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茶的美丽故事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只见开水冲泡下去,热气环绕升起,化作一朵白莲花,随后热气飘散,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暗喜,到京城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却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说出实情。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知县用黄山泉水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升熊知县为江南巡抚。熊知县心中感慨万千,心想:“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他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

二、西湖龙井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学着采起了茶叶,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告太后生病了。乾隆皇帝随手将一把茶叶向口袋里一放,急忙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上火,双眼红肿,胃里不适。此时乾隆皇帝来到,只觉一股清香,往口袋里一摸,原来是采的一把茶叶,已经干了。宫女将茶泡好,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红肿消了,胃也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立即传令将狮峰山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三、碧露春相传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东洞庭山上住着的一个名叫阿祥小伙子。两人心里深深相爱着。有一年,太湖中出现一条凶恶残暴的恶龙,扬言要碧螺姑娘,阿祥决心与恶龙决一死战,一天晚上,阿祥操起渔叉,潜到西洞庭山同恶龙博斗,直到斗了七天七夜,双方都筋疲力尽了,阿祥昏倒在血泊中。碧螺姑娘为了报答阿祥救命恩,她亲自照料阿祥。可是阿祥的伤势一天天恶化。一天,姑娘找草药来到了阿祥与恶龙博斗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树长得特别好,心想:这可是阿祥与恶龙博斗的见证,应该把它培育好,至清明前后,小茶树长出了嫩绿的芽叶,碧螺采摘了一把嫩梢,回家泡给阿祥喝。说也奇怪,阿祥喝了这茶,病居然一天天好起来了。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头也落了地。就在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时,碧螺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她倒在阿祥怀里,再也睁不开双眼了。阿祥悲痛欲绝,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树旁。从此,他努力培育茶树,采制名茶。“从来佳茗似佳人”,为了纪念碧螺姑娘。人们就把这种名贵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五、信阳毛尖相传信阳地区乡民生活疾苦,患有一种叫“疲劳痧”的疫病。一位善良的姑娘到处寻医,遇到一位采药老人告诉其很远的南方有一种树叶能治病。姑娘跋山涉水终于找到茶树,但看管茶树的老人告诉姑娘,摘下的种子必须10天内种进泥土。姑娘为了在10天内能赶回去化作了一只画眉鸟,回到家乡后将树籽种下,姑娘因其力气耗尽而亡。不久茶树长大并在山间繁衍,乡民们也用茶叶治好了疫病,从此信阳也就有了茶山。

六、君山银针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产银针名茶,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的。

七,大红袍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生长环境命名的不见天、金锁匙;以茶树形状命名的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

八、铁观音相传,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上尧茶农魏饮制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观音菩萨,十年从不间断,可见礼佛之诚。一夜,魏饮梦见在山崖上有一株透发兰花香味的茶树,正想采摘时,一阵狗吠把好梦惊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发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于是采下一些芽叶,带回家中,精心制作。制成之后茶味甘醇鲜爽,精神为之一振。魏认为这是茶之王,就把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繁殖。几年之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因为此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又是观音托梦所获,就叫它“铁观音”。从此铁观音就名扬天下。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郑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多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

九、六安瓜片六安瓜片的历史渊源,史料尚无考证。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两。一是说,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朴,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信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峰翅”(意为蜂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子,逐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

二是说,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一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俱丽,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行也高价收买,以促茶农仿制。新茶登市后,蜚声遐迩,连峰翅亦逊色多矣。峰翅品质虽优于大茶,但其采制技术均与大茶相同。而瓜片却脱颖而出,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为全国名茶。

十、庐山云雾中国著名绿茶之一。巍峨峻奇的庐山,自古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山从平地起,飞峙江湖边,北临长江,甫对鄱阳湖,主峰高耸入云,海拔1543米。山峰多断崖陡壁,峡谷深幽,纵横交错,云雾漫山间,变幻莫测,春夏之交,常见白云绕山。有时淡云飘渺似薄纱笼罩山峰,有时一阵云流顺陡峭山峰直泻千米,倾注深谷,这一壮丽景观即著称之庐山“瀑布云”。蕴云蓄雾,给庐山平添了许多神奇的景色,且以云雾作为茶叶之命名。据载,庐山种茶始于晋朝。唐朝时,文人雅士一度云集庐山,庐山茶叶生产有所发展。相传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庐山香炉峰下结茅为屋,开辟园圃种茶种药。宋朝时,庐山茶被列为“贡茶”。庐山云雾茶色泽翠绿,香如幽兰,昧浓醇鲜爽,芽叶肥嫩显白亮。

庐山云雾茶不仅具有理想的生长环境以及优良的茶树品种,还具有精湛的采制技术。在清明前后,随海拔增高,鲜叶开采相应延迟到“五一”节前后,以一芽一叶为标准。采回茶片后,薄摊于阴凉通风处,保持鲜叶纯净。然后,经过杀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制成成品。

由于庐山云雾茶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现在,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销往日本、德国、韩国、美国、英国等国,尤其是随着庐山旅游业的发展,庐山云雾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凡到庐山的中外游客,都买些庐山云雾茶,以便馈赠亲友。1959年,朱德同志到庐山品尝此茶时,欣然作诗称颂:“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THE END
1.金骏眉红茶与六耳猕猴:一段奇妙的茶文化与传说相遇之旅在中国的茶文化中,金骏眉红茶是一种备受推崇的名茶。而六耳猕猴,则是一个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动物形象。这两者之间似乎没有任何联系,然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发现了它们之间隐藏着一段奇妙的故事。 第一章:金骏眉红茶——千年传承 金骏眉红茶源于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品种。它以其特https://www.coffee.cn/tea/post/137412.html
2.红茶的梦魇王子的沉醉在一片古老而宁静的小镇上,隐藏着一个传说——红茶王子。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童话中的角色,却又带有一丝神秘和传奇色彩。他的故事不是关于权力或者荣耀,而是关于对美好事物的无尽追求。 红色的传说 小镇上的人们都知道,红茶王子是一个隐居者。他不出门,只在自己的园中种植那些珍贵的红茶树。他每天都会品尝自己培育https://www.aceye.cn/lv-cha/889512.html
3.名人与茶的简短小故事揭秘工夫茶之谜名人与茶的简短小故事揭秘工夫茶之谜 工夫茶:探秘一壶艺术品的诞生 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工夫茶如同一道传承千年的美食,蕴含着对时间、水温、茶水比例以及冲泡技艺的精妙调配。它不仅是一种饮用方式,更是对品味和手艺的一次深度考验。在宋代,这种讲究的茶叶冲泡艺术首次亮相,它在广东潮汕地区与福建漳州、泉州等地共同https://www.fikyjuyw.cn/tu-pian-zi-xun/457530.html
4.10个简短的航空小故事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10个简短的航空小故事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3998355
5.红茶的故事「关于正山小种的故事」红茶的故事「关于正山小种的故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红茶的故事,以及关于正山小种的故事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一、高山茶叶品牌故事https://www.mpegnet.cn/hc/186896.html
6.友情故事简短四百篇友情故事简短四百篇是一个十分精彩的故事集,内含多种主题和风格的故事,它们适用于各种读者,为您提供了一个多彩多样的阅读体验,满足不同口味和兴趣。无论您是在寻找娱乐、学习,还是渴望探索不同文化和传统,友情故事简短四百篇故事集都会为您提供丰富的故事世界。https://www.limaogushi.com/g/32147.html
7.我和红茶的故事我的日常里的小确幸一壶温暖的红茶后来,当一切似乎都要崩溃的时候,那份熟悉而温暖的声音,又重新响起了。我找到了自己的小确幸,在喧嚣中寻觅着属于自己的宁静,而这壶简单却充满意义的红茶,就是那个声音。” 在这个故事里,尽管“紅茶”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事物,但它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紧张与放松之间的一道桥梁。而对于我来说,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对https://www.gztep.com/qi-ta-cha/4062.html
8.白小邪的相册白小邪的主页 广播 相册 日记 豆列 片单 书单 >返回相册第7张 / 共19张上一张/下一张 上传于2012-05-11 13:34:45 回应转发赞收藏 白小邪(北京) 喜欢推理、悬疑、侦探类的小说、影视剧! 喜欢世界政经!欢迎科普…… https://www.douban.com/photos/photo/1544080173/?cid=104116272
9.的幼儿能口齿清楚的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搜索 【单选题】的幼儿能口齿清楚的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A. 3-4岁 B. 4-5岁 C. 5-6岁 题目标签:儿歌幼儿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A 复制 纠错举https://www.shuashuati.com/ti/59b92e63ae474a4a8e95fe29cbd88226.html?fm=bd9a32fd13d2e099a01114986fdaa66fc3
10.魈荧R雨后小故事#魈荧#阅前须知:来自炽热冰红茶炽热冰红茶 21-10-31 17:51 来自三星android智能手机 【魈荧R】雨后小故事#魈荧# 阅前须知:全文使用旅行者来代称荧。毫无逻辑的小/黄/文,为肉而肉,有ooc,我只是想看魈荧做那个爱而已(闭嘴 长图 ?收藏 3 22 ?95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https://weibo.com/7718687357/KFikA9siD
11.最新微信个性签名简短有深意微信个性签名怎么显示在主页上14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微信个性签名简短有深意 微信个性签名怎么显示在主页上篇一 我庆幸,在我的一生中没错过你。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世界之大只想要你 ╰☆ら我会一直 一直一直 一直在爱你 ╰☆ら我会永远 永远永远 永远在想你 女人对男人往往会朝思暮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1808147/
12.十点小故事最新章节张若妤十点小故事免费全文阅读男女主角分别是靳卓易妮妮的其他类型小说《十点小故事》,由网络作家“张若妤”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十点小故事》是一部十分受读者欢迎的小说,最近更是异常火热。《十点小故事》小说主要讲述了靳卓易妮妮的故事,同时,靳卓易妮妮也就是这部小说里面的男主角http://www.gzjhedu.com/gzxs/58737/
13.列宁戒烟的故事当他看到苏联报刊上发表的左琴科写的有关列宁的小故事,因为明快、简短、质朴,便也随手译出,发表在《中苏文化》《新华日报》《文艺阵地》等报刊上,并于1942年春由重庆生活书店结集出版了第一版《列宁的故事》。他从城里回乡下家中,也将这些译稿带回家中,那时彭龄四五岁年纪,跟母亲学习字等启蒙教育时,左琴科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pj43ex0.html
14.海上茶道滥觞桐关――武夷山桐木关与红茶的故事没想到,第二年该传教士托人找到这茶农,还要那种“小有的品种”茶,并愿以高于原来的价钱订购,这就是红茶鼻祖、后人所称道的“正山小种红茶”。这种茶叶武夷山人并不喜欢,国人也不青睐,没想到欧洲人却对它如痴如醉,黑乌鸦变成了金凤凰。桐木红茶的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后来被百姓戏编入顺口溜《武夷十八怪》中http://www.np.gov.cn/cms/html/npszf/2015-09-12/1969453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