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酒是指含有乙醇(也就是酒精)成分的饮料,根据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蒸馏酒、发酵酒、配制酒三大类;按酒精含量不同分,可分为高度酒(40度以上)、中度酒(40度以下20度以上)和低度酒(含酒精成分在20度以下)。白酒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中国白酒Spirit、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之一。白酒系以高粱等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制成的蒸馏酒产品

1、我国白酒行业发展阶段

(1)1985-1989年:繁荣发展期

本时期白酒产业的供应量远不能满足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为解决供求矛盾,国家按照“以放为主”的思路进行改革,不断减少价格控制,陆续放开了包括部分名酒在内的大多数农副产品购销价格,白酒行业进入市场化定价阶段。五粮液等白酒企业通过多次提价塑造了高端白酒形象,白酒行业第一阵营初步形成。同时,在价格上涨仍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一批名酒企业实施了产能的改扩建工程,白酒行业实现了繁荣发展。

(2)1989-1992年:初遇调整期

为抑制1988年末逐渐开始显现的通货膨胀,国家从1989年开始对宏观经济进行“治理整顿”,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一时期,白酒行业产量依然保持较低增长,但增速明显下降,初次遇到调整。

(3)1992-1997年:快速发展期

(4)1998-2003年:再遇调整期

(5)2003-2012年:黄金发展期

2003年至2012年,我国GDP从13.66万亿元增长至53.4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在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下,白酒行业实现了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全国性白酒品牌和地方区域名酒企业均获得了快速发展,白酒企业普遍采用双品牌策略,中高档白酒销量及占比不断提高。在白酒市场量价齐升的背景下,白酒企业的销售收入及利润总额获得了快速增长。

(6)2013年至2016年:深度调整期

这一时期,中国宏观经济再次进入结构调整期,同时国家相继推出“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一系列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严格禁止公款消费高档酒。商务消费和政务消费等消费情景受限,极大影响了高档白酒的销售,导致高档白酒产品的销量快速下降,价格体系受到较大冲击。消费需求在短期内快速下降,使得白酒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矛盾凸显,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白酒企业为应对新局面,纷纷推出价位较低、更为适合大众消费的产品。2014年以来,高端白酒企业也在调整经营策略,开始抢占中档白酒市场,导致中档白酒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区域优势白酒企业的发展正在面临更大挑战。

(7)2016年至今:复苏回暖期

2016年下半年起白酒行业开始复苏,终端用户白酒消费需求有所上升,带来白酒行业整体收入和利润有所增长。2017年以来,白酒整体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中高端白酒复苏回暖较为显著。未来,大众市场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消费档次的提升是白酒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白酒企业需要充分把握大众消费升级的黄金机遇,通过品质提升、市场细分和产品创新等手段,更好的满足大众市场的消费需求,推动产品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2、白酒香型

白酒香味成分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各种白酒中香味成分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其含量却差别较大,且影响着白酒的风格质量和口味,对白酒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1979年原轻工业部主持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首次按香型、生产工艺和糖化剂、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工艺以及不同的酒体风格进行评比,科学地将中国白酒划分为不同的香型。随后各地相继对所属地域优质白酒的传统工艺进行科学总结,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白酒香型至今已具有大小12种香型:酱香、浓香、清香、凤香、米香、兼香、药香、特型、豉香、芝麻香、老白干香型及馥郁香型。白酒香气成分研究为香型确定、提高质量、改进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了白酒生产的发展。

2005至2017年,我国白酒产量由349万千升增长至1,198万千升。2012年末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政策严格限制“三公消费”,高档白酒的消费需求明显减少,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

2005年-2017年我国白酒行业历史产量

未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继续保持合理增长、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将稳步提升,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及富裕阶层的人数不断增加,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仍将持续,白酒行业仍具有持续增长的空间。

02

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市场供求情况

近年来,白酒行业收入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利润总额有所增加。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1,198.06万千升,同比增长6.86%;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5,654.42亿元,同比增长14.4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28.48亿元,同比增长35.79%。

2、同行业企业数量情况

3、未来增长趋势

从行业形势看,随着“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政策严格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出台,白酒行业在经历了深度调整后,2016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回暖迹象,白酒消费呈现出向主流品牌、主力产品集中的趋势,白酒产业也向品牌、原产地和文化集中,产业竞争加剧对弱小白酒企业的挤出效应。白酒行业未来增长趋势情况如下:

(1)价值回归,白酒消费仍具潜力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高端白酒回归大众消费,人口周期和消费结构变化将是影响白酒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白酒消费的主力人群,中国在30-55岁区间的人口结构在2015年达到一个高峰,预计2020年之后才会有明显下降,因此白酒需求仍具有增长潜力。

(2)消费升级,产品创新升级加快

伴随中国消费水平提升,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的壮大直接推动了传统酒类消费的分化和裂变,酒类消费已进入到一个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时代。为全方位地满足年轻人群、现代人群和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跨品类新品和小酒品类新品不断推出

(3)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白酒行业整体集中度显著偏低。除了中国白酒市场的集中度偏低之外,中国白酒消费的区域特征也比较明显,白酒单一品牌全国化难度较大,未来,白酒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白酒企业的分化态势也将继续。拥有较强品牌和渠道竞争优势的名酒企业更能把握住机会,在行业深度调整、挤压式竞争阶段迅速企稳,提升市场份额。

03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我国“十二五”期间GDP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人均消费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为白酒行业、特别是优质白酒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2005年至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具体情况如下:

2005年-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即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档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

(2)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消费能力增强

2010年至2017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持续增加,从实际购买力角度看,居民支付能力具备消费升级的基础和支撑。

2010年-2017年我国居民收支情况

(3)消费升级有利于优质白酒的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改变,消费不断升级。理性饮酒、健康饮酒的消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白酒消费的选择上,消费者的品牌意识逐步增强。企业影响力广、品牌知名度高、产品质量可靠和信誉优良的白酒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4)产业政策有利于优质白酒企业的发展

为了白酒行业的规范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从生产环节和市场流通体系环节,确保了生产准入和流通规范运行体系的建立和执行。这使得政府能够实现依法整顿和净化酒类市场,依法促进酒类产品以更优异的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依法打击粗制滥造、存在质量隐患的劣质白酒产品,抑制不规范的小型白酒企业的生存空间。这是优质白酒生产企业发展较为有利的因素,未来优质白酒企业可通过不断的调整战略,把握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发展带来的机会,实现进一步发展壮大。

(5)白酒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白酒作为我国独有的酒种,是我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和深厚的社会基础。经过历史的沉淀,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白酒饮用文化和习惯。

(6)传统白酒未来有望拓展海外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所认同和推崇。而中国白酒作为传统的民族产业,其蒸馏技术和酿造方法在世界蒸馏酒中具备了独特的地位,它的酿造技艺是我国独有的且流传了上千年的文化遗产。在全球化不断推进和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作为我国特产之一的白酒,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和接受。

(7)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白酒行业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将有效推动白酒事业的发展。随着生物技术、分析技术的突破,人们对酿酒原理的认识将更加深刻。与此同时,部分生产环节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和机械化水平统一工艺标准,保证酒质的稳定性,提高成品酒的生产效率,从而有利于白酒产品的推广和产量的提升。

2、不利因素

(1)消费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

(2)消费结构多元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对于含酒精饮料的饮用有所节制。而葡萄酒、啤酒、黄酒以及不含酒精的饮品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的替代了对于白酒的消费。另外,伴随着国外白兰地、威士忌等洋酒通过多种手段,加大在国内的营销力度,洋酒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对白酒市场构成一定的冲击。随着酒类消费多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白酒替代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酒行业的增长。

(3)国家宏观产业政策限制

(4)无序竞争是行业良性发展的潜在障碍

我国白酒生产企业众多,2017年纳入到国家统计局范畴的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593家,除此之外还存在数量众多中小型白酒企业。部分中小企业限于经营规模和技术条件,在卫生、检测等方面存在一定隐患,产品存在质量安全的风险。另外,在白酒流通领域,部分白酒企业为了抢占市场,盲目投入,恶性竞争。行业的无序竞争延缓了行业升级的步伐,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是行业良性发展的潜在障碍。

04

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本行业的影响

白酒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是包装材料行业、粮食种植业、白酒生产设备供应行业等;下游行业是白酒批发零售业等消费渠道或终端,主要包括经销商、酒店、商超、专卖店、团购等。

白酒行业上下游关系

1、上游行业

(1)包装印刷业

白酒产品配套的包装材料主要包括酒瓶、纸箱、纸盒、瓶盖、酒标等,包装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对酒的销售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白酒行业消费偏好的发展和演变,现代化、简约化、低碳环保和个性化是未来白酒包装发展主要方向。白酒生产企业一般通过竞标、比价等方式选择包装材料供应商。包装印刷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供应商充足,白酒生产企业可供选择的包装材料供应商范围较广

(2)粮食种植业

酿造凤香型白酒所需的粮食种类主要为高粱、大麦、豌豆等。近年来,我国政府通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大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等措施,保证了我国粮食的基本供应,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粮食的稳定供应为白酒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保障。

2010年-2017年我国粮食产量

在粮食供应价格方面,虽然最近几年粮食价格存在一定波动,但因粮食价格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物资,政府对粮食价格进行严格的调控;尤其我国政府近几年对农业投入的加大,并对农产品种植进行补贴。因此,未来粮食价格产生明显波动的风险较小。同时,由于粮食成本占成品酒成本的比重较低,粮食价格波动对白酒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2、下游行业

白酒为快速消费品,下游主要为酒类经销商、酒店、商场和超市等批发零售商,经由上述渠道销售至终端消费者。

3、白酒行业出口的情况

白酒系我国特有的酒种。目前外国消费者尚未普遍接受,境外白酒市场仍处于培育开发阶段。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华人在海外数量的不断增加,境外白酒市场具备很大潜力。

05

行业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1、白酒行业工艺类别

白酒是我国特有的蒸馏酒。白酒主要有固态发酵法、固液结合发酵法、液态发酵法3种生产工艺。各工艺的基本情况如下:

(1)固态发酵法

固态发酵法白酒是我国大多数名优白酒的传统生产方式,是指其生产过程中的糖化、发酵及蒸馏工序都通过固态形式进行传统工艺而酿制的白酒,即固态配料、发酵和蒸馏的白酒。固态法发酵白酒所用到的原材料主要为高粱,与此同时也需要搭配不同比例的谷壳和麦麸,其酒醅含水分60%左右,大曲白酒、麸曲白酒和部分小曲白酒均采用此法生产。不同的发酵和操作条件,产生不同香味成分,因而固态法白酒的种类最多,产品风格各异。

(2)固液结合发酵法

液态发酵法白酒采用与酒精生产相似的方式,即液态配料、液态糖化发酵和蒸馏的白酒,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淀粉出酒率高、原料适应性强、改善劳动环境、辅料用量少等特点。但是全液态法白酒的口味欠佳,必须与传统固态法白酒工艺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白酒应有的风味质量。目前,对液态发酵的研究主要是在糖化过程中各种原料的比例和整体工艺的集成方面。

THE END
1.酒类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数智创新变革未来酒类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酒类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1.酒类市场现状分析2.酒类市场主要问题探讨3.国内外酒类市场对比研究4.酒类消费趋势预测5.酒类行业政策环境分析6.酒类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7.酒类市场创新发展趋势8.酒类市场未来展望与策略建议ContentsPage目录页酒类市场现状分析酒类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酒类市场现https://m.docin.com/touch/p-4757778963.html
2.酒水行业现状中国酒水市场规模2023年,中国酿酒行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0,802.6亿元,同比增长约9.3%。其中,白酒和啤酒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23年收入分别为7,563亿元和1,863亿元,占比分别约70.0%和17.3%。线上酒类市场规模超过1200亿元,同比增长56.4%,显示出线上销售渠道的快速发展。 ###消费趋势 消费https://blog.csdn.net/2401_86455139/article/details/142215347
3.酒类行业发展现状和上下游产业链分析报告精读通过对酒类行业发展现状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分析,可以看出酒类行业在市场规模、品质提升、品牌竞争、渠道多元化和国际化进程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也面临着原材料供应、酿造技术创新、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挑战。 针对当前酒类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出以下建议: https://m.vzkoo.com/read/202404280c8c01e5a83a4c47af91401c.html
4.多方面研究以及相关行业信息,深入探讨茅台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摘要: 本文基于对 茅台 的多方面研究以及相关行业信息,深入探讨茅台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前景展望。茅台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品牌、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消费趋势变化等挑战。通过对其现状和挑战的分析,结合行业发展https://xueqiu.com/5733113067/309787445
5.2019年中国白酒行业名酒品牌发展现状及趋势本调研报告査阅了涉及白酒行业发展国际国内文献。从国内白酒发展历史、白酒行业发展现状、重点在白酒名酒类单品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做了重点的文献参考,同时有白酒类专家顾问团做整体评判。 三、定量分析法 为了使人调研报告更精确化,更客观的反应行业发展情况,把握白酒行业发展本质,预测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本研究报告采用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577167&moduleid=21
6.米酒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docx米酒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docx,MacroWord. 米酒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米酒作为一种传统的酿造酒类产品,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种植水稻、小麦等原料是生产米酒的主要原料,因此米酒行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相关农作物的种植和销售,从而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23/8045107043006010.shtm
7.岳阳市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趋势,在综合分析我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明确我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原则、总体布局、重大战略举措及实施保障措施,充分反映发展战略意图及发展重点,形成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商贸流通业https://www.yueyang.gov.cn/mobile/23191/23196/content_456278.html
8.白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加盟代理白酒行业怎么样→买购网白酒行业发展趋向集约化,白酒出口成为行业亮点,白酒消费趋向中高端品类是未来白酒行业新的发展趋势。Maigoo小编在文中整理了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告诉您加盟代理白酒行业怎么样。 白酒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酒类有白酒、洋酒、啤酒以及葡萄酒等酒类类别。我国白酒发展历史悠久,占据着我国酒类市场的主导地位。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https://www.maigoo.com/zhaoshang/10422.html
9.我县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我县白酒市场现状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国白酒的消费档次近年来正向着高档趋势转变。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体产量略降的同时,销售收入及毛利率却在增长,这表明白酒产品进一步趋向高档化。由于十堰市白酒市场全部放开,全国有250个左右品牌白酒在我市销售,销售量高达95%,消费额达13亿元之多,而我http://wap.zhushan.cn/p/98604.html
10.供应链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势)2023年工资较2022下降了5%,对比成都低8.1%。就业前景怎么样?市场需求:2024较2023增长62%,招聘职位量占成都0.873%。地区分布集中在高新区。发展现状:公司规模100-499人占比最多,成立时长5-10年占比最多,融资事件C轮占比最多。高端人才:硕士需求占成都供应链管理行业0.723%。 https://www.jobui.com/salary/chengdu-all/ind-gongyingliangua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