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产品,就拿酒文化来说,也是各有千秋。例如藏族的青稞酒、蒙古族的马奶酒……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多少?
1、藏族青稞酒
藏族青稞酒:青稞酒是藏族人民普遍喜爱的传统饮料,传说其酿造技术是7世纪唐代文成公主进藏传授的,在藏区,青稞酒是家家自酿,人人能饮的酒品,酒色黄绿清淡,酒味甘酸微甜,度数较低,约10度左右,传承历史400年,被誉为“高原明珠、酒林奇葩”。
2、蒙古族马奶酒
3、彝族苦荞酒
彝族苦荞酒的酿酒原料主要是苦芥、玉米或土豆,先将酿酒用具全部洗净,不能有一点油星,再把苦荞以木甑蒸至半熟,晾温拌酒曲,装进发酵桶里。冬天为保持室温,需不断生火,促其发酵,待酒香四溢时,插管于发酵桶底的孔中,引流出酒液,第一杯敬神灵,第二杯献长者,尔后其他人方可饮用。
4、哈尼紫米酒
哈尼族紫米酒是是采用优质紫米酿造,颜色呈紫黑色,清澈透亮;入口绵甜,口感醇厚,有紫糯米的香气。尤其以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境内哈尼族聚居区的群众擅于酿造紫米酒。
5、布朗族翡翠酒
布朗族翡翠酒采用的酿造原料是糯米,制作方法与水酒的方法相似,但唯一不同的是糯米发酵成酒后,布朗族在出酒时用一种叫“悬钩子”的植物叶片将糟与汁滤开,酒色透明清亮,很像翡翠的颜色,是布朗山寨接待亲朋好友的上等饮料,朋友间有“有酒必饮,饮酒必醉”之习俗。
6、羌族蒸蒸酒
羌族的蒸蒸酒,酿造过程中倒在簸箕里晾至稍温,拌上酒曲,装入坛中,封严坛口,置于荞麦秤秸中发酵,约二十天左右,便可饮用。酒色淡黄,酒味甘甜,能去淤血、生鲜血下奶,是羌族产妇哺乳期间的常备饮料。
值得一提的是,羌族有一种独特的饮酒方式,在饮酒时开封酒,注入开水,众人轮流吸吮,称之为喝"咂酒"。
7、满族糜(méi)子酒
糜子就是黄米,将大黄米用水浸泡之后上锅蒸熟,装入坛中,将原米汤一同兑入,米汤不足可加水,最后加黄酒曲搅拌均匀,2天后就可以饮用了。
每个民族的特色文化都有所不同,也都应该被尊重,酒文化也是如此,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独具特色的酿酒方法都应该被重视,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