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2018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西安)峰会”在陕西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之路”为主题,总结和表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的企业文化新经验、新成果。
当日,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秦本平,被授予“2018年度企业文化建设功勋人物”;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2018年度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中心,被评为“2018年度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班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嘉宾、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此刻我非常高兴,正如我去年在南京峰会上,我接过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峰会会旗以后做过的一个表态:2018年西安峰会,陕西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一定要竭尽全力,办一届让全国嘉宾满意和感动的会议。
秦国把繁荣的齐国、赵国、魏国、楚国、韩国、燕国这么强大的文化国家灭掉以后,却没有进行文化的融合,还继续推行残暴的法家思想,而且焚书坑儒,所以最后毁于文化,秦人最后不是毁于项羽、刘邦,而是毁于自己的文化,没有合理的去进行文化融合,继续推行了残暴的法家思想,所以官逼民反。由此观之,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机构、一个家庭、一个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习总书记谈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兴则国运兴。
其实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的伟大,它能够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管理、恋爱、婚姻、家庭、社交、为人。中华民族文化不伟大,它的香火怎么能延续5000年,中华文化的伟大支撑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我们在大汉帝国的时候,也就是2000多年前的时候,我们大汉帝国占世界GDP高达26%,在大唐帝国的时候占世界GDP高达58%,在大宋的时候GDP占世界60%,在大明帝国的时候占世界GDP的55%,康乾盛世的时候占世界GDP总量的约35%,从乾隆的儿子嘉庆时就开始走向衰败,一直把GDP跌到10%以下,1978年我们中国仅占世界GDP2.25%左右,现在我们GDP恢复到约15%左右。但是美国GDP一直在走下坡路,从二战结束以后占50%已经下降到现在的约24%左右,所以文化强经济才能强大。今天我们开这样的企业文化峰会,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有价值。我看今天会场秩序非常好,各位嘉宾从祖国各地不远千里来到西安参加这样的文化大会,我认为是对文化的敬畏、对文化的热爱。
致辞环节,中国商业联合会姜明会长讲得非常好,对我们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包括西凤集团秦董事长讲的,我认为对企业管理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全国经济这两年一直在下滑,而这五年我们见证了西凤集团是怎么抓企业文化的,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管理者文化,管理者不重视企业文化,企业怎么能去做好所以西凤集团全员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向上向善的精神,这才是他们的成功之道。
刚才,包括王成荣老师、海尔的王安喜书记,还有人民大学的邓教授都讲得非常精彩,对于我本人来说,觉得是有醍醐灌顶之效,茅塞顿开。
唐朝,是比现在还开放的朝代,唐朝是伟大的朝代,世界各地都是唐人街。当时,世界上有一个国家非常伟大,开放、包容、和谐、强大、清明,这个朝代就是唐朝。唐朝人很文明,可以做到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货无二价。大唐帝国长达289年,都城建城面积达到83平方公里,大唐建国到今年刚好是1400年,大家可以想象,1400年前有一个83平方公里的城市,人口超过100万,那需要多么高超的管理能力。
大唐在开元盛世的时候,全球最大两大市场“大唐西市”、“大唐东市”都在西安,当时大唐帝国占世界GDP58%,排全球第二的东罗马占全球7%,阿拉伯占7%,印度占6%,他们和我们的差距是相当大的。大唐盛世时就是文博四海、威震万邦、万国来朝、四夷宾服,这是真实的历史情况,毫不夸张。
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最忌讳的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实事求是,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好我们就去借鉴学习,不好的我们就摒弃。大唐的时候,全球最大的贸易市场是“大唐西市”,占地达到1600亩,建筑面积超过了110万平方米,吸引全世界222个行业4.7万商户在此经营,4.7万商户也都是企业。其实这个市场不是建立在唐朝,而是建于公元610年的隋朝,大唐把这个市场坚持做下来,因为这个市场讲文化,最关键的就是货无二价。现在我们走到全国很多市场上,在第一家店这件衬衣是3000元,再转一会儿,另一家1500元,最后一家才卖500块钱,所以文化出了大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市场做着做着,就做不下去了,遇到招商困难等等……
大唐东市也一样,占地面积还是1600亩,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吸引着全世界手工艺高超的工艺品制作者在此经营,它在大唐的政治中心,在大明宫、兴庆宫之间这条轴线上,而西市是供全球的百姓来买物品的,当天下的人来到长安帝国逛西市、东市,没有你买不到的物品,东买西买、买东西,“东西”这个词就从此而来,中国传统文化支撑了这个朝代的繁荣。
我们国家GDP从1840年衰败了近180年,是因为文化出问题了。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传统文化”为何物,如果知道一些,也是上辈血液里面传承下来的,我们一定要心存敬畏,不做亏心事,要举头三尺有神明,要做好人,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悬在空中的东西,是能够接地气的。文化对企业太重要了,一个重视企业文化的企业家,是一个令人尊重的企业家。一个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企业,是一个令人发自内心尊重的企业。
中国哲学,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杂家、阴阳家、小说家、农家、兵家、医家,每一种学派对我们都有开启智慧的作用,有醍醐灌顶之效。中国文化最大的好处,就是今天听了明天就能用,是可操作可落地的文化。要把企业做好,首先就要学会做人,优秀的企业文化会让人不断进步,在一起工作更舒服,如果大家在一起不开心不舒服,企业文化就是失败的,如果这个单位的人走出去跟人说话、做事、开会、交流、合作舒服,那企业文化就做到极致了。
中国文化里面,最基本的就是15个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忍勇廉”。做好四件事,那就是“尽孝、行善、担责、感恩”。当离开父母走向社会,始终要坚持礼义之道,不管多大的官,不管有多少钱,不管是什么身份,都要坚持礼义之道。礼是礼貌、礼数、规矩,走到哪都要讲规矩,所以礼义之道是正义、道义、责任担当的意思。
在人格模式上坚守“君子之道”,中国五千年文化,最终结果是在塑造人格上坚守“君子之道”,中国五千年文化,最终结果塑造的理想人格是让人人去做君子,中国所有的经典著作、哲学著作都倡导最后把人培养成谦谦君子、温润如雨。习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为广大师生演讲,并谈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春秋,资治通鉴、道德经,其中大谈弘扬君子文化。大家一定要重视君子之道。坑害中国经济的、坑害人民的就是小人文化泛滥,小人是君子的死对头,所以中国文化倡导大家做谦谦君子,君子文化是可以落地的,就是人人做君子,从上到下都做君子,不要做小人。
我研究发现,中国经典著作里面出现最多的核心词恰恰就是“君子”,它在《尚书》里出现了7次,在《易经》里出现了19次,《孟子》这本书它出现了82次,在《易传》这本书里它出现了84次,在《论语》这本书它出现了107次,在《诗经》这本书里面更是出现了180次,在《荀子》这本书里君子这个词出现了304次,只要你熟读经典,你发现最后的核心词完全指向君子,99%的人希望自己成为君子,99%父母希望孩子做谦谦君子。
君子是什么易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要像天体运行一样永不停息,永远奋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自强不息,这才是君子;吃软饭、巧取豪夺、走捷径、坑蒙拐骗就是小人。对于君子的定位,最精准的是2000年前的诸葛亮,他给自己孩子的一封信“戒子书”中写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把君子定义解释的非常清楚。现在好多人挂着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实际上就是2000年前君子勉励自己的话语。
君子是什么刘备当年退守到白帝城后,对他孩子说要做谦谦君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以为是我刘备的儿子,人们就会尊重你,最终让人尊重的是你的贤和德。白鹿原电视剧里反复讲的德就是“见善必行,去恶从善”。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大义凛然,小人贪生怕死;君子一诺千金,小人背信弃义;君子怀德,小人怀惠;君子怀刑,小人怀土;君子义利兼顾,小人唯利是图。
做企业一定要义利兼顾,先有义、再有利。先讲义再讲利,用价值来做企业,以利字当头,为了挣钱,牺牲上、下游客户的利益,牺牲社会环保的利益,牺牲更多弱势群体的利益,就是唯利是图的小人,纵使钱再多,也让人鄙视。
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必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习总书记说过:“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才能开创未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从中汲取做人、做事、管理智慧。
上次去中航工业秦岭集团做培训,墙壁上写着“对员工的培训是领导给员工最大的福利“,这句话我觉得很震撼,有些企业为员工发一些糖茶烟酒就以为是最好的福利,其实这是错误的。无论企业有多大,必须要做党团工作、党群工作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华5000年文化智慧曾经催生那么多优秀的商人,他们富甲天下,造福于一方百姓,留下了不朽的美名。比如几千年前的王亥、范蠡、子贡、白圭、沈万三、乔致庸、胡雪岩,哪一个不是富可敌国,他们做企业靠的是中国优秀文化,讲诚信、守规矩、与人为善,这些商人宁肯家里卖房都不能欠伙计的钱,这就是诚信。
今天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张培合,男,1964年出生于甘肃省宁县。现任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陕西孔子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陕西省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会长、西安文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西安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商道》杂志总编辑,科教网总顾问、全民阅读全国联盟副主席、金花投资控股集团咨询委主任。
多年来,张培合致力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他是中国当代较早开展国学培训讲座的文化学者之一。自2003年起,由其开坛主讲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者的影响》等系列大型实战讲座一经推出,便引起了企业管理层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业界有着深远的影响。15年来,张培合在全国主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文化自信系列课程,超过1000场。
张培合专著有《慧思集》《静思集》《微思集》《广思集》《思想的力量》《君子之范》和《知行合一》《向上向善》。其中,《微思集》曾荣获第六届冰心散文集奖。特别是张培合著作《君子之范》,被全国各地的“合粉”朗诵、传播,掀起了全民争做君子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