同比增幅为10.4%;当季每股营业收入为3.16元、同比增长7.38%。
白酒板块的营收占比逾七成,其次是啤酒(营收占比17.7%)和软饮料(营收占比6.6%);黄酒、软饮料和白酒板块整体实现营收增长,其余板块则录得营收下降。
2)净利润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2024Q2季度总实现扣非净利润为384.9亿元、同比增长12.5%,今年前2个季度累计实现扣非净利润1,048.89亿元,同比增长14.79%;每股扣非净利润为0.96元,同比增长12.0%。
行业的扣非净利润主要被白酒和啤酒板块占据,两个板块合计获得96%的行业扣非净利润。
个股方面。2024Q2季度,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有35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录得盈利,占比71.4%;另有14家上市公司出现单季度净利润亏损,占比28.6%。个股盈利面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
3)盈利质量
2024Q2季度,整个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单季平均扣非净利润率为30.42%,盈利质量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在所有81个证监会三级行业中排名第2位。毫无疑问,白酒板块的扣非净利润率在该行业所有板块中遥遥领先,甚至超过综合银行板块,在沪深A股所有板块中排名第三位。
4)个股成长性
5)小结
4、行业集中度
以年累计营业收入为标准,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前10%的上市公司在2024Q2季度的累计份额为64.02%,在所有行业中集中度排名第19位;以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为标准,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前10%的上市公司在2024Q2季度的累计份额为80.8%,排名所有行业第8位。总体而言,该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5、资产与负债
2024Q2季度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整体负债率为29.11%,排名行业第4位。报告期,该行业的总负债与总资产稳步增长,负债率保持稳定。
报告期,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滚动净资产收益率为25.14%,行业排名1位。板块排名的话,白酒板块的滚动净资产收益率自然排第一,其次是软饮料、啤酒,以及葡萄酒及其他板块。
备注:
1、上市公司指在沪深A股证券交易市场上市的公司,行业则按证监会三级行业分类,下同;
2、以中证四级行业分类作为板块分类标准;
3、以最新财季的盈利数据计算,剔除了市净率大于100倍和小于-100倍的个股,以及ST或退市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