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网络销售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叶网络销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茶叶网络营销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许多产业的传统营销模式开始面临着信息时代的挑战。茶叶作为中国最具悠久历史的产业,尤其是南郑县具有优质久远的种茶历史,也处在改革的边缘。近年来,以淘宝为代表的一批电子商务平台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茶叶的重要渠道,在此过程中也涌现出许多新兴的茶叶网络营销企业,茶叶营销必须迎合现代信息化的进步才能不断发展,唯有改革创新才能保证企业在竞争中能够存活下来。那么,企业应该怎么从容应对这些挑战将会变得尤其重要。

1.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

2.新兴茶叶网络品牌个性鲜明,营销手段先进

网络作为一个开放、公平的平台,进入门槛低,非常适用于年轻人创业探索。年轻人敢于冒险并且拥有技术和知识,在开拓茶叶市场的过程中占据了先机。在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中,一大批新兴茶叶企业依靠典型的电子商务平台迅速崛起。这些新兴茶叶品牌在年轻人的带领下充分运用了网络品牌营销的各种技术,他们在营销过程中积极开发各具特色的营销手段,给予用户优质的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同时也在茶叶包装上进行了革命,使包装拥有了最新的阐释,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3.企业规模小,销售渠道简单

当前,茶叶网络营销的规模普遍较小,由于网络营销开店的门槛低,成本小,许多微小型企业进入茶叶网络营销市场,在这些微小企业中,茶农是非常突出的一部分,另外就是茶叶合作社统一经营的网店。这些网店在经营中没有中间环节,产品的销售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格,销售渠道也极其简单。

二、茶叶网络营销过程中的障碍

1.网络营销推广不足,方法陈旧

2.体制不够完善,缺乏诚信制度

在茶叶营销中,茶叶定价的高低在于茶叶品质的好坏,因此在茶叶网络营销时,消费者经常难以区分茶叶的等级,以至于许多商家以次充好,为了一己私利最终影响整个茶叶网络营销的发展。茶叶网络营销中的体制化缺乏标准,导致商家缺乏诚信,这将直接影响到茶叶的网络销售状况。

3.对网络营销认识不足

三、针对南郑县茶叶网络营销的发展对策

1.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标准化服务

当前南郑县茶产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茶叶网络营销的发展中必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具体表现在实现网络营销的数字化、标准化和规模化。企业可以根据网民对信息浏览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根据排序进行网页整体布局,进行标准化设计。客服人员要保持对客服话题库的更新,实施积累、可持续的标准化网络服务。政府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以提高茶叶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加强网络营销推广,多层次开展网络宣传

近年来,汉中市各产茶大县致力于统一品牌扩大影响,但实质上各茶叶加工企业存在着在宣传上没有形成合力的问题,产品的附加值低,深加工程度也不够。针对这些问题,企业不仅要为产品的深加工和提高附加值进行创新改革,还要开展多层次的网络宣传,例如配合一些大型的网络购物平台举行促销活动,减免运费或者实施购买数量奖励。

3.树立良好的产业形象,规范茶叶网络营销市场

南郑县的茶叶产业起步虽然不算晚,但企业资金匮乏,营销过程中缺乏规范,企业也不懂得树立良好口碑的重要性。首先,企业应该以茶叶的品质来订价,不要轻易的变动价格,不然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其次,还要秉承诚信为本的原则,给予消费者货真价实的产品,这样有利于产品的长远发展。最后,在开拓市场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性,遵守商业道德,建立行业自律,成为使消费者信赖的高质量产品。

四、结语

茶叶网络营销是适应现代信息化发展的正确抉择,在网民逐渐增多的今天,无论是实体企业还是网店都要通过网络这一重要渠道来进行贸易。在贸易的过程中,唯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体制,开展多层次的网络宣传,不断规范自我、推陈出新,才能给消费者以可信赖的形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去。

参考文献

[1]桂燕玲,潘东城,方成刚.茶叶网络营销现状、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12,S2:160-163.

据武夷山茶界名人祖耕荣先生介绍,武夷山开展互联网卖茶的企业已达上百家之多,参与互联网营销的人才达三百余人,个别经营业绩优秀的企业通过网络卖茶年销售额高达近千万元,而在年销售额达数百万元的则比比皆是。在祖耕荣的召集下,笔者与几位茶界新人有了一番交流,交流的话题正好是笔者此前写过《2011年茶界关键词猜想》中提到的“互联网”问题。

北京籍蔡先生娶了武夷山的新娘后就留在武夷山发展,这位80后对互联网技术与运营的精通已堪称“大师”级别,在没有茶山、没有开店的情况下,一年销售额做到了大几百万元,在年底的互联网销售旺季受物流滞后的影响,使其业绩受到不小的损失。据蔡先生介绍,他在互联网上卖茶用的不是传统的互联网销售平台,因为传统的互联网销售平台价格战过于明显,很难保证经营者应有的利润,所以他通过独立网站的推广来实现产品销售。据悉,这种方式卖茶在技术上门槛不高,而在推广上则要求专业性强,特别是用以拉动销量的手段就是典型的智慧性工作,因而目前互联网领域中这类推广人才奇缺。

此外,据安溪铁观音协会福州分会副会长肖金军介绍,安溪的茶企从事网络销售更早于武夷山,目前已有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的茶叶网商,通过互联网实现年销售额数百万元的茶企有近百家之多。互

【关键词】德育课堂;手机等网络传媒

当今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青年学生已经离不开手机和网络了。但在职业院校的德育课堂上,学生使用手机等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教师十分头疼的一件事情了。那么,作为一名德育教师,我们能否尝试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网络传媒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一味的禁止?笔者通过对学生使用手机等网络传媒的调查,探究其原因和特点,从而提出大胆设想以趋利避害,让现代技术为我所用。

1.问卷数据总结

1.1关于使用手机频率问题:数据显示,学生德育课堂使用手机频率高。

问题1:在德育课堂上,你是否经常玩手机或其它其它网络电子产品?

经常36.2%偶尔59.5%基本不玩2.5%从不1.8%

数据显示,职校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或电子产品上网的为95.7%。而其中,经常使用的为36.2%。可见,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或上网的频率非常高,相对而言,学生在课堂上也不能保证完整的听课率。

10分钟以下54.2%10-20分钟34.5%20-30分钟7.2%30―40分钟4.1%

1.3使用手机等媒体的原因

问题3:德育课堂上玩手机或上网的原因是什么?

德育课老师讲的内容没意思,脱离实际,网上的东西更真实,总比老师更吸引我42.1%

上课回答问题不好意思说真话,可以在网上刷微博,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36.7%

管不住自己,看到别人玩手机或上网,自己也玩27.6%

有急事需要发短信,刷微博7.8%

从以上数据来看,学生德育课堂上使用手机或网络的原因可以总结为:

(1)课堂上无聊,老师的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不如网络的吸引力大。其实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改变陈腐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吸引力,适当采取让他们感兴趣的手段,这样才能使学生专心学习。

(2)老师讲课的内容不够丰富,或者有一些内容学生不是很清楚,需要上网查阅一下资料。持这种理由的学生一般都是学习积极性高,而且很会自主学习的学生,对于他们这种求知需求,教师除在备课上加大力度,尽量丰富教学内容之外,也可以适当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

(3)希望在网络上表露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的学生有自己的观点,但苦于性格或其它方面的原因,不敢或不善于表达出来,寄希望于网络来满足自我表达的愿望。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主动交流。

(4)其它几种原因则是以玩乐为主,教师则应该采取批评教育或其它手段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1.4课堂使用手机与德育课学习之间的情况

问题4:你认为使用手机等现代电子产品会提高德育课的学习效率,还是降低了效率:

提高45.6%降低.40.3%没关系14.1%

数据显示,认为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会提高和降低学习效率的学生人数基本持平,而认为能促进学习的人数略微高于认为会影响学习的人数。这说明学生还是很愿意使用手机等传媒手段来促进学习的。

问题5:你认为德育课堂上可以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吗?

不可以,上课就要专心听讲,不能使用手机或网络20.6%

可以,都什么年代了,上网查找资料,也是一种学习,而且能促进学习57.8%

如果老师允许的话,使用手机等网络传媒可以丰富课堂气氛,增强课程趣味性。21.6%

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尽管大部分的学生认识到课堂上使用手机或网络会影响课堂秩序,从而影响到学习,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课堂上可以通过使用手机等传媒来增强课堂趣味,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1.5教师的尴尬处境

问题6:在课堂上如果学生玩手机或上网,老师的态度,你觉得哪种是可以接受的:

没收手机2.5%语言批评73.5%上报学校上级部门12.3%

放任学生11.7%

数据可以明显的说明学生还是希望老师能够规范课堂玩手机或上网等现象,但是不希望采取极端的措施。

1.6开放式问题

第一题“你认为德育老师应该怎样对待课堂上学生使用手机和网络的现象?”被调查者普遍认为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警告、制止或提醒,但同时他们又都认为老师是管不住此现象的。还有的学生认为,德育课上,如果适当的上网查阅一些资料,会丰富课堂,活跃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题“你认为德育课堂上学生能否使用手机等网络传媒,你觉得德育教师应该如何规范这一现象?”通过对问卷分析整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课堂上使用手机或上网是普遍现象。但是如果老师能够规范手机或网络的使用,用网络上的资源来促进教学,则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让网络资源为德育课堂服务。大部分学生都持有这样的想法,也说明网络正逐渐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网络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表达行为与思想的一个媒介。

2.问题分析

网络已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尤其是德育课教学产生一定冲击。德育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教学内容因为脱离实际,学生不感兴趣,往往会产生相反的教学效果。学生从网络上获取的大量信息总是从反面论证课堂教学的内容。这样一种现状严重挑战了德育教师的权威,若此时德育课仍然采取照本宣科,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势必导致相反的教学效果。再有学生平时对网络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依赖,课堂上45分钟禁止学生用手机或上网,对于控制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若强行禁止,势必与部分学生发生冲突,进而影响教学秩序。我认为德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这一现象,采取宽容和变通的方式,从而更有利于把握学生心理,实现德育的目标。

3.建议

3.1德育教师应改变观念,变堵为疏,规范学生德育课堂手机或网络的使用

学生课堂上对手机或网络的依赖作为教师不能视而不见,必须进行规范。规范并不意味着禁止。作为德育教师,必须正视时展的现实,当今的时代已经离不开网络,与其禁止手机或网络,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它为我所用呢?

3.2采取新的思路尝试德育课堂对网络的使用

德育课堂上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模式,既使用了手机或网络,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了教学任务。例如,《形势与政策》课上的时事播报,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既让学生纵谈天下大事,培养了学习习惯,也满足了学生使用手机或网络的需求。当然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必须对学生的资料进行正确引导式地是非点评,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站稳立场。

德育课堂还可以利用微博,飞信等让学生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完成课后作业。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既避免了内向学生课堂发言的羞涩感,又可以让学生说出心里话,真实地表达自己,以利于德育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当然,利用网络来促进教学还有更多更好的方式,希望更多的德育教师积极发挥自己的潜能,探索更多的方式,为改变现今德育课教学的尴尬境地,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立体生态茶园茶本地交易茶文化旅游

清远茶叶历史悠久,已形成以英德市、清新区、三连一阳为主产区的产业布局,市委市政府也下发《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将清远市打造成中国优质特色茶叶之乡。目前清远市茶叶良种率较低、品牌多而小、综合利用率不高、茶功能拓展不够广。因此,创新清远市茶叶产业发展模式,对于促进茶叶产业提质增效;促进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做大做强清远茶叶产业,打造高质量茶文化名牌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广立体生态茶园的模式

1、推广立体生态茶园的必要性

茶树是一种亚热带常绿植物,具有“耐荫、喜温、好湿、喜酸”的生态特性。目前我国茶园建设普遍以纯茶园为主,致使茶园更易受到冷、热、旱、虫、草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清远英德红茶有着悠久的出口历史,出口70多个国家与地区,英国人尤其喜爱“英红”。因此,要保证茶叶中残留的农药、化肥及其他有害物不能超标。

2、推广立体生态茶园的效益

(1)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增加生态效益。立体生态茶园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以茶树为核心,因地制宜地利用光、热、水、土、气等生态条件,合理配置茶园生态系统,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茶园群落环境得到改善,有利于控制茶树病虫害,有效解决使用化肥和农药而导致的茶叶农残问题。

建设立体生态茶园,主要是通过套种来改善茶园小气候,增加生态效益,提高茶叶质量。茶林套种比单一的茶园更能够保持水土、防止土壤的流失;茶草套种可以防止杂草丛生,能够减少茶的天敌,保护幼苗的成长;茶竹套种能够改良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的质量,为幼茶提供天然的有机肥料;茶菌套种使优质的有机肥留在了茶园土壤中,使茶园土壤和茶树生长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

福建安溪县遵循生态农业和立体茶园的要求,通过实施茶―林―绿肥立体复合栽培、种植或保护梯壁绿草、合理配置水利设施和道路建设,形成“头戴帽、腰围裙、脚穿鞋”,四周有水源,梯层整齐的茶园结构,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固氮,还能吸引七星瓢虫等益虫,减少茶树病虫害。

(2)提升茶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茶园单一的品种,市场风险也比较大,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若同一块地套种多个品种,就基本解决了目前茶叶种植的风险,而且经济效益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川省华丰村的“茶叶套种”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更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我的茶园茶梨套种,每亩茶叶可卖6000多元,梨子可卖4000元左右,产值超过10000元了。”近日,在四川省华丰村,茶叶大户龙希军高兴地说道。记者看到,在华丰村整整齐齐的茶园里套种着梨树,错落有致、相得益彰。

3、选择清远各地的套种模式

根据清远各地的气候及地理条件,试验套种品种及套种的模式。

(1)茶树留养模式。采取每亩留养茶树160株,并合理配置其它树种8―10株,最理想的果树是根深,杆高,冬落叶。如:梨、柿子、李子、樱桃、大枣、枇杷、桃子、橄榄、杨梅、龙眼等。

(2)种植覆荫树模式。要求在山顶、园区四周、箐沟、道路两旁适当密植。茶园中以遮荫度在30%左右为宜。如:桂花树、檀香树、红豆杉、罗汉松、台湾相思、铁刀木、板栗、银杏、山苍子、桤木、合欢、黄柏、楝树、油桐等。

(3)防护林草模式。在茶园梯壁上种草。如:、金银花、羽叶决明、平托花生、豇豆、紫云英、日本草、红根草、绿豆、肥田萝卜、眉豆、无刺含羞、箭舌豌豆、苕子、苜蓿、紫花扁豆、爬地兰、黑麦草等。

(4)套种绿肥模式。在未封行的茶园和幼龄茶园行间套种绿肥。如:黄豆、花生、蚕豆、豌豆、木豆、猪屎豆等。

(5)套种食用菌模式。具有“生产周期短、易形成规模效应、附加值高”的特点。如:香菇、平菇、竹荪等。

经过几年的尝试,选出最适合清远各地的套种品种,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提高茶园的综合经济效益。

4、开展立体生态茶园建设

云南普洱市原生茶业有限公司实施立体生态茶园建设,通过套种柿树、桤木、香樟树等6种以上乔木,所种茶树不施化肥、农药,自然生态还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售价是当地其他茶农所产茶叶的2倍,而且不愁销路。

二、推广茶本地交易的模式

1、推广茶本地交易的意义

在清远本地建设茶叶市场和茶叶网站,旨在以本地茶叶为依托,以本地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为经营主体,构建起清远茶叶的网下网上营销平台,从而推动清远茶叶标准的制定、地理产品标志的保护,整合利用资源,提升产品质量,创建清远的茶叶品牌,打造成经营茶叶、宣传茶文化、欣赏茶艺茶道为主的茶叶网下网上专业市场。茶文化的网络传播具有持久性与长远性,茶产品的网络营销既可实现网上交易,同时也对网下的实体营销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可以解决本地茶农卖茶难、卖茶成本高、卖不好价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提高本地的知名度,带动本地旅游业的发展。

安徽合肥市南翔安徽华夏国际茶博城一期近日正式开业。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74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商贸物流、文化、休闲旅游、居住、金融办公、茶研科技和电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顶级茶文化综合体。项目分三期建设,完全建成后可实现年交易量近5万吨,年交易额近百亿元。同时,每年可吸引近百万人次游客前来采购、休闲度假,带动旅游消费近5亿元。目前谢裕大、黄山毛峰、天方茶苑等400余家茶企已经入驻。在茶博城里,不仅有茶品交易,还有安徽首个茶文化体验中心――茶博馆,馆内涵盖中国名茶馆、世界名茶馆、茶具展示区等,为爱茶游客献上丰盛的茶文化大餐。

2、推广茶本地交易的方法

一是建立茶叶实体交易专业市场,市场内建设三区三中心,即茶叶批发交易区、茶文化欣赏区、茶叶加工贮存区、茶叶物流配送中心、茶叶品质检验中心和市场管理服务中心。二是建立茶叶网络交易专业市场,通过专业的茶叶电子商务平台来推广茶叶。三是茶叶实体交易市场和网站交易相互推广,资源共享,降低销售成本,扩大销售范围。四是每天更新茶苗和茶叶销售价格,定期公布茶预计产量、需求信息及实际交易信息,让茶农及时掌握茶苗和茶叶的供需与交易信息。

沿进出清远主通道,合理规划茶叶市场,吸引南来北往的商家前来交易,重点培育英红国际茶叶交易中心。整合我市各茶叶网站资源,借鉴中国茶网、中国普耳茶网等的运营经验,结合清远实际,共同打造中国英红茶叶网,来统一推广清远茶叶。

三、推广茶文化旅游的模式

1、推广茶文化旅游的意义

茶文化旅游是指将茶业资源、茶叶历史与现代旅游活动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茶文化旅游具有休闲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不仅能给游客带来游览、观赏的需要,还提升了产品档次,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产品,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四川成都市依托茶叶产业链,串起35个产茶乡镇打造休闲旅游品牌。蒲江已规划在成佳镇,以茶乡风光,绿茶公园,蒲江雀舌,倾力打造茶文化旅游核心观光区,成佳镇同心村将成为国家AAA级,每年举办的采茶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商和游客,除了观光,还可以体验现场采茶的乐趣,欣赏茶艺表演。

2、推广茶文化旅游的内容

茶文化旅游是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良种茶苗繁育基地、生态有机茶基地为载体,以茶叶传统手工制作与现代自动化生产为特色,深入挖掘茶文化,研制开发茶点、茶宴、茶保健品等,以赏茶、采茶、制茶、品茶、斗茶为主要内容,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融科普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打造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体验式、观光型的生态茶叶文化旅游项目。

将清远市各茶园地的历史文化、山水风光、民俗风情、特色产品与观赏茶、体验茶、茶艺表演以及美食、奇石、书法、绘画、音乐、摄影、杂技、科普、商贸、养生、度假等结合,差异化发展,抱团发展,争取将清远市打造成中国茶文化旅游强市。

总之,若能够创新清远市茶叶产业发展模式,推广“茶叶套种”、“茶本地交易”和“茶文化旅游”三模式并行,将有利于防范茶叶种植风险,提高茶叶产业的附加值,有利于推动茶文化旅游,有利于打造茶叶品牌,也有利于把清远市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集茶叶种植、加工、展示、交易、旅游、文化于一体的茶叶强市。

[1]林钦固:茶乡安溪争创国家级生态县[N].泉州晚报,2012-03-

16.

垄断为势,小微茶企转换角色定位

号称7万茶企的中国茶行业,实际上是由小微企业为主体形成的,能称得上中型规模的企业已属凤毛麟角。

大量的小微茶企重新定位角色,少数茶企垄断区域乃至全国市场,这是未来的必然。在不间断的行业洗牌中,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考量着小微茶企经营者的智慧。

与时俱进,新业态大量涌现

饮品行业发展迅速,新消费群体迅速形成,因此,对于将来的大中型茶企也罢,现在的小微企业也好,进行行业创新、吸引更多新的消费者,显得尤为重要。

源于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未来茶叶行业新产品和新业态将大量涌现。

新产品的开发、茶叶的深度加工、产品形态的创新等,都是茶企通过差异化获得更大市场空间的关键。近年的袋泡茶、茶饮料、功能茶在市场风起云涌,“立顿”、“康师傅”、“碧生源”等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就是典型的案例。在未来的茶叶市场,新产品不断推出,茶企将通过深加工实现利润的高速递增。在产品创新上,迎合现代商超的需求是一个重要方向,如何使消费者更方便快捷地消费、消除与消费者之间的最后一米距离,也是一个思考方向。

大型茶叶超市的出现,将使大多数茶叶店被洗牌。茶叶超市不仅满足了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还带有资金优势,使茶叶价格最大限度地降低。

新型社区茶叶便利店建成庞大终端网络。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网络终端区域拦截的社区茶叶便利店,是网商的线下延伸,以最便捷的体验营销笼络了辐射范围内的消费者,在行业内有了话语权。

从销售产生的场合来看,茶叶店的销量主要来自于店内销售和店外销售,但是我们不能把二者机械地分开,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只要操作得当,一定能够互为促进,共同提高。

店外销售,是很多茶叶店做大的关键之一,店内销售则是一般茶叶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客人进店后没有买茶,一定是你没有引起他的冲动,没有让他感觉到:“值!”

即使进来的人是“商业间谍”,刺探你店内的情况,或者说做市场调研,如果你的销售方式有足够的吸引力,销售过程把握到位,你也能把茶叶卖给他。

对你来说,你要搞清楚,客人进店第一眼应该看到什么,你第一句话应该说什么,你应该如何做好销售展示,这些问题你必须真正搞清楚,做到滚瓜烂熟,张口即来,出口成章。

形象地说,假如你半夜三更突然被人叫醒,他要向你买茶,你也能迅速说出一句吸引他的话,并且能够做出合理、有力的阐释。

唯有如此,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你的茶叶生意才能改变客人多、购买少的现状,越做越好,越做越大,才不至于被淘汰。

第8问:为什么导购员说服不了客人买茶?

导购员说服不了客人买茶,这是谁的责任?当然是导购员的责任了!谁让他没能力说服客人呢?

大错特错!

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导购员说服不了客人买茶,这不是导购员的责任,是你茶企老板的责任。作为茶企老板,你可能两方面没做好。

第一,你没有选到合适的人。导购员说服不了客户,也许是因为人的兴趣特长不一样,他的兴趣和特长不在于终端销售,你应该挑选一个更适合做终端销售的人。这样,无论是对他来说还是对你来说,都是好事。

第9问:为什么做了促销,茶叶还是卖不出去?

做了促销,茶叶还卖不出去。出现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埋怨促销没有用,只能说你做了没有用的促销。

作为营销4P之一,促销一定是有用的,你不能否定促销的功能,也不用怀疑。但找不到合适的促销策略,你的茶叶还是卖不出去,你需要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你必须清楚,促销不是简简单单地降价,不是简简单单地买一赠一,更不是简简单单地打折,你得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细心分析和挖掘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让消费者获得实惠。

另外,忽悠、欺骗消费者的促销策略,也许能够一时有用,但不是长久之计。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为了茶叶企业的长久发展,也为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唾弃这类促销策略。

第10问:为什么两组导购员的业绩有天壤之别?

同样的店铺,同样的公司,同样的工作服,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同样的促销,同样的销售道具,同样的提成比例,同样的工作时长,为什么两组导购员的业绩会有天壤之别?

有没有运气的差异?有没有天气的原因?当然有,但这不是我们谈论的重点。我们重点要看人的素质差异。

基本同样的条件,两组导购员的业绩有一点差异,是可以原谅的,也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出现天壤之别,原因就一定在“人”身上。

怎么办?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下面逐一阐释。

其一是,让两组导购员相互交流,尤其是要让业绩好的那一组,真心实意地帮助业绩差的那一组找原因并传授方法,同时,公司销售经理或销售主管也要全程参与,共同找到问题的根源,细致入微地进行培训,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以逐步提高销量。

第11问:为什么网络卖茶风生水起?

网络营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驰,不少茶叶企业却未予以足够的重视,也未采取足够的策略去利用网络营销打造品牌,提高销量,抢占市场。

若不及时扭转,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忽视网络营销,茶叶品牌必死无疑!”,我们一同来看“10组数据”:

数据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9日的第28次全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85亿,2011年年底将超过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

数据2:2006年312亿元,2007年594亿元,2008年1281.8亿元,2009年2670亿元,2010年预计将达到4900亿元。这就是电子商务的增长速度。

数据3:2009年,中国茶业又一次站上历史高点——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86万公顷,茶产量135万吨,均居世界第一。

数据4:全球每年茶叶的总需求量约为300万吨,而目前每年的供给量已达350万吨左右,出现产能过剩局面。

数据5: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调研数据显示,90%以上的茶企老板对网络营销作用认识不足,56%以上认识到网络营销作用的茶企老板,仍旧对网络营销“犹豫不决”。

数据6: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调研数据显示,90%以上的茶企认为,网络营销就是做网站;96%以上的茶企不知道如何有效开展茶叶品牌的网络营销工作。

数据7: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调研数据显示,96%以上的茶叶品牌网站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品牌塑造过程中的作用。

数据8:远卓品牌策划公司操作经验表明,在茶叶行业,只要用相当于传统策略6%左右的成本,就可以实现传统策略的品牌目标,甚至更低。

数据10:远卓品牌策划公司综合分析数据表明,在茶叶行业,97%以上的茶叶品牌未能将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有机结合起来,以创造更大价值。

这10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很显然,中国网民数量越来越大,电子商务比重越来越高,加之中国茶叶产量越来越高,过剩现象在所难免,网络卖茶自然是大势所趋,而且,茶叶网络营销的“警钟”已经敲响,茶叶品牌必须精通网络营销,想方设法展开网络营销,学会利用网络卖茶,快速占领网络制高点,快速提高品牌影响力,快速将“茶叶”送到消费者的“茶杯”!

否则,很多茶企的茶叶无法进入“茶杯”,就只能进入“杯具”。

第12问:为什么新茶上市、逢年过节能盈利,平时只能保本甚至亏本?

新茶上市、逢年过节,这些都是茶叶销售的高峰期,买茶的动机明显、消费者多、意愿强,你的品牌再弱、营销再差、质量一般,也能撞见一些买茶的消费者。

这就好比小时候的露天电影院,有电影放映的时候,你在家里随便炒一些瓜子去卖,也总能卖一些,赚点零花钱,但这不是常态,你也不能靠这种卖瓜子的方式养家糊口过日子。

要做好茶叶品牌,经营好茶企,不能只是依靠新茶上市、逢年过节,也不能只是靠运气、靠旺季。你要有“淡季不淡”的思想,正确面对茶叶销售的淡季和旺季,要有信心、有能力、有策略、有步骤做到“淡季不淡”,旺季领先。

如何实现呢?远卓品牌策划公司谢付亮认为,茶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

其一,分析消费者买茶的动机,逐一认真排序,分清轻重缓急,而后针对这些动机制定差异化的销售策略,以促进消费者购买茶叶。

促转型

:印江自治县提出,“十三五”期末,全县茶园面积达到40万亩,年综合产值20亿元以上,解决常年就业18万个以上。当前,印江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田艳:印江发展茶产业历史悠久,拥有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国生态功能核心区重点县四张“国字号”生态名片,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发展茶产业己有基础、有优势,有规模、有品牌。

“十三五”期间,我县将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体要求,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抢抓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将茶产业作为推动绿色崛起、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的主导产业来抓,进一步厚植生态优势,推硬璨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努力走出一条茶产业转型发展新路,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

:印江自治县如何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

张浩然:自2007年以来,印江大力扶持茶产业发展,经过几年精心培育,茶产业得到大力发展。

我县以市场理念、生态理念引领茶产业发展,坚持以销定产、以效促管,坚持稳规模、抓质量、增效益,实施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提升战略,管好老茶园、稳建新茶园、延伸产业链,实现茶叶产业化、茶旅一体化、销售网络化,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对适宜种茶的区域进行整体规划,重点规划杭瑞高速公路、梵净山环线、省道、县乡公路沿线宜茶区。选择土质、地势、水源适宜茶叶定植条件的地块种茶,杜绝盲目种茶、普遍开花的现象,确保茶叶成活率高、长势好、见效快。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多家茶叶加工企业落户印江。与此同时,多措并举加强管护,想方设法提高茶叶下树率,增加茶农收入。

依托企业群。我县培育和引进了258家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发展茶产业,茶农通过出售茶青给企业或在企业打工实现增收。

依托合作社。全县组建11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带动群众发展茶叶5.6万亩,带动农户1.35万户、5.4万人。

依托互联网。2015年,我县被国家财政部、商务部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截至目前,全县有42家茶叶网店或微商,年销售额近千万元,带动400多贫困户从事电商创业就业。

转思维

:如何推动印江茶产业加速发展?

姜雷:茶产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县各乡镇贫困人口的脱贫摘帽和广大农村群众的增收致富。为提升我县茶产业发展水平,经过多方征求意见,我们组建了国有混合所有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要整合社会资源,探索茶产业抱团发展。

:作为集中引进的104名到黔挂职的金融人才之一,面对茶产业散小乱差的乱象,你认为印江该如何利用金融思维来发展茶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突围?

姜雷:印江将依托股份公司,通过市场和资本手段,抓住核心利益点进行深层次变革,壮大产业力量,实现农民增收、投资人获益和品牌形象重塑的目的。

精准定位。通过分析国内外各地区的消费类型、饮食结构,准确定位印江茶特点,找准潜在目标用户群,因人、因地拓展市场。

放眼全球。信息时代,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在全球茶叶贸易战争中,我们必须要有走出去的思维,大胆尝试,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抢占世界贸易份额。

深度变革茶产业发展意识。在传统产业发展的路径上加入更多的市场思维,拓宽变现渠道。增加红茶、白茶、混合茶、茶饮料、茶工艺品的生产。沿着“一带一路”纵深推进,打开中亚、西亚、北非、欧美市场。

强品牌

:印江提出打造武陵山地区优质出口茶生产基地,围绕这一目标,该如何突破?

姜雷:打造武陵山地区优质出口茶生产基地,就是要叫响印江茶品牌效应。

围绕茶园提质增效目标,加强茶叶标准园创建。大力推进茶叶基地向农业园区等优势区域集聚,全面提升基地生产能力,加大扩园修边力度,集中连片发展,确保建园一片,成园一片,将各乡镇(街道)已建茶园与新植茶园串珠式连成产业带,打造专业村、打造产业带、打造茶旅园区,最终形成万亩茶区。

加强茶园管理及质量保障。巩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果,建立最严厉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实现茶叶农残检测合格率100%,努力打造“梵净山茶是最安全的茶”的品牌效应。切实搞好茶园后续管理,提高茶叶产量和茶叶品质。严格茶区农业投入品管理,全面禁止茶叶禁用农药进入茶区,建设完成的17个乡镇(街道)专营店(专柜)的农药实行台账管理制度。加强茶叶清洁化生产管控,确保茶青、茶叶生产不落地。

关键词:茶叶生产;问题;发展时策

一、平塘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有茶园面积18350亩,是改革开放前的5.4倍以上:其中投产茶园7721.9亩,20年新建成的茶园面积4465.9亩,据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干茶总产量69.38吨,总产值238万元,分别是改革开放前的年产量和产值的10倍以上;其中茶商租赁的茶园2500亩,生产干茶32吨,产值收入125万元,分别占全县干茶总产量、产值的46.1%、52.5%,本土企业和茶农经营的茶园面积4721.9亩,干茶产量37.38吨,占全县干茶总产量的53.9%,产值收入113万元,占全县干茶总产值的47.5%。全县还涌现出3户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民营企业,20余户种茶的重点大户:还涌现出象克度镇光明村、大塘镇新光村和西关村茶叶的专业村,使广大的农民依托茶产业的发展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平塘茶叶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的茶叶生产和发展一直没有成为规模,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起落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现有投产茶园规模小,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技艺落后,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商在我县茶叶生产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外商所租赁的茶园面积大,而本土企业或大户种茶所占的产量,产值比例小。我县的“玉水毛尖”虽有“贵州春茶第一壶”l的美誉,但茶叶基地规模小,正常投产面积仅600余亩。克度光明茶场虽经过10多年的发展,但由于资金积累薄弱。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导致茶园建设形不成规模、管理跟上不,加工设备无法更新或配套,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很难开展。品牌效益、经济效益不明显。

(二)涉茶部门和乡镇在茶产业发展上,认识和重视不够,茶园基地的开垦难以获得项目的有效支撑,“资金捆绑”投入力度不大。

(三)新建茶园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农户发展茶园存在资金和技术上投入上的严重不足。目前只能通过申请国家有关项目资金投入基地开垦。

(四)茶产业发展的考评机制尚未健全,导致部门和乡镇扶持茶产业发展的措施不力。

(五)县茶办人员编制尚未得到落实,茶叶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力量薄弱,远远满足不了我县茶产业发展对农业技术力量的需求。

(六)茶叶加工设备陈旧,加工生产环境较差,不论是外地茶商还是本地企业在茶叶加工的环节中,有的还是小作坊式的加工方式,简陋的加工环境条件更谈不上Qs认证和有机茶认证。

三、加快荼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助推茶产业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平塘县独特的宜茶荒山荒坡资源,配套出台更加优惠的茶业招商政策,千方百计引进外来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全县茶产业的发展。实施良种良法配套,主攻名优茶,开发有机茶,发展无公害茶。引导平塘茶产业向环境生态化、茶园良种化、生产清洁化,管理规范化,产品无公害化,销售品牌化发展。抓好当前茶叶发展的有利时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培养新型茶农,培植龙头企业,树立知名品牌,实现合理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机械化加工,提升平塘县茶叶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平塘县茶叶产业的经济总量,使平塘县茶叶产业成为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使茶叶种植区的生态环境与农民的生活持续健康发展。

(二)措施及对策

1、加大政府对茶农的扶持力度。按照县委、县政府出台的茶产业发展意见精神,县政府每年预安排50万元以上的资金作为茶叶生产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茶产业发展的品牌创建、市场开拓、企业技改、新建茶园和苗圃基地建设扶持等。今年,自筹和争取各种项目资金800余万元发展茶产业(其中,争取项目资金650余万元,自筹资金150余万元)。在扶持措施上,茶叶企业(茶农)新建一亩茶叶苗圃基地县政府补助2000元。新建一亩茶园,补助肥料款100元。共为茶产业企业争取项目资金628,44万元,建成50立方米沼气池1口(配套储气罐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茶园电网建设。在建引水工程项目1个,项目建成后,可满足项目区万亩以上茶园用水灌溉,为公司打造万亩有机茶园提供有力保障。

2、注重招商扶商,大力发展有机茶园。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引导和扶持“贵州正印土地开发公司”在我县注册成立“平塘县山海原生有机茶业公司”,依托在大塘镇新开垦的3000余亩土地,大力发展有机茶园。目前,已建成大塘镇新光村幼龄茶园3680亩,待栽茶园2600余亩。由该公司扩垦的新塘乡2000亩茶园将于近期动工开垦;二是建成茶叶苗圃基地200亩,其中;扶持重庆市江津种苗繁育场在卡罗乡建成100亩,山海原生有机茶业公司在大塘镇新光村建成lOO亩。

3、抓好技术服务。对已经成立的茶业公司,县茶办技术人员长期深入茶园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在茶苗移栽、除草、肥水管理期阃,实地蹲点,精心指导,认真把好技术关。引导公司茶园管理人员利用麦草、树叶等对茶苗进行覆盖,使之起到保肥、保水、抗旱、增加土壤透气性的作用。进入秋季后。引导公司在茶园宽带种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按照有机茶园建设标准,引导公司合理施入有机肥料,如:猪粪、鸡粪等;积极引导群众到茶园务工。通过技术支持使新成立的茶业公司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4、强化品牌宣传。一是认真总结我县供销社、县玉水一壶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参加“广州博览会”、“贵阳农博会”、“第二届都匀毛尖茶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8黔南都匀毛尖”品牌推介会等系列活动的经验,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推介我县的茶叶品牌;二是继续邀请省、州、县媒体记者到我县山海原生茶业公司茶园基地、县玉水一壶春有限责任公司茶园采风,对克度光明茶场、新建茶园规划建设、茶园管护、茶叶加工工艺等进行采访。制作茶产业发展宣传片,加大发展茶产业的宣传力度。

5、培育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龙头企业是实施茶叶产业化的支柱,遥过壮大龙头企业的实力来实现规模经营、市场开拓,促进平塘县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外来企业的强大资金、销售网络及先进管理经验等优势,对平塘县茶叶产业进行系统整台和战略重组,摆脱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及恶性竞争,集中资源和优势,加大资金、科技投入。扶持有潜力的茶叶企业,壮大其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平塘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茶叶网,我国茶业可持续发展与有机荼开发[DB/OL]

一、充分认识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高效、特色精品、休闲养生农业为主攻方向,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今后几年,是农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攻坚时期,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推动山区经济绿色崛起,赋予了农业现代化新任务新要求;经济结构调整,松商回归创业,创造了农业现代化新机遇新动力;自然与市场风险加剧,资源与环境压力加大,投入与成本持续上升,带来了农业现代化新挑战新困难。通过开展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进一步梳理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组织专项行动,实施重点工程,有利于有效调动工作积极性,有机整合各方资源要素,有序深化各项工作举措,从而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赢得先机、形成合力、夯实基础、营造氛围。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按照“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供给、保安全、保民生”的总体要求,突出“创新转型、强农富民”主线,大力推进“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全面提升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层次,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逐步实现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为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作出新的贡献。

(三)重点任务。围绕上述目标,狠抓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着重推进以产业提升、科技提升、品质提升、主体提升、市场提升为主题的“现代农业五大专项提升行动”:

1、实施产业提升行动。坚持把“两区”建设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平台,整合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资源,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主导特色产业优化升级,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发展的现代农业。到2015年,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5万亩,着重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农田质量提升、三新技术推广、组织化服务等内容的建设。通过实施将其建设成渠沟通畅、路电成网、农田格式化、土壤养分平衡、栽培模式先进、服务功能齐全的具有现代化农业基础的生产功能区,为进一步改善我县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深入实施农业“258”工程,到2015年,完成2个省级现代农业(林业)综合区、5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1个特色农业精品园设,建成园区面积6000公顷。在此基础上,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依托,深入实施茶产业提升工程,大力提升高山蔬菜、食用菌、水果、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积极创建高山蔬菜示范基地,推进食用菌、水果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和发展特色养殖业,打响一批农产品特色养殖品牌。

在做优一产的同时,积极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着力构建集经济、生态、景观、社会文化功能和游憩保健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推进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

2、实施科技提升行动。以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三新”技术和模式创新为抓手,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提升行动。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县与省农科院的合作项目,开展技术创新和示范。深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提高优良品种的供应能力。围绕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逐步建成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和农机维修中心,逐步实现农机装备数量的合理增长和结构的优化提高。加快农业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农业行业监管、政务办公信息化和智能化农业发展。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构建政府主导力、科技支撑力、农民主体力、社会参与力等“四力合一”的农业公共服务建设机制。不断完善产业首席专家制度,深入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技专家联基地、联企业活动。到2015年,建成21个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和5个示范性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3、实施品质提升行动。坚持做大做强品种优、品质高、品牌响的特色产品,从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入手,大力推进农产品特色化、精品化,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农业执法检查力度,深化农资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保障农业投入品安全。加大农业标准化推进力度,强化技术培训和推广,深入开展生产记录档案规范化单位评比创建活动,实行农产品标识制度和质量可追溯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知名商标申报,注重培育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内涵,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品牌建设带动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到2015年,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60%以上,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5、实施市场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中介服务组织和各类农业协会,建立和健全农产品市场和物流体系。根据农业产业布局,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物流体系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培育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建立以浙南茶叶市场为中心、8家乡镇茶青市场为骨干、50家县外茶叶直销窗口为依托、50家茶叶网店为补充的茶叶市场网络。大力推进农产品连锁经营,积极开展农产品营销活动,加强农产品宣传,发挥农民信箱系统在组织农产品产销对接等方面的作用,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农博会、农展会和网上推介会等活动。对农民从事农副产品营销、技术信息服务要坚持低标准收费、高标准服务、快节奏办事。同时,继续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交易会、开展网上营销等多种形式,帮助企业和农民搞好产销衔接。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的保障措施

(二)加大政策扶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三农”工作方针,研究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措施。吸引工商资金、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参与项目建设,壮大农业投资规模。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进一步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把加强“两区”建设、提高农业现代设施装备水平、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增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作为财政扶持的重点。

(三)强化机制创新。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农业现代化制约瓶颈、顺利推进三年行动的动力,实行面上改革创新与点上改革试验相结合,全方位加强政策、制度设计,着力构建农业现代化普适性、长效性的制度成果。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合作化、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体系。创新农村产权制度,积极推进农业市场化,引导优质资源要素流向农业,不断激发发展活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能。完善决策机制,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使三年行动涉及的政策设计、年度计划和工作措施更加科学。

THE END
1.探索茶叶销售新策略:打造茶叶市瞅金之路### 探索茶叶销售新策略:打造茶叶市场掘金之路 ### 1. 引言 在当今多元化发展的商业环境中茶叶作为一种古老而优雅的商品其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茶叶行业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因其广泛的消费群体而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旨在探讨怎样通过创新策略提升茶叶的销售效益从而实现利润更大化。 #https://www.cnxds.com/2024baiqi/baiye/teawh/32236.html
2.普洱茶销售专员招聘云南新境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3、做好门店的日常运营工作,包括茶空间陈设、商品陈列、茶叶和茶具的管控等; 4、完成公司旗下普洱茶专营店相关服务工作。 任职要求: 1、学历大专及以上,懂茶或从事过茶叶销售工作者优先考虑; 2、有亲和力,语言表达能力强,具有服务**客户潜质; 3、乐于善于与人交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主动服务意识。 https://www.ynzp.com/Job/7195879.html
3.怡品产品关键词:怡品批发;茶厂;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茶叶销售茶叶的储藏方法是什么呢? 茶叶是否为预包装食品? 茶叶的包装种类有没有说明? 茶叶的净含量能详细说明吗? 茶叶的生产日期有什么优势吗? 产品的定价多少? 是生产厂家吗? 可以开发票吗? 有现货吗? 产品有质保吗?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联系人汤有其 电子邮箱18637673811@163.com 联系电话18637673811 联系地址 公司地址https://b2b.baidu.com/land?id=1a9854ec002c735d4ff3f0856cbc766e10
4.茶叶销售代表招聘网2025年茶叶销售代表招聘信息猎聘2025年茶叶销售代表招聘信息,海量高薪猎头职位等你来选,了解茶叶销售代表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真实招聘信息,找高薪职位,上猎聘!https://www.liepin.com/zpchayexiaoshoudaibiao/
5.茶叶销售技巧和方法(精选7篇)茶叶销售技巧和方法(精选7篇) 篇1:茶叶销售技巧和方法 您好!某某某? (我是)我这是洛客茶业公司的XX,请问现在和您说几话方便吗? (什么事?)打电话给您的目的,是想跟您询问一下,现在春茶全面上市,目前您个人或单位有没有需要定一点茶叶回去招待客人?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gjd74.html
6.茶叶电话客服销售技巧和经典语句话术以前我们经常分享有关服装、化妆品、母婴店等产品的销售技巧和话术,今天小编总结了一些有关茶叶电话销售技巧和电话销售茶叶的经典语句话术供大家参考。 说起电话销售,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但是对于有关茶叶电话销售你了解多少呢?毕竟茶叶并不像服装、食品那样,每家都有都要用。那对于这种比较冷门的茶叶销售,应该要掌握哪些https://www.mmker.cn/article/3438.html
7.茶叶销售技巧60个话术(茶叶销售)关于茶叶销售技巧60个话术,茶叶销售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菲菲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销售茶叶的技巧:厉兵秣马兵法说,不打无准备之仗。 2、做为商家来讲,道理也是一样的。 3、很多刚出道的茶商通常都有一个误区,以为能说会道就能把茶叶卖出去,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https://www.cooboys.com/zhzs/202212/736117.html
8.茶叶销售专员工资待遇(就业前景,招聘待遇)茶叶销售专员招聘工资收入一般多少钱一个月? 74.7%岗位拿¥4.5-8K/月,年薪¥5-10W,2023年较2022下降了10%。 按学历统计,中专工资¥9.0K。 按经验,1-3年工资¥6.0K。 就业前景怎么样?市场需求:2024年招聘职位76个,占全国0%。 就业单位:茶业占28.4%,茶叶占9.5%,茶叶店占5.3%。 https://www.jobui.com/salary/quanguo-chayexiaoshouzhuanyuan/
9.茶叶的销售方法茶叶的质量是关系茶叶卖不卖得出去的基础,专业娴熟的销售技巧更可为茶叶锦上添花。一.联系沟通,产生信任,销售最基本的技巧是https://www.meipian.cn/2otbr56q
10.茶叶的主要销售渠道(了解茶叶市场的销售方式)茶叶展销会是茶叶销售的另一种方式,通常会在茶叶生产基地或茶文化城市举办。茶叶展销会可以让消费者直接与生产厂家或经销商接触,了解茶叶的品种、产地和加工工艺等信息。茶叶展销会的优点是能够让消费者直接品尝和了解茶叶,同时也可以购买到价格相对较低的茶叶。但是茶叶展销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比较有限,不方便所有消费者https://www.mpegnet.cn/qtc/179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