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家门口是很多新台州人的到台第一站和离台的最后一站。我每天看着他们出行时风尘仆仆,总会想起自己当年在外地打拼时的辛酸,所以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刚好烟草公司在发展“香溢红色驿站”,我就趁机加入,在店里建了服务外来务工人员的“外来之家”驿站。
店内生活服务平台提供便民用品和租房信息叶倩文图
多方学习,驿站落成
初次听到“香溢红色驿站”这个概念时,我是凭着一股“想做点什么”的冲动而提出加入的。可是当真准备建设时,我又有点恍惚:驿站要怎么建设?我究竟能为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做些什么?他们需要这样一家驿站吗?
我把闲置的半间门店隔出来,形成一个开放式的正方体驿站空间。驿站两面有门,其中一扇对外,24小时开着;另一扇对内,与我的经营区块打通。这样,即便我有时候需要外出,只要关上对内的门即可,那些出行候车或到台的人依然可以从另一个门进来,到驿站休息。驿站里的很多硬件设施都对外免费开放,我们只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
主动出击,拉近距离
2023年冬天,驿站建好了,可是没什么名气和人流。那些上下大巴车的人宁愿在寒风中等待,也不好意思走进驿站。我看着这些出行的兄弟,人均两三大袋家当,一旁的小孩手脸冻得发红,在寒风中一直跺脚,真叫人心疼。于是我决定主动出击。我烧好水,上前邀请他们进来喝水。小孩很高兴,跃跃欲试,但家长却一脸为难:“不敢多喝水,怕路上不方便。”我说:“怕啥,驿站里有卫生间。这大冷天的,别给孩子冻坏了,走走走。”就这样,我的驿站迎来了它的第一拨客人。
“来,这是行李寄存区。这里有热水和纸杯,那边有漫画书和电视,wifi密码贴门上,洗手间在门后。”我邀请这些务工兄弟们坐下。可是他们还是有些局促,我转念一想,明白了他们的担忧,于是说:“放心,不收费。这是我和烟草公司一起建设的‘外来之家’驿站,就是给新台州人提供服务和方便的。”这话一出,我明显感觉到他们松了一口气。他们卸下身上的背包,开始跟我聊天。
自此之后,我的驿站名气就逐渐起来了。越来越多的候车者和归台人都喜欢上下车时到我店里坐坐。歇歇脚,喝口水,给手机充电。有时候他们也会在我店里补给食物。我针对云贵川人群的饮食喜好,准备了相应的“出行食惠包”,受到了他们的广泛欢迎。我针对他们的需求,在烟草公司的带领下,开通了O2O线上非烟外卖,为周边的新台州人提供免费送货上门的服务。到目前为止,已服务消费者400多人次。
共建共享,传递温暖
令我惊喜的是,我驿站里的公共物品,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品种越用越多,数量也越用越多。除了烟草公司的“香溢”志愿者会定期带着物资到店补充,我周边的邻居,甚至是那些新台州人们,也加入了物品补给的队伍。有时候,他们会把家里多出来的小吃、水果也放到驿站,供大家品尝。我的邻居们还合作推出了共享洗衣机、电瓶车免费充电等项目,为周边的人群提供便利。
“浙”里温暖,“溢”起前行。在大家的共创共建下,我的驿站已经成了新台州人聚会的小平台,每天都有一些人过来休息、购物。而我在驿站的建设中,不仅传播了公益,更收获了快乐。
(浙江台州市零售户陈令为口述浙江台州黄岩区局<分公司>叶倩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