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自古以来就是为文人墨客所喜好的饮品,中国酒文化绵延几千年,在每个时代,“酒”都具有一定的特定意义。
那么关于“酒”的故事,你了解多少呢?
千年风雨路,任朝代如何更替,唯“酒”醇香不变。
01
先秦之于“酒”
早在夏朝,暴君夏桀就因嗜酒而“闻名史籍”。但那时候的酿酒工艺十分落后,酒的过滤技术很差,所以酒里面的杂质也比较多,酿出来的酒一般都比较浑浊,因颜色看起来偏黄,所以又称“黄酒”。顾名思义,黄颜色的酒。与现在绍兴的黄酒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意思。
商周时期,酒的地位空前高涨,商周时期流传下来的青铜器酒具就是最好的见证。据说,在商周时期,国家对于酿酒,还专门建立了一套机构,并且制定了专门的酿酒方法制度,指派专门的技术人才,根据酒的用途进行分类酿造。
比如:
祭祀用酒(古人认为酒能通神,认为应该用酒来祭祀祖先),不能直接让人喝,所以酿造期比较短,酿好一般是立即使用,又称“事酒”;
而贵族用酒,一般需要经过几道工序最大程度过滤掉杂质,酒质一般比较清亮,又称“清酒”。
到了秦朝,商鞅认为酿酒是一种浪费粮食的行为,所以一度废除酿酒,因此在秦朝酒文化曾一度缺失。
02
两汉之于“酒”
西汉初立,百废待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随着天下安定,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有了余粮以后就会酿一些酒。
据说一代枭雄曹操在我国的酿酒技术上也贡献了一份力量。有一次他在家乡县令家喝了一次酒,发现这个酒的口感非常醇厚,几经打听得知了是酿酒方法不一样。于是将这种新式酿酒法献给了汉献帝,这种新型酿酒法便是“补料发酵法”。
03
两晋之于“酒”
三国时期战乱较多,为了储存粮食,一度也出现了禁酒政策。随着晋朝统一全国以后,酒业又开始慢慢发展繁荣。这时候文人们对艺术效果有了一定的追求,“酒”于是有了很多美丽的名字,比如梨花春、骑蟹酒、千里醉等。
04
唐宋之于“酒”
唐宋是盛产诗人、词人的时期,自古文人多爱酒,他们毫不吝啬的把“酒”加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在作品中用酒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因此也可以得知在唐宋时期酒文化曾经发展到怎样的高度。
这一时期传统黄酒的酿造工艺也基本定型,宋朝甚至出现了我国古代酿酒史上学术水平最高、论述体系最完整的黄酒指导说明书——《北山酒经》。
05
元明清之于“酒”
元朝时,具有民族特色的马奶酒进入了中原文化,同时元朝还盛产一种名为“答剌酥”的粮食酒。
明朝是酿酒业大发展的新时期,酒的品种、产量都大大超过以前。
普普通通的酒,在每个历史时代,原来有这么多不同的故事。那么古代的酒到底多少钱一斤呢?
我们先从诗人笔下的酒来看一下古代的酒价吧: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唐朝的一斗,有“大斗”和“小斗”之分。而酒的计量单位一般是采用“小斗”计算的,换算成现在的国际计量单位,1小斗酒约为2公斤,也就是4斤。
古诗中普遍提到的“十千钱”又是多少钱呢?
唐朝1两银子相当于1000文钱,“十千钱”也就是10两银子。唐朝的1两白银换算成现在的重量是42克,2018年3月底1克999银子的价格是3.4元,那么1两白银大概相当于142.8元人民币。
由此可以得出李白喝一小斗酒,要花1428元,每斤357元。就算是现在,这个价格的酒应该算是好酒了。
有好酒,当然也有“廉价”酒。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三百文钱相当于0.3两银子,折算成现在的价格是42.84元,也就是说杜甫一斤酒只花了10.71元。
盛唐时期,有“斗米八钱”的记载,一大斗米(12斤)才只要8文钱。换算成今天的价格,1.14元就能买到12斤大米,也就是1斤米连1毛都不到,真是逆天了。
相比米的价格,酒真算是当时的“奢侈品”了。
不过我们也不能单纯的以现在的物价去评估古时候的物价,毕竟现在的钱是越来越不值钱,同样的面值所能代替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但是不管怎样,我们现代人比起古人,还是幸福多了。因为我们的酿酒技艺随着千年工艺的绵延与改良,现在的工艺是越来越好了,酒的口感越来越醇香,酒的品种也越来越多。
梦花酒是采用优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与水一起酿造而成的浓香型白酒,采用优质清泉、传统工艺、药曲、固体多伦发酵、特殊储存、精心勾兑。风味独特,集醇、香、绵、柔为一体,被誉为酒中珍品,一饮难忘。
而这样的好酒,现在在焕呗APP就可以不花钱换购。梦花酒在焕呗APP一共有5个系列,无论是爱酒人士自饮,还是商务送礼都是超值的。赶紧上焕呗APP用你的产品或服务来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