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助力龙泉宝剑产业高质量发展神州风采中国报道网

导读:2023年以来,国务院、商务部鼓励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地方政府结合产业和禀赋优势积极打造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跨境电商+产业带”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典型场景,有助于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价值链提升。近年来,龙泉宝剑产业稳步壮大,集聚专营跨境电商150多家,成为山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的典型代表,对以“跨境电商+产业带”促进山区县域特色产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基于跨境电商产业生态理论,总结龙泉宝剑跨境电商发展实践和经验,并从上游供应端、中游平台端、支撑服务商和人才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的背景

近日,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发布《“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跨境电商对各地优势产业带全面赋能,推动特色产业产品出口,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培育自主品牌的模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典型场景。《报告》认为在“跨境电商+产业带”中,跨境电商与产业带是双向促进的关系。

近年来,跨境电商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跨境电商与产业集群的融合发展。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鼓励各地方结合产业和禀赋优势,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2024年4月,商务部发布《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支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在此背景下,各地积极打造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形成多种类型的“跨境电商+产业带”。

浙江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16年,浙江省商务厅牵头开展首批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工作;2019年,浙江省开展产业集群跨境电商专项激励工作;2021年,浙江省政府发布《浙江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推进“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以打造品牌、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为抓手,实现浙江跨境电商优势和块状产业集群优势相结合。

现有研究表明,跨境电商有助于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促进产业价值链提升;产业集群则为跨境电商提供优势产品和产业支撑,有利于更好发挥跨境电商政策支持效果。调研发现:“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对促进浙江山区县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式能够扩大山区特色产业规模,提升山区特色产业数字化水平,促进山区特色产业向价值链两端拓展,进而赋能山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促进龙泉宝剑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和实践

(一)建设成效

龙泉市,浙江省辖县级市,由丽水市代管,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浙闽赣边境。因剑得名,凭瓷生辉,龙泉是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龙泉宝剑创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剑以“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特色而成为剑中之魁。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2015年入选浙江省十大经典历史产业,成为龙泉市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近年来,龙泉宝剑产业稳步壮大,2023年龙泉宝剑产业营业收入超1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当地现有宝剑(刀剑)市场经营主体约3600余家,年产日用刀具300万把,从业人员1.6万人,专营跨境电商150多家。龙泉宝剑成为山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的典型代表。

(二)建设实践

1.重视顶层设计,为宝剑产业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护航”

2021年以来,龙泉市先后出台《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龙泉市关于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剑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龙泉市关于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八条意见》,专门针对宝剑跨境电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条款,有力促进了宝剑产业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主要政策包括:根据营业额对跨境电商企业进行最高50万元奖励;对认定为省、市级的公共外海仓企业分别给予20万和10万奖励;对参加国外展会的企业给予展位费和参展人员补助。

2.携手跨境平台,为宝剑融入主流跨境平台产业带“搭台”

2017年,龙泉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合作,启动阿里巴巴龙泉产业带。2021年,龙泉市进一步提出与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平台推出“剑瓷+”计划,利用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敦煌网等平台开展跨境B2B、B2C业务,为宝剑产业争取跨境电商平台的扶持政策,上架专题页面和专场直播,借助跨境平台的流量优势,助推龙泉宝剑搭上跨境直播快车。

3.建设产业园区,为“跨境电商+宝剑”生态链企业“筑巢”

2020年4月,丽水市成功获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龙泉市积极谋划,当年9月获批建立中国(丽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龙泉园区,开展跨境电商“9710”“9810”业务。目前,龙泉从事宝剑跨境电商的企业已有150余家,通过eBay、亚马逊、速卖通等平台,产品广销欧美、俄罗斯、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地。同时,龙泉加快推动建设宝剑现代产业园、宝剑小镇等项目,宝剑现代产业园占地700余亩,入驻宝剑生产企业30余家,宝剑小镇入驻商户100多家。宝剑园区推动中小微宝剑企业集聚,有利于解决宝剑产业链上下游分散、产销分离等问题,有助于产业规模化发展。

4.汇聚专业人才,为宝剑产业搭上跨境电商快车“引凤”

5.擦亮公用品牌,为宝剑产业从国内走向世界“造势”

三、“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促进龙泉宝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包括上游供应商、中游跨境电商平台、支持服务商和下游终端消费者。本研究将从供应端、平台端、服务商和人才四个方面提供对策建议。

(一)供应端视角

1.精准跨境选品,从小众面向大众

调研发现,龙泉宝剑仍以传统艺术刀剑类生产为主,产品类型较为单一,作为工艺美术产品,在国内和国外始终处于小众范畴。亚马逊数据显示,家庭与厨房产品在2023年亚马逊美国站热搜品类榜中排名第一。建议龙泉宝剑深耕传统艺术刀剑,同时拓展跨境电商热销的物美价廉日用刀具和潜力巨大文创刀具,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渠道,扩大产品受众。

2.加大产品研发,从传承走向创新

龙泉宝剑产品设计与开发有待提升,艺术类宝剑主要是继承与发扬传统宝剑技术,缺少创新化与融入现代审美元素;文创类刀剑主要是代加工生产,较少进行二次开发。调研发现,龙泉宝剑出口主要依靠外贸公司销售,跨境电商经营者大部分来自周边省市,本地厂家很难获得境外终端消费者的反馈,这给面向境外市场开发宝剑产品带来困难。跨境电商则提供了厂家与境外用户互动的平台和技术手段,厂家能够直面境外终端用户,根据反馈及时调整产品设计和研发迭代。建议龙泉宝剑厂家利用跨境平台站内外数据、用户反馈评价和数字化选品工具,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更好满足境外用户需求。

3.完善标准体系,从经验迈向标准

龙泉宝剑绝大部分生产企业以手工作坊形态存在,“弱、散、小”特征明显。调研发现,大部分龙泉宝剑依靠手工打造,厂家按照各自经验、工艺生产,产品参数存在误差,且缺乏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打着‘龙泉宝剑’旗号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跨境平台上的销售价格差异极大,这将影响行业整体形象。跨境电商销售主要是标准化产品,非标产品面临较多用户纠纷,实物与描述不符甚至可能受到平台处罚,给经营者带来损失。建议龙泉宝剑在制定面向境外销售产品的团体标准时,参考主流市场的强制认证、境外行业协会标准和跨境平台规则等,为龙泉宝剑进入国际市场保驾护航。

(二)平台端视角

1.深耕传统跨境平台,开发新平台和市场

受全球经济下行、外需不足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制约,浙江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省向欧盟、美国出口同比分别下滑4%和2.1%;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则同比增长10.8%。在此背景下,龙泉宝剑亟需开发新兴平台和拓展多元国际市场。龙泉宝剑一方面继续深耕亚马逊、阿里巴巴、eBay等传统跨境平台,借助其流量优势深挖成熟欧美市场;另一方面开发俄罗斯Ozon、拉美CCS和东南亚Shopee等新兴跨境平台,加大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国家市场,挖掘增长潜力。

2.布局跨境新业态,把握流量红利与趋势

近些年,跨境电商独立站、直播与短视频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GoodsFox发布《2023上半年独立站品牌出海报告》的数据显示,独立站商家数量和GMV在过去5年呈现大幅攀升,未来将保持持续扩张态势。根据浙商证券数据,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独立站市场规模将达到3.4万亿元,占跨境电商B2C市场的35%。建议龙泉宝剑布局独立站,依靠海外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打造国际品牌和影响力。此外,海外直播与短视频已成当下炙手可热的流量新风口。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跨境直播电商的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25年预计将超过8000亿元。建议龙泉宝剑试水跨境直播与短视频,打造龙泉宝剑IP,向海外用户展示龙泉宝剑历史文化、锻造工艺和产品特性,借助直播平台流量优势让龙泉宝剑走向世界。

(三)服务商视角

(四)人才视角

作者:高帅、陈碧舲、段炼、王江杭、吴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社科赋能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行动”研究成果

THE END
1.“跨境电商+产业带”锻造江苏外贸新赛道2024年第6期“跨境电商+产业带”锻造江苏外贸新赛道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将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今年全国两会,跨境电商连续第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外贸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64.5万家,其中跨境电商主体超过10https://www.qunzh.com/qzxlk/jczx/2024/202406/202403/t20240325_105581.html
2.最新政策!2024国家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鼓励传统外贸企业一是出台《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发展的若干措施》。 二是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支持头部企业带动上下游供应链协同发展,依托各地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孵化更多初创企业。 三是加强行业交流培训。今年将加大培训力度,培训10万人次。 https://www.eccang.com/news/3063
3.“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跨境电商+产业带:中国外贸新引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与产业带的结合,正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引擎。《2024年国家高端智库研究报告:“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文档共35页。 跨境电商+产业带:内涵与分类 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典范。它通过数字化、协同创新、精https://www.douban.com/note/862589184/
4.拓宽“出海”渠道,助力高质量发展——南通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作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跨境电商是已成为国家、省重点发展和培育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记者从今天(9日)召开的2023南通跨境电商启动大会上获悉,今年我市继续深化“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打造中国南通跨境电商选品博览会,进一步为我市外贸企业拓宽“出海”渠道,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 https://www.ntjoy.com/html/bendi/2023/0309/439261.shtml
5.《“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发布为行业发展献策5月11日,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在2024中国跨境电商生态创新峰会上发布了《“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报告》以“跨境电商+产业带”的内涵为起点,梳理“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特点,剖析跨境电商推动产业带发展的内在机制,结合调研归纳当前“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建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40513/6eaae57661bc4ac3a0a5558336df8fe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