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空气污染;室内装修;污染源;治理方法
Abstract:Throughtheanalysisofrelevantdata,pointedoutthatairpollutioncausedbydecorationhasbecometheenvironmentalproblemscannotbeignored,introducesthetypesandsourcesofindoorairpollutants,theharmofindoorpollutants,inviewofthis,putforwardtopreventandcontrolmeasuresofindoordecorationpollution,resultingintheremovalofindoorairpollution.
Keywords:airpollution;indoordecoration;pollutionsource;treatmentmethod
影响IAQ的室内空气污染,包括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仅化学污染物就达500多种,其中有挥发性的有机物达300多种,它们大多由室内装修材料所致。本文仅对室内装修常见的放射性(主要是氡)、VOC(挥发性有机物)气态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甲醛、HCHO)等几个突出问题展开分析。
2室内污染物的危害
(1)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室内放射性污染影响人们的健康,其辐射的能量使人体组织细胞的蛋白质、酶等有机化合物分子发生电离、激发及化学键断裂,引起分子的变化和结构的破坏,当人体接受达到一定照射剂量时,便产生不良效应。氡是一种常见放射性元素,如果长期呼吸高浓度氡气,将会造成上呼吸道和肺伤害,甚至引发肺癌。联合国原子能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调查表明,15%肺癌病例是室内氡污染所致。当人们吸入体内后,氡衰变产生的阿尔法粒子可在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诱发肺癌。专家研究表明,氡是除吸烟以外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3)甲醛的危害。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甲醛对人的皮肤、眼睛、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会产生搔痒、流泪、咳嗽、头痛、水肿、炎症,直至肿瘤和癌症。它也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组织坏死,浓度高时会诱发支气管哮喘。长期吸入甲醛可引发鼻咽癌、喉头癌等严重疾病。甲醛对人体的危害具有长期性、潜伏性、隐蔽性的特点。
3、室内装修污染的预防
(1)树立正确装修意识。装修切忌盲目追求豪华,越是豪华装修,存在污染的可能性越大,消费者应该改变观念,装修应以舒适、安全、方便为标准,不能因过度追求豪华而造成自己身心伤害。
(2)选择好的装潢公司。室内装饰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装潢公司。采用无毒、无污染、少污染的施工工艺,在装修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
(1)如果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发现污染物浓度超标,可以考虑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进行治理。有以下几种方法可参考:
(3)光催化净化法。光催化净化法的原理是光催化剂在紫外线照射下具有的氧化还原能力,光催化采用纳米级的二氧化钛,在紫外线的催化下,产生活性氧即负氧离子及氢离子。它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将有害物质转化成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但此方法效果受到光线因素的影响较大,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4)涂料隔离法。隔离法是使用化学试剂让污染物与人们相隔离。比如:在家具表面涂上负离子涂料,可以阻止家具里面的放射性物质。但外用涂料失效后,污染物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这只是一种暂时性的解决措施。
(5)生物分解法。生物分解法主要是在室内种植一些植物以及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国内外研究者发现了50余种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物的观赏植物,如虎皮兰、龙舌兰、黄毛掌、景天等,以观叶植物为主。虎吊兰和吊兰可以吸收室内80%以上的甲醛等有害气体,米兰、腊梅等能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常青藤、铁树能有效地吸收室内的苯,仙人掌类植物,可以吸收居室中的二氧化碳并制造氧气,同时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而微生物则主要是利用有机物中的碳作为能源,从而分解有机物。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术后感染;应用材料;修补;疝
Mechanismandpreventativemanagementforthepostoperativeinfectionoffree-tensionrepairofabdominalexternalhernia.LeiZehua,YuShenlin.(Thepeople’shospitalofLeshan,Shicuan61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troducethemechanismandpreventativemanagementforthepostoperativeinfectionoffree-tensionrepairofabdominalexternalhernia.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ofthepapersofMechanismandpreventativemanagementforthepostoperativeinfectionoffree-tensionrepairofabdominalexternalhernia.Results:Itcanfindouttheinternaldependabilityatmanyfactors,especiallythepollutionandpostoperativeinfectionforfree-tensionrepairofhernia.Conclusion:Thepostoperativeinfectionforfree-tensionrepairofherniawascorrelatedwithexogenousandendogenouspollution,conditionofpatient,localsurroundingofoperationandtechniqueofoperation.
【KeyWords】Postoperativeinfection;Free-tension;Repair;Hernia
腹外疝修补是普外科最常见术式之一。随着材料学的进步,采刚材料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已成为目前美国、加拿大、欧州、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首选术式[17]。我国从1997年开始,经过10余年的应用和发展,无张力疝修补技术迅速地被广泛用于全国各级医院临床。随着此技术的广泛开展,其并发症的产生也不断增加。而作为并发症之一的感染,因其带来的危害大、后果严重,而受到临床越来越多的重视,以下就感染产生的机制和防控措施进行综述。
1伤口感染的发病机制
1.2感染产生的条件:伤口细菌培养的结果证明任何所谓无菌的疝修补术都存在着细菌的污染[2]。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临床的伤口感染。在伤口内由于机体免疫成分的调动导致巨噬细胞在常规手术伤口中清除污染;只有当炎症反应超过了清除污染的能力或者因内源性或外源性原因致使这种反应受损时才能出现临床感染。
因此,术后伤口感染是否产生,一般是由4种变量因素的变化来决定:
1.2.1细菌被接种的数量:很明显细菌污染手术伤口越多则伤口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伤口缝合时定量的活组织检查证明每克组织细菌数目越大,伤口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有研究表明:细菌污染存在一个每克组织中含有105的细菌数的临界阈值,当超过这一阈值时就可能发生感染[3]。术前对手术部位充分的准备及一系列控制手术感染的措施实施后,很少出现超过临界阈值的情况,即便如此,临床上仍存在伤口感染的问题。所以,伤口感染也不能单纯由污染细菌数大小所决定。
1.2.2接种细菌的毒力大小:临床上,所有的细菌种类并不具有相同的导致伤口感染的能力。有些细菌的毒力很小,要很大的细菌数才会致病。而有些细菌的毒力很大,只要很小的量就能引起感染。因此,细菌毒力在感染上是一个应考虑的因素。
1.2.3伤口的局部环境:手术形成的局部环境,在伤口的感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有些局部环境因素可以促使污染伤口的某些细菌达到致病能力。
1.2.3.1死腔的形成:在腹外疝病人中,伤口死腔是一个特别困难的问题。死腔的形成给血浆的聚积创造了条件,这一条件限制了巨噬细胞对细菌进行清除的移动;另外,血浆的聚积通常使调理素释放,因此,伤口的感染必然会增高[1]。
1.2.3.2坏死组织:伤口内坏死组织的增加使伤口感染的几率增加。组织的大块结扎和过度分离,将使失活的组织成为细菌繁殖的场所。电刀的不恰当使用也可产生坏死组织出现相同的情况。坏死组织,由于它不会引起水肿,也就不会为巨噬细胞提供通道(水管道),水管道是巨噬细胞到达细菌污染的坏死组织内所必需的[5]。
1.2.3.3异物存留:很明显伤口内异物会增加手术的感染率。伤口内的异物一是缝合材料,它常常是伤口感染的另一原因。有资料已证实编织的缝合材质如材线可以因较少的细菌数就可致伤口感染[6,12]。单丝的材质一般被认为具有较少的协同效果,但单丝线打过多的结也能够产生编织效果,在大部分补片感染中可发现多结的缝线。但不可吸收缝合材料的辅助作用表现为在合成材料表面能够导致人类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效果的降低。因此,提倡伤口缝合时,缝线要尽量减少,线结不宜过多。二是疝修补使用的合成材料,其中做工精细的纺织补片材料(如聚四氟乙烯)、较粗糙的补片(如聚丙烯)引起感染的机会大。这些感染与补片因卷曲而产生的袋状死腔有关。
1.2.3.4出血后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富含三价铁和蛋白质,它是微生物繁殖所需的理想培养基[7]。术中若没有严格的止血,伤口形成的血肿在少量细菌的作用下就可引起伤口脓肿形成。另外,有报道确认微生物血红蛋白代谢的有毒终产物,对机体吞噬细胞有毒性作用,也是伤口感染的影响因素[8]。
1.2.4机体的免疫状态:病人免疫力的完整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完整性是不能被量化的。不同个体间,内在和外在的可变因素是不同的:对标准的炎性前刺激物的反应研究,也显示了志愿者之间人类单核细胞具有多变性[9]。其他研究表明一些选择性因素的内在反应具有潜在的循环变化规律。这提示某一特定病人选择的手术时机感染的可能性明显增大[10]。
2感染的预防
2.1感染的术前预防
2.1.1术前皮肤准备:病人皮肤的清洁,最好用抗菌皂在术前夜间或当天早上洗澡或清净手术部位皮肤;注意尽可能的不用刀刮手术部位,表皮毛发应采用剪的方法而避免局部微型损伤。对于有活动性远处皮肤感染灶,因会使手术区域的感染率升高,对此应避免手术。
2.1.2术前抗生素的药物准备:疝外科手术最有争议的地方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最著名的研究者Platt[11,12],对这方面进行了随机抽样、多医疗机构、前瞻性的研究,得出结论是:术前应用抗生素总的感染率有所下降,甚至泌尿系统及肺部感染有所下降,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尽管如此,其结论仍被作为在腹股沟疝手术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主要依据。另外,针对一些研究尽管没有确认补片疝修补可以增加感染率[13,14],但考虑到补片是一种异物,感染的几率会增大的情况,大多数医生还是预防性应用了抗生素。对于腹壁疝,预防性的抗生素应用则不同于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使用。因为在腹壁疝囊内小肠,有多次腹部手术史,手术中常有肠管损伤的可能潜在危险。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降低腹壁切口疝术后肠道污染引起的伤口感染几率。
3术后感染的局部处理
3.1腹壁切口疝感染的处理
3.1.1早期感染:对于术后几周的感染要即时发现,即时分开伤口,对伤口内补片周围所有的感染间隙要充分冲洗和引流,术中若发现补片四周过多形成的折叠或卷曲要进行剪裁,以消除造成伤口不愈的这一重要原因。另外,对固定补片的过多缝线结,因常常不与增生的肉芽组织融合,术后容易引起经久不愈的窦道,也要进行必要的清除。
3.1.2迟发感染:腹壁疝修补术后数月或数年出现感染,常以切口窦道经久不愈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严重程度可能不同。这些窦道通常源于补片边缘及缝线处,处理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切开,清除坏死组织,去除感染缝线,剪去过多的与组织不融的补片,局部充分敞开冲洗后,采用填塞引流,术后换药等措施。
3.2充填式腹股沟疝术后感染的处理:充填式腹股沟疝术后感染,可分为浅层感染和深层感染,其两种感染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16]。
3.3浅层感染:对于单纯切口或修补平片部位的浅层感染,只要感染未波及到深部的网塞,修补材料可不必取出,经过局部冲洗、换药可愈合。
3.4深层感染:深层的网塞一旦出现感染,整个网塞势必成为一个能容纳大量细菌和污秽物的空间,加之网塞表面覆盖的网片限制,使得局部冲洗、换药均困难,网塞内的积聚物不易被清除。这种情况必须取出网塞和网片,通过换药才能使伤口愈合。
【参考文献】
[1]SchumpelickV,KingsnorthG.Incisionalherniaoftheabdominalwall[J].Berlin:Springer-Verlag,1999,70(8):876~887.
[2]HoweCW.Bacterialfloraofcleanwoundsanditssubsequentsepsis.AmJSurg,1964:696~700.
[3]RobsonMC,KrizekTJ,HeggersJP.Biologyofsurgicalinfection.CurrProblSurg,1973:1~62.
[4]AlexanderJW,KorelitzJ,AlexanderNS.Preventionofwoundinfection:acaseforclosedsuctiondrainagetoremovewoundfluidsdeficientinopsonicproteins.AMJSurg,1976,132:59~63.
[5]CrusePJ,FoordR.Afive-yearprospectivestudyof23,649surgicalwounds.ArchSurg,1973,107:206~210.
[6]ElekSD,CohenPE.ThevirulenceofStaphylococcuspyogenesforman:astudyoftheproblemofthewound.BrJExpPathol,1957,38:573.
[7]PolkHCJr,MilesAA.Enhancementofbacterialinfectionbyferriciron:kinetics,mechanisms,andsurgicalsignificance.Surgery,1971,70:71~77.
[8]PruettTL,RotsteinOA,FiegelVD,etal.Mechanismsoftheadjuvanteffectofhemoglobininexperimentalperitonitis:VII.AleukotoxinisproducedbyEscherichiacolimetabolisminhemoglobin.Surgery,1984,96:375~383.
[9]MolvigJ,BaekL,ChristensenP,etal.Endotoxin-stimulatedhumanmonocytesecretionofinterleukin1,tumornecrosisfactoralpha,andprostaglandinE2showsstableinterindividualdifferences.ScandJImmunol,1988,27:705~716.
[10]AlexanderJ,DionigiR,MeakinsJL.Periodicvariationintheantibacterialfunctionofhumanneutrophilsanditsrelationshiptosepsis.AnnSurg,1971,173:206~213.
[11]PlattR,ZaleznikDF,HopkinsCC,etal.Perioperativeantibioticprophylaxisforherniorrhaphyandbreastsurgery.NEnglMed,1990,322:153~160.
[12]公布章.疝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9~269.
[13]GilbertAI,FeltonLL.Infectionininguinalherniarepairconsideringbiomaterialandantibiotics.SurgGynecolObstet,1993,177:126~130.
[14]JanuPG,SellersKD,MangianteEC.Meshinguinalherniorrhaphy:aten-yearreview.AmSurg,1997,63:1065~1069.
[15]雷泽华,王志刚,俞慎林等.聚丙烯平片鞘后修补皮下悬吊固定法治疗腹壁切口疝25例报告.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581~3582.
[16]雷泽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网塞感染的探讨及处理.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19(9):764~765.
关键词:雾霾;治理;市场机制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北京市雾霾形成机理与综合治理对策研究”(编号:15JGB066)
中图分类号:F326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7日
一、引言
二、美国治理雾霾的经验
美国最著名的雾霾事件,就是20世纪40年代初的“洛杉矶雾霾”事件。1943年7月,洛杉矶遭到雾霾袭击,大块厚厚的烟幕降落到洛杉矶市中心,持续不散,整个城市变得昏天黑地,处于烟雾之中的人们的眼睛和喉咙产生了难以忍受的刺痛之感。起初洛杉矶在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时,认定位于市区的南加州燃气公司生产厂排放出的丁二烯是污染源,于是在公众压力下,该厂被迫临时关闭;1946年有空气污染专家分析了洛杉矶雾霾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包括禁止人们在后院焚烧橡胶等。然而,这些措施对于雾霾的消减并没有能起到很好的效果,1952年和1955年洛杉矶先后发生了两次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每次都造成数百名65岁以上老人因呼吸系统衰竭而死亡。1952年,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名化学家通过分析雾霾空气中的化学成分,首次提出雾霾形成与汽车尾气以及光化学反应下的气粒转化有着直接关系,并指出臭氧是洛杉矶雾霾的主要成分,才让人们意识到汽车尾气才是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意识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美国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雾霾天气。
1946年加州的洛杉矶市成立了全美第一个地方空气质量管理部门――烟雾控制局,并建立了全美第一个工业污染气体排放标准和许可证制度。意识到由于空气的流动性,污染源和受害区域并不一致,为了实现跨地区合作应对空气污染,合理分摊治污费用,1977年位于南加州地区的洛杉矶县、橙县、河滨县和圣伯纳蒂诺县的部分地区联合成立了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SCAQMD),负责制定区域空气质量管理规划和政策,对区内企业和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统一监管。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成立后制定了一系列空气污染治理政策,成为区域联防联控的典范。
(二)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空气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1955年,美国政府出台了第一部空气污染治理法案《空气污染控制法》;1963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清洁空气法》,这部法案成为了美国最重要的空气污染控制法案。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1967年美国政府出台了《机动车空气污染控制法》和《空气质量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在标准和法律的实行上存在较大的矛盾。直到1970年,在美国民众的努力下,《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出台,它是一项全国性的立法,具有广泛的约束效力,被视为一座里程碑。它规定了由联邦政府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列出空气污染物质名单,制定了车辆的认证、检测、减排配件应用等多项制度,对燃料的生产也做出明确规定。根据该法案设立了联邦环境保护署,赋予了其实在的管理权力。针对雾霾污染,加州政府还出台了比美国政府出台的空气质量法还严格的《污染防治法》以及《加州洁净空气法》。这些在美国后来的空气污染防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美国空气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颁布虽然使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空气质量管理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不同时期、不同形式下,空气质量总会出现一些新情况。针对此,美国环保署根据新出现的情况,多次修订《清洁空气法》,每次修订都对空气质量的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对各州要求更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条例。
(三)引入市场机制。美国治理空气污染借鉴了水污染治理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排污企业进行管制。美国加州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SCAQMD)推出了区域空气污染排放交易机制(RECLAIM),由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SCAQMD)对纳入交易机制的工厂的排污情况进行在线实时监测,规定排放额度,并且每年递减,从而强制排污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排放指标在芝加哥期货市场公开挂牌交易。这一机制对控制固定污染源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开发先进技术对空气污染进行治理。意识到汽车尾气是雾霾污染的罪魁祸首,美国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并严格规定汽车必须配备催化转换器。美国加州还成立了机动车污染控制局,负责测试汽车尾气排放并核准排放控制装置;加州空气污染控制改革委员会推广涉及空气污染控制技术;鼓励使用甲醇和天然气取代汽油;成立技术办公室来帮助私营企业加快发展低排放或零排放技术等。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美国的雾霾治理终于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得到很大改善。
三、对我国雾霾治理的启示
从美国的大气污染情况来看,雾霾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这与我国雾霾污染情况类似。早期的工业发展一味地寻求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大规模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不加限制地发展,如钢铁、水泥、化工等产业,污染物不加处理地排放,使大气环境不堪重负,雾霾污染问题随之而来。伴随着经济不断增长的是日益增加的机动车数量。机动车数量的增长,不仅使得城市道路拥堵愈发严重,也使得汽车尾气的排放大大增加,同时地面扬尘也大量增加,雾霾污染进一步加剧。美国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其为此而付出的代价可见一斑,而它们在几十年的空气污染治理道路中,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严控工业污染。工业污染是雾霾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在采取治理雾霾的手段上,美国关停了可能是污染源的燃气公司生产厂,美国洛杉矶将传统制造业进行转移,大力发展电子、通讯、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新兴产业,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我国成立之初走的也是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的路子,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意识到以工业带动发展的弊端,也在积极进行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但是对于如河北、天津、东北等传统工业基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治理雾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减少工业污染,减少工业污染,同时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此,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英国等国家,同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在地区发展具有差异的背景下进行产业转移和利益补偿,帮助传统工业区尽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工业污染排放。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美国洛杉矶治理雾霾措施与启示.人民网,2014.3.3.
[2]郑权,田晨.美国洛杉矶雾霾之战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财政,2013.11.
[3]王德生.欧美日发达国家治理雾霾的经验和启示[J].电力与能源,2014.35.2.
[4]罗尔男.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现状及对策[J].法治与社会,2014.26.
【关键词】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防治措施
1.概述
据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有近200万例超额死亡可能由室内空气污染所致,全球约4%的疾病与室内环境有关。而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1万,装修污染已经被列入对公众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中国一百多万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与室内装修污染有关。由此可见,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甲醛,无色刺激性气体存在于夹板、大芯板中密度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的家具及装修中、地板、油漆、粘胶、壁纸、地毯等大量使用的粘合剂的环节,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哮喘甚至肺气肿;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引起少年儿童智力下降;甲醛还可引起基因变异,引发人类的鼻咽癌、鼻腔癌、和鼻窦癌;损伤人的造血功能,可引起白血病。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一类致癌物。
苯系物,液态易挥发,有芳香气味。强致癌物质,存在于油漆、含水涂料、粘合剂、化妆品、烟雾、墙纸、地毯、合成纤维。影响人体造血功能,轻度中毒会造成嗜睡、头痛、头晕、恶心、胸部紧束感等,并可有轻度粘膜刺激症状,得贫血病。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呼吸浅而快、心律不齐、抽搐和昏迷。长期接触可引起各种癌症,特别是白血病。
氨,有特殊臭味,具有低毒性。存在于混凝土外加剂(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冻剂)。具有低毒,低浓度时不会影响人体,但让人产生不适,若浓度高会使人免疫力下降,头晕、头痛、乏力,得肺水肿。
TVOC,挥发性有机物(沸点50-250℃有机物的总称),在常温下以蒸发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存在于有机溶液、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纤维材料、办公用品、烟叶燃烧引起黏膜发炎、中枢系统改变、头痛、异味、疲倦、怕冷怕热、儿童哮喘及支器官炎(不完全有毒)
3.室内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3.1合理布局及分配室内外的污染源
为了减少室外大气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对城区内各污染源进行合理布局是很有必要的。居民生活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应安置在远离污染源的地区,同时应将污染源安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口方向,避免居民住宅与工厂混杂的问题。卫生和环保部门应加强对居民生活区和人口密集的地方进行跟踪检测和评价,以提供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
3.2室内污染物的控制
3.3通风控制――提高新风的稀释效应
首先开窗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措施,当室内平均风速满足通风率的要求时,可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的的蓄积。其次,合理使用空调的附加功能,如负离子发生器、高效过滤等功能,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有一定的作用。
3.4物理吸附作用控制
利用活性炭、竹炭等活性吸附材料对室内有害物质进行吸附,这种方式属于被动吸附,在办公桌抽屉、衣柜等板式家具局部有一定效果,此发投入低,无二次污染。
3.5植物净化
人住居室后,有选择地在室内摆放一些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如吊兰可吞食一氧化碳、甲醛和过氧化氢,常春藤、可以消除空气中的苯,仙人掌、虎皮兰、芦荟等植物都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4.结语
总之,室内环境污染现状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要从根本上根除室内空气污染还得从污染源头着手,只有控制污染源,才能彻底消除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室内环境污染重点在选材,而由于建材市场较为复杂、混乱,难点也是选材。但只要有建筑工程的合理设计,选材上的严格把关,施工过程中的一丝不苟,工程竣工后加强通风换气,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是能够得到控制的。
参考文献
[1]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002.11.19.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绿化施工;应用研究
1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绿化施工的应用
园林景观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优化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烈。人们要求居住环境需要具备覆盖一定面积的绿化植物,因此,在园林景观工程设计过程中应更加重视环境绿化的施工。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是对园林景观工程想要达到的效果、施工的方式进行设计,其是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依据。园林景观工程设计应根据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尽可能增大绿化植物的覆盖面积。在园林景观工程设计过程中,绿化施工的应用首先是对绿化植物面积与地点的规划,绿化植物应尽可能地均匀分散在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面积内。其次,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要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绿化植物的选择应该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培植成活率及植物的景观效果等综合考虑。绿化植物施工与普通的市政绿化不同,园林景观工程设计还需要综合考虑园林景观工程的景观效果,因此,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绿化植物的栽培需要考虑其景观效果,符合园林景观工程的整体环境风格。
2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绿化施工的应用
2.1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空气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设备排放的废气及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中汽车经过时激起的扬尘,其会逐渐弥散在空气中从而造成空气污染。如果不对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空气污染进行防治,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空气恶化,进而诱发雾霾。在绿色施工的理念下,要积极地防治空气污染。空气污染防治方法主要有2种:(1)尽量使用废气排放量小的施工设备。(2)运输施工材料时对路面进行洒水防尘,且在材料装卸过程中尽量轻拿轻放,从而减少扬尘的产生。
2.2水污染及其防治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其不仅可能影响城镇居民的用水安全,严重的还可能影响湖泊、河流等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必须积极防治与处理水污染。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污染主要是由施工材料泄露及工业废水处理不合格引起。园林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材料大部分都是化工材料,因此,在施工材料的运输及存放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严格的防水保护措施,避免施工材料泄露。另外,统一处理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业污水,并且在水处理指标合格后才能将其排放。
2.3噪音污染及其防治
对于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也要进行防治与处理,噪音污染会对施工地点周围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噪音污染的防治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第一,改进施工机械,做好机械维护与更新,降低机械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第二,在施工周围建立防护墙尽量隔离噪音。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秉着绿色施工的理念,尽量避免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污染。
3园林景观工程后期维护过程中绿化施工的应用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维护,园林景观工程的后期维护对于园林景观工程景观效果的保持十分重要。园林景观工程的后期维护主要包括园林景观植物的护理、园林景观公共设施的清洁与维护等。绿色施工在园林景观工程的后期维护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园林景观工程清洁工作需要消耗很多水资源,将园林景观工程清洁使用过的水再次循环利用,例如,将其用于园林景观植物浇水等,再如,将园林景观植物的落叶作为植物肥料。园林景观工程后期维护中要秉持绿色环保的理念,循环多次利用有限的资源,从而为社会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大气污染;污染特征;治理经验;经验启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尤其是城市大气环境日益恶化,解决环境空气污染问题成为各大城市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兰州是西北地区以石油、化工为主的重要工业城市,因为兰州市是一座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青藏高原东北侧)导致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使兰州成为全国重度污染城市中的常客。从2003年我国公布的大气污染指数以来,兰州总是在后十位徘徊;但从2011开始,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兰州在2013年正式退出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行列,一举成为全国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城市。所以,研究分析兰州环境空气污染的特征,总结出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对于指导我国其他主要重度污染城市的大气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实践意义。
一、兰州大气污染物的特征
(一)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较大;兰州是典型的西北河谷型城市,这种特殊的地形造成了兰州市多静风、逆温等气象条件。并严重影响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加剧了环境空气污染。市区常年风速较小,根据多年气象资料,小于2m/s的风速占了87.3%,全年静风频率达60%左右,冬季达74%以上,十分不利于污染物的水平扩散。西北地区多沙尘天气,尤其以春季最重,造成兰州春季PM10(可吸入颗粒物,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浓度居高不下,并带来大量降尘,在城市长期累积,很容易被风吹起或被机动车带起,持续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二)首要污染物为PM10;根据2006-2012年兰州市每日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在污染的天数中首要污染物为PM10的天数占了总数的95%以上。且PM10污染成因复杂,从污染源解析的结果来看,35。38%来自于燃煤;33.49%来自于扬尘;18.26%来自于燃油和工业污染;12.84%来自于建材及其他,并且受到其复杂的地形所产生的不利的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扩散的条件制约明显,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治理难度很大。
(三)冬春季污染严重,夏秋季空气较好;受冬季采暖,春季风沙及静风,逆温等气象条件的影响。兰州市环境空气污染的天数多集中在冬春季,而优良的天数多集中在夏秋季。究其原因,这主要与兰州地处西北地区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兰州的冬天寒冷且风大,平均气温在零下8度左右,所以在冬季兰州地区需要供暖,而过去的供暖,大多数居民楼采取的是烧锅炉的方式集体供水暖,而少数居民楼会出现私自采取烧炉子生火取暖,再者加上冬季气温低,锅炉和火炉产生的气体在大气中不易散去,导致污染加重并且连贯持续;而春季,主要受沙尘特殊天气的影响,所以导致兰州污染严重。
(四)煤烟型污染转变为混合型污染;随着多年的治污努力,尤其是“十二五”以来的大力治理,煤烟污染已得到改善,突出表现为SO2浓度的快速下降,来自城市扬尘和机动车尾气的污染已上升为兰州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污染类型由以煤烟型污染为主过渡为扬尘、机动车尾气和煤烟混合型污染。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建设施工、道路交通扬尘等低空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各类扬尘和烟尘污染成为常年首要污染物PM10浓度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据甘肃省土地规划局统计,截至2015年上半年,兰州市区有各类施工点位740余处,施工扬尘总量巨大,市区及周边共有大小削(移)山造地项目23个,土方作业施工带来大量扬尘污染,已平整的土地也极易风蚀起尘,同时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焚烧现象也屡禁不止,都造成严重的烟尘污染,截至2015年六月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65万辆,据统计2014年机动车排放各类空气污染物为11.2万t,其中仅NOx就达2.5万t,占全市NOx总量的24%。同时机动车怠速行驶、非移动源施工机械排放量激增、黄标车自行淘汰率低等现象突出,这都加重了兰州环境空气污染的压力。
二、兰州市治理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兰州市将环境空气污染治理视为政府的长期重要工作,并针对以上污染特征,采取了一系列的污染治理措施,尤其是2012年以来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严治污季”的污染治理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首先是立法治污,兰州市政府修订完善《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然后制定了《兰州市燃煤管理办法》并且修订完成《兰州市机动车污染防治暂行办法》;执行低标号燃油退市和“黄标车”等老旧车辆淘汰制度,完善禁行、限行措施;制定《兰州市扬尘污染管理办法》和《兰州市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空气污染治理有法可依。①
(二)其次是对工业进行治理,众所周知,兰州是一个重工业城市,工业底蕴十分雄厚,在给城市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其大的危害;兰州市政府按照控制、搬迁、改造、关停的整体思路,分别对工业和企业进行了治理,从而大幅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然后是从“油、车、路”三个方面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严加管控和有效治理,除此之外还提高了全市燃油品质,加快车用燃油低硫化进程。不仅如此,城市全面规划实施“畅交通”工程,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城市自行车租赁系统,调整停车费,推广使用节能环保车型,有效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改善;2013年,兰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93天,排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的第36位,比上年增加29天,比2011年增加57天。2014年1―7月份,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即新标准AQI)评价,达标天数140天,同比增加44天,达标率66.0%;2015年兰州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更是达到250天,提前15天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向市民承诺的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到250天(即达标率69%)以上,月度和年度排名退出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的目标任务。③
三、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兰州治理大气污染的实践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甘肃省委主要领导多次提出,兰州是全省中心带动战略的关键部位,要站在营造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生活环境和对外开放良好投资环境的战略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控和治理工作。在兰州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具体推进过程中,省委领导多次专题调研并作出批示,指导兰州市提高工作站位,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反复要求兰州市将以更大的气魄、更有效的措施持续推进城市大气治理④。
(二)严格问责考核;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曾说过“大气污染治理是一场硬仗,没有这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担当的作风,再好的治污蓝图,也变不成蓝天白云。”所以,在严格强硬的领导层带领下,仅2012年一年间,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召开了28次专题会议。同时,为了一一落实确保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兰州市积极调动群众,让全民参与进来,将全市划为一千多个小块网络,实施定点网络监控。
注释:
①王伟.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2014-5
②王伟.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2014-5
③兰州晨报.2015年12月刊
④国务院作重要批示推广兰州治污经验[N].兰州晚报,2014-09-04.
⑤王式功.张镭.陈长和.兰州地区大气环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兰州大学学报,2013(3)
参考文献:
[1]马金山.兰州南北两山生态建设实践与创新[M].甘肃文化出版社,2012
[2]侯若志.强力治污的“兰州模式”――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纪实[N].甘肃日报,2014-08-11.
[3]王伟.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2014-5
[4]高鸿欣.陈海旭.陈兴鹏.兰州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及治理经验[J].甘肃科技,2015-1
室内空气污染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即装修污染和生活污染,其中装修污染主要是在房屋施工以及后期装修过程中排放出来的有毒气体对人造成危害,生活污染主要是指人们在居家生活生活过程中排放出的有毒气体对人造成危害,生活污染的主要源头是厨房污染。下面,我们分别来探讨一下这两种空气污染的监测与防治。
一、装修污染。依据房屋施工的顺序,装修污染又可以细划为以下几种污染,即涂料污染、板材污染、胶粘剂污染、家俱污染。
1.涂料污染,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墙体刷漆、刷涂料已经成为当前房屋装修的必经步骤,每套新房在交付前都要进行这一过程的处理。涂料本身就是一种含有苯、甲苯、二甲苯、二氯乙烷以及铬、汞、铅、锰,锌等重金属的化学溶剂,在进行墙体涂料刷漆的过程中容易使这些有害的化学成分挥发到空气当中,当人体呼吸到这种大量的气体以后,就会产生胸闷、头晕的感觉,对身体造成危害。
2.板材污染。每个家庭的房屋装修都要用到五花八门的板材,如鞋柜要用到的木材装饰板材,电视墙要用到的石膏装饰板材,壁柜要用到的金属装饰板材,还有塑料装饰板材,玻璃装饰板材等各种板材,装修过程中各种板材混杂搭配,灵活应用。
3.胶粘剂污染。随着化学技术的不断进行,胶粘的的品种和功能也越来越齐全,如防水胶粘剂可以应用在卫生间或是鱼缸上,防火胶粘剂可以应用在厨房,强力胶粘剂可以吊起重物,变色效粘剂可以很好的和环境溶为一体,现在的房屋装修越来越离不开各种胶粘剂的使用。但胶粘剂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药品,含有氯仿,丙酮,环己酮、二氯甲烷和甲苯等有有毒成份,容易在室内空气中挥发,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皮肤和粘膜造成较强的刺激作用。
4.家俱污染。新房的装修自然少不了家俱的购置,但现在的家俱工艺大多是将板材进行胶粘处理后,再进行刷漆抛光,最终成型,可以说家俱污染是一种综合性污染,即有板材污染,又有胶粘污染,更涉及到漆污染,其主要挥发到室内的污染物是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醋、乙醚以及铅、锡、铬、汞等重金属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挥发到室内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很大的伤害。
二、生活污染。室内生活中排出的废气对人体伤害是非常大的,生活污染中厨房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杀虫剂、清洁剂等化学制剂的使用也会在室内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人体健康。下面我们就以厨房污染为例对生活污染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厨房污染源。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源头有两个在厨房,一是燃料废气污染,二是油烟废气污染。厨房是进行食品加工必不可缺的场地,液化气、天然气做为家用燃气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发挥的重任的作用,但同时由于这些可燃气体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合物等废气,造成室内空气污染。
2.厨房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一是燃料废气产生的一氧化碳会减少血液供氧能力,让人产生恶心、头晕等症状;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会让人感觉不适,出现耳鸣、血压升高等症状;氮氧化合物具有腐蚀性,能刺激人的呼吸器官,诱发哮喘病,甚至严重的可以引发肺部癌变。二是当油烟以颗粒状存在时会阻塞人体的鼻腔和口腔粘腊,造成人体肺泡功能逐渐下降;同时油烟本身就含有多种有毒化学成分,其中大多数的化学成分有致癌的可能。
它涵盖了第二单元的课题一、第七单元的课题二的知识。学生主要需明确的是污染源及其危害。课本对这一污染源知识介绍得比较清楚:污染源分为气体和粉尘两大类,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但是空气中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使环境发生变化。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所处的环境与城市的学生不同,农村的空气受到的污染程度远比城市轻微得多,对于空气污染的危害,学生只是从课本的文字上来获得,就像天上的月亮,感觉得到它的存在,却又觉得是那么的遥远、不真实,不像城市的学生一般有深切的体会。要让学生对空气污染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空气污染的危害有更深的体会,还应从多方面来补充,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观看录像,寻找身边的生活事例以及搜集数据的各种方式来加以丰富。例如,展示城市和农村冬季天空的图片,对比空气受污染的与空气未受污染的天空的反差;观看酸雨对农林业、水产养殖业等的破坏的录像;展开讨论查找身边污染空气的事例:硫磺熏笋———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焚烧稻草———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燃煤烤烟———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等。课后通过看电视、阅读报纸记录全国各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或预报的数据,通过查阅各种书刊或上网查阅由于空气污染造成各种损失的数据进行交流讨论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感觉到空气污染离自己很近,很真实。
对空气污染的防治,只要简单让学生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采用无污染能源或用少污染能源,二是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三是工业区规划要合理,四是绿化造林———有更多绿色植物吸收污染物。
二、水的污染与防治
三、土壤的污染与防治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防治对策
1引言
室内环境既包括办公室、教室、医院等室内环境,又包括图书馆、电影院等各种室内公共场所及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内环境。这里所说的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指居室内的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在此也可定义为:由于室内引入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污染源或室内环境通风不佳而导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不断增加,并引起人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现象[1]。
现代居民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高,室内建筑的密闭性也越来越好,这导致室内外空气的交换越来越少,室内污染物容易积累,引发室内空气污染。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室内装饰材料和日用电器使用逐渐增多,使室内污染气体含量积累超标。本文旨在通过对室内空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污染防治对策与净化技术的研究,全面客观地认识室内空气污染。
2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的种类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
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人为污染,以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为主,同时存在少量物理性污染。
(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期接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引起恶心、呕吐、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严重者可致昏迷以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还可诱发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细胞病变。
氮氧化物(NOX)主要是指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NO对人体肺部有较强的损害作用,浓度越大对人体的伤害越大,其对儿童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的危害性则更大。
(3)含硫化合物:SO2、H2S、SO2很少单独存在于空气中,往往和可吸入颗粒物(IP)一道进入体内。室内空气中SO2、IP污染主要由燃煤引起的,SO2很少达到呼吸道深部,但如果SO2附在IP上,则可随着IP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当它们到达肺深部时,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则沉积在肺泡内或粘附在肺胞壁上,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
(4)噪声。噪声是指人们主观上不需要的声音,它属于感觉公害,当声音超过卫生标准时,它将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长久接触强噪声会损害听力,甚至会造成耳聋,以及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5)放射性物质与电磁辐射。某些室内用品中存在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会产生放射性物质。这些辐射体直接照射人体时,会对人体的器官和系统造成伤害。
电磁辐射污染是家用电器以及日常使用的电子用品在工作时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其具有较强的穿透性,能穿过人体组织。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会使免疫和代谢功能降低,诱发疾病。
(1)建筑及室内装饰材料。建筑施工中加入了化学物质,以及家具和装修中的使用的物质都能产生挥发性有害气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油漆、泡沫填料、内墙涂料等室内材料中均含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
(2)室外污染物的污染。室外大气中污染气体及颗粒物质的超标,加剧了室内空气的污染。这些污染物质能通过门窗以及墙壁渗透到室内,对人体造成危害。
4室内污染物防治对策分析
4.1污染源控制
消除污染源常被认为是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2)合理选用建筑装潢材料。在装潢材料的选择上,要选用对室内环境危害较小的物质,一般遵循以下3个原则:选用环保安全型材料和资源利用率高的材料;选用可再生利用的材料;选用低资源消耗的复合型材料。
(3)合理布局室外污染源。对城市污染源进行全面规划可以降低居民区附近气体中污染物的浓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室外污染气体进入室内造成污染。一般来说,污染源应远离居民区同时大气扩散能力强的区域。
4.2空气环境污染净化技术
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技术近年发展较快,出现了许多新方法。目前,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按作用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光催化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采用特定的波长照射纳米复合材料,产生强氧化剂,由光催化反应将反应体系吸收的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使室内有害气体及异味气体等分解为无臭无害的产物。此技术采用紫外光,它有除臭杀菌的功能。
(2)吸附技术。目前常见的吸附剂有颗粒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活性氧化铝、硅胶等[3]。吸附法法是通过吸收污染物而不能破坏污染物的成分,因此在吸附剂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去除效果较差,甚至会造成二次污染。
(3)室内空气污染的生物净化。生物技术基本方法有生物过滤法、生物洗涤法、生物吸收法等。生物吸附法是利用细胞和真菌菌丝巨大比表面积的特点。生物过滤技术是利用生物膜分离技术,是在过滤器中的多孔填料表面覆盖生物膜,废气流经填料床时,通过扩散过程,把污染成分传递到生物膜,并与膜内的微生物相接触而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使废气中的污染物完全降解为CO2和H2O。
(4)膜分离净化技术。用于分离气体的膜主要有有机聚合膜和无机膜。有机膜分离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有机物的分离,其分离系数较高,但有机聚合膜气体通透量低,不能在高温和腐蚀性强的环境中进行分离。无机膜分离技术则广泛应用于空气分离制取富氧、浓氮,其气体分离系数较低,但无机膜具有较高的通透性切能在高温和腐蚀性的环境中正常运行[4]。
(5)负离子空气净化。负离子能吸附室内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形成带电的大离子,从而沉降。负离子空气净化技术对设备要求较高,且对空气中低浓度的污染物去除率不高。因此目前负离子空气净化技术还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如何将负离子的发生和污染物的去除结合起来是研究重点。
(6)等离子体技术。等离子体技术主要有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和放电等离子体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是集物理学和化学于一体的全新技术。由于等离子体体系中含有大量活性基团并具有较高能量,因此足以使大多数气态有机物中的化学键发生断裂,从而使之降解。放电等离子体技术是利用放电等离子产生的能引起化学反应的多种自由基活性物质,有效地分解去除了室内气体状污染物质。为提高微粒状物质和气体状物质的去除率,现在多采用等离子体反应器与催化剂联合使用的球状颗粒填充式结构,脉冲放电和沿面放电形式。
(7)组合技术。室内空气净化方法种类繁多,但各有优缺点,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常将不同的技术组合使用,以达到有效净化空气的效果。现在,已有许多采用不同组合技术的室内空气净化器投人生产,它们大致可按照净化技术的不同分为过滤式空气净化器、电子式空气净化器、离子发生器空气净化器、纳米光化学空气净化器、化学吸附或化学分解空气净化器等几大类。
5结语
[1]韦冬萍.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5):1057~1058.
[2]汤雷,于丹丹,刘倩.居民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与防治[J].科技创业家,2012(5):243.
关键词:室内污染;健康;污染防治
0引言
1室内主要污染物
在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将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质按其性质区分为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四大类[1]。其中化学性污染尤为突出,其污染物主要应有以下几类:
1.1甲醛因为甲醛具有较强的粘合性,还具有加强板材硬度及防虫、防腐功能,被大量用作人造板材中的胶粘剂,还可应用于涂刷墙面涂料和家具油漆等。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带刺激性的有毒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长期接触甲醛,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可以致癌,也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1.5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TVOC是由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是苯系物、醛、酮以及不饱和烃类等),另外家用化学品(如清洁剂、杀虫剂等)、燃气、吸烟等都可造成VOC污染,其对人体神经系统危害极大。轻者引起烦躁不安,重者引起头痛及神经病变。
2污染源控制
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我们须知道我国对室内化学污染物浓度限量标准是: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2006版中规定,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2]。
2.1慎重选用装修材料对每一类污染物的控制,建议如下:
2.1.1甲醛甲醛是工业生产树脂的重要原料,这些树脂主要用于生产各种人造纤维板的粘合剂,也是生产化纤地毯等多种轻化产品的原料,用途广,也更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所以改革生产工艺流程,减少甲醛的使用量,使建材产品中的甲醛含量降低。
2.1.2氡气用氡气检测仪对建筑工程地土壤进行监测,工程应避开氡气异常或过高的地质环境。
2.1.3氨在建筑工程中,严禁使用含有氨水,尿素,硝铵等可挥发氨气的成分的材料。
2.1.4苯和TVOC室内用涂料及胶粘剂不使用苯作溶剂;科学施工工艺,如对木制板材表面及端面采取有效覆盖处理措施,对断面进行密封等。
2.3养花可减轻室内污染在室内养花可消除或减轻室内空气污染给人们身体带来的危害。仙人掌、吊兰、芦荟、龙舌兰、虎尾兰可吸收甲醛;、长青藤、铁树可吸收苯;去除氨气,现最出色的是黄金葛;有吸收二氧化硫作用的植物:如月季、玫瑰等;杜鹃花可吸收放射性物质;天竺葵、柠檬有显著的杀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