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尤太忠给落难的老政委送烟,15年后,他和老战友同授上将王近山詹才芳

1973年,尤太忠给落难的老政委送烟,15年后,他和老战友同授上将

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在中南海隆重举行了上将军官授衔仪式,在这次授衔仪式上,有两人出自同一部队,他们是老战友关系。

这两人就是时任国防大学政委的李德生以及时任中央军委纪委书记的尤太忠。

两人都出二野六纵,当时六纵有三个旅,尤太忠是16旅旅长,李德生是17旅旅长,还有一位18旅旅长肖永银,三人被称为王近山麾下“三剑客”,王近山时任六纵司令员。

老一辈人讲情义,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在这三人中,尤太忠做了几件事,尤其让人称赞。

其中一件就是在1973年时,给二野老政委送烟,这是怎么回事呢?

尤太忠是河南光山人,1918年出生,13岁参加红军,参军以后,别看尤太忠年龄小,但是他打起仗来却是不要命地往前冲,也正是他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使得他的军旅生涯职务越升越高。

整日的在枪林弹雨中穿梭,难免会有生命危险,这是必然的,而尤太忠是福大命大,虽然几次负伤,但都未能伤到根本,幸而逃过一劫。

不过,在1935年红四方面军过草地时,尤太忠差点未能走过去,关键时刻,一位贵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这位贵人就是许世友,陈锡联等人的老上司,詹才芳。

詹才芳

詹才芳是红四方面军资历最老的人之一,连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都称他为老战友,李先念更是称他老班长,至于其他四方面军的将领,也都是称詹才芳为老领导。

詹才芳资历老,人心善,这也是他被许多人都尊敬的原因之一。

1935年红四方面军过草地时,时任连指导员的尤太忠由于饥饿,躺在草丛中奄奄一息,快不行了,这时,正巧时任31军政委的詹才芳骑马路过。

詹才芳看到草丛中有个人,连忙让警卫员去查看情况。

警卫员看到后汇报:“这个人病得太重了,恐怕是不行了。”

詹才芳看着眼前的这个大高个子,觉得有些惋惜,就下马取出自己的一些粮食,放在了尤太忠的嘴里。

尤太忠此时虽然意识不好,但是粮食刚到嘴里,他就以人的本能咀嚼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尤太忠恢复了一些力量,情况好转。

詹才芳很高兴:“给他一条马尾巴,让他拉着走吧。”

这条马尾巴,成为了尤太忠的“救命稻草”,面对詹才芳的救命之恩,尤太忠一直牢记在心里,此后他多次说道:“我这条命,都是拉老领导的马尾巴给拉出来的。”

尤太忠是一个机智勇敢,性格忠厚的人,对于战火中结下的情谊,他看得尤为重要,对于老领导的提拨之恩,他也铭记于心。

尤太忠在军旅生涯中的第二个贵人,就是王近山。

抗战全面爆发后,尤太忠担任八路军129师772团3营8连连长,此时,担任772团副团长的,正是有着“王疯子”之称的王近山。

王近山打起仗来不要命,15岁刚参军时,就敢和比自己高大威猛的敌人肉搏,两人一同滚下悬崖,王近山命大与死神擦肩而过,又回到了部队,由此,他便有了“王疯子”一称。

对于王近山的“疯”,邓小平说,这是一种革命的英雄主义,政委高见,可见一斑。

尤太忠成为王近山麾下将领后,在王近山的领导下,先后参加了抗战初期129师的各个大小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尤太忠也在王近山的麾下,担任旅长,师长等职。

建国后,尤太忠被授予少将军衔,那个时候,尤太忠明白,自己能有这一切,实际上和王近山对他的照顾离不开关系,因而对于王近山,他非常尊敬,无论何时,都没有忘记老领导对自己的恩情。

王近山年轻有为,脾气很倔,做事比较暴躁,冲动,因而在和平年代里,他犯下了一个大错误,和原配妻子离婚。

此事闹得很大,一些老领导劝王近山低头认个错,偏偏王近山脾气倔,就不肯低头,毛主席最终雷霆大怒,命令刘少奇亲自处理此事。

1969年初,王近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想着办法重新让上面处理一下他的问题。

在老下属肖永银的建议下,王近山给肖永银,许世友,毛主席分别写了一封信。

尤太忠此时担任解放军第27军军长,对于王近山这位老领导,他也一直都没有忘记。

1969年九大时,尤太忠趁着会议,找到了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他谈到了王近山,尤太忠说:“许司令,让一个老红军去当农场的副场长,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许世友对于这位“王疯子”,也是比较欣赏的,因而当即回复:“那就让他回来嘛。”

尤太忠:“他可是中央处理的人,不好回来。”

许世友摆摆手,之后,许世友将王近山写的信交给了毛主席,毛主席看完王近山写的信,有些欣慰,也谅解了他当年的过错。

会议期间,毛主席问各大军区司令员:“王近山放虎归山,你们谁要啊?”

许世友当即开口:“我要。”

就这样,王近山重新复出,担任了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一个月后,王近山带着妻子,儿子坐火车从郑州来到了南京,当天晚上1点,尤太忠与肖永银等人在车站等候。

当王近山走出火车时,尤太忠几人赶忙迎了上去,看到王近山是坐的硬座,尤太忠眼里湿润,有些“责怪”道:“怎么不舍得买一个卧铺啊?”

回到南京军区后,得知老领导还没吃饭,尤太忠立刻让人给炒了几个菜,尤太忠就陪在王近山的身边,等他吃好准备休息时,他才离开。

在战争年代里,尤太忠不仅和王近山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也得到了老政委邓小平的欣赏,邓小平曾多次说:“尤太忠是一员战将,有功之臣。”

让邓小平记得尤太忠最为勇猛的一件事,发生在1947年8月23日这天。

1947年8月,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中野千里跃进大别山,部队要进入大别山,汝河挡住了去路。

在地图上,汝河是一条并不起眼的小河,但是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却是成为了最大的阻挠。

1947年8月23日这天,刘邓大军左路,右路军都冲了过去,唯独剩司令部和六纵的16旅,18旅没过去。

当天晚上,刘伯承,邓小平来到临时指挥所,要肖永银率领18旅从敌人中间杀出一条血路,由尤太忠率领16旅接防18旅已经占领的地方,阻击敌军。

此时,敌人有一个军的实力向我军靠拢,而尤太忠能够指挥的部队,只有7个营,敌我力量悬殊,实在太大,但是尤太忠也明白,事情已经到了最坏的局面,无论前面有多难,他都得上,并且完成任务。

那一次战斗,是尤太忠军事生涯中最光辉的一次战例,无论敌人如何猛攻,尤太忠都率领部队死战不退,他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正是经过这一次战斗,邓小平亲眼看到了尤太忠的勇猛,因而之后多次称赞他是一员战将。

人与人之间的交心,抛开身份不谈,都是相互的,才能持久,尤太忠与邓小平之间,在和平年代里,也书写了一段美丽的佳话。

那是在1973年时,当时尤太忠调任为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1973年,尤太忠来到北京,与此同时,邓小平也从江西回到了北京,一天,尤太忠去医院探望二野原参谋长李达时,听说了这件事。

李达低声问尤太忠:“你知道邓政委回来了吗?”

尤太忠有些惊讶:“不知道啊。”

李达:“你要去看看他不?”

尤太忠知道当时的局势,但是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要看,不过我不知道他在哪住啊。”

从这个回答,我们就不难看出尤太忠的忠肝义胆性格。

李达:“那你坐的车,或是苏振华的车去。”

尤太忠笑了:“我坐你的车。”

李达之所以问尤太忠,原因是根据当时的局势来说,去探望邓小平,是要冒一定“风险”的,

尤太忠此时和一些“靠边站”的老同志不一样,因为他身居要职,是北京军区的副司令员,如果他不去探望,也是有情可原。

不过,尤太忠的回答并没有让李达失望,

没多久,李达,苏振华,以及尤太忠三人来到了邓小平的家门前,邓小平打开门一看到这些老战友,老下属,很是欣慰,当他看到尤太忠时,神情有些惊讶:“你怎么敢来探望啊?”

尤太忠不以为然地笑了笑,他说:“您是我的老政委嘛。”

邓小平没多说什么。

走到屋子里,尤太忠本想给邓小平递烟,可是邓小平却是伸手提前给他递了一根,尤太忠一看,是一支没有滤嘴的劣质烟。

看到这一幕,尤太忠有些心酸,他将自己兜里的中华烟又塞了回去。

在邓小平的家里谈了许久后,三人告辞。

尤太忠没有再坐李达的车离开,而是找了车赶往京西宾馆,找到了那里的一位经理。

这位经理是尤太忠的老部下,尤太忠一看到他就喊着:“给我拿5条中华烟。”

这位经理面露难色,因为根据当时的规定,尤太忠作为大军区副职,他一个月的标准也不过是2条中华烟,因而他胆怯地问尤太忠:“你买那么多好烟干什么啊?”

尤太忠有些犹豫,他不知道要不要将自己拿烟送给邓小平的事说出来,思虑一会儿后,尤太忠像是下定了决心,他开口道:“你和你说了,你不要和别人说,邓小平同志从江西回来了,他抽的烟太差,我买烟就是要送给他。”

这位经理听到这话,当即拿出了五条烟递给尤太忠,要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可也是他的老政委啊。

接过五条中华烟,尤太忠很是欣慰,再次驱车前往邓小平的家里。

邓小平打开门后,看到只有尤太忠一个人,疑惑地问:“你怎么又来了?”

尤太忠从车里拿出香烟,递给邓小平,说:“给你拿几条好烟来。”

邓小平看到中华烟,有些激动,当即拆开了一包,拿出一根抽了一口,在烟雾缭绕中,他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1947年8月23日那天。

抽了一口,邓小平感激地看着这位老下属,尤太忠也正望着自己这位老政委,一切尽在不言中。

特殊时期结束后,邓小平复出,成为了中共第二代领导人的核心,他对于尤太忠这位老下属,还是比较信任和器重的。

之后,尤太忠历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等职。

邓小平了解尤太忠,也很维护尤太忠,

1986年,为了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总政治部有关单位向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下达了上演话剧《北上》的任务。

当时尤太忠是广州军区司令员,他得到任务后,当即批示,不演这个戏。

尤太忠说这个戏太过于艺术化和事实有差距,因而他不演。

尤太忠:“不管谁的指示,我们都不演。”

后来邓小平得知此事,他维护了尤太忠,同意了尤太忠的意见,不再演这个戏。

THE END
1.情商高的人送烟怎么说送烟不尴尬的技巧和话术→MAIGOO知识一般来说,可以在比较私人的场合递上香烟,并表示自己的感谢等。如果是送给领导,千万不可当着其他同事的面给。 4、表达敬意 在送烟的时候,要表达自己的敬意。可以说一些客套话,如“这是我的一点小小心意,请您笑纳。”、“感谢领导一直以来的关照,一点心意,不成敬意。”等等。 https://m.maigoo.com/goomai/318250.html
2.给领导送礼送什么好最适合送礼的外烟排行逢年过节,自然又少不了送送礼品。礼物送的太过便宜简单,显得自己没有诚意、面子不够。然而送礼给有些人的话,又没必要送的太过贵重昂贵,但是又不想太失面子,这时候外烟是个比较好的选择,又不贵,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很新奇。下面香烟网小编带你看看给领导送礼送什么好,最适合送礼的外烟排行。 https://m.cnxiangyan.com/pingce/4850.html
3.给领导送烟送3条合适吗给领导送礼品是对领导的敬重和感激,送礼品的数量不在多少,只要能表达心意即可,送3条烟也是可以的,没有什么不合适的,领导对你的礼品也不会有任何挑剔的,还会对你表示感谢的,说明他在你心目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通过此举,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也会有所上升的。 给领导送烟送3条合适吗 其实啊,两条就可以了。https://edu.iask.sina.com.cn/jy/jBB9CT4Qtr.html
4.瓶(好事成双)5谨慎的领导,送礼不送茶(查)6对于送给男领导茶人有话说 04月13日 中国人送礼的禁忌: 1、寿礼,不送钟和烟。 2、病礼,不送柿和梨。 3、婚礼,不送伞和扇。 4、白酒,不能只送一瓶(好事成双) 5、谨慎的领导,送礼不送茶(查) 6、对于送给男领导,我认为送烟不能只送一条,因为这可能不够表达诚意。 7、对于送给女领导,我认为送小孩和老人的东西是https://super.sina.cn/shequn/post/detail_919850799821647873.html
5.司机陪酒醉驾被拘工资照发领导送中华烟慰问单位领导得知刘某将被拘15天后,第一时间就打来电话慰问,并向其保证在被拘留的15日内工资照发。同时,领导还连夜动用所有人脉关系,试图将刘某“捞”出去。“结果没有‘捞’出去。”刘某说,“捞人”计划失败后,领导又赶紧派人送来了生活用品,“还给我买了好烟,慰问我。”刘某把玩着手中的中华牌香烟说。https://shuangyashan.dbw.cn/system/2009/08/31/052084161.shtml
6.给领导选礼物还是得慎重啊(烟)从满洲里买了俄罗斯套娃准备送领导~好漂亮有木有!ヽ(*′?`)? 还是10层的哦!麻雀虽小五脏还俱全嘛!! 买得比较急,回来收拾行李才打开看……第二层画的有点敷衍啊!!! 这位女士,你的美瞳有点大啊,口红涂到下巴上了 你那一脸不想出镜的表情是给谁看啊 https://www.douban.com/note/221499057
7.去领导办公室送烟技巧6. **携带方便**:如果是成条的烟,最好是一箱中最常见的包装,这样不会给领导带来太多麻烦。 7. **真诚感谢**:在递上烟后,要说一些感谢领导的客气话。 8. **自己的诚意**:表现出自己的诚意,让领导明白送烟只是一个礼貌性的表示友好的行为。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5092861_1117033162.html
8.领导给你递烟,低情商的人直接接过来,高情商的人都这样做在职场上,有的职场新人刚入职一家公司不久,然后就遇到公司搞聚会、庆功宴什么的,这个时候肯定少不了烟和酒的影子。有的领导可能会抽烟,甚至是给你递烟。低情商的人可能通常直接就说对领导说句谢谢就说过来了,然而有的领导遇到下属这样的行为,虽然领导表面上不说什么,但是他可能心里就会有芥蒂。有的人说领导是不https://www.meipian.cn/37n6b6vp
9.中高层管理者的职业化塑造老总送个小条子表扬 案例:小孩抢糖的故事-价值观 6、构造员工分配格局的合理落差 四、领导激励部属的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给下属描绘“共同的愿景” 案例:石匠砌墙与教堂 案例:三个和尚振兴寺庙的故事 (二)要注意用“行动”去昭示部下 (三)要注意善用“引导而非控制”的方式 案例:某经理内向,谢谢不常说 (四)http://www.hztbc.com/lesson/info_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