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0年中国城配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以上,但占据城配市场极大份额的商超配送,却还没有一家巨头诞生。
核心导读:
1)2018年社消总额达到38.1万亿元,百强销售规模占社消零售总额的19.3%;
2)根据超市的面积大小,可以将超市分为四类:KA商超、B类商超、C类门店、D类便民店;
3)KA商超的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全自营物流模式、自营+供应商直送模式以及统仓共配模式三种;
4)KA商超物流配送的痛点主要有末端交付标准不一、成本高、利润低、系统设施不全、集约化和规模化效益不明显等;
5)实体商超受电商较大冲击,商超物流业务逐渐外包,第三方物流公司获得发展机会。
1.1百强销售规模占社消零售总额19.3%
2018年,在消费品市场稳定提质增长的市场环境中,零售百强企业加快转型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优化商品结构,提升品质,增强体验,呈现出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2018年百强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3%,比2017年提高2.7个百分点。
2018年,我国网下实体店零售额增速同比增长5.9%,相比上年放缓0.7个百分点。网下实体店零售额增速虽然明显低于网上实物商品消费增速,但是2018年网下实体零售店努力开拓新业态、提升供应链效率、增强消费体验,整体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
1.2商超的分类
根据零售商超的规模大小,我们可以将商超分为以下四类:
2)B类商超:指国内中等规模的超市,商超经营面积在1000平方米到3000平方米之间。操作简单,费用灵活,有一定的人流量,品类基本能满足周边的消费,经营状况一般,选址经常处于次商业圈。例如上海华联超市、物美超市等等。
3)C类门店:指社区型小超市,经营面积在200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之间;人流少,实力小,一般都是分布在郊区或小型社区,经营品类少;此类门店数量多,经营的优势便利,价格相对较高。例如华润苏果、家乐福easy便利店等。
凭借品类多、价格低、效率高等优势,KA商超已经成为零售行业的主体。随着商超零售行业的竞争加剧,各个KA商超企业也对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KA商超的物流配送模式主要分为企业自营、企业自营+第三方,以及统仓共配共三种模式。
2.1全自营物流模式
所谓自营模式,指的是采购实行集中采购模式,各个门店根据市场需求制定采购计划提交给配送中心,然后根据货物需求向对应的供应商订货,供应商送货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接到供货由收货部统一收货,组织安排车辆按线路配送至商超。
2.2自营+供应商直送模式
以自营配送模式为主,辅以供应商直送是目前大多数超市采用的物流配送模式。通常情况下,55%以上的商品配送是通过自建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其中常温配送中心运输比率占到企业整体销售额的45%左右,生鲜配送仅占到企业整体销售额的10%左右。
2.3统仓共配模式
使用统仓共配物流模式的主要是中小型供应商。由于他们配送单商超商品数量较少,且周期基本为多日一配,自建仓库及配送成本太大,因此就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仓储配送运输服务。第三方物流公司寻找多个这样的供应商,便可以形成统仓共配。
物流配送是连锁超市经营的关键环节,合理地选择配送模式对于降低配送成本、改善配送服务、提高配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合理的配送模式,是提高商品流转效率、促进供应商之间的资源整合以及优化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手段。
物流配送作为影响KA商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促使越来越多的KA商超开始思考自身在物流配送上的问题。目前,KA商超物流配送依旧面临诸多痛点。
3.1末端交付标准不一
3.2需要装卸清点,利润低
物流行业门槛比较低,行业低价竞争非常严重。例如物流公司配送的商品大多是货值不高的快消品,商超企业本身给的运费就很低,物流公司还有扣除各项人员费用支出,导致到司机手上的运费就很低,还需要自己装卸清点,如果司机只跑一趟,几乎没有利润可赚。
3.3配送系统网络不够强大
配送网络的布局与系统的打造将直接影响配送的通路情况。首先商超的布局统一性较差,配送效率偏低,例如连锁KA商超分布一般都距离较远,司机配送大多都浪费在路上;其次,配送系统不完善,例如车辆在途情况、温控等数据无法监控。
3.4集约化和规模效应不明显
商超商品通常可分为日用品、食品、家用电器、家居装饰等品类,经营的商品多而杂,导致物流配送网络集约化效应不明显,比如配送家电的就无法配送生鲜。同时,由于商超配送业务本身也不具有网络效应,导致无法形成一个规模性的全国商超物流配送网络。
近十年来,商超配送发展呈现了以下两大变化:一是,商超行业共同配送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运营模式;二是,前期商超自建物流配送中心越来越多,但这些企业发现物流成本高居不下,又慢慢将物流配送服务外包给物流公司去做。那么,未来商超物流将如何发展?
4.1商超发展逐渐平稳,自营成本较高
为了适应生存,KA商超已经开始逐步将物流服务外包。这是物流公司的一大机会。物流公司通过强系统、重运营建立核心壁垒,为商超品牌降低物流成本。而KA商超在体验性和场景化方面的不断提升,也将从供给侧方面为消费升级创造条件,并推动消费者向实体商业回归。
4.2物流企业以仓为依托,向供应链方向延伸
企业不能局限于只单做配送服务,而应根据客户的需要陆续开展仓配一体、冷链运输、干线运输等业务。通过综合收集客户的习惯数据,利用自身的系统匹配出更合适的路由,也减少运力浪费,同时提供增值服务,增加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