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销售链条与中国白酒渠道变迁 方木此前写过一篇《从“应收类资产”,洞察白酒企业的销售政策和压货意愿》,不仅在留言区收到了不少有价值的交流反馈,而且,老... 

白酒企业典型的销售链条,以及白酒消费税。

中国白酒企业的渠道模式的数次变迁。

白酒上市公司三大类渠道模式。

接下来就是对上述内容的展开。

在这个销售链条中,酒厂将酒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再将酒卖给终端。

可进一步将这个销售链条,细分成三大环节或三大体系来看,分别是:

厂商体系、渠道体系、终端体系。

厂商体系,以白酒厂商为主,酒厂可能还会下设「销售公司」,酒厂与「销售公司」进行结算,主要是将产品以内部价卖给销售公司,实现合理避税。

为什么通过设立「销售公司」,就能实现合理避税的呢?

白酒「消费税分」为两部分,合并征收。一是从价税,税率是销售额(不含增值税)的20%;二是从量税,目前为1元/L(或kg)。对高端白酒而言,主要影响是从价税。

但由于「消费税」只针对「生产企业」征收,所以各家酒厂都搞避税把戏:

自设「销售公司」,然后白酒生产厂用很低的价格卖给销售公司,这样从价征收的消费税就少了。

白酒生产厂卖给销售公司的价格,通常就是以维持生产厂全年不赚不赔或微赚,作为基本标准来考虑(从量税避不了,也不值得避,金额太小)。

同时,由于销售公司仍然是生产厂的控股甚至是全资子公司,由销售公司按照出厂价卖出去赚到的利润,依然是企业的。销售公司的进货价和卖出价之间的差额,就躲开了20%的消费税。

所以,白酒生产企业单独设立销售公司避税是行业惯例。

1169/1.13×20%+0.5=207.4元

1169/1.13×20%×60%+0.5=124.6元

207.4-124.6=82.8元

注:①0.5是从量税,也就是1元/Lx0.5L(500ml)=0.5元。

②1169/1.13,这是要把增值税剔除,得到的就是「销售公司」的对外售价。

③60%的意思是,假设白酒生产厂卖给「销售公司」的价格,按「销售公司」对外售价的60%结算。

但后来,国税局给这个避税大法打了2个补丁:

从2009年8月1日起,如果「白酒生产厂」卖给「销售公司」价格,低于「销售公司」对外销售价格的70%,销售额将按照「销售公司」卖出价格的50%~70%计算,具体是50%还是70%由税务局核定。

这意味着:

消费税=「销售公司」对外销售价格的10%~14%+从量税。

其中:10%~14%=20%x(50%~70%)

接着,国家税务局在2017年发布了《关于加强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的通知》,约定从2017年5月1日起,最低计税价格核定比例从50%~70%统一调整为60%,按照最终一级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核定生产企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

于是,消费税按照企业最终卖出价格的12%征收了,即:

目前的消费税=对外销售价格的12%+从量税

这两个补丁打过后,「白酒生产厂」给「销售公司」的结算价格,如果在最终卖出价格的60%以内,已经不影响消费税的多少,起不到避税作用,仅剩下向销售公司输送利益这一个作用。

1169/113%×60%×20%=124.1元

然后加从量税0.5元/500ml,即每标准瓶含消费税124.6元。

因为结算价格若是超过60%,税务局收的消费税就多了。

举个简化版的例子:

假设销售公司卖出价格是单位100,那么,白酒生产厂在0~60之间卖给销售公司,消费税都是12。

但如果白酒生产厂按照75卖给销售公司,消费税就是75×20%=15;如果按照95,消费税就是95×20%=19。

继续说回白酒销售链条中三大环节或三体系中的第二个,即:

经销商体系,或者说渠道体系,由一批商、二批商、三批商……N批商组成。N越小,可称为渠道往扁平化发展;N越大,可称为渠道向精细化发展。

终端体系,就是消费者能够买到白酒的地方,比如商超、烟酒店、餐饮、团购等。

白酒厂商借助经销商体系进行铺货,由经销商承担了部分资金,对白酒厂商而言相当于使用了杠杆。

相反,不使用杠杆,由白酒厂商直接连接终端的渠道模式,一般被称作渠道完全的扁平化,是让利消费者的商业模式,比如直销模式等。

当然,厂商直接连接终端的模式,需要消耗的厂商资源较多,比如较多的销售人员以及销售费用等。

历史上,中国白酒企业的渠道模式经历了数次变迁,接下来,我们就先回顾一下。

①国营糖酒阶段(1978~1988年):国营糖酒公司成为主流分销渠道。

改革开放推动包括酿酒行业在内的中国产业快速成长,民众对白酒的需求被释放,白酒行业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

在计划经济占主导的背景下,白酒的销售权归各级国营糖酒公司所有。

厂商只负责生产酒,生产完直接发货给糖酒公司。

销售紧缺的局面和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厂家缺乏市场运作和渠道布局的积极性和主动权。

②大流通阶段(1989~1996年):厂家是实际的渠道掌控者。

得益于1988年国家放开价格管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个体户和流通商迎来成长契机,取代原有的国营糖酒公司的“统购统销”模式,但因经销商并没有掌握产品和品牌,所以该时期白酒销售的由厂家主导。

③终端制胜阶段(1997~2003年):以餐饮渠道为主的经销商脱颖而出。

以餐饮渠道为主的经销商崛起,买方市场出现。

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商务活动的增多推动餐饮市场的繁荣,同时品牌消费意识日渐形成,以酒店渠道和品牌传播为核心的“盘中盘”模式逐步做大做强,而未能及时转变经营理念的经销商被淘汰,经销商出现分化,渠道掌控权转移到经销商手中。

在流通效率提升的同时,经销商在规范经营、市场秩序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总经销模式培养的一批超级经销商凭借强大的分销网络获得了与厂家谈判的实力,酒类生产商越来越难以控制产品的货物流向及产品品质。

④多渠道共振阶段(2004~2010年):厂家重新获得渠道掌控权。

上一阶段,经销商主导的渠道模式开始反噬厂商利益。

随着消费者购买需求的多样化,销售渠道从单一走向多元化,比如政商务需求崛起,酒店、商超、烟酒店等渠道快速发展等,买方市场结构更加显著。

但经销商难以做到多渠道运营,而酒厂通过集中和前置性资源投放等形式加强对终端的直接干预和控制,酒厂重新获得渠道掌控权。

⑤复合渠道阶段(2011年~至今):渠道控制权由厂商共同控制。

白酒行业从量价齐升时期进入结构性增长时期,便捷性、个性化、品牌化等消费需求促使商超、专卖店、批发、定制等销售模式陆续出现并深化,且在互联网普及和购买群体年轻化的影响下,新兴的电商模式异军突起,厂商和经销商均无法单独垄断整个渠道。

同时,酒企资源投放逐渐向C端倾斜,白酒品牌力显现,厂家对于终端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

综上来看,白酒渠道的主导权,或者说市场掌控程度,经历了由国家→厂家→经销商→厂家→厂商合作,这背后的作用力是市场的变化,消费行为不断改变,渠道选择权逐步向消费者转移。

在上文说的“白酒销售链条”这一框架下,根据主导力的不同以及厂商合作关系的不同,以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面对的市场形势的不同,白酒企业也分别在各个阶段形成了不同的销售和渠道模式,接下来就来简单看一下。

①厂家主导模式:厂家在产业链中地位强势,拥有品牌或渠道的绝对优势。

主要有两类企业:

一是,那些品牌力强势的酒企,厂家在产业链结构中处于绝对强势地位,这类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已经形成了稳固的龙头地位。

二是,品牌相对较弱,但希望通过打造强势的渠道力以实现市场扩张的企业。

在这一模式中企业品牌力虽然相对弱势,但是力求通过强势的渠道力实现竞争突围,企业自身对市场开发的费用投入极大,对终端渠道有强势的掌控力,经销商往往在市场开拓前期被倚重,但其地位随着企业市场的壮大会被逐渐弱化从而沦为配送商的角色。

②经销商主导模式:低成本扩张以快速提升份额。

在产业链中以经销商为主导,酒厂在当地的市场开发责任往往被移交给经销商,厂家自身则专注于产品生产及品牌的总体宣传,不再针对每个区域市场进行深度的渠道开拓。

③厂家与经销商合作共赢模式:收益共享以实现充分激励。

这是在上一轮白酒黄金周期(2012年前)中企业为了实现快速扩张创新出来的模式。

在传统经销渠道下,厂家主导、经销商主导、合作共赢模式各有利弊。

当前,随着白酒市场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在白酒品牌力增强的背景下,精简渠道、强化终端控制是大势所趋,头部品牌的渠道普遍在扁平化,除此之外,酒企纷纷通过加码直销渠道以扩大对终端价格的掌控权。

THE END
1.高档白酒销售全渠道解析探索高档白酒的销售奥秘,让我们一起揭开其神秘面纱!高端白酒的销售渠道多种多样,其中直接分销渠道是企业采用产销合一的经营方式,产品直接从生产领域转移到销售领域,无需经过任何中间环节,这种模式在工业品销售中较为常见。而间接分销渠道模式,即多级分销模式,则是制造商借助中间分销商将产品传递给消费者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736693920068691876
2.高端白酒的营销方案(精选6篇)能消费的起的人,一定是非富即贵。他们更注重面子和身份价值的体现。所以,由此我们锁定高端白酒的消费渠道,只能是各地大型A类餐饮终端和团购消费。而我们所有的营销手段,一定不能等同于中低端产品,应着力于尊贵服务与品牌形象力的打造。所有的这些,都来源于我们对品牌内涵的解读与特殊消费群体的认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hjuso33.html
3.四川郎酒集团有限公司郎酒销售操作体系93页.ppt名烟酒渠道 名烟酒渠道 比较以下我们的优势 名烟酒渠道 名烟酒店 追求利润最大化 销售被动式 现实状况 品牌越强,利润越低 卖假酒 被动变成主动 利润最大化 利润 品牌 五粮液 茅台 1573 买断产品 地方名酒 郎酒 高端产品费用支持体系 红花郎、新郎酒 高端产品费用支持体系 基础费用部分 中低端产品的操作 浓香产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622/5111300023001244.shtm
4.一年20亿的小罐茶,兼具传统与年轻化的全域营销策略是什么?第二部分主要是渠道分销商,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的茶叶店销售渠道,一类是烟酒店销售渠道。 从反馈来看,专业的茶叶店因为小罐茶的利润不如老茶客固定生意好做及高利润,所以积极性不高,而烟酒渠道的客群与茶叶基本一致,且因为不懂茶愿意卖省时省事标准化的小罐茶,也因此成为小罐茶渠道建设的重点。 https://juzibot.com/blog/8739/
5.白兰地品牌产品营销2. 包装:包装是产品的外在形象,应该注重设计和材质选择,体现品牌的高端和奢华。 3. 品种:白兰地的品种应该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四、渠道选择 渠道选择是品牌营销的重要环节,白兰地的渠道选择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高端酒店:高端酒店是白兰地的主要销售渠道,应该注重与高端酒店的合作,提高品牌知名度https://xinsou.cc/g/t-3215.html
6.团购营销策划案6篇(全文)酒水的销售渠道正在逐渐多元化。过去以酒店、商超、批零店占据主体销售渠道。现在,名烟酒店和团购正在获得更大的销售份额 在市场调研中我们发现,如果能够越过“核心酒店终端”对各个市场所在的“核心企事业单位”进行深度开发,有效拦截“核心目标消费人群”,则通过“公关团购营销”启动“小盘”即成为可能。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g8p1nkn.html
7.一尺栏杆——贵州茅台信息渠道 茅台集团:集团公布的的茅台酒产销量数据就是茅台股份公司的茅台酒产销量数据,茅台集团白酒产量数据与茅台股份公司的茅台及系列酒产量的差额,为集团下习酒、技开公司、保健公司的生产量。 经销商大会:每年12月中旬,茅台酒经销商和酱香系列酒经销商大会前后,会披露当年茅台基酒的产量和销售相关数据。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634738188085428515
8.优博讯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票频道公司紧紧围绕既定的年度经营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积极推进技术进步与创新,通过开发多样化的产品线来降低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减少对单一产品的依赖;优化运营管理,通过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运营流程,以确保企业在市场波动时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和稳定的运营能力;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拓展市场,增加销售渠道,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https://stock.stockstar.com/IG20240426000514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