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埠的汕头:一个商业繁盛的近代埠市厦门潮州广州潮汕福州

近代汕头是一个新兴的港口城市,是一个著名的商业城市。历史上的汕头,因港而兴,因商而兴。汕头具有商业天赋,其商业经济发展有明显的特色,可以说,汕头的商业,先天充足,后天营养良。

一,市场的形成发展繁荣

开埠前,汕头就已有一些商业街的出现,最初主要是延续红头船贸易,为潮州地区新的红头船贸易集散地。因有港口优势,汕头最初的市场在船上形成,有人在来往的运销船头上开设船头行,专为来往船只代销来货,代购去货。道光元年(1821年),有商人在埠上开商店,为船商的需要服务。随着商务发展和人口陆续迁入,在今升平路头和民族路北面一带的海边,商店越开越多,建起柴、米、药材、修船等商业行当,供应过往商船、当地渔民和驻防士兵的需要,逐渐形成行街、顺昌街、老市等街坊。

汕头开埠后,洋行不断涌入,华侨投资日益增多,港口贸易快速增长,商铺不断增多,街道也逐渐发展起来,形成行街、顺昌街、棉安街、万安街、永兴街、安平路等商业街,并且出现雨伞街、番薯街、米行街、鸡仔街、舂米志街、灯笼街、柴秤街、银珠街、收找街等行业性商业街。

汕头埠最早的富人街——行街,在小公园南侧国平路老怡茂饮食店南侧的一条巷,东西走向,因这条街以前都是行铺,商行林立,所以叫行街,有“未有汕头埠,先有行街”这一说法。汕头开埠之前,行街一带的商铺已颇具规模。开埠后,汕头商业闹市逐渐转移至镇邦街、安平路等处,行街才开始没落。

昔日汕头埠的行业老街,刻录着汕头的历史,记录着汕头先民的生活,沉积着旧汕头的一份文化。这些行业街路的形成,从汕头埠的历史来说,都是比较早的,到了上世纪40年代,大多“变异”“变味”,不再十分专业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随着商业街的出现,汕头埠最大的商业圈——以小公园亭为中心的“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的商业街区形成。老街结构以小公园为中心,呈射网状撒向海边,目的是为了加快商业活动,让多个码头的客商和货物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商业中心进行贸易。

永兴街、安平路、雨伞街等商业街与小公园商业圈的形成,是开埠后汕头商业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是其主要表现,更是大大促进了近代汕头商业的发展繁盛。以致人们一说起汕头,就往往会称道“百载商埠”;一说起汕头埠,就会如数家珍“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这些商业街,就自然而然地联想起繁华的汕头小公园老市区。

二、近代汕头的著名商行商号

商行是货物进行的交易场所。其含义有二:一是指商业同行组成的行会;二是指较大的商店。商号即厂商字号,或商业名称。商号可以在牌匾、合同及商品包装等方面使用。一般地,商号必须与生产或经营该商品的特定厂商相联系而存在。商行、商号是一个地方,或一个城市商业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开埠后,汕头商行从少到多,不断发展,日益繁荣。

苎麻行清末民国初汕头苎麻批发行业共有12家,具体商行名称、经理人、地址和主兼营情况如下:

抗战前汕头苎麻行一览表

商行

行主

籍贯

地址

兼营

汇源行

张珂瑞

普宁泥沟乡人

万安街

源盛行

陈春如

糖、杂货

源春行

永兴街

土糖杂货

吴集源行

吴舜五

吴少光

永和街

洋糖、杂货;土糖、神纸、洋纱

吴茂记行

吴舜卿

普宁陂头乡人

光德发行

此外还有周公度的光德发行、张声道的顺成泰行、陈镜州的陈成兴行、许谦荪的许鸿泰行、张让之的恒泰行、张珂名的承泰行、黄江生的元泰行以及万德利行等12家。

汕头沦陷前夕,各苎麻行已事先将存汕苎麻搬入普宁泥沟乡储存并销售,后移至韶关。抗日战争胜利后,部分苎麻行搬回汕头。主要有:

抗日战争胜利后汕头苎麻行一览表

振兴祥

蔡振湖

恒泰行

张声彤

田料、棉纱

信昌行

许为畅

渔网

裕泰行

张伯贤

仁和街

此外,还有张伯言的张公行;张声转的华泰行;张声瑞的承泰行;郑道乾的和昌行;林启吕的东顺行;马成祥的万发行;马锡耀的元利行;马五禹的万兴行;许景光的美联行;陈鸾波的永和行;张声立的联益行;许谦荪的许鸿泰行;陈镜洲的陈成兴行等共13家。这些苎麻行都是主要经营苎麻,兼营杂货和少量土糖北运。

抽纱行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汕头成立彩成抽纱公司。1900年,汕头、香港、上海等地开始有了独资或合伙开设的抽纱商号。香港、上海的抽纱商多与汕头的抽纱商组成联号。据《汕头指南》记载,1907年,汕头已有翁财源、华章、振潮等商号经营抽纱商品,继而陆续再创百多家,商业销售本地、国内上海、天津各大城市,拓展至美国、澳洲、加拿大、南非、英国、南洋群岛各地,外销金额1000多万美元。在1930年间,潮汕抽纱厂约有50余家,经营抽纱品收工放工商号及汕头一般抽纱商号约有2百余家之多,整个潮汕地区约有40余万抽纱工人。

米粮行红头船时代,大米是红头船贸易的主要商品。开埠后,汕头埠经营大米的商行越来越多。永安街是汕头埠最先经营粮食栈房一条街,后来开了多家粮食贸易行,故名“米行街”。不少粮食贸易行后来兼营其它业务,此类行铺招牌都不标明营业内容。这些行铺的招牌之所以有“号”无“货”,是因为他们的生意做得大做得杂。尽管杂粮食是主要项目。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汕头经营米粮的商号50家。1931年,汕头成立杂粮业同业公会,会员近100家。1946年,汕头有杂粮54家。

酱菜行近代汕头酱菜业十分繁盛,加之关系盐饷交涉不便与通常货品出口商号联合,因而很早就成立了酱菜出口行业组织——南郊公司,后改南郊公所、酱园同业公会,成为汕头埠专营出口土特产的四大行业组织之一。

汕头酱菜行主要集中在乌桥岛上,有名气的酱菜商号有:明德,同济海旁24号;王足合,乌桥北海旁;信记,乌桥头海旁;协茂,同济一路9号;永大,同济海旁2号;协兴,同济二路海墘;泰记,同济桥旁29号;财合,北海旁84号;森泰,北海旁105号;信泰,北海旁60号等等。各酱菜商号腌制的蔬菜类酱菜有咸菜、贡菜、蒜头、菜脯;瓜果类的有姜、黄瓜、竹瓜、乌榄、橄榄、荔枝、梨、龙眼、杨梅、乌梨;其他杂咸如腐乳、贡腐等亦有售卖,可谓品种繁多。

汕头酱菜业能在乌桥岛蓬勃发展,一是因为乌桥岛临近梅溪,交通上方便各地蔬菜运抵;二是土地价格相对老市较为便宜,方便租用旷地晾晒作业;三是酱菜业需大量用盐,盐为官办,从业者须办理出口盐饷等业务,而食盐核查所(同济二路155号)、桥上盐务配平所(同济二路166号)、盐务秤放所(同济二路175号)等盐捐机构都在乌桥岛上,方便盐饷交涉事宜。

据饶宗颐《潮州府志》所载,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汕头埠酱菜业计有商号37家,平均每家营业额为20~30万元,全业一年营业额可达1000万元。

酒行1926年,潮阳著名的萧广丰泰酒坊在汕头商平路、德兴路以及上海等处设店经营萧广丰泰酒,产品远销国内各地及新加坡、槟榔屿、香港、澳门等地。后来,萧家出品的长春药酒都要注明“铺在和平中寨米市内开张”“支设汕头商平路门牌七十六号开张”等标识。

唱片行20世纪二三十年代,“林源丰”公司在汕头创办,创办人林厚德,地点在繁华的“商业步行街”镇邦街。1933年,公司在至平路设分行亦林公司。1934年5月前,已设分行于香港永乐西街140号,原分行亦林公司改称支行。1942年后,先后在广州、湛江、上海设立林源丰分行。“林源丰”公司经营项目主要有环球名厂钟表、眼镜及附属材料,特聘光学专家验眼配镜。此外还经营钻石、戒指、唱机、钢碟、军用千里镜等。近期汕头收藏家收集到的民国时期潮剧老唱片《玉蝴蝶》唱片,为“林源丰”公司列入代销之商品,唱片上“兴丁堡”字样显示其为德国制造。

据考证,当时另一家著名钟表眼镜行“华达利”也在镇邦街,同样兼营唱片、唱机,与“林源丰”是竞争对手。“林源丰”公司取得了世界唱片大厂——百代唱片的总代理权,风头更胜一筹。

据资料记载,最早的唱片可以考究到清末时期。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唱片行业发展繁荣。二三十年代,上海百代、英国哥林和声、胜利在中国灌录了一批潮剧唱片。潮剧唱片中也有很多是在中国香港、泰国、印尼等地录制。当时东南亚录制最多唱片的地方是在泰国的耀华力,就是泰国的唐人街。根据学者研究,民国的潮剧、潮乐唱片的流通轨迹可以概括为:上海或国外生产后运回汕头埠,或在海外出售回流到本地,以及被中国香港、泰国、新加坡等地的华人华侨购买。

开埠后,汕头众多行业的发展,使得近代汕头商业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据1928年《新汕头》记载,此时的汕头已经形成出入口、绸布、日用品、燃料、食品、酒楼、茶楼、旅馆等64个行业,2000多家商号,商业人员19182人,占当时全市居民总人口听23.58%。据1932年统计,全市区商业网点达4341个,汕头成为华南仅次于广州的第二贸易都市。1939年仅汕头百货行业包括批发零售商共达300多家。按照饶宗颐的估计,20世纪30年代汕头市有商号3,441家,商业资本5768万元,按贸易额为商业资本的12倍计算,汕头市的商业贸易额约有69,216万元之之巨。依1934年汕头市商会统筹全市交收银额,平均每日在600~1000万元。汕头不仅取代潮州城而成为潮汀赣梅经济区的商业中心,而且随着通商贸易发展,汕头也成为全国、乃至东亚地区的一个重要贸易港口,商业之盛仅次于上海、天津、大连、汉口、胶州、广州,在全国居第七位。

汕头商业同业公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成立布业公所,参加的同业商号有20余家。1930年,有薯粉业、南商、火柴、鲜鱼业、酱园出口业、鞋业、麻袋业、汇兑业、绸缎布业、南北港货物运销业、中药生药业、银业、果业、土糖业、颜料业、西药业、酒业、煤炭业、甜料业、杂粮业、经纪业、中药熟药业、杉业、典业、生猪业、烟草业、茶业等27个同业公会成立。1933年又有暹罗商业、酒楼茶居茶馆业等2个同业公会成立。1933年,又有煤炭同业公会成立,至此共有33个同业公会,会员达到13834人。

随着商业的发展,行业逐步分细,同业组织不断增多,到1937年同业公会增加到49个,比1933年增加了16个。其中,减少银行和生猪2个同业公会,新增了北商业、电轮业、土制煤油业、苏广、粮食业、自来水公司、地瓜粉、榨油、糖业、蔬菜、陶瓷业、皮胶鞋料业、出口纸料什货、鸡鸭业、油业、侨汇、萝卜干业等18个同业公会。

1928年以后,在国民党的党国体制下,具有较多社会政治功能的汕头商会组织也日渐萎缩,而单纯行业管理与维护行业利益的同业组织得到较大发展。汕头的同业公会,大多数是在30年代成立。1930年,有薯粉业、南商等27个同业公会成立。1932年,有暹商业等2个同业公会成立。1933年,柴炭同业公会成立。至此,共有33个同业公会,会员达13834人。随着商业的发展,行业逐步细分,同业组织不断增多,到1937年同业公会增加到49个。1949年前后,汕头有同业公会66个,会员2836家,其中本地销售商2455家,占91.35%,进出口商381家,占8.67%,其中进口商58家,出口商147家,进口兼出口商176家。这些商人同业组织不仅在加强行业合作、维护行业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可以通过它们在民意机关的代表表达它们的利益诉求。

三、近代汕头繁盛的商品流通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繁盛的商品流通是商业发展一个重要标志。作为一个商业发达繁荣的埠市,近代汕头商品流通十分繁荣,商品流通领域非常广阔。

开埠后,汕头商业贸易兴旺发达,商品流通四通八达。“舟车云集,商旅辐辏,内则惠梅二州、赣南七县、闽南八县资为挹注,外则握南洋贸易之枢纽”。“外通南洋群岛、暹罗、缅甸、菲律宾等国,沿海北上至上海、天津、青岛”,汕头“内达潮汕、兴梅各县,以及东江、福建、江西等,共计35县”。

开埠后,国内各地货物齐聚汕头埠,汕头货如轮转。在对外货输入、本国移入、土货出口三项指标的统计中,对汕头的本国移入额从1864年的4,587,514元到1937年的57,131,000元,一直在稳步增长,除1871年的本国移入额稍稍落后于外货输入额外,汕头从国内各口岸购买商品始终是重头。当中的原因,除了潮汕地区的粮食早已仰仗其它地区的供应,其次是汕头商业化发展较快,经济作物的种植需要大量外来肥料,近代工商发展也需要棉纱等原料,因而汕头从国内各口岸购进粮食、肥料及棉纱。

上海是汕头最大的国内商品输入地。萧冠英说:“沿岸诸港之移出地,则上海占最大部份,厦门、福州、宁波、牛庄、芝罘、天津其次也”。上海输入汕头的商品以棉纱为大宗,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上海棉纱大量输入汕头。汕头相当一部分百货商品也来自上海,而长江流域的大米、豆饼以及杂货等也有相当一部分经上海转口输入汕头。

从红头船时代开始,大米是汕头输入的第一大商品,清初主要是从泰国输入。开埠后,汕头港仍然持续不断地从国内外输入大米。20世纪初期,汕头平均每年输入大米在100万~200万担左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达到约344万担,其中有不少来自国内各地,特别是作为米市中心市场的安徽芜湖。汕头从牛庄、天津、汉口等地输入豆饼,作为甘蔗、柑橘等经济作物的肥料,每年约200万~300万担。从福州、厦门输入汕头的商品,主要有药材、陶瓷、竹纸等类。

汕头外货输入、本国移入、土货出口三项指标中,土货出口额增长最快,从1864年的933,479元增加到1937年的55,519,012元。最早的土货出口贸易记录中,土货出口主要还是针对国内市场。对国外输出额为168,673元,对国内各港移出额为764,806元,输出地上海占大部份,厦门、福州、宁波、牛庄、芝罘、天津则其次也。输移出口物品大宗为糖,次则烟叶、麻布、扇子、陶器、纸、鞋等物。

在汕头的土货贸易中,潮糖为最大宗。光绪十年(1884年)以前,汕头蔗糖不仅销往国内口岸市场,而且每年大量运销香港、英国、美国。1890年和1891年,汕头蔗糖出口基本是全部供应国内市场。

汕头开埠后,潮州柑成为一种远销海内外的水果佳品。“潮州果类以柑桔为最著,实大而汁多,岁输出津沪南洋,数值至巨,且曾远销伦敦市场,饮誉欧西”。

中国物产之佳惟潮州称最,此环球所公认,人群所同嗜者也。本公司不惜重资延聘深明化学技师,以机器精制大小罐头,凡菠萝蜜、荔枝、莲子、栗子、杨桃、菱角、荷兰豆、白菜、冬笋、鳆鱼、角螺、牛羊豚肉,一切蔬果海陆产及咸甜各料俱能保守原味,历久如新。无论家居旅行,籍此送礼、佐餐,取携甚便,况支配得法,气味和平,食之令人色润气爽,心豁神清,于卫生之道深有裨益。诸君关顾,请认象唛为记庶不致误。

1903年,英国长老会教友、潮州人杨祺圃在怀安街创办了“惠安西药房”。药房主营西药和牙科器械、材料,以及玻璃、眼镜、干片胶纸、摄影器材。惠安西药房通过代理德国疫苗跻身名企。老汕头俗语“德国无比”,形容德国产品质量过硬、令人信赖,出处就在惠安药房。

许楼山是伤科名中医许俊兴的父亲,许家医术高明,有家传良方、自制良药,但尚未得到大家的认可和熟知。为了打开名声,许楼山带着长子在汕头大观园附近的步道上表演拳技、卖家传治疗跌打损伤的药。为了证明他的跌打药有奇效,他常用一把颇有分量的铁锤往长子的胸膛砸下去,观众不无惊呼,可他却若无其事地说:“我家有好药,怕什么!”

他这一砸,让观众信服,砸出了生意,加上他的药也的确是效果显著,所以随着越来越多患者的使用,许楼山的名声也日渐显著。

灯谜展猜潮汕是灯谜之乡,逢年过节,很多大商家都搭谜会,请谜人主桴开猜,扩大商铺的知名度。有些小商家也不甘落后,例如升平路的“三一牙刷”就有这种橱窗,商家向社会征稿征谜作,再发稿酬给被选中谜作的投稿人;猜中的人则是得到“三一”生产的牙刷。例如:

三一挂灯(猜县名)——四会县;道不拾遗(猜市路名)——升平路;三一(猜潮汕俗语)——许底十五十六。

你投稿来我猜谜,一来二去,大家和商家品牌也有了更深刻的情感联结,增加了不少趣味性和认同感。

潮汕俗语中,有“一上二香三叻四暹五汕六棉”的说法,这是旧时潮汕人谋生、居住最舒适的地方排名。这是一句有意思的术语背后深藏一个潮汕人成功的秘密,就是向好看齐。看齐的不止是国内,还有国外,证明我们一直具有国际视野,同时还一早为现在的海上丝路布下策略性的棋子。

上海是潮汕人的小目标,所以有很多事情都会模仿上海,产生于清末上海的月份牌也是我们的学习对象。虽然我们不产生月份牌画家,但我们可以雇佣他们。潮汕人也有过本地公司推出的月份牌,还是海上名家杭穉英画的。

根据《二十世纪初中国通商口岸印象》汕头德记洋行(Bradley&Co.),二马路就有美国商人巴德咧(ChasWilliamBradley)在1860年创立的巴德记,这个可能是以汕头为总部的第一家跨国公司。

本庄创设汕头金山街,开张历有余年。分创在潮安县田厝乡,亲自督办、拣选特别新鲜、底面一色、正田厝菜脯,货品精美,远近驰名。极蒙各港商客采办称许,故销售日广。恐防假冒,特用双狮球为记。贵客惠顾,请认明印标,庶不致误。

本店主人谨白

新广兴告白

汕头新广兴自丙戌年合伙开张南北行生理,计六股半:

陈兴记一股,一百元

黎兆卿半股,五十元

陈凤卿一股,一百元

陈芳裕半股,五十元

罗凤悟一股,一百元

陈贤裕一半股,五十元,支过银六十二两三钱零六

刘寿山一股,一百元

吴荐秋一股,一百元,支过银二百一十六两六钱零八

罗凤悟股份于戊子年拆出半股,计共股银六百元。各股友老本银早日既早还,只因该生理连年亏本,放出外洋之数,均无可收,只得将上日买受洋人地底店一间,卖与姚德和,价银二千元,为开拆街帐并摊揭款各等。罗凤悟、黎兆卿之股,念其早日去世,并未早过数目,伊子将合同交返,送还袍金银各四十元。特此邓报。

汕头新广兴

五、近代汕头的招牌

招牌是指挂在商店门前作为标志的牌子,主要用来指示店铺的名称和记号,可称为店标,可有竖招、横招或是在门前牌坊上横题字号,或在屋檐下悬置巨匾,或将字横向镶于建筑物上;坐标是设置在店铺门前柜台上的招牌,墙招是店墙上书写本店的经营范围和类别。招牌的形式和设置方式比较固定,但其中题写的文字词语却变化多端。为了竞争需要,店主制作十数字甚至数十字的字招也是有的。店牌是用来展示零售店名称的标记。为了产生效果,店牌应突出且能吸引注意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店铺招牌的设计代表着该店铺的形象。能否吸引顾客进入店铺,招牌的设计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招牌,是商品的眼睛,要相匹配,如玉瓯要有玉盖配套。丰富多彩的招牌是商业发展的产物,也是商业发达繁荣的一个重要标的。汕头开埠后,各商行商铺的招牌也纷纷亮丽登场,扮靓小公园为中心的市区。

太古:英商“永久”的祈愿

旧汕头埠有“太古洋行”和“太古南记”。这两家都属“涉外”企业。太古洋行是英国商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在上海创办的,专行中国沿海口岸的中国航业公司,又称太古轮船公司。太古经营的是从东北口岸牛庄运豆饼、大豆到汕头,再从汕头载糖北运。后来,还做牛庄、汕头的船只出租生意,至光绪五年(1879年),在牛庄—上海—汕头航线上已有6艘太古轮船,并在汕头设立分支机构,人称“汕头太古洋行”(旧址在老港务局内,现已拆建)。太古在汕头的航行独占鳌头,除了揽载汕头、牛庄间的货物外,还通过代理商载运旅客往南洋各地。

太古南记旧址位于至平路和永平路交会处的东北角,现为汕头市总工会劳动服务公司职工招待所。太古南记是太古洋行(太古轮船公司)在汕头的代理商,1890年正式与太古洋行订合同办理代理业务,专门代理南线(安南、暹罗、石叻、印尼、马来)港口业务,因而取名“太古南记”。

太古洋行是英商创办命名的。“太古”两字,笔画少,都是仄声字,短促有力,易叫易写易记。这是“太古”招牌的优点之一。优点之二,“太古”是一个古词汇,有文化内涵。“太古”的本义是“远古”“上古时代”,荀况的《正论》:“太古薄葬……”《汉书·盖宽饶传》:“乃欲以太古久远之事匡拂天子。”

外国商人在中国创办的公司,使用中国文化古老的词汇作招牌,其用心不外是想利用中国人的民族文化感情去认同他们的洋公司,从而达到商业目的。此外还有另一含义,就是祈愿他们的公司能成为永久性(太古)的企业。当然,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解放后,人民政府收回港口主权,接管了太古洋行在汕头港的码头、仓库。

南生:南来创业,生财有道

南生贸易公司,简称南生公司。1932年,梅县籍华侨李柏桓联手南洋同乡李耀宗、李远波、李镜泉、李视棠等人集资在汕头新的商业中心小公园盖了一座7层高(当时全市最高)的营业大楼,第一层至第二层经营老本行——百货,第三、四层为中央酒楼,第五、六、七层为中央旅社。整座楼的总称是“南生贸易公司”。

这家公司招牌的主题词是“南生”,寓意“南来创业,生财有道”。公司的主要创办人李柏桓是梅县籍华侨。李柏桓年青时在南洋含辛茹苦,胝手胼足,终于有了积蓄。他闻悉家乡毗邻的汕头埠是创业投资热土,于是带着资本从南洋来到汕头,在镇邦街创业百货公司,公司名号就冠以“南生”。果然,南生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成为汕头埠四大百货公司之一。

“南生”两字给创业者带来了财源,好的招牌是无价之宝,是巨大的无形资产,因此营业地点迁了,营业范围扩大了,但招牌是决不能改的。

“南生”两字,也可解读为来自“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代王维《相思》诗句)的意旨,寓意创业者心系旧园的情怀。

清耀:清爽如冰耀以名

清耀园位于永平酒楼(汕头大厦)的北侧比邻,是旧汕头埠比较有名的冰室、甜品店。清耀园的老板叫冯耀波,老板娘叫林清玉,夫妻各取一字作为店号招牌,这是一块有文化特色的的招牌。这块招牌的另一特色是对主人命格五行的增补。

“五行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发明的,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元素,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并认为五行之间相生相克。潮人将“五行”运用于命运说,认为每个人的“生辰八字”五行要全要均衡,如有欠缺,要用名字来补救,缺什么补什么。

喜欢玩“五行”的读书人,看到“清耀园”的招牌一定会说:“主人五行缺‘水’和缺‘木’。”主人可能缺水,“清”字有“水”补上,主人可能缺“木”,“清”字有“青”代“木”补上(五行中,木,其色“青”,于是“青”可代表“木”)。

清耀园在旧汕头埠的知名度是很高的。赤日炎炎之时,食客到此饮冰,看到招牌上的“清”,就会联想到“清爽若冰”,还有“园”字,如同拂过清风,未曾饮冰心自凉爽。寒冬腊月之时,食客到此用甜品,想到招牌上的“清”,就会联想到“清甜可口”,未见甜品,心自甜蜜。

从华坛到胜利:爱国者之声

1931年,位于镇平路的群众电影院建成,取名“银宫”,寓意“高级的场所”,没有什么文化内涵。后来财产易主,改名“华坛”。此处的“华”即“花”,坛即土台。华坛即花坛,盛满鲜花的地方,隐喻该戏院推出的影剧如同五彩缤纷的鲜花,令人赏心悦目。“华坛”于抗战胜利后不久改名“胜利”,以示庆祝和纪念。可能是汕头唯一专为纪念抗战胜利而改名的招牌。

三一:三兄弟一条心创业

“三一牙刷”在旧汕头埠颇有名气。其店铺在升平路联和药店西侧,小公园地带的边缘。它经营的牙刷三行马毛,纯一色,唯中间一撮毛用其它色。比如某把牙刷唯有中间一丛红毛,其它都是白色毛,构成“三一”的寓意图案。

“三一牙刷”的主人姓姚,潮阳人,老大携手两个弟弟白手起家。招牌冠以“三一”,寓意“三兄弟同一条心创业致富”。“三一”也寄隐“三荆同株”“一本万利”两个故事。“三荆同株”说的是:古时候有三兄弟失和,准备分家。走出门来,见门前荆树三杈而同一株干,猛然省悟,叹道:“树木还喜欢相聚,何况我们这些人!”三兄弟重归于好。“一本万利”的典故出自清代姬文的《市声》,指商人投入的资本很少,而获得的利益很大。这两个典故,对当年的姚氏三兄弟很有启迪意义。

还有其他几种类型的招牌铺号也很有意思,有些完全可以“望文生义”。

居安居住平安,一闻名便知是旅店。居安旅店在居平路和至平路交会处的西北角,因为这旅店名,其所处街巷被命名“居安里”。

陶陶典出《诗·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其乐只且。”陶陶,乐陶陶,用其作招牌者,一定是娱乐场所。陶陶是戏院,即解放后的“新观电影院”。

天源水源来自天,一定是酿造业的招牌。“天源”酿酒,也酿酱酒。发行所在永平路中段。

锦芳繁花似锦,芳香扑鼻,是茶叶店,旧址在升平路东段。

陶金玉陶器如金玉一般美丽珍贵,是陶瓷店,在永平路中。

普香商品普遍香甜可口,是杂咸铺,在老双和市场。

旧汕头埠“仁”“合”字样的招牌特别多。仁,含义一是讲仁义,讲商德;二是隐“二人合伙经营”;“合”指合伙经营。

仁合拆开为“二人合”,是二人合伙经营的干鲜果店。旧址在永平路。

仕合拆开为“十一人合”,是十一人合伙经营的糖豆粮油店。旧址在居平路。

合发多人合作祈盼发财的布铺,在安平路南生公司对面。

洪心合一姓“洪”和一名字有“心”字的两个人合营的糖烟酒店,在安平路和永平路交会处的东北角。

仁发二人合营祈望发财,也以仁义的手段发财的商行,叫“仁发庄”,旧址永兴街西段123号。

仁诚二人合伙,真诚合作。该商号全称“仁诚行”,旧址在至平路100号。

旧汕头埠的很多行铺、厂家的招牌具有文化含量,透发行业信息,或励志拼搏,或寄望未来,或祷福发愿,或阐明商德宗旨,或宣扬产品特色;庄重,朴实,易叫,易记,是近代汕头埠一道亮丽的商业文化风景线,彰显汕头商业的发达繁荣。

六、近代汕头埠的繁华景象

开埠后的汕头,由于商业发达繁荣,整座城市一片繁华景象,尤其是小公园片区。旧汕头埠以小公园亭为中心,呈扇状放射出五条道路:安平路、升平路西段、国平路北段、升平路东段、国平路南段,国平路北段尤为热闹,有酒楼、日杂百货、影剧院,一直延伸到至平路;升平路东段是很短的一段,以饼食、杂货为主;安平路至居平路,有百货大楼、绸缎庄、布店、百货,灯光最为亮丽。至于升平路西段和国平路南段,商店不很集中,夜间灯光不是很亮。这些路段,游人光顾最多。小公园,就是当时最大的最集中的商业圈。

当时有汕头埠“四大百货公司”之称的南生公司、振源公司、平平公司、广发公司相继聚集小公园商业区营业。南生公司更成为汕头商业龙头,南生公司大楼就是商业综合体,全楼经营范围包括日用百货批发零售、金银首饰、汇兑、酒楼、旅社等,集购物、游玩、餐饮和住宿,可以说是和现在相比仍丝毫不逊色的商业综合体“鼻祖”。

小公园新商业街区成了当时汕头埠黄金商业旺地和豪华时髦的标志。由于商业的互相竞争与互相依赖的关系,在南生公司建成之后,不少资本家便围绕这一中心买地建商店,各行各业都集中到这里来了。酒店、茶楼、绸缎行,四周皆是。

在小公园,白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川流不绝;夜晚,酒楼、商店灯火通明,夜曲不绝于耳。中山纪念亭旁,纳凉的人群云集,拉弦唱曲者,以及算命先生,沿途叫卖大众小吃,杂处其中。

小公园是汕头埠的中心,是高档时货的购物天地,也是人们显示时髦尊贵的展示场,成为外来购物者必到之地和海外华侨必访之处。据汕头老居民回忆,是时小公园周围的抽纱公司职工,衣着非常齐整显眼,大洋行的白领也都衣冠楚楚。到小公园一带的富家小姐和阔太太,不是去出席重要的社交活动,就是到高档商店购物。她们浓妆艳抹,旗袍披身,挽着小包,“只恐姿容不入时”。小公园就像是一个大型时装展示场,有汕头竹枝词《摩登女郎》为证:

葫芦依样着旗袍,着起旗袍架子高。带绿拖红君莫笑,这些花色最时髦。[24]

旗袍是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装,也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的国粹和国服。旗袍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旗袍在中国刚刚时尚之时,汕头的女性已赶上了“潮头”,连身材如“葫芦”的女性也穿上了。是时,汕头染刷、制作、经营服装很多。如集昌昆记、顺泰祥、玛丽、广发隆贞顺、同福祥记、仁泰祥、蔡儒合、广源财、德和、南本桂茂、昌发、益兴、宝华琼记、佳福、华华、德华、顺发、上海、丽彰、同成、元昌德记、锦编华记、集合谦记、儒合昌记、泰祥文记、富发、广益昌、周同泰、长茂源、天祥、桂昌等等。位于居平路21号的玛丽店,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西装缝制店。老汕头人都知道玛丽西装,“玛丽”二字,深深刻在汕头埠。旗袍,也是汕头各服装店的时髦款式。老汕头居民还清楚记得,汕头的旗袍制作技术精良,南生公司旁就有规模颇大的旗袍缝制店。汕头缝制的旗袍都是单一色的,即所谓“钝色”的,并没有印花纹,这是当时布料染制技术使然。

汕头埠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迎接来自全球各地的优质名牌产品。那时的汕头,港口繁忙,进口均为世界名牌。汕头的名牌货,从汕头港装运出口。由汕头陶瓷行督造、包装的闽粤赣等省烧制的瓷器(外界称“汕头器”)以及樟脑、咸菜、贡菜、菜脯、酱料、潮汕布料、精美绣品、潮汕抽纱、锡器等,源源不断地输送海外。这些品牌名号,显然是经长期打造、苦心经营而形成的。

类似“汕头汉记庄贡品田厝馨菜脯”这样的品牌,在汕头比比皆是。汕头当时较有名的厂、店、商标有:珠江炼油厂、集华发皮具,华光、新月、吴协华电池,耀华、利生火柴,“飞马牌”花生油,老山合腊味,顺利造船厂,大昌、广合玻璃厂,开明电灯公司,美香牌、适口牌罐头,金山饼干厂,“蔡儒合泰昌绸庄”,“公元牌”摄影化学厂,“源记茶庄”,“再顺隆”咸鸭蛋,萧广丰泰长春药酒,虎标永安堂,瑞成源药局,光明药水,洪锡龄大药房,联和药房,顺成嚷酒厂,玛丽西装,岭东染织厂,协成、德昌、中南、振新抽纱行,仁昌、名利轩印刷厂,振顺泰图书,鸥汀钰声乐厂,李一乐箫笛,南华电器,陶芳酒楼,永平酒楼,中央酒楼,大通旅社,翡翠牌鱼露,鸿茂肥皂,贡品颜记铜锡器,华资烟草公司,安和汽水厂,“天竹派”“鸡牌”“洋馨钟”香烟,广安化妆品,老妈宫粽球,戏布袋凉茶等等。百货公司有:南生公司、广发公司、振源公司、平平公司等;照相馆有:一似、青年、真美、新光、其芳等;金银首饰店有:安昌、松源、利兴、郑金记等;古玩店有:玉成、陈合兴、福丰、佩玉斋等;医院有:博爱医院、五善堂医院、存心医院、益世医院、无忧医院等等。

百载商埠的汕头拥有众多的名牌产品,信誉卓著,品牌响亮,但当时常驻汕头商埠的只有商行、商标名号,而生产基地却遍布南中国广大地区,汕头成为著名名牌城市。

THE END
1.烟酒行起名字大全起名霸气好名推荐爱问知识人以地名起名 以地名取名能够很好的让人知道店铺的位置,帮助店铺迅速发展。地名,表示企业的所在地。由于https://iask.sina.com.cn/b/new1yN1FTXy0Kv9.html
2.酒水商贸公司取名大全最新版的为公司取名有很多的方法,一般来说,五行取名是比较常见的,我们会根据公司的业务种类为公司取名,如此而来也能够让客户了解这家企业所经营的业务类型。公司名字可以反映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市场定位,帮助消费者快速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酒水商贸公司名字最新版:江凯、英超、泰飞扬、振真、泽启纳、子佩、迅旺润、银源缘https://www.kswqd.com/gongsiqiming/18106.html
3.三个字白酒商店名称最有创意适合做店名的三个字名字每个店铺都有自己的名字,有利于店铺推广宣传,加深消费者印象,为店铺带来更多顾客,从而促进店铺的生意红火。而为了帮助大家,本站小编狮豹者特地带来了【三个字白酒商店名称最有创意 适合做店名的三个字名字】的文章内容,以便大家在为店铺取名时能有个参考 http://qm.shibaozhe.cn/25306.html
4.茶酒店铺名字大全有创意起名工具1. 茶酒馆 2. 茶酒坊 3. 茶酒屋 4. 茶酒楼 5. 茶酒阁 6. 茶酒轩 7. 茶酒斋 8. 茶酒庄 9. 茶酒舍 10. 茶酒馆子 11. 茶酒小馆 12. 茶酒小屋 13. 茶酒小楼 14. 茶酒小阁 15. 茶酒小轩 16. 茶酒小斋 17. 茶酒小庄 18. 茶酒小舍 https://www.22tools.com/581d70c926.html
5.多多起名之酒店管理公司名字取名大全集酒店管理公司名称大全酒店管理公司起名关系到公司的市场定位、品牌形象和客户体验。一个好的酒店管理名字可以让客人快速记住酒店的特色和服务,增加回头客的数量,提高酒店管理公司的企业形象。同时,一个好的酒店管理公司名字也可以让酒店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人。下面就是公司名字集为大家免费分享好听的酒店管理公司名字大全集。 https://www.duoduoqiming.com/qiming/33359.html
6.餐馆名字好听带财运白鹭餐馆 富嵘餐馆 鸿兴餐馆 绿百合餐馆 朝天宫餐馆 易美餐馆 新哥餐馆 尚机餐馆 天路餐馆 中萃餐馆 俊鑫餐馆 晨星餐馆 达川餐馆 松拓餐馆 谷之味餐馆 理源餐馆 百家香餐馆 三禾餐馆 九久餐馆 亿益餐馆 群鹰餐馆 思程餐馆 吉翔餐馆 海兴乐餐馆 湘森餐馆 https://www.fangxinyzj.com/dianpu/8750.html
7.店铺起名案例:5个好听的「解酒饮品店名字」【名字广告语】一杯醒韵,唤醒你的清晨。 【拼音发音】xǐng yùn 【创意来源】“醒”字取自解酒饮品能让人清醒,而“韵”字则传达一种优雅、节奏感,整体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名字易记性】醒韵易于记忆和发音,朗朗上口,便于顾客记忆和传播。 https://www.lanzidian.cn/hangover-drink-store/
8.开茶烟酒店要多少成本?烟酒茶店经营秘诀必知→MAIGOO知识茶烟酒商行取名 取名技巧 1、可从所经营项目之五行为出发点进行命名 2、要从店主人姓名中取出一至二字结合经营之项目的特色作起名的依据 3、以所开业之季节结合店主人命运之五行 4、可从商铺朝向作为起名的出发点 5、如所开商铺为统一起名的加盟商店,其铺名与经营者命相之五行不合,那么尽量再起一个后缀名,如无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4165.html
9.烟酒茶商行起名大全烟茶酒商行名字烟酒商行起名烟酒店铺起名络之家,特别烟酒茶商行名大全集如何给自己的店起名时尚起名,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想开一间卖茶酒商行取什么名字比较适合文雅一点中国风不要大众化简单说几句测事的时候一定要心静不能顾左右而言他。 )丰盈烟酒茶商行(丰盈意为,烟酒商行取名大全最新版商行起名华易学。 https://www.16757.com/ysh/xingming/1234.html
10.有创意烟酒商行起名,经营烟酒茶的商贸公司起名取名从来没有明确的规定,任何只要是合乎情理的字,都是可以用来作为公司的名字的,烟酒行业在我国算是非常常见的行业,一般很多人都会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取一个差不多的名字,比如,“小琴烟杂店”、“明坤烟杂店http://www.gongsimingzi.com/html/s1718.htm
11.商行起名字大全起名好听的商行名字烟酒商行大街小巷都开满了,很多人家里的小地方几乎几步路就有一家烟酒茶商行,如何在众多商行中脱颖而出是一个让人非常头疼的问题。名字和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而我们能够轻易控制的就是店铺的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取店铺名字,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 https://m.benyuntang.com/dianming/14179.html
12.十个好记旺财的烟酒行名字开烟酒店1、亨通烟酒行 因为经营的是高档烟酒,所以来消费的人群是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人群,或者是作为礼品,亨通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官运亨通或者财运亨通。 2、香约商行 名:香约商行 笔画和五行分别:9(水) 9(土) 11(金) 6(水) 此名数理为 35 ,其暗示的信息:中吉之数,处事严谨,进退保守,学智兼备,生意安稳,成就非https://www.wycfw.com/kaidian/56750.html
13.烟酒店起名大全聚财寓意好烟酒店是比较常见的店铺类型,在很多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可以说都经营的非常不错的,毕竟烟酒是很多人戒不掉的必需品。如果你也想开一家烟酒店,不妨参考以下起名之家精选分享寓意好、兴旺聚财、响亮霸气、高端大气、顺口好听的烟酒店名字大全,可供作为烟酒店铺取名的参考之用。 http://www.baoqm.cn/p/4118.html
14.烟酒店怎么起名好听,烟酒招财的名字大全宝宝起名请问想开家卖烟酒茶的店取什么名字好啊 【信德烟酒茶商行 】 绝对好名字我要开一家烟酒茶商行 大家帮忙想下起个什么名字好拜托各位了 3Q 从生意的诚心 利益 和生意的兴隆 角度来看 我提议 就叫 德顺昌烟酒商行 吧 我个人认为还是很不错的 最少给人的感觉就值得信赖烟酒茶叶店取名 你好,很高兴帮助你为你解答http://www.suanming66.com/showtopic-3989.aspx
15.香港九龙店铺起名大全微起名取名网是经营多年专业提供起名服务的网站,服务过不知道多少位需要起名的客户,是一家实在地道的起名服务平台。下面就给大家带来了香港九龙店铺起名大全供大家参考。 香港九龙店铺起名字大全免费名字寓意好的 香港九龙店铺起名大全:或许每一个香港九龙人都曾经有想开一家店的想法,无论是网店也好,实体店也罢,在香港https://www.weiqiming.com/html/a/810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