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希望通过内贸转外贸来拓展业务,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文带你了解内贸转外贸,应该怎么做?
一、内贸与外贸的差异
做外贸与内贸都是销售产品,但在销售方式和方法有一定的区别。简单说,相比内贸,外贸市场相比内贸市场更为广阔,毕竟涵盖了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这意味着企业有更多的销售机会,潜在客户数量更多。
当然,有优势的同时也有以下差异,总的大致有以下:
竞争更全球化:与内贸市场相比,外贸市场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竞争更全球化,需要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意识和优势。
支付和结算方式更复杂:外贸交易中涉及国际贸易支付,通常涉及不同货币的结算和跨国金融交易,还需要考虑汇率风险和支付安全,相比内贸更加复杂。
法规和海关手续更繁琐:外贸涉及跨国交易,需要遵守不同国家的进出口法规和海关手续,相比内贸更加繁琐和复杂。
文化和语言不同:外贸市场涉及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需要企业了解和适应不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
物流和运输漫长:外贸涉及跨国运输,需要处理国际物流和运输问题,相比内贸更具挑战性。
二、内贸转外贸的步骤
基本准备
做好定位。结合国内市场定位做好转型外贸的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客群定位。做什么、不做什么,做谁的、不做谁的,都需要有一个基本框架。
产品布局。首先肯定是满足用户场景需求的全方位规划,但是随着信息高度发达甚至泛滥,客户见多了琳琅满目的各式产品,所以初期建议集中精力打造一款极致特点产品,抓住客户眼球和停留点,形成自己的辨识度,让认识的客户都记住你。
团队搭建。需要一个能做总体规划布局的牵头人;需要业务主管,协助制定市场策略、负责执行市场开拓,客户洽谈、接单,同时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趋势数据收集;还有跟单组,负责跟进客户的订单生产过程、品质状况,直至出货,船务部分在该组完成。
市场调研
针对目标国家进行全面的市场分析,包括消费者需求、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分析等;其次,运用市场调研工具和数据分析软件来收集和分析信息,确保决策基于实际数据。
品牌国际化
根据国际市场的文化和审美标准调整品牌形象和营销信息。例如,对于欧洲市场,可能需要更加注重品牌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
建立国际渠道
国际支付和风险管理
熟悉并使用包括信用证、电汇、在线支付平台等多种国际支付方式,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了解各种金融知识,制定适合自己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
适应国际贸易规则
三、转型策略与技巧
利用现有资源
内贸企业转向外贸时,可以利用现有的经验、客户关系和生产能力作为起点。例如,利用已建立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可以帮助更好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同时,内贸期间积累的客户服务经验可以转化为对外贸客户的优质服务。此外,已有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可以加速产品的国际化进程。
跨文化沟通
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的沟通方式至关重要,比如说语言技能,文化的商业习惯、礼仪,如尊重其节日和习俗,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
质量与认证
外贸客户某种意义上来讲,对供应商是只做选择,不做培养,所以要想快速切进客户系统,获取国际认证是基础,如欧盟的CE标志、美国的FDA认证,是进入这些市场的基本门槛。例如,欧盟市场对电子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有严格规定,因此,获得相应的CE认证对于出口至欧盟市场的中国企业至关重要。
灵活应对变化
了解国家对外贸企业的扶持政策,如税收减免、出口退税等,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企业还需要面对国际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企业进行内贸转外贸,手续简化了,转外贸的流程及手续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办理营业执照
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确保经营范围体现“货物进出口”或“技术进出口”。
重要提醒:执照成功领取后,建议立即去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出口企业想退税必须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企业只能免税。
办理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登记
办理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登记,获得报关权限。
提醒:如在申请营业执照多证合一时,需勾选‘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信息是可以同步的,无需再到海关办理。
办理企业备案入网
电子口岸部门办理企业备案入网,领取电子口岸法人和操作员Ukey,用于后续报关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