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来换去,不知道各位老餐饮人看没看出换汤不换药的味道?
不管你打着什么名头,哪家纯外卖店进门不送荷包蛋、蒸蛋、亲亲肠、炸藕片、炸鸡块、小瓶饮料。。。
哪家店卖的饭类没有鸡腿饭、肥牛饭、鸡杂饭?
虽然前面的店名有所不同,进店后的感觉越来越千篇一律了。
而做过此类店铺的老板也知道,这种门店想要盈利真的很难。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
纯外卖品牌的核心菜品太少。
核心菜品太少会导致很多致命的问题:
1、最直观的问题是下单转化率低。
其实,我们运营的高转化率店铺不在少数,但都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前提:
价格适中,菜品丰富。
对于这两个前提,价格好调,菜品难添。
真正有线下实体店的外卖餐厅则出品能力非常强悍。
我们60%以上的堂食店做外卖菜品都在100+。
只要价格合理,下单转化率是根本不需要操心的。
反观绝大部分纯外卖老板离开加盟商的料包,没办法出餐。
看一个我们的一个做龙虾盖饭客户的外卖菜单:
本质上核心菜品不超过10种。
这就需要外卖运营师的能力和经验来想办法怎么来丰富菜单,优化下单模式,还要花很多心思在分类、菜品取名、商品描述等上面,来刺激用户下单。
2、没办法添加菜品种类,只能进行价格战
由于纯外卖厨房没有添加新菜的能力,或者说商家只能添加有料理包的新菜,这也造成了店铺和店铺间的产品过于雷同。
看一下我们找到龙虾盖饭客户同商圈的其中一个竞对情况:
绕来绕去,最后的竞争点还是回到了价格上。
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各类拌饭、盖饭的商家到手价一单就是15元,高低不会超过3元的浮动,这个客单价可以说就是薄利了。
销量起不来,利润就谈不上。
3、复购率低,热度退的太快
去年是擂辣椒拌饭和牛油拌饭的赚钱年,想做到日销200~300单不是什么难事。
就像小编上面说的,这些拌饭、盖饭类店铺,除了主打的几款菜品以外,雷同率太高,等新品的新鲜劲儿过去了,就没有了复购的动力。
仅仅过去6个月,小编能看到的此类店铺,单量都下降40%~50%不等。以前的标杆万单店,现在也就维持在4、5000+,对于更多二三线城市的加盟商而言,日子就更苦了。
我们最近接到了很多遇到同类问题的外卖店铺,小编就在这里说一说这类店铺的盈利点在哪里?
1、少花就是赚、多维度降低成本。
比如,在外卖玩家过去的经验中,都会发现外卖商家不同程度的推广浪费。通过精准出价、优化店铺质量、提高下单转化率等手段,维持同样的曝光和单量,推广费至少可以降低25%。
假如单店单平台的推广过去是300元/天,降低25%的费用后,每个月就能增加2250元的纯利。
像下面这个商家,仅20天,我们就把推广费降了50%。
还有经常说的人员成本,进货成本这些,要货比三家,因为我们公司的客户较多,所以经常发现同一地区不同商家的进货成本有着较大的差异,如果被告知成本太高就要考虑换进货商了。
这些小钱,积少成多,能帮不少商家从盈亏分界线上拉一拉。
2、核心菜品还是要维持在30~50个为最佳,且要经常更新。
生意是自己的。核心菜品太少是个硬伤,能加还是加。
新增菜品的选择方向从两个原则去选,一个是商圈的热销品。就像我们分析的竞对郑**龙虾盖饭去看,它就没局限在龙虾盖饭这个细分里,也添加了很多商圈的热销品。
第一年是**奶茶店,模仿某网红店,销量徘徊在1000~2000。
第二年上海流行苏式绿豆汤,它又改了名字,销售有所提高维持在2000+。
今年上海爆火绿豆沙牛乳,它夏天的时候又改成了豆沙牛乳专门店,最高销量曾经达到4000+。
所以,当行业内出现爆款的时候,及时跟风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都是吸引新客、吸引复购的根本。
总的来说,拌饭、盖饭类外卖店铺的核心出品能力差,是它最大的缺点。非常考验创业者的运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