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农村老话流传了好多年,我小时候就听说过。
“丧不后补”
有一朋友的父亲过世了,我得知消息后,匆匆赶到她家,她父亲已出殡下葬了。我不能补礼金,只好在老人家遗像前磕了三个头。
这是因为葬礼完毕,你还去送礼金(物),这是在诅咒别人家再死人,是缺德行为。
“喜不送伞”
逢人家结婚的大事,不能送伞,因为“伞”谐音“散”,结婚是喜事,我们会祝福一对新人百年好合。婚礼上你去送伞,不是预示新郎新娘要“散”伙,不能白头偕老吗?
“寿不送烟”
有人给家中老人做寿,儿孙满堂,喜气洋洋,结果你送两条烟作寿礼,老人家肯定不高兴。由于“烟”为“咽”的谐音,你希望老寿星早点咽气吗?而且“烟”代表烟消云散,也是不吉利的。
当然,为老人祝寿更不能送钟,送钟谐音“送终”,更不吉祥。
中国幅员辽阔,文化底蕴丰厚,很早就有“入国问禁,入乡随俗”的观念。这个观点看来很普通,但是应用到生活中就发现这个观念很重要,也很实际,说的就是做事做人的一些规矩。
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我就来补充一下。第一,喜不送伞,过去我这边女人出嫁就有伞,这叫收伞礼。比如过去女人出嫁男方要备轿子来抬,她要在娘家带把伞上轿。到了男方家门口就要停轿,然后新娘下轿就要打伞,男方就要给收伞礼,不给收伞礼她不收伞也不进门。第二,寿不送烟,烟和冤咽同音是不吉祥的。做寿本来是件高兴的事,送烟是不吉利的反而老人不高兴!第三,丧后不补,意思是人过世后不再补礼金,反过来说,你又想要他家死人。在农村来说是最忌讳的,现在还一直保持这种忌讳。
这些老话都不吉利,是不能说的。还有一个不吉利的话叫“送钟”,“钟”与“终”音同但意思就差远了,这一般情况下也是不能乱说的。
在这“送钟”上我可犯了一次大忌。我记得那是1988年春节临近,首长们半开玩笑说:“副参座,过年了,有啥表示呀?”我呢,笑而不答。后就琢磨开了,首长们啥也不缺,但屋里就是少一个挂钟,觉得这实用,就交待管理科去办。
很快,管理科就办好了,给分区首长和司政后领导每人买了一个电子壁钟。我和管理科长就带着壁钟分别给首长们送去了。最要命的还说上一句:“某某首长,年到了,我俩来给首长送钟了!”这结果,我就不说了,你懂的……
农村的风俗习惯,可以说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有许多现在年轻人们确实不懂而且也不讲究的事,如果在以往,常常会被人所耻笑的。
就以题主所言的“三不”来说:
第一“喜不送伞”。所谓的喜是指定婚、结婚。由于伞与散同音,所以在这种场合上,农村人是很忌讳送礼送伞的。除非是送礼人故意而为之,直接后果就是被打出门。
第二“寿不送烟”。即主人家为人做寿,也就是过生日。送礼是为了讨个彩头,象征延年益寿。若是送烟,烟与烟火紧密相联。除了人死才能烟气燎绕,又是烧纸又是上香,象征的是后继有人,人丁兴旺才有的景象。所以说作为寿礼,是很忌讳送烟。
最后一项是“丧不后补"。亲友之间,礼尚往来。有人心细,讲究的是常来常往,永续亲情与友情。但是除了丧事以外,其它任何事情若没赶上所约定的日子还可补上,单单就是丧事不能后补,原因是所带礼物不允许。丧事又称白事,丧礼仪式上人们所带礼物多为纸钱鞭炮和若干供品。假如主家仍有一位老人健在,其不尴尬又难堪。
所以说,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文化积淀又非常丰富的国家。民俗民规既有其精华,也不乏封建糟粕。人们还是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文化。只有如此,才能事半功倍,送礼才能送到点子上。(2019/12/12)
农村地方很小,乡里乡亲都离得很近,家家户户都熟识,农忙的时候,互相帮忙,农闲的时候,约在一起聊天打牌,哪家家里有事,也会一起帮到现场帮衬着,送个礼出下人情。所以在农村,因为人多,办什么事都很热闹。
但是在农村也会有很多忌讳,就像是过年,年三十还有大年初一不可以说一些晦气的话,否则就会倒霉一整年,这样说可能会觉得有些迷信,但是在很多地方,就是忌讳,说的不好,就会得罪人。
农村就有这样一句老话:“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这句俗语讲的是在红白喜事以及祝寿时的一些忌讳,久而久之,农村人都遵循着这句俗语中忌讳,避免出现寓意不好的事情,让大家心生不快。
“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是为什么呢?
喜不送伞
这里的“喜”,说的是结婚嫁娶的婚姻大事,这在农村属于是大喜,如果哪家人嫁女娶妻,肯定都会大办一场,亲朋好友也会到现场送礼祝贺,新人是因为爱情以及是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结合在一起,自然是希望可以得到“百年好合”、“和和美美”、“早生贵子”等锦上添花的祝贺词以及带有以上寓意的礼物。
但是“伞”是不能送的,因为这个字的谐音是“散”,人家新婚夫妻,第一天就让人家散伙,肯定是让人不快的,而且农村人对谐音字很注重,对于不好的寓意也相当忌讳,所以就有了“喜不送伞”一说。
寿不送烟
人过生日的时候都是长大了一岁,这一天也会收到很多人的祝福。最常见的祝福语就是长命百岁、万寿无疆,也是很多人最爱听的。一般给人祝寿的时候,也会送上礼物表达心意,如果只是一句祝福语,就显得有些轻飘飘,虽然说起来有点现实,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我们送礼一般会根据当事人的喜好选择礼物,男人大多数喜欢抽烟喝酒,但是这个时候就不能根据喜好去送烟了,因为“烟”字也是谐音“咽”字,代表“咽气”的意思,这很不吉利,尤其是在寿辰当天。所以在别人过寿的时候最好不要送烟,而且吸烟百害无一利,如果不知道送什么好,可以发个红包,很实际。
丧不后补
丧不后补的意思是丧事过了以后如果再来吊唁是不能后补的,像其它的婚事,以及生子、过寿,当时没有到达现场,后续还是可以补上份子钱或者是其它的一份心意,但是在丧事这一块是不可以的,首先,丧事本来就是一件痛心疾首的事,再去后补就是揭人伤疤;其次丧事的本身是吊唁,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人都不在了,后续再去补,显得有点不太尊重逝者,所以如果自己身边重要的人逝世,最好及时到场,否则后悔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