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

(2019年11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公布)

第一条为规范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工作,保护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投诉举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请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解决该争议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的举报,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经营者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线索的行为。

第四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全国投诉举报处理工作,指导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处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投诉举报处理工作。

第五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投诉举报,应当遵循公正、高效的原则,做到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

第六条鼓励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鼓励消费者通过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消费维权服务站、消费维权绿色通道、第三方争议解决机制等方式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

第七条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同时提出投诉和举报,或者提供的材料同时包含投诉和举报内容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对投诉和举报予以分别处理。

第九条投诉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二)被投诉人的名称(姓名)、地址;

(三)具体的投诉请求以及消费者权益争议事实。

投诉人采取非书面方式进行投诉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当记录前款规定信息。

第十一条投诉人为两人以上,基于同一消费者权益争议投诉同一经营者的,经投诉人同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按共同投诉处理。

共同投诉可以由投诉人书面推选两名代表人进行投诉。代表人的投诉行为对其代表的投诉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投诉请求或者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当经被代表的投诉人同意。

第十二条投诉由被投诉人实际经营地或者住所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的投诉,由其住所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对平台内经营者的投诉,由其实际经营地或者平台经营者住所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处理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收到的投诉。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为需要由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本行政机关收到的投诉的,可以报请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第十三条对同一消费者权益争议的投诉,两个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均有处理权限的,由先收到投诉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第十四条具有本办法规定的处理权限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投诉人。

第十五条投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

(一)投诉事项不属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职责,或者本行政机关不具有处理权限的;

(二)法院、仲裁机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行政机关、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已经受理或者处理过同一消费者权益争议的;

(三)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

(四)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投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被投诉人侵害之日起超过三年的;

(五)未提供本办法第九条第一款和第十条规定的材料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经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同意,采用调解的方式处理投诉,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鼓励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平等协商,自行和解。

第十七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委托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等单位代为调解。

受委托单位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名义进行调解,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第十九条调解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单位工作人员主持,并可以根据需要邀请有关人员协助。

调解人员是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的近亲属或者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投诉的,应当回避。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对调解人员提出回避申请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中止调解,并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

第二十条需要进行检定、检验、检测、鉴定的,由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协商一致,共同委托具备相应条件的技术机构承担。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检定、检验、检测、鉴定所需费用由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协商一致承担。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调解:

(一)投诉人撤回投诉或者双方自行和解的;

(二)投诉人与被投诉人对委托承担检定、检验、检测、鉴定工作的技术机构或者费用承担无法协商一致的;

(三)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或者被投诉人明确拒绝调解的;

(四)经组织调解,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明确表示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

(五)自投诉受理之日起四十五个工作日内投诉人和被投诉人未能达成调解协议的;

(六)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受理投诉后,发现存在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的;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当终止调解的其他情形。

终止调解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作出终止调解决定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告知投诉人和被投诉人。

第二十二条经现场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但调解协议已经即时履行或者双方同意不制作调解书的除外。调解书由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并加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印章,交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各执一份,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留存一份归档。

未制作调解书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做好调解记录备查。

第二十三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调解中发现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线索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予以核查,并按照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特殊情况下,核查时限可以延长十五个工作日。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对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调解不免除经营者依法应当承担的其他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举报人应当提供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线索,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举报人采取非书面方式进行举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当记录。

鼓励经营者内部人员依法举报经营者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举报由被举报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和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举报,由其住所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举报,由其实际经营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住所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先行收到举报的,也可以予以处理。

第二十九条收到举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具备处理权限的,应当告知举报人直接向有处理权限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出。

第三十条两个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因处理权限发生争议的,应当自发生争议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指定处理机关。

第三十一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等有关规定处理举报。

举报人实名举报的,有处理权限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还应当自作出是否立案决定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告知举报人。

第三十二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举报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或者对举报人实行奖励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予以告知或者奖励。

第三十三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信息予以保密,不得将举报人个人信息、举报办理情况等泄露给被举报人或者与办理举报工作无关的人员,但提供的材料同时包含投诉和举报内容,并且需要向被举报人提供组织调解所必需信息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投诉举报信息的统计、分析、应用,定期公布投诉举报统计分析报告,依法公示消费投诉信息。

第三十五条对投诉举报处理工作中获悉的国家秘密以及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信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严格保密。

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确需公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依法提起的除本办法第三条规定以外的其他投诉的,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举报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行为的,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项规定执行。专项规定未作规定的,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处理投诉举报,适用本办法,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十九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反映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问题的,按照《信访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以投诉举报形式进行咨询、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申请、信访、纪检监察检举控告等活动的,不适用本办法,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告知通过相应途径提出。

第四十条本办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3月12日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51号公布的《产品质量申诉处理办法》、2014年2月14日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2号公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2016年1月12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号公布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THE END
1.不属于市场监管部门处理的47类常见投诉举报事项(一)以下常见投诉举报内容不属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1.有关汽车销售延伸服务(贷款、上牌等)的投诉; 2.有关不履行合同或相关约定的投诉; 3.有关捆绑(保险等)销售的投诉。 (二)法律依据及理由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七条 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汽车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MDgzODUwNQ==&mid=2247577853&idx=4&sn=7f6bd6809edcf50039fe1fec339042f6&chksm=f808a3f002fa89ed340e89719ad25aa6c8e3af626d6c1f2edcbf10ce5e1ab1b014ea1d196459&scene=27
2.怎么举报违法经营免费法律咨询举报违法征地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通过微信平台举报:可以登录手机微信,关注“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公众号,然后点击“我要举报”,进入举报说明界面进行举具体内容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交警违法如何举报 11/28/2022 07:43:59更新 发现交警违法的,当事人可以向交警总队进行投诉,或者向该交警所在的公安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661576.aspx
3.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三)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依法投诉、举报、提起诉讼的权利; (四)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其提供的或者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消费者拒绝提供相应商品或者服务,或者提高收费标准; (五)规定经营者有权任意变更或者解除合同,限制消费者依法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权利; https://www.jjqyw.cn/jiajuchang?article_id=7021&pagenum=all
4.可以随便举报烟酒店吗不可以随便举报烟酒店。举报烟酒店需要基于具体的违法事实或行为,并遵循相应的法律程序。 一、举报的前提 举报烟酒店的前提是,该烟酒店存在违法行为。这些违法行为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售卖假烟假酒、无照经营、超出国家规定价格销售等。只有在这些情况下,举报才有可能成功,并对烟酒店进行相应的处罚。 二、举报的方式 如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874d15e151a053001029
5.卖烟的您一定要看看!卷烟零售户法律法规宣传手册(第一期)问:由于没有时间打理店铺,打算从下月开始将经营的烟酒店转让,对方提出要将烟草专卖许可证一起转让给他,请问可以吗? 答:根据《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任何企业或者个人不得涂改、伪造、变造烟草专卖许可证。不得买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烟草专卖许可证。因此,您不再经营该店后,应当https://www.meipian.cn/1z1bu6ax
6.白酒营销推广方案(新环境下白酒团购旺销的路径策略方法论)许多销售规模比较大的烟酒店不但零售做得好,而且在团购销售方面更是佼佼者。其实,每个发展较好的烟酒店都有支撑其发展的团购资源,对烟酒店老板来说,这些团购资源的开发与维护是需要时间成本与物质成本的。谁能在核心烟酒店老板身上投入除产品本身的高利润外的附加支持,谁就能获得团购销售的主推权,如品鉴酒支持、品鉴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46797-1.html
7.遇到消费陷阱,如何避坑?长沙市市场监管系统发布2023年消费维权2023年9月6日,长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投诉举报,反映长沙县黄花镇某烟酒店销售商标侵权白酒。执法人员对当事人仓库及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经查明,当事人从非法渠道购进标注有“牛栏山”注册商标图形及字样的43度陈酿白酒共40件(480瓶),还购进标注有“郎”注册商标字样的45度小郎酒165件(共3960瓶),并以流动销售https://news.changsha.cn/xctt/html/110187/20240316/168486.shtml
8.朔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朔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相关情况根据举报,执法人员2021年4月9日对当事人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当事人违规收取天然气初装费,违反《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九条第(七)项。依法责令当事人十五日内退还多收款项,处罚款55440元。 四、XXX加油站销售不合格柴油案 执法人员于2021年1月20日,根据产品质量抽检结果,当事人销售的车用-10#(VI)柴油为https://www.sxgov.cn/content/2022-03/16/content_12714287.htm
9.湖北省消费委员会05举报牵出假烟销售团伙 部门联动深挖一网打尽 【案情简介】2023年1月6日,洪湖市烟草局根据举报线索,在洪湖市峰口镇卷烟零售户曾某的经营场所查获60条假冒伪劣卷烟。经调查获悉,该店自2022年8月起,先后多次通过微信从一曾姓女子手中购进了大量假烟。为查明真相,洪湖市烟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在公安机关协助下,锁定了http://www.hub315.org.cn/hub315Html/sxzc/20240326/3952.html
10.西安将开展一个月的“清理整治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含电子烟)”专项经查,涉及到的四户经营户均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和烟草零售许可证,均承认有给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的情况。其中陈奕铭烟酒店、永家兴超市内贴有“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的警示标识。在检查每一天便利店和乐选生活超市时,遇到已经到场调查的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随后进行了联合检查。检查中,当事人现场在显著位置张贴了相关https://news.hsw.cn/system/2022/0812/1507315.shtml
11.卷烟打假怎么看?[视点提起假烟,有人买过抽过,投诉举报过;也有人至今未见过摸过,只是听说过,或在媒体报道中大致了解,略知一二。 时下,社会上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说法:现在消费者打假维权意识强,假烟没有生存空间,顾客进店,可以放心购买,不必担心上当;另一种说法:如今制假技术高明,机器造假代替手工制假,生产快,数量大,销售渠道隐蔽http://m.yanyue.cn/news/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