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分为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青和初烘焙工序组成,而晾青和做青相互交替进行。
①制茶流程-晒青
晒青将采来的青叶,利用日光萎凋叫晒青。晒青的目的,是通过阳光照射,便茶青中一部分水分和青草气散发,增强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促进茶青内含物及香气的变化,为后续做青的发酵过程创造条件。这是凤凰单丛优异品质形成的第一个环节。
晒青工序:
晒青工具:
一、是用竹蔑编织成的竹筛,茶农们称谓'水筛',直径约120厘米,边高4厘米,筛孔直径0·66厘米,用于摊放鲜叶。每水筛摊放鲜叶约0·5公斤,摊放厚度越薄越好。
二、是晒青架,架高80~90厘米,宽约80厘米,用于承放多层水筛。晒青架应置于厂房外阳光充足处,薄摊好的茶青叶置于水筛中,承放在晒青架上,让阳光照射,不宜翻动。
三、是布网,由于有时候太阳不足热量不够,这时就可以用布网摊在地上,容易吸热。
晒青程度要掌握:
1.叶片失去原有鲜绿光泽,转为暗绿色;
2.青叶基本贴筛,叶质柔软已失去弹性;
3.茶青略有水香形成;
4.茶青失水率约为10%~15%左右。
晒青工序注意事项有:
1.阳光强烈时不能晒青,避免灼伤叶片;
2.避免晒青不足或晒青过度。晒青不足时,茶青含水量过多,少数叶张会变软,多数叶张呈紧张状态,导致成茶青条多,滋味苦涩;若晒青过度,因叶子失水过多,部分嫩叶会变红起皱,茶青就会还阳不起来,导致晾青时叶子不能恢复紧张状态,影响下一步的生化变化。
②制茶流程-晾青
将晒青后的茶青连同水筛搬迸室内晾青架上,放在阴凉通风透气的地方。
将晒青后的茶青连同水筛搬迸室内晾青架上,放在阴凉通风透气的地方,使叶子散发热气,降低叶温和平衡调节叶内的水分,以恢复叶子的紧张状态,称为晾青。
③制茶流程-做茶
碰青的原则:
有五个关键问题细述如下:
1·夜间进行做青在夜间做青的茶叶,通常是在下午一时左右开始采摘的鲜叶,具备的水分较平衡,有效物质多;夜间空气温度大,有利于茶叶的回青;二是夜间气温低,便于制茶操作,凤凰人的思想有一个概念,'过夜'是好茶,因而,在操作方面比较细致,综合这几个因素,在夜间进行做青较有利于白天制作。
夜间做青
2·做青工序中,要考虑如何保证茶青回青,茶青在碰青后如果不能按时回青,其制成的干茶一定带苦涩味。茶青的回青原理是:在晒青过程中,叶片受日光照射水分消失快,而枝条叶脉水分消失慢,形成叶片与枝条的含水量不同。在碰青过程中,通过振动刺激,枝条叶脉的水分在循环流动,不断补充到叶片细胞中,使枝、叶水分协调平衡,形成茶叶的回青。通过水分的相互间流动,把枝条叶脉里所含的有效成分,输送到叶片细胞,同时,可减少苦涩味。因此,在做青过程中,一定要解决好水分的平衡,达到按时回青,在正常的加工中,通过第三次碰青,就要达到回青。
没有做青前
经过三四次做青后没那么光亮
4·做青叶的红边程度,是判断发酵的依据其原理是,在碰青过程,给予茶青一定力度的碰损,使边缘叶细胞在酶的活动下,氧化而形成红边状态。其发酵适度与否,直接影响茶叶的质量。在碰青过程中,如果红边不够就要通过摇青,给予一定的力度磨擦叶片边缘;如果红边过多,就要减少摇青力度,控制氧化。
红边开始出现时就要减少摇青力度
优质茶青
④制茶流程-炒青
现代的杀青是手工或手工与机械生产相结合。杀青的目的,是用高温抑制做青叶的酶促氧化,控制茶叶色、香、味的形成。杀青也叫炒青。杀青的目的,是用高温抑制做青叶的酶促氧化,控制茶叶色、香、味的形成。杀青方法:手工杀青,用口径72~76厘米的平锅或斜锅,锅温掌握在200℃左右,青叶投人锅时,发出均匀的响声(好比热锅炒芝麻一样)。每锅投叶量1·5~2公斤。通过均匀翻动,开始以扬炒,让其青臭味挥发,以后转为闷炒,防止水分蒸发太多。炒至叶色渐变浅绿,略呈黄色,叶面完全失去光泽;无青臭气味,气味变成微花香(品种香),即为杀青适度。
杀青工序注意事项有:
⑤制茶流程-揉捻
揉捻的目的:
是使茶条成型,外型美观;使叶细胞破碎,茶叶内含物渗出黏附于叶面,经过生化作用,使茶叶色泽油润,滋味浓醇、汤色艳亮、耐冲泡。
揉捻过程的掌握要领如下:
(1)青叶出锅后,应稍透散水气,随即进行温揉,温揉叶质柔软易卷曲成条造型。
(2)揉捻的力度应掌握先轻后重,宜逐渐加压,以揉出茶汁为适度,不宜用力过重。
(3)如外形不壮直紧结,要进行第二次复炒、复揉以增强外形条索紧结。(4)揉捻过程,避免叶温升高,防止水闷产生。揉好的茶叶要及时拆松、薄摊,并及时进行烘焙,防止茶叶继续氧化,导致成茶滋味欠爽,汤色暗红。
⑥制茶流程-烘焙
这一步就是初制茶或简称毛茶的形成,凤凰单丛茶烘焙方法分为初烘、摊凉、复烘3个阶段。烘焙凤凰单丛茶烘焙方法分为初烘、摊凉、复烘3个阶段。其目的是蒸发叶内多余水分,促使叶内含物起热化、构香作用,增迸和固定品质,以利贮藏,凤凰单丛茶不能一次烘干。
摊凉:1—2小时,摊凉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待初烘茶叶凉透,梗叶水分分布均匀为适度。
复烘:将初烘叶进行第二次复焙,以炭焙为主,火温掌握在100℃左右,摊放厚度不能高于6厘米,烘至八成干则可起焙摊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