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百科成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是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天府之国”的中心,有着世界罕见的3000年城址不迁、2500年城名不改的历史特征。前316年,秦灭蜀,始设蜀郡并成都县。前311年,仿秦制重建城垣,为有文献记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之始,迄今已有2300多年。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锦城”之称,五代后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蓉城”,简称“蓉”。1921年始设市政筹备处,1928年正式设市。

历史沿革

成都具有悠久而独特的历史始原,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早在距今约4500年至3700年,成都平原已出现被后世称为“宝墩文化”的一系列古蜀先民的聚落中心。这些聚落中心均已夯筑了城墙,建筑了祭祀和集会的场所。根据“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历史遗存,基本可以推定,至迟在殷商晚期至西周初期,今天成都一带已经成为古蜀王国的中心都邑所在;而根据成都商业街战国船棺葬群的发现则进一步证明,至迟在战国早期,今成都市区中心可能已经出现比较规范的古典城市,极有可能就是古籍所说的古蜀最后一个王朝“开明王朝”的国都。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以其地设置蜀郡,在蜀王旧都一带置成都县,为蜀郡治所。公元前311年,蜀郡守张若在蜀国都城成都的基础上,修筑成都大城和少城,城市规制仿照秦都咸阳,这一重大事件被后世公认为成都建城的标志。此后,蜀郡守李冰在蜀人治水事业的基础上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把成都平原造就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为成都城市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使成都迅速成为西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自秦代兴建成都大城2000多年以来,成都城市或毁而重建,或扩而新建,城址从未迁徙,“成都”这一名称也从未改变,在中国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之中是绝无仅有的。

两汉时期,成都城市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到西汉末年已成为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手工商业都会。成都不仅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口岸。

从两汉至三国蜀汉,成都精美的蜀锦一直受到官方和民间高度赞赏和欢迎;这一时期,成都因出现一座专门织造蜀锦的官营作坊“锦官城”而获得“锦官城”和“锦城”两个别称。唐代,以成都为中心的“剑南西川道”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

中唐以下,成都又成为唐王朝的“南京”。五代前、后蜀和两宋,成都的繁荣再一次达于鼎盛,后蜀主孟昶曾下令在成都城上遍植芙蓉,成都故此得到“蓉城”的别称。宋代,四川地区被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简称“川峡四路”,故“四川”一名即由此而得,成都为益州路治所在。

元代,建置四川等行中书省,简称四川省,以成都为治所,这是成都为省治之始。明代,在四川建置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为布政使司治所。

明末清初,成都地区先后发生张献忠大西军、明军及清军之间的多次战争,城市遭到毁灭性打击,整个城池成为一片废墟,四川省的治所也一度被迫从成都移往川北的阆中;从康熙到乾隆,清政府推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鼓励垦荒占田,使川西平原和成都城市经济再度繁荣。

经过康熙、乾隆年间的两次重建和扩建,一座宏伟的成都新城又重新屹立于原来的旧城址之上。

清代,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四川省,成都为四川省治。民国初年,成都仍为四川省治所在地。

1922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为市,成立市政公所,县治保留。1928年,成都市政府建立,成都市为省辖市、省会。1949年12月,成都解放,始为川西行政公署驻地。1952年,行署撤销,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为四川省省会至今。

地理位置

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东缘,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2019年,全市土地面积为1433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的2.95%;市区(11+2口径)面积为3639.81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建成区面积949.5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最高处位于大邑县西岭镇大雪塘(苗基岭),海拔高度为5364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为岷江、湔江等江河冲积而成,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海拔高度一般在750米上下,最低处在简阳市沱江出境处河岸,海拔高度为359米。成都市由于巨大的垂直高差,在市域内形成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的独特地貌类型;由于气候的显著差异,形成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在区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为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带来极为有利的条件。

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

成都市土壤资源丰富,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黑色石灰土、棕色暗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暗棕壤11个土壤类,20个亚类,56个土属,150个土种;土壤类型多样,养分充分,土层深厚,质地适中,适宜各种农作物及林草生长。

森林资源

成都市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龙门山、邛崃山区,距离中心城区均仅有100公里左右;龙门山和龙泉山为成都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市拥有4个“森林及野生动物保护类型”自然保护区,而且森林树种丰富,植被良好,景色优美,林间包含有珙桐、玉龙厥、光叶厥等珍稀植物,栖息着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珍稀动物。2019年,全市有森林面积858.59万亩,森林覆盖率39.93%,活立木总蓄积量3592.33万立方米,森林年固碳量160.52万吨。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生物资源

成都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2019年在域内已记录的高等植物有264科1224属3390种,占全国种数的十分之一,占全省种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8种,其中有野生鸟类488种。成都市种植业、养殖业发达,水稻、小麦、油菜籽面积大,产量高;蔬菜品种丰富,四季常青,终年不绝;家禽、家畜饲养普遍,尤以生猪养殖全国著称;水产养殖异军突起,冷水渔业发展很快;经济林木资源种类较多,包括果树、茶树、桑树及木本油料植物;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川芎、郁金以及“三木”药材(杜仲、厚朴、黄柏)既能野生又宜家种,畅销全国,山区还拥有贝母、虫草、天麻等名贵药材;花卉和环保植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其种植面积、培育品种、生产数量都有大幅度提高。

郫都区新民场苗夫赏花基地

矿产资源

成都市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铁、钛、钒、铜、铅、锌、铝、金、银、锶、稀土等金属矿产,以及钙芒硝、蛇纹石、石膏、方解石、石灰石、大理石、煤、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共60种。成都市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天然气、硫铁矿、芒硝、化肥用蛇纹岩、石膏、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砖瓦用页岩、膨润土、砖瓦用黏土、饰面用蛇纹岩、饮用天然矿泉水、医疗热矿泉水。成都地区开发利用天然气历史悠久,至迟在西汉年间,邛崃就利用天然气(火井)从事煮盐,有近2000年的历史;天然气探明储量16.77亿立方米,是成都市的优势矿产资源。成都地区矿泉水资源分布广泛,饮用矿泉水埋藏于平原下部含水层及台地丘陵区,可开采资源1.71亿立方米/年,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医疗用热矿泉水分布在龙门山、邛崃山、龙泉山区。成都地区为全国钙芒硝矿产资源最集中产地,已探明储量98.62亿吨,主要分布在新津县牧马山地区;建筑原料非金属矿主要包括水泥用石灰岩矿、砖用页岩矿,均储量丰富,也系成都的优势矿产资源。

水利资源

成都市水资源总量为101.87亿立方米,总量虽然丰富,但因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很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679立方米(按户籍人口计。成都市地处长江支流岷江及沱江流域,岷江及沱江干流穿越市境,市境内岷江干流长96公里,沱江干流长146公里,岷江、沱江流域面积分别占55%、45%。成都市过境水量中以岷江过境水为主,不仅水量丰富,而且水质优异,洪枯变化较小,地势居高临下,便于自流引用,为成都主要供水水源。成都市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共达29.21亿立方米,且埋藏深度较浅,含水层厚度大,便于开发利用;但因城市化的进程,使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故对地下水应以保护为主,适度进行开采。全市拥有各类蓄水设施24993处,其中有水库262座(大型1座、中型6座、小一型54座、小二型201座),各类蓄水设施实际蓄水53213万立方米。

自然景观

成都市是全国著名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成都处在由剑门蜀道、九寨沟、成都、峨眉山、长江三峡等旅游胜地组成的四川旅游环,以及由北京、西安、成都、昆明、桂林、广州等旅游中心组成的全国旅游环的结点上,又是内地前往西藏的主要通道,优越的旅游地理位置为开发利用丰富的成都旅游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成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水俱全,自然风光绮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成都的山景具有高、险、奇、秀、幽的特色,有如“天下幽”的青城山、雄奇多姿的九峰山、高耸挺拔的西岭雪山、景色秀美的玉垒山;水景中有汹涌湍急的溪流,清澈明亮的水潭,飞珠溅玉的瀑布,秀美如画的湖泊;生物景观中有少见的桂花林、箭竹林、杜鹃林等植物群落,以及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成都市的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已形成以成都市区为核心,组合不同、风格各异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92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9个、国家AAA级及以下旅游景区共42个),以及众多省、市级风景片区。

行政区划与人口

行政区划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也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成都市的行政辖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经调整逐步扩大:1976年将温江地区的双流县、金堂县划入成都市管辖;1983年,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撤销温江地区,将其10个县并入成都市;1990年,调整成都市区划,将原来的5个区划分为7个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原新都县、温江县撤县设区;201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双流县撤县设区;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资阳市代管的县级市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201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郫县撤县设区;2020年6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原新津县撤县设区。截至2020年,成都市辖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双流、郫都、新津12个区,简阳、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5个县级市,金堂、大邑、蒲江3个县。另外,成都市有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2014年10月2日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新区);2020年4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立成都东部新区。

人口与民生福祉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市常住人口为2093775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5818917人,增长38.49%,年平均增长3.3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成都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突出“创新提能年”主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加快恢复,民生福祉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十三五”实现圆满收官,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综合

(一)地区生产总值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7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5.2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5418.5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11643.0亿元,增长3.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45.1%、52.2%。三次产业结构为3.7∶30.6∶65.7。

(二)财政税收

财政运行状态良好。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税收收入1130.4亿元,增长3.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74.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58.0亿元,增长7.5%。税务部门组织税费收入3538.9亿元,其中组织税收收入(不含海关代征)2925.9亿元,增长0.8%。

(三)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坚持“投资唱主角”,以“新基建”为牵引开展项目促建行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26.3%;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2.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3%。重点区域投资较快增长,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东进”区域完成投资分别增长15.0%、8.4%。

图32016—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四)物价

价格水平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10.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医疗保健类上涨0.5%。

二、国民经济各行业

(一)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强基行动。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7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其中种植业675.8亿元,增长2.4%;林业28.2亿元,下降10.5%;畜牧业303.1亿元,增长6.5%;渔业30.5亿元,增长8.1%。粮食产量227.9万吨,增长0.9%;经济作物产量826.4万吨,增长0.6%,其中中草药材、水果、蔬菜及食用菌、茶叶产量分别增长1.3%、1.1%、0.6%、0.6%。生猪出栏400.4万头,增长8.4%。肉类产量44.1万吨,增长1.0%。

种植结构持续优化。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093.3万亩,比上年下降0.6%。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8.5万亩,增长0.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24.8万亩,下降1.9%。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01.7万亩,下降4.0%;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61.9万亩,下降0.3%;中草药材播种面积21.8万亩,增长0.9%。

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项目424个,完成投资511.8亿元。年末共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农民合作社11075家,家庭农场9223家,农业职业经理人17180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市级星级园区28个、县级园区31个,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72.7%。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全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3亿人次。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5.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6万亩。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稳中向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合计增长6.5%,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14.4%,汽车产业增长1.9%,机械产业下降1.7%,石化产业增长6.2%,食品饮料及烟草产业增长7.3%,冶金产业增长3.9%,建材产业下降3.9%,轻工行业下降5.5%。

先进制造业能级提升。五大现代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饮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先进材料产业和能源化工产业)营业收入12733.7亿元,比上年增长9.9%。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16.7%、14.8%、13.6%。

建筑业发展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12.3亿元,比上年增长4.2%。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竣工产值2831.6亿元。房屋施工面积31082.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425.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20.7%。

(三)房地产业

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9.2%。商品房销售面积(含预售)3680.3万平方米,增长4.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826.7万平方米,增长10.6%。商品房销售额4470.7亿元,增长16.3%,其中住宅销售额3740.1亿元,增长24.5%。

(四)旅游业

旅游市场逐步恢复。持续推进世界旅游名城建设,获评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锦江公园、锦城公园、天府绿道成为游客和市民喜爱的新景点,“八街九坊十景”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全年接待游客2.0亿人次,恢复至上年同期的72.9%;实现旅游总收入3005.2亿元,恢复至上年同期的64.4%。年末全市共有4A级以上景区51个,三星级以上饭店78家,旅行社729家。

(五)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

交通运输平稳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897.1亿元,比上年下降0.9%。全年旅客周转量764.6亿人公里,下降40.1%。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46.8亿人公里,下降40.8%;公路旅客周转量60.0亿人公里,下降33.5%;航空旅客周转量657.8亿人公里,下降40.6%。全年货物周转量453.1亿吨公里,增长6.1%。其中,铁路运输货物周转量97.0亿吨公里,增长7.3%;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340.3亿吨公里,增长5.8%;航空运输货物周转量15.8亿吨公里,增长6.0%。

表52020年交通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六)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实施新消费引领的提振内需行动,发展户外消费、在线消费、夜间经济、周末经济等新消费场景。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18.5亿元,比上年下降2.3%。按经营地统计,实现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817.4亿元,下降2.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1.2亿元,下降0.7%。按消费形态统计,餐饮收入1124.2亿元,下降1.8%;商品零售6994.3亿元,下降2.4%。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餐饮收入增长14.5%、219.7%。

消费结构持续改善。16大类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8个门类实现正增长。其中文化办公用品类比上年增长24.8%,粮油食品及饮料烟酒类增长15.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0.0%。消费升级类商品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164.6%、35.9%、38.7%。

(七)金融业、证券业和保险业

金融信贷规模扩大。加快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成都农商行回归市、区国企控股,实施“三大金融基础工程”,出台“蓉易贷”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特色金融功能区建设,新组建市级再担保公司,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114.8亿元,比上年增长7.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365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6%;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1147.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8%。金融改革创新深化,获批全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工作居全国前列。

表62020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资本市场保持活跃。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西部服务中心运行良好,中欧国际交易所西部中心落户成都。年末共有境内外上市(含过会)公司122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97家,新增上市和过会公司19家;共有证券公司4家、期货公司3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证券公司分公司62家、基金公司分公司14家、证券营业部212家、期货营业部46家。全年股票市场融资231.2亿元;证券交易额1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2.0%。

保险领域整体稳健。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044.7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13.2亿元,增长10.6%;人身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31.5亿元,下降3.0%。各类保险赔偿与给付支出308.9亿元,增长8.7%。其中,财产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166.8亿元,增长6.6%;人身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142.2亿元,增长11.2%。

三、对外经济

(一)战略通道

开放通道持续拓展。深入贯彻“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开通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线130条,其中定期直飞航线79条,新开通航线6条,国际航线规模稳居全国第四、中西部第一。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074.2万人次,居全国第二。开行国际班列4317列,比上年增长35.5%。

(二)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逆势上扬。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出口总额4106.8亿元,增长23.7%;进口总额3047.4亿元,增长20.7%。“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全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总额2226.6亿元,增长29.9%,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1.1%;对东盟、欧盟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20.0%、30.1%。外贸商品结构持续改善,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3384.3亿元,增长33.6%,占出口总额的82.4%。

(三)交流合作

外资招引力度加大。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99家,在蓉世界500强企业305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504.2亿元,新批或增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外资项目112个。开放合作不断加强,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20个,国际友城和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104个,中日(成都)地方发展示范区挂牌成立。

(四)开放平台

开放平台能级提升。自贸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四川天府新区成为首批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之一,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获批设立省级经开区。自贸试验区全年新增注册企业42188家、新增注册资本3728.5亿元;其中新增外资企业292家、新增注册资本250.1亿元。自贸试验区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65.0亿元。

四、人民生活和民生保障

(一)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75元,比上年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93元,增长5.9%;其中工资性收入28825元,增长6.7%;经营净收入4658元,下降1.8%;财产净收入4886元,增长4.4%;转移净收入10224元,增长8.3%。人均消费性支出28736元,下降3.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32元,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13088元,增长7.3%;经营净收入6602元,增长11.1%;财产净收入2529元,增长8.5%;转移净收入4212元,增长8.2%。人均消费性支出18501元,增长5.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6.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1.84,比上年缩小0.04。

(二)社会就业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在全国率先出台灵活从业人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5.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万人,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全年发放失业补助金26.4亿元。

(三)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健全有力。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6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5.3万人。财政民生保障投入持续加强,全年2.2万城镇居民、7.7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保障资金投入9.4亿元,其中投入农村7.0亿元。公共服务投资比上年增长29.8%,教育、卫生投资分别增长23.4%、44.5%。年末共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326处,社区服务中心253个;各类社会福利机构307个,拥有床位4.3万张;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489个,拥有床位12.5万张。

五、社会事业

(一)教育

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219所,新增学位13.6万个。年末共有在蓉高校65所,在校学生103.9万人,其中本专科学生92.7万人,硕士研究生9.4万人,博士研究生1.7万人,专任教师5.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7所,在校学生17.9万人,专任教师0.9万人;普通中学635所,在校学生66.4万人,专任教师5.6万人;普通小学623所,在校学生106.2万人,专任教师6.2万人;幼儿园2732所,3岁以上在园幼儿61.5万人,专任教师4.5万人。

(二)科学技术

(三)文化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持续推动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成都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诗歌节、第八届中国网络视听大赛、第九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年末共有博物馆(含民办)159个,文化馆23个,公共图书馆23个,各类书店3650家。年末共有广播电视台18座,制作广播电视节目26套;制作电视节目28套。年末共有有线电视用户349.0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38.7万户。

(四)卫生健康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95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90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5个,妇幼保健院21个;共有三级甲等医院39家,新配置救护车117辆。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15.4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4.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2万人,注册护士9.3万人。全年诊疗14368.2万人次。截至年末,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56例(境外输入298例),累计出院425人、死亡3人;共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165家。

(五)体育

体育事业稳步推进。持续推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成功申办2021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2024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世界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全年举办国家级体育赛事12场。积极筹备大运会,13个新建场馆、36个改建场馆已全面开工并有序推进,21处场馆设施完工。年末共有全民健身路径8988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480个。全年组织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4575场次,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人数1500万人次。

六、城市治理和应急能力

(一)基础设施

城市建设品质提高。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1286.2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975.3平方公里。城市道路管护面积1.7亿平方米。全年供水总量17.1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量8.5亿立方米。生活污水处理率93.9%。全年天然气供应量69.8亿立方米,年末家庭用天然气户数728万户。全年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661.3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

交通路网建设加快。全年新改建公路281公里,年末公路总里程29627.1公里,等级公路2957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77.5公里。年末机动车拥有量603.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4.6%;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441.4万辆,增长4.0%。

公共交通发展提速。年末全市公交线路长度17350.3公里,比上年末增长3.1%;公交车线路1171条,增加39条;公交营运汽车15452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558公里,其中地铁运营线路长度518公里,增长71.5%;地铁客运总量12.2亿乘次。

(二)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74起,比上年下降3.5%;死亡人数254人,下降7.3%;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14人,下降12.5%。全年交通事故1764起,下降1.6%;死伤人数1741人,下降8.1%;直接经济损失495.4万元,下降10.9%。火灾事故2690起,下降3.2%;直接财产损失5476.7万元。

(三)环境保护

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优,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为95.4%,比上年提升4.7个百分点;锦江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市控以上断面全面达标;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0天,优良天数比例76.5%,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5.9%、4.7%。

七、重大战略部署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成渝合作务实推进。聚焦“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编制推动成渝全面深化合作工作方案,签署合作协议75项,推进合作项目236个。成德眉资同城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协作、设施互通、服务共享持续深化,推进“三区三带”产业协作项目464个、完成投资1088亿元;市域铁路成资S3线和14条城际“断头路”开工建设,成都都市圈日开行动车107.5对,开通跨市域公交线路及地铁城际摆渡车线路9条;实现同城办理政务服务事项55项。“两区一城”协同发展,编制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定西部(成都)科学城发展战略规划;成都东部新区正式获批省级新区。

(二)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公园城市形态持续优化。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全面塑造“青山绿道蓝网”城市空间形态。全市新增绿地面积2004.2公顷,年末森林蓄积量3677万立方米,森林面积864万亩,森林覆盖率40.2%,比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市辖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9%。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城公园、锦江公园等重大生态项目,打造“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和公园城市示范片区,新建天府绿道650公里,累计建设4408公里,依托绿道串联生态区26个、绿带47个、公园53个。

(三)产业功能区建设

产业功能区建设深入推进。划定66个产业功能区核心起步区401平方公里,新开工和建设标准厂房1100万平方米,建成首批示范性产业社区40个。实施产业功能区法定机构改革试点,集中开展项目招引攻坚行动,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338个、总投资6855.9亿元,其中百亿级重大项目20个。

(四)新经济新动能培育

(五)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六)高效能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开展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专项整治,全年建设示范智慧社区、主题社区200个,建成社区综合体75个,新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603个,“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基本形成。完成棚户区改造6532户、城中村改造2215户,整治背街小巷134条、“两拆一增”点位1684个,实施老旧小区改造300个。

中日稻米文化交流新高度:金龙鱼五常基地原香稻在日斩获“最优秀奖”

甘南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多措并举打造营商环境新气象

《新时代福文化研究与应用》首发式在榕举行推动福文化创新发展

三获南山奖!海信空调打造健康舒适家居环境

【产融共进】不忘初心,以金融暖流润泽乡村振兴

6年213.8万户!黑龙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成果丰硕

廊坊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电动自行车燃烧实验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河北经济管理学校第十四届“唱红歌诵经典”班级风采大赛(决赛)完美收官!

马上金融“玩转”数字产业峰会,金融科技新乐章即将奏响丨马上金融

河北邢台:多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午托班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金色雨见证首座圣龙杯,海信新风空调小氧吧X3助力电竞新体验

浏阳大瑶镇17家造纸企业将重组为4家集团

聚焦绿色出行,沃尔沃质量书写行业革新

闽疆文化交流会:品味天山北麓葡萄美酒,共庆金秋丰收

多赛道并行,海底捞新品牌烤串店“火焰官”落地无锡

泉州司法强戒所与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共建大学生禁毒教育基地

辽宁岫岩驻村干部做“直播”“土特产”搭上“网销快车”

陈家恬及其《日落日出》:走进乡村读懂农民

辽宁千山奇松节开幕,30余株奇松邀您共赏!

湖南之窗全媒体湘潭工作部挂牌,助力湘潭新发展

杭州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推陈出新,全方位多维度助力企业发展

石煤机公司承担的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通过验收

融资破冰,信心提振!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力推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小微企业迎发展春天

张宣科技:创新路径为“全国首个绿色钢铁工业转型示范区”培育工匠人才

省委书记主持会议,湖南将大力调整优化一批高校和学科专业设置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京B2-20213959|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发行许可(京)字第20358号

网络出版许可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10310号|网络直播许可京网文(2021)3443-945号

THE END
1.成都香烟批发市场在哪里成都香烟批发市场在哪里 成都香烟批发市场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十二桥路附近的成都烟草交易市场。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其香烟批发市场自然也相当繁荣。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的烟草交易市场,是成都地区最大的香烟批发市场之一。这里汇聚了众多品牌和种类的香烟,从国内知名品牌到进口香烟,应有尽有。 https://www.yanbeige.com/xinjian/855d0edc8df50.html
2.成都购物攻略,成都购物清单/指南,旅游买什么便宜/划算携程攻略成都购物攻略,携程攻略社区!成都旅游买什么便宜、买什么划算,提供成都购物清单、购物指南、购物中心等实用信息,免除您的成都旅游购物困扰,享受疯狂的shopping,满载而归。旅游购物,从携程开始。https://m.ctrip.com/html5/you/shops/n2015171.html
3.阳光烟酒水批发市场地址.电话.联系方式.烟酒店点评九联汇阳光烟酒水批发市场:进入名烟名酒店页面,查看更多关于烟酒店的地址、电话、菜单、价格、营业时间介绍,了解商城最新的折扣优惠券、用户点评信息。https://m.yanpk.com/item-39161.html
4.重磅!中国食品批发市场大全167个市场升级版!新闻中心经营范围:糖果、饼干、蜜饯、饮料、烟酒、保健品、炒货以及农副土特产品。 名称:江苏扬州副食品城;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桥东; 经营范围:糖、酒、副食、南北货、洗化日杂等。 名称:张家港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丰镇虹桥村; http://lytjh.com/newc/225.html
5.成都便利店收银台图片成都烟酒柜定做成都超市促销台价格成都成都货架厂配套设施齐全,成都收银台,成都烟酒柜,成都促销花车,成都购物篮/购物车,成都挂钩/挂杆等,详情拨打400-0261168http://www.cdqyhc.com/qtpt/
6.2023年中国银行信贷业务市场运营趋势报告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银行信贷业务市场全景调研与投资前景报告 信贷业务又称为信贷资产或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通过放款收回本金和利息,扣除成本后获得利润,所以信贷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赢利手段。 共研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银行信贷业务市场全景调研与投资前景报告》共十四章 。首先介绍了银行信贷业务行业市场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9208417.html
7.和天下香烟批发价多少钱一条我抽烟已经很多年了,各种品牌的香烟都尝试过。和天下香烟给我的感觉非常独特,香气浓郁,口感舒适。我一般是直接去烟酒店批发,价格在600元左右一条。虽然有时候会感觉价格有点高,但是和天下香烟的品质确实让我满意。 消费者王女士(成都): 我不抽烟,但我父亲是个老烟民。他最近开始尝试和天下香烟,说口感非常好。我http://www.fa877.com/yx/49018.html
8.烟酒批发地址详情,位置示意图,地图位置,交通指引,周边酒店烟酒批发,地址位于华林二路14-16号附近,靠近东华一路、华林二路、东华三路和东华二路。在公共交通方面,附近设有多个公交站,包括东华三路华林一路口、华林一路民兴路口、人民塘东二路南、华林小区等,可以换乘14路、199路、1047路、夜间7路等多条公交线路。此外,您还可以在机车厂地铁站搭乘成都地铁17号线[二期https://cd.city8.com/gouwuguangchang/69687903_5253.html
9.买成都烟酒柜白酒柜零售卷烟红酒展柜展示柜货柜定制工厂批发这款是属于钢木款烟酒柜,框架采用黑色铁件喷塑、木质层板采用多层实木板材,底座低带不锈钢边框防潮。顶部眉头采用铁件喷塑广告牌更能显示品牌!背部9毫米多层实木背部,层板可上下调节方便陈列大大小小不同的产品!买成都烟酒柜白酒柜零售卷烟红酒展柜展示柜货柜定制工厂找我们厚朴公司用得放心! https://cddszg.cn.china.cn/supply/5095930154.html
10.「成都市成华区糖业烟酒公司麻石桥综合商店招聘」成都市成华区糖业烟酒公司麻石桥综合商店于1991-07-19创建 。公司法定注册地址:成都市四二0厂宿舍区57栋主要市场领域为糖果、糕点(限分支机构经营)。日用杂品、日用百货、文化用品、劳保用品、建筑材料、针纺织品。单位规模1-20人,单位性质集体所有制是一家在成都市不断发展进步的批发/零售公司。 查看全部 基本信https://m.kanzhun.com/firm/wage/1XV-39m9E1U~.html
11.有轨迹重叠,请及时报备并按要求落实防疫措施3月6日,8:20自驾车到胜利街中兴现代居正门,后步行至三小学对面宏图打印社,8:40自驾车到农业生产资料二店,15:00步行到渤海街批发市场北门农商行,后步行到批发市场东门德丰农资店,15:40步行到农业生产资料二店,17:00乘坐出租车(吉HTB671)到亿洋城一期,17:30步行至亿洋城二期,后步行回到亿洋城一期家中,未再外出。https://www.cd-psychologist.com/4120/news/xinwendongtai/2022/0323/24008.html
12.成都西站附近周边哪里有烟酒饮料专卖公交站点周边成都西站附近哪里有烟酒、饮料专卖?坐公交怎么过去?地址 电话? 小编推荐: 开朗的乌冬回答于 2024年11月8日 成都西站附近的烟酒、饮料专卖有: - 悠乐味 距离成都西站215米,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西货站路555号(清江苑) 。可换乘地铁4号线,822,89,32A,226B路环线,226A路环线,736路等公交车。https://mbus.mapbar.com/chengdu/68G93z8b_7hP_545
13.2023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五)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按经营地统计,实现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591.8亿元,增长10.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09.8亿元,增长8.9%。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8180.0亿元,增长6.9%;餐饮收入1821.6亿元,增长26.1%。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餐饮收入分别增长http://www.etmoc.com/look/Statslisth?Id=7408
14.成都汇鑫货架厂汇鑫商业器材超市货架便利店货架定制展架都江堰汇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 公司主要生产超市货架,便利店货架,定制展架,钢木货架,服装道具,收银台,烟酒柜,名酒专卖,货架批发,货架厂,展柜厂,展柜定制,陈列布局,整店建设,办公桌设施等,汇鑫商业器材,金属及木制品。 是一家独资企业。 公司位于山清水秀 的http://huix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