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8.28天津
1992年,天津滨江道上整齐的巡逻队,街道上来往的人熙熙攘攘,对面建筑上有很多商业招牌,依稀可见“泰山牌手表”。
90年代天津滨江道河北路交口的维斯里教堂,1995年因建滨江商厦而拆除,十分可惜。
1995年的天津初雪,拍摄地点为:天津东站、解放桥、金融博物馆等等。
90年代末,天津解放南路公交二厂的金马大轿子,1路、24路都出自这里,背景是奥的斯电梯。坐过这车的还有记得的吗?
90年代,光荣酱油厂,这可是天津卫的老品牌了。
90年代的天津南市,吃早点大部分都是路边摊。
@福星随笔
90年代卖早点的卫生意识非常高,大饼卷果子已经是风靡一时的吃法了。
90年代天津北大关与估衣街路口,左侧是联兴斋鞋店,右侧是工农烟酒店。
90年代天津自然博物馆的门票与徽章,满满的回忆呀!
@梁拾叄
90年代,天津南京路。
@介似天津卫
90年代初期的金钢桥。
90年代的天津-长春道菜市,一年四季人都非常多,自行车还是出行工具中的奢侈品。
@Tiger王老师
90年代初期的天津十七中学。
90年代天津-和平路长春道交口的冠生园,当时他家的蜂蜜和大白兔奶糖是很多天津孩子的最爱。
90年代的邦尼食品天津分店,他家的炸鸡是一绝,在麦当当、肯德基引进前是天津名副其实的“快餐界的一哥”,滨江道上当仁不让的网红店。
90年代的国际商场,是天津的老牌高端商场,开业之初商品贵到逆天,一条裙子就差不多要一两个月的工资。
90年代,天津街景,依稀能看到红夏利和黄大发。
育红中学,天津三防传统校,90年代三防知识仍为初中生的必修课。
90年代,传说中的粮本和购货本。
90年代中山中学(当时的天津九中),这处大门位于城厢中路东环(现在鼓楼广东会馆的位置),不是原始的位于南门里大街的老校门,几度搬迁,现在初中部校区坐落于红旗南路“阳光100”国际新城内,高中部校区坐落在奥城。
90年代,天津卫四大神车(红黄蓝+四个公交厂四种颜色大公交车),那时公交还有月票,一个月内不限时不限路线随便坐。
90年代的天津古文化街,高腰裤是当时非常流行的穿搭单品。
@村姑张小样
90年代的天津民园还是看球的一大圣地,地位丝毫不输今天的水滴,还记得当时的票价吗?
90年代的河西商场,40、50后到90年代依然管它叫红卫兵商场,直到后来商场没落到没什么人去了,才改过口来叫河西商场,后来可惜也倒闭了。
90年代的天津,燃气不是很普遍,随处可见的洋炉子还是居家做饭的主力军,族掰掰不仅用它烤过山芋,还烤过苹果片吃呢!
90年代的和平路劝业场,那时候对面还没有网红星巴克。
90年代的天津大学正门,在当时已经是名噪一时的景点了。
90年代的估衣街,现在只剩回忆了。
@徐凤文
90年代的大沽南路。
90年代的疙瘩楼,还是那般的古香古色,独具风情,现在真的一言难尽。
90年代河北区八马路地区的某条小巷里,适逢春节,各家各户都挂起了红灯笼、吊钱儿、窗花,非常有节日氛围!那时候过年才是真的过年啊,现在的春节只能算是放假。
@行者无疆2069
90年代的狮子林二小学前班,照片中的孩子估计现在都当爸当妈了吧?
1994、1996年天津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市区月票,卡背面还印制了劝业场周边的月票线路信息。
90年代天津滨江道上的永正裁缝店,旁边有个外贸小店,几乎天天开业庆典,门口站几个大哥大姐,见人就握手,把你往屋里拉···像极了今天的滨江道上的推销方式。
两款交接更迭于90年代初的天津老存折,那时候物价飞涨,一年期金融债券利率能达到14%,而三年大额定期,累加保值贴补率和贴水,利息甚至能达到本金的五成。同期,“万元户”成为历史名词。
@张佚1019
1990年北京亚运会,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这一年,天津歌手刘欢的《亚洲雄风》响遍全国,吉祥物熊猫盼盼的形象遍布大街小巷。
90年代的天津凯悦饭店,饭店前的喷水时钟是很多天津土著的美好回忆。
90年代的天津利顺德大酒店,已是奢华无比。
90年代的天津贵州路,现在是完全大变样了。
90年代的天津站前广场,不变的是人潮人海的盛况。
90年代初的天津望海楼!近三十年过去了,建筑更显巍峨。
90年代,南开电影院。
90年代天津消防指挥学校成立,天津消防部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人才培养摇篮;同期,天津市公安消防处改建为天津市公安消防局,由副师级调整为正师级,18个行政区县及保税区、开发区成立20个支、大队。
90年代最普遍的天津笑话:来,我请客下馆子,撅以八管儿…居家过日子,渴急了对嘴儿灌自来水也是常事,太阳能还没普及的日子里,洗凉水澡更是家常便饭!
90年代天津南开区五好家庭证明,你家有吗?
90年代的塘沽解放路,红夏利同样是街上最靓的仔。
图为90年代和平区曲阜道南侧临街(浙江路以西),当时的曲阜道55号是志伟吉他学校及小商铺、57号是群众艺术馆,群众艺术馆1999年拆除,其余部分(东侧)2000年中期拆除,这一段建筑在1949年前还曾是犹太俱乐部。
90年代,时任国家领导人的江泽民同志为南开大学题词,下图为当时的南开大学。
90年代的佟楼,第一次去麦当劳还纳闷了,怎么面包夹肉吃?
90年代的天津古文化街,很多天津娃娃第一次见到外国人都是在这里。
90年代的天津乐园,人生中的第一次坐过山车、激流勇进、旋转木马、碰碰车……都是在这里,可惜后来也成了永远的童年回忆了。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天津,下面这些地方哪里有你的独家回忆?
天津老南市东兴大街与荣吉大街交口
天津光荣酱油厂
光荣牌特号酱油
好像是老和平路
天津师范大学
80或90年代天津北大关与估衣街路口
天拖曾经的大门
咱们着重说一下天拖吧。
天拖工人当年的地位,类似如今毕业进了写字楼做了BAT的白领。
王德成、丁文元出自马志明的相声《纠纷》,而少马爷也因为这段相声惹上过一场“纠纷”。
在相声中,王德成是煤气站的员工,这行早已消失,而丁文元很自豪地说自己是“天拖保全儿”。
那么丁文元曾经工作过的天拖现在是什么样子了呢?
红圈中旧事天拖的大概位置。
天拖,不是天津拖鞋厂,而是天津拖拉机厂,位于城市的西南端,在中环线(红旗路)的外侧,占地宽广,1980年代算得上偏远。
天拖最早的大门
该厂建于1956年,是代表新中国工业“四大天”之一的工业基地,中国第一辆汽车和轮式柴油拖拉机“铁牛40型”就在此诞生。
后期是生产稻米收获机、半喂入水稻收割机和小麦收割机制造的骨干企业,在厂区内有着各种分厂、车间。
中国第一台汽油机、第一辆轿车、第一台中马力轮式拖拉机都是在这里诞生的。“铁牛”品牌叫响全国,并出口到20多个国家,员工最多时达8000余人。
工人在厂房中组装拖拉机。
昔日辉煌的厂房近几年被挂牌拍出天价,由房地产商重新开发。
2018年的天拖厂房
天拖厂房
宽广的天拖厂房
1996年天拖改制,在2000年左右,曾和美国的一家公司合资,随后外迁。2013年彻底解体。
如今在天津地铁的6号线上,有一站名为“天拖”站,算是天拖40余年的记忆。
从1950年代末到2000年,40年,是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从呱呱坠地到不惑岁月;40年,是两代人的青春记忆,从向往成熟到芳华迟暮;40年,是三代人的幸福相聚,从孑然一身到血脉相承;40年,对南开人、天拖人来说,要回忆的太多、太多。
天拖的另一个名字
作为国营大厂,80年代在天拖上班可是是众人羡慕的好职业,原因之一就是各种福利到位,经常发放各种劳保(劳动保护)器材。
雄壮有力的天拖铁牛logo
丁文元所称的“保全儿”,就是保全工,是指维修、保养、维护、调整等技工综合性工作的简称,之前小编认为是“保卫安全”的保全、保安,受到了耻笑!
保全工是保障车间工作的必要工种,能接触到车间所有的物料、器材,这个工作可以高精尖,也可以是混日子的。
有网友小师9821解释说:保全工~一个车间里,负责维修设备模具工具等等的活儿,得有钳工的手艺,车工的基础,电工的本事,车间里遇到嘛难题了,保全儿工是首当其冲的。没点儿拿人的手艺,在那个地方没法混。早晚也得被开出去。因为维修的活儿比较杂,所以需要用的工具也比较多,劳保用品也得准备的比较全。所以家里干点活儿的时候,很方便,例如电钻,线轴,钻头,胀管,卡子,套袖,手套儿,木锯,钢锯等等等等。
以丁文元当年26岁的年龄,必须手里有过人的本事,所以有点张嘴闭嘴脏话的火爆脾气。
旧手套。
随后,我们也从丁文元的几句话中,听出他对这份工作的态度。
俩人对话里,暗示着丁文元会帮新盟兄从厂里拿各种东西,这可能是1980年代国营大厂的一个陋习吧,当时人们也习以为常,但是从这也能看出丁文元对工作不是那么认真负责。
如今,丁文元应该早已退休,不知道脾气还是不是火爆,口头语儿是不是还是一嘴炉灰渣滓。希望他和盟兄王德成还有联系,俩人时不时喝个小酒,聊聊当年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