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国际金融街6号16楼
贵州百年黔庄酒业集团是茅台集团创始人,荣和烧坊王秉乾嫡系传人,荣和烧坊创建于1879年(既光绪五年)。有100多年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
“荣和烧坊”于光绪五年(1879年)在贵州茅台村设立,由仁怀县大地主石荣霄(本姓“王”、石家养子,本名王映奎,1918年还宗名王荣,字太和)、孙全太(习水大地主)和“天和”盐号老板王立夫合股,各以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命名为“荣太和烧房”,后孙全太退股,烧坊就设在茅台偈盛酒号(1458年)原址旁。荣和烧坊的王茅酱酒可说是因“王”姓而“王”号。民国时期“荣和烧坊”(王茅)酒价为每瓶两块银元,“恒兴烧坊”(赖茅)酒价每瓶一块银元,“成义烧坊”(华茅)酒价两瓶一块银元,“王茅”是“三茅”之中价格最高的酱酒。1915年(民国四年)荣和烧坊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36年,“荣和”字号中的另一股东王成俊(王立夫后人)退出股份,“荣和”烧房由王秉乾之父王泽生独家经营。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荣和酒给红军解乏疗伤,得到红军高层领导周恩来等认可,王稼祥发布命令保护;1945年国共双十协定用酒;1949年周总理亲自安排开国大典“吃淮扬菜,喝荣和酒”;1950年毛主席访苏成为送给斯大林三大生日礼物之一;1952年10月,被政府没收,与赖茅、华茅一起组建国营茅台酒厂。
王德强(1970---),王崇启长子,王秉乾嫡孙,王茅传说当代传承人。1999年与堂弟王勇.王秉乾堂孙王瀚锋合股创办“贵州黔庄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12月贵州黔庄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酿酱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2019年贵州黔庄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名“贵州百年黔庄酒业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百年黔庄酒业集团陆续重建了三观楼王秉乾(王茅)文化展览馆.王秉乾广场等。
有关资料显示的历史事实是,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开幕不久,美国政府为了向世界展示美国开发西部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促进南加州城市的经济和贸易发展,在圣迭戈政府的积极筹划下,同样是以纪念巴拿马运河的开通为主题,于1915至1916年之间,在南加州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圣迭戈又召开了“巴拿马加利弗尼亚博览会”。
由以上情况足可以看出,"巴拿马加州国际博览会”绝非“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的“分会场”。因为两个博览会不仅在组织上毫无关系,而且二者之间还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毫无疑问,加州博览会实质上是一次不折不扣、获得各国公认的国际性博览会。
两“赛会”同时举行,双“金奖”分别捧回。由于茅台酒在美国,特别是在加州已经是声名远播。再加上有“中国名酒风味独特,又以冰晶而显其长,受到西方各界人土的青睐”的广泛"舆评”。并在"加州博览会”上经评审团评委们轮番“反复比较”、”慎重投票”,一路过关斩将,力挫群雄,再次夺得“巴拿马加州国际博览会”金奖。
茅台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秀的品质,在旧金山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和圣迭戈的加州博览会上连续获得了两次大奖,被誉为世界名酒,特别是后来又以“怒掷酒瓶”的轶事,被旅美华人引为抗议美国排华、辱华武器的象征,从而深受海外华人的钟爱,名扬天下。当时,这在全国都是引起朝野议论的热点话题,在偏僻的贵州,就更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了。
消息传来,茅台酒一时身价百倍,经济前景看好。于是很快,茅台酒既成为贵州及全国各地商贩争相抢购的对象,也成为资本家和官僚争相投资的对象。重利之下,茅台酒获奖这件天大的好事,引发了一桩不偷快的事情。茅台镇“成义烧房和“荣和烧房”两家生产茅台酒的作坊,几乎同时亮出茅台酒的品牌,将自己的产品冠以“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字样。然而金牌究竟应该归谁,两家酒作坊因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互不相让。仁怀县商会出面调停,但两家各执一词,争执不下。调停未果,两家只好到县府打官司。
当时的仁怀县知事覃光銮收到状纸后,感到十分为难。其时,茅台酒获奖的消息虽已见诸报端,民间更是传得沸沸扬扬。但是毕竟奖牌奖状县里都还没有收到,具体获奖情况无从说起,更不知大奖最终应坐实谁家。“成义烧房”和“荣和烧房“双方过去又都的确一直以茅台为品牌,所酿的酒一律统称茅台酒。不同的是各家在“茅”字之前冠上老板的姓来加以区别。成裕烧房的创办人是华联辉,故产品称“华茅“;荣和烧房的创办人是王映奎、王立夫等人,故产品称“王茅“。过去坊间向以“华茅”或“王茅”分别相称,听者也自心里明白,并不曾弄错或相混淆过。可如今一较真,名称还真成了大问题。并且两家也都送有样酒送巴拿马博览会参展,似乎均有理由宣称自己获奖。问题更难办的是,覃光銮知道这两家烧房都有着不凡的背景。成裕烧房、荣和烧房是茅台镇茅台酒业的两霸,在省里各有后台,哪一家也不能轻易得罪。于是覃光銮知事知难而退,知趣地不作判断,而是径直向省署呈文,把矛盾上交了事。
奖牌归属官司打到贵州省公署,当时的省长刘显世收到呈文,派专人前往南京国民政府查询此事原委,终于弄清了获奖的来龙去脉。原来,当初为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民政府农商部向全国各地征集产品前往参展。茅台酒大概因曾经有在1905年“南洋劝业会”上获奖的记录,早已列入农商部征集产品的名录。贵州省长公署自然不敢怠慢,派人按农商部名录要求选送。“华茅“和“王茅”两家依例均该应征,于是各自送去了自己的茅台酒。农商部官员收到贵州展品后,发现这两种茅台酒均产于一地,均用黄褐色土陶罐为酒瓶。除标以“王”、“华”一字相别外,名称相同,包装相同,而且两家都冠有“茅台烧房出品”字样,这与国际上其他各国商品称谓极不协调。于是就将两家茅台酒作为一个产品,按国际惯例操作,以“茅台造酒公司”为生产厂家,以“贵州公署”名义送去参展。
农商部向贵州公署使者说明情况后,遂委托使者将茅台酒分别于两个国际博览会所获的大奖金牌和证书带回贵州。根据有关资料可以推断,当时贵州使者一同带回的,至少还应该有贵州选送的展品“教具乘方积木”的巴拿马博览会大奖金牌及证书和“小学教育”的巴拿马博览会大奖铜牌及证书。
贵州省公署收到奖牌和奖证后十分高兴,遂召集获奖单位和有功人员,召开表彰大会,向获奖者分发奖章奖证,并举办盛大宴会以示庆祝。对两家茅台酒作坊之争,为平息事端,也出于事实公允,省长刘显世在会上以折衷的方式下达了裁定:“巴拿马赛会茅台酒系荣和、成裕两户选呈,获奖一份,难予分给,……勿庸发给造酒之户,以免争执,省署留作纪念”(也有一说是交由仁怀县商会保存)。同时宣布,两家均可继续使用茅台品牌,标明“荣获巴拿马太平洋国际金奖”字样,而茅台镇一应其它造酒“烧房”则不可擅用。仁怀县覃光銮知事、商会和成裕、荣和两家“茅台烧房”听到省长指令后,均表示皆大欢喜,不再争执。
“黔庄酒业”获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金奖
“黔庄酒业”巴拿马100周年再获金奖
荣雪洞之迷:光绪五年(1879年),荣太和烧坊由石荣霄(原名王映奎,过继给石姓富绅,1918年还宗姓王荣霄)、孙全太、王立夫合资兴建,三股平成。议曰:在茅村“隆乾栈”附近建一地宫频年贮酒十坛,酒龄达三十年之后方准用,由石荣雪账房库管,名曰“荣霄宫”。据传巴拿马获金奖乃此酒参展。因此宫凹势易河水浸淹,故而迁生界及铁板场一带,遗酒数坛,并易名“荣霄洞”。孙全太退出之后,其子在川军侯之旦帐下当兵来扯皮,打“荣雪洞”主意,故用此酒干瓶休事。三六年,立夫后人扯皮退股,讨要此酒,荣雪公后人势力雄壮,乃现银了结,而未动此酒。故“荣雪洞”再易地,仅秉乾公知晓。五一年公私合营找此洞未果。今秉乾公嫡孙复制“荣雪洞”,原“荣霄洞"成迷。有对联日:王茅艺道倾香国,六代沧桑仰洞天”。
荣霄散之谜:诗曰:上帝赐福荣霄散,王茅妙香奉嫡传。“王茅”酿造文化历史,早已声名远播,是茅台酒和茅台酱香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沧桑,励耘酒业,七代遗风余韵,遵循先祖训,制曲“荣霄散"嫡传,每次制曲放曲药时均由传承人亲自发放给制曲工按量操作,传承人外没人知晓由什么灵丹妙药制曲。“荣霄散”制曲的核心作用是发酵和生香,而产生的特殊香味是包括任何酱香酒不具备的唯一性。一九五二年并入茅台酒厂时,嫡传的制曲“荣雪散”并未传进茅台酒厂。所以“荣霄散”制曲的制作技艺,是非常神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