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顿饭,你见过账单上还要交增值税么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最近一起真实的故事,让“吃饭也要交税”这句话成了现实。
男子吃完饭,账单上多出“增值税”
浙江湖州,男子刚在一家餐厅吃完饭,服务员端来账单,让他结账。男子仔细一看账单,除了菜品金额,居然还有一项“6%增值税”。男子纳闷,税不是餐厅自己交的吗,怎么让他这个吃饭的也交
男子赶紧问服务员:“为什么还要我交6%的增值税”服务员回答得理直气壮:“我们餐厅的菜品不含税,这是应该的。”话音刚落,男子就傻眼了——这还是他吃过最离谱的饭!
餐厅称这很正常
这事说出来,估计很多人和男子一样觉得匪夷所思。但那家餐厅的解释却是,这种“增值税”其实就是“价外税”,本来就该由吃饭的客人支付。
一般餐厅会把这笔价外税算在菜品定价里,比如一盘菜卖20元,其实就包含了这6%的税。这家餐厅仅仅是把这部分税费分开罢了,所以他们认为这很正常,没有问题。
听完解释,男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平时吃饭也在交这笔钱,只不过藏在菜品定价里,我们不知道而已。这家餐厅单独列出来,倒让男子有了种被“坑”的感觉。
当这个事件在网络上曝光后,立即激起了公众的广泛讨论,许多人对于这一情况表示困惑——在平常的餐饮体验中,他们从未被要求支付额外的税费。
尽管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餐厅的做法无可指责,但他们显然没有掌握优质服务的精髓。本应在顾客消费前就明确告知的费用,却在结账时才“惊喜”呈现,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给人一种不专业的印象。
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进来,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
“交税是卖家的事,买家只是来消费,餐饮行业没有增值税一说!”
“不妥,把含在菜金内的税赋单拿出来另付,涉双重收费。你说菜金内不含税,那么菜金是明码标价的,并不是议价,明码价即含店家的税赋,应由店家支付,另:你说菜金不含税,消费者说含税,店家理由太牵强,要消费者另行支付6%税费不合理,且违大众消费习惯。”
现在很多行业都是实施的价税分离了,我也觉得这样挺合理的,客户付了多少钱,商家赚了多少一目了然。虽然理论上讲,客户不能逃税,税收很重要,国之本等等一大揽子意义。现实中,客户可以自己选择含税或者不含税的服务,避免极少部分客户占了便宜,转过头给上游扣一顶大帽子——偷税漏税。反正我们给甲方的价格是价税分离的,我们的上游给我们也是价税分离,写清楚税多少个点,对应多少个点的票。
“那就开增值税发票!!”店家没问题,但我不会再去消费了!
结语
作为消费者,我们该如何应对餐饮业存在的收费问题呢在这件事上,我们首先要保持理性,耐心询问餐厅的收费细则。
其次,我们要做主动的知情者,提前浏览菜单、了解定价,避免被“坑”。最后,我们要利用法律武器,通过投诉等途径,督促餐饮业规范收费。
一家餐厅的小插曲,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还很多。相信随着监管力度加强,餐饮业也会越来越规范,给消费者带来更放心的用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