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在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举行的“3·15”消费维权新闻通气会上,广州市消委办副主任张开仕透露,去年广州市消委会系统共受理消费投诉169802件,经消委会介入协调并达成调解的有110222件,达成调解率为70.8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1亿元。公共设施服务、金融服务、邮政业服务、互联网服务和教育培训服务等五类服务类投诉增幅超过30%。
张开仕透露,去年消委会系统接到的消费投诉中,投诉量排名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是:互联网服务、生活社会服务、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家用电子电器类。2020年与2021年投诉热点集中,近两年排行前五位的都是相同商品和服务种类。互联网服务在2021年重回投诉量首位,服装鞋帽类投诉量跃居第三位。
其中,商品类投诉量前三位分别是: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的纠纷集中在商品掉色开裂等质量方面。日用商品、家用电子电器的纠纷多发生在维修、退换货等售后等环节,其中日用商品的家具类、化妆品类的问题较为突出。”张开仕介绍。
2021年农用生产资料类、服装鞋帽类、烟酒饮料类、首饰及文体用品类和家用电子电器类五类商品投诉涨幅超过30%。其中,首饰及文体用品类投诉持续走高,争议的问题主要是关于黄金类饰品的商品质量、销售宣传和退换货等。
服务类投诉量前三位分别是:互联网服务、生活社会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
公共设施服务、金融服务、邮政业服务、互联网服务和教育培训服务等五个类别投诉增幅超过30%。旅游服务和销售服务同比均下降超过30%。其中,公共设施服务同比增长六倍多,主要由网约车纠纷持续增长引起。消费者集中反映资费和计价不清晰,未成功乘坐顺风车但平台依然扣费等问题,涉及企业包括广州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T3出行)、广州祺宸科技有限公司(如祺出行)和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曹操专车)等。
投诉热点
1.直播带货、预付式消费投诉仍是高发
张开仕分析投诉热点时指出,网络直播带货行为亟待规范。2021年网购类投诉涉及直播带货的争议有所上升。其中,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售后无保障等问题最受消费者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