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安信ESG行业分析报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财富号

ESG等级范围为D~A+,共10个等级,分数越高,等级越高,代表企业ESG方面表现越好,经营可持续性越高。行业ESG综合等级是对该行业内所有上市企业的ESG得分进行算术平均后,通过得分映射到最终等级。环境(E)、社会(S)及公司治理(G)三个分项行业等级同理可得。

3A观点

01该行业以白酒制造为核心,国企占比高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主要以酒类制造为主,其中无论企业数量还是市场规模都以白酒制造为核心,从规模上看大型企业占比高,行业集中度高。该行业虽然属于民生行业,但由于高利润和地方保护主义,地方国营企业占比最大,甚至高于民营企业。虽然该行业社会(S)和治理(G)得分非常高,但受到环境得分拖累,整体ESG表现一般。

02三大指标出现显著差异

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在ESG(环境、社会、治理)三大领域的表现呈现显著的差异性,其中环境(E)指标表现欠佳,排名垫底,而治理(G)指标则表现优异,名列前茅。数据显示,环境表现不佳的细分项主要集中于大型白酒制造企业。值得注意的是,白酒制造企业作为该行业规模庞大的头部企业群体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引领效应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03承担社会责任,勇立时代潮头方能获得较高的ESG评分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属于制造业,按照制造产品不同主要分为酒类、饮料类和精制茶类。饮料类和酒类细分行业较多,饮料类又可以细分为果菜汁、茶饮料、固体饮料、饮用水和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酒类又可以分为啤酒、黄酒、葡萄酒、白酒等。

3A数据显示,从企业规模来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大型企业共有16家,占比36%,占比较高,说明行业集中度高。从子行业角度来看,酒类制造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白酒制造行业更是占据酒类制造行业的半壁江山,大幅领先其他子行业。

从企业性质角度来看,因为酒类企业的高利润和地方保护主义性质,该行业展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地方国有企业占比很大,甚至要高于民营企业。此外,从企业数量角度,又以甘肃、四川和安徽三省居于前列,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和北京紧随其后。从企业规模来看,贵州省的贵州茅台。

3A数据显示,该行业ESG等级为B,环境(E)等级为B-,社会(S)等级为B+,企业治理等级为B+,处于一般水平,在84个行业中排名第66名,超过了21.69%的全部行业,超过31.03%的制造业行业。该行业社会、治理表现较好,环境得分不佳,因此总体表现一般。

具体来说:

该行业环境(E)方面表现一般,等级为B-,在84个子行业中排名第82,超过了2.41%的全部行业,超过了3.45%的制造业行业。

该行业社会(S)方面表现较好,等级为B+,在84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5,超过了71.08%的全部行业,超过了20.69%的制造业行业。

该行业企业治理(G)方面表现较好,等级为B+,在84个子行业中排名第8,超过了91.57%的全部行业,超过了100%的制造业行业。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ESG方面表现出了严重的“偏科”。该行业最大的弱点是环境(E)得分,该项不仅处于全行业倒数第3,在制造业范围内也处于倒数第2。而强项是治理(G),不仅在全行业中排名第8,在制造业中更是排名第1。

综合上述信息,ESGPRO(ESG镜界)认为,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大型酒类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在环境领域的滞后表现,是制约其整体ESG表现的关键因素,且这些特征显著体现在知名的大型白酒企业中。

3A数据显示,10月9日,中国酒业协会发布《中国酒业ESG发展报告(2023)》,其中展示了中国酒业在环境、社会、企业治理三方面的优秀表现。

尽管报告揭示了中国酒业,特别是白酒企业在ESG领域的出色表现,但我们认为作为市值高、资源丰富且市场规模庞大的企业群体(如下图所示),对于他们来说ESG建设应不仅仅停留于企业自身进行环境保护,应积极主动的发挥引领作用,向上带动粮食种植生态化,向下拉动包装企业环保进程,构筑绿色供应链,携手上下游共同进步,共筑ESG建设发展。同时,已涉足ESG领域的白酒企业在实施举措上亦存在改进空间,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方面。

将多维分析应用在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ESG分析中,我们发现中型企业在环境方面表现较好,而社会、治理方面大型企业表现更佳。国央企几乎全面领先于民营企业。

从子行业角度来看,3A数据显示,精制茶加工行业环境得分远高于酒和饮料,而酒类制造在社会和治理方面得分最高,饮料制造行业处于中等水平。

从企业规模角度来看,3A数据显示,环境方面中型企业明显优于大型企业,领先幅度约为11%;而社会和治理方面大型企业大幅高于中型企业,领先幅度分别约为8%和5%。

从企业性质角度来看,3A数据显示,国央企在社会和治理方面表现较好,得分均高于民营企业,展现了国央企的社会担当。

ESGPRO(ESG镜界)认为,白酒行业社会责任表现较好主要有以下原因:

从外部角度来说,一是行业特性,白酒企业多为地方经济支柱,纳税贡献大,积极承担经济责任;二是文化传承责任,白酒承载传统文化,企业注重酿酒技艺传承与文化传播。

从内部角度来说,一是质量把控严格,深知产品质量关乎消费者健康,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法规;二是积极投入公益,许多白酒企业会参与慈善活动,如资助教育、扶贫救灾等,回馈社会。

以白酒制造业中ESG综合得分最高的洋河股份(002304)为例。

在ESGPRO小程序中搜索“洋河股份”或“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看到该公司ESG得分为B,其中环境得分为46分,社会得分69分,企业治理得分73分,在环境得分方面大幅领先于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企业的平均水平,且社会、企业治理两方面均处于领先水平。

THE END
1.白酒行业现状与企业业绩表现如何?问答集锦次高端酒消费升级与经济环境相关性较大,一方面在服务业、制造业经营改善后, 居民就业率和收入水平得到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3885986683872
2.20242029年中国酒精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分析锐观网五、发酵酒精(折96度,商品量)产量分布情况 第四节、中国酒精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酒精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国内酒精行业面临整合 三、酒精企业的原料风险 四、废液治理制约薯类酒精业发展 第四章 中国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行业财务状况 第一节、中国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行业经济规模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1785791.html
3.2024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中国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4-2030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行业,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追求,行业正经历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目前,低酒精度饮品、无糖饮料、功能饮料和高端茶叶https://www.cir.cn/0/01/JiuYinLiaoHeJingZhiChaZhiZaoYeHa.html
4.食品工业2020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21年预测2020年,食品制造业中,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其他食品和方便食品制造营收利润率同比增长,其他同比小幅下降。 图112020年食品制造业子行业营收利润率对比情况 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20年,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中,葡萄酒、精制茶和其他酒制造营收利润率增幅同比略有下降,其他细分子行业利润率同比均呈增长态势。http://www.nfmccli.org/v_1/5905.aspx
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含酒的制造、饮料制造、精制茶加工。 酒的制造,是指酒精、白酒、啤酒及其专用麦芽、黄酒、葡萄酒、果酒、配制酒以及其他酒的生产。 饮料制造,含碳酸饮料制造。 精制茶加工,是指对毛茶或半成品原料茶进行筛分、轧切、风选、干燥、匀堆、拼配等精制加工茶叶的生产活动。 http://www3.chinaydfl.com/industry/015021.html
6.?《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23》pdf电子版电子档资源下载在工业领域,这本书详细划分了煤炭工业、石油石化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化学工业、森林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医药工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多个子行业,并提供了各行业的绩效评价标准值。此外,这本书还包括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计算公式、企业绩效评价行业基本https://www.51jiaoxue.cn/post/3930.html
7.2021年中国BOPP薄膜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全景分析「图」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到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由2017年17414亿元增至2021年21268.1亿元。 2017-2021年食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https://zhuanlan.zhihu.com/p/504217821
8.鼎正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四、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饮料制造 Wine, beverage and refined tea manufacturing industry-beverage manufacturing 9. 元气森林(湖北)生产基地项目 服务内容:节能评估 委托单位:元气森林(湖北)饮料有限公司 项目所在地:湖北 咸宁 项目概况:项目总投资100000万元,总用地面积225.21亩,总建筑面积96651 m2;主要生产饮料http://www.dz-gczx.com/articleDetailssjzx_id_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