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今年最好听的歌是十六年前的处处吻

其中一首是伍佰1996年发行的「LastDance」,台剧「想见你」里,这段伴着激烈鼓点响起的旋律荣升2020年第一魂穿神器,「战歌」一起,凤南小分队纠葛虐心的感情线还是让人瞬间泪目。

闭上眼睛,脑袋里都是许光汉/「想见你」

而另一首,则是在抖音和b站被花样改编的粤语歌「处处吻」。

杨千嬅的声线清脆利落,搭配上节奏感极强的旋律,视频画面从一众八九十年代港星走马灯式的惊艳亮相到「高等数学」朗朗上口的计算口诀,广大up主们惊喜发现,只要BGM是「处处吻」,就没有不能踩的点。

「万物皆可搭配处处吻食用」之后,这首粤语歌迅速出圈,「处处X」也随之成为新的流行表达。

吐槽钉钉催作业有「处处钉」,打游戏不想玩辅助有「处处坑」,还有提供给文科生的宝(鬼)藏(畜)复习资料「处处文」。

万物皆可「处处」/哔哩哔哩

距发行时隔16年,千嬅姐一定想不到,这一首唱尽感情无常的老歌,居然带来了这样一场盛大的赛博文化狂欢。

但只要略加考古,其实不难发现,早在两三年前,就有b站up主发掘了这首宝藏BGM,而当时这首歌配的视频画面,大多都是八九十年代风华正茂的港星群像。

帧帧闪过的影视作品里,他们一颦一笑,一举目一回首,「一吻便偷一个心,一吻便杀一个人」。

当一群人被剪辑过后鬼畜洗脑的「处处吻」追着跑的时候,还有一群人,想起的是曾经光芒璀璨过,却再难寻回的一段岁月。

上世纪末的香港,是一代人的精神坐标

谈起亚洲流行文化,没有人能够绕开香港。

这些年,香港电影和流行音乐依然在持续产出,但其中能够同时收割流量与好评的作品却凤毛麟角。

与此同时,源源不断地有经典香港电影被改编后再次搬上荧幕,然而这些新作品激起的最大反响,无一不是观众对原版的怀念。

坦诚地说,新版改编未必真的毫无可取之处,只是成也情怀牌,败也情怀牌,那些出产于上世纪末香港的流行文化,实在是一代人心头的白月光,无可取代。

「纽约时报」的影评人曾评价早期香港出口美国的一部功夫片说:「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这原是一句批评香港电影风格张狂的怨言,后来却成为了那一时期香港文化的荣誉标记——那是香港文化产业狂飙猛进的年代,是属于电影院和唱片行的一段流金岁月。

2001年陈果拍摄了一部电影,取名为「香港有个荷里活(指好莱坞)」,就片名本身而言,用此来形容黄金时期的香港,毫无夸张之处。

东芳红,太阳升,香港有个荷里活/「香港有个荷里活」

八九十年代,美国电影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鲸吞全球市场,但香港是个例外。这一时期在香港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只有少数人捧场,有时所占票房甚至不到三成。

1981年斯皮尔伯格的作品「夺宝奇兵」叫好又卖座,斩获奥斯卡多项提名,却在香港院线惨遭滑铁卢,上映时不敌「人吓人」、「十八般武艺」、「投奔怒海」等香港电影,排到了票房第16位。

之后,结合真人演员和动画人物的里程碑式电影「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也在香港败北,票房只及「赌神」的三分之一。

此时的香港是一片空前自由的试验田,一切关于电影的可能性都在这里得到了尽情释放。

俗套的故事,经典的演绎/「赌神」

70年代之前,李小龙为香港功夫电影打下了享誉海外的名声,在这之后,成龙接棒,在功夫片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喜剧、历险、城市警匪等元素,成为李小龙之后又一亚洲巨星。

同时,进入1980年代,随着一批「新浪潮」导演的出现,香港电影更是在黑帮片、神怪武侠片和现代写实故事等多个类型施展拳脚,而自此开始不断涌现的一些经典作品,至今仍然是一代人的精神坐标。

那时江湖兄弟情的代言人是小马哥,没有人不爱他拿燃烧的纸币点烟时的桀骜不驯,也没有人不会为他倒在枪声里的一幕扼腕心碎。

而彼时的香港喜剧则大半由周星驰定义,躲得过周星星、唐伯虎和九品芝麻官的遍地笑点,你也躲不过至尊宝突如其来的正经一句:「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却没有珍惜。」

「你妈贵姓啊?」/「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爱情是黄金年代香港电影的一大母题,人人鬼鬼,都得一份缠绵缱绻的感情。

王祖贤成就了单纯执着的聂小倩,梅艳芳则演活了青楼女如花的每一分痴情痴意。

在1980年开始进入影坛的张国荣,也因「倩女幽魂」中的宁采臣一角得了「哥哥」的名号。

在这之后,他是风流倜傥的十二少,是对镜独舞的无脚鸟阿飞,是饱尝孤独却始终隐忍的欧阳锋,还有那个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寂寞地寻欢作乐,直到最后才意识到归属之处的何宝荣,终究没有得到从头来过的机会。

张国荣是当时影乐双栖的港星代表。和电影行业一样,香港流行乐坛也在20世纪的最后二十年里发展迅猛、星光璀璨。

这两张脸「杀」我/「倩女幽魂」

70年代末,香港乐坛就在许冠杰、顾嘉辉、罗文、林子祥等一众实力派殿堂歌手的带领下进入了第一个繁荣时期。

80时代开始,偶像时代降临,谭咏麟、张国荣、陈百强、梅艳芳将香港乐坛带入全盛时期,这四人也基本垄断了80年代香港大大小小的音乐奖项,被时人称为「三王一后」。

之后,香港媒体「册封」了大名鼎鼎的「四大天王」,香港歌坛众星争霸的战火蔓延到内地。

1993年,蔡明在春晚小品「追星族」中扮演了一个房间里贴满海报、把天王生日倒背如流的追星少女,成为当时一众狂热追随香港文化的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追星族是哪个地区的少数民族?」/「追星族」

那还是偶像行业发展的「青铜时代」,艺人获得的包装和宣传资源都远远不及如今这样丰富,但激烈的竞争下,拼的都是偶像们实打实的努力。

于是在如今,人们怀念的不仅仅是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还有谭咏麟一年连开38场演唱会的「拼命」,张国荣每年推出畅销大碟的实力,还有「四大天王」拿满90年代最受欢迎男歌手奖,还捧回金马金像影帝的傲人成绩。

今年4月1日,韩国院线将再度重映「霸王别姬」。定档海报用的是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在影片中唱贵妃醉酒的扮相。

多少年过去了,这些让当时的香港文化闪闪发光的人,依然是风华绝代。

本以为这是中国电影的崛起,没想到已是巅峰/「霸王别姬」

令人怀念的港味,不仅仅是奶茶而已

一直到现在,微博上还是时不时出现一个tag,让大家po出「一张最有港味的照片」。而「处处吻」的流行,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它实在一听就很「港」。

「港味」到底是什么,其实说不清一个准确的定义。但人们对「港味」总是会有强烈的感性认知,可能只是一幅画面、一种色调、一个词、一句旋律。

最经典的「港味」无疑在香港电影和粤语歌里。这些作品不仅带来了香港文化的空前繁荣,也将「港味」定义为一种独特的美学格调。

王家卫的御用摄影师杜可风曾经谈到电影中霓虹光影的重要性。「我们的空间就是霓虹空间,是个振奋人心的能量空间,是香港的能量。」

于是,香港街头高低错落的霓虹灯牌,以及高纯度的霓虹色调,就成了王家卫电影里「港味」的代表。

「重庆森林」里,金城武奔跑在拥挤的街巷,霓虹灯在他身后晕染成一片模糊的光影,穿过重重人潮,转过一个又一个霓虹灯牌,他与那个戴墨镜的金发女郎擦肩而过。

「只有寂寞没有期限。」/「重庆森林」

「花样年华」里,坐在出租车后座的苏丽珍伏在周慕云肩头,高饱和的色调让光影都变得浓重,星星点点的路灯在后玻璃中缓缓退去,仿佛一切失落的不可追寻。

杜可风说,「霓虹就像女人的口红」,这是属于香港的色调,五光十色,热闹嘈杂,却因过于浓烈而显得寂寞。

这一边,是痴男怨女们灯红酒绿的光影里来去匆匆。镜头一转,巨大的霓虹灯牌旁,是「2046」里章子怡独自点燃手中的烟,没有人知道她此刻的心情。

城市文化是「港味」美学的母题,一如「重庆森林」里的炽烈繁荣与「堕落天使」里的冷淡寂寞,这座城市是多面的,一面是现代大都会流光溢彩的繁华天地,一面是日益原子化的个体之间难以抵抗的冷漠疏离。

无论多么堕落,真情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堕落天使」

「港味」背后,是香港作品浓重的地缘气息。那些脍炙人口的粤语歌把香港的各个角落都唱出了独特的风情。

人来人往的弥敦道,却最容易「走失遍寻脚印」;沿着芬梨道上太平山顶,却想到「曾经某某在旁」;多少人专门去搭港岛线,只为了听到广播报一句:「下一站,天后」。

当然,还有最经典的那首「狮子山下」,「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唱的是港人「香港是我家」的身份认同,定义了黄金时期敢拼敢闯的香港精神。

这些地名因港产文艺作品而为人熟知,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人们借此观赏香港的彼岸风景,也试图由此入手解码香港文化的秘密。

一如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重庆大厦曾被学者形容为「世界中心的贫民窟」,但在王家卫的电影里,你也不难体会到灯光摇摆之下的混乱、危险,与复杂的关系纠葛。

重庆大厦,就像梁朝伟的眼神,同时拥有ABCD面

也如许鞍华拍摄于香港回归两周年的电影「千言万语」里,将油麻地旧区作为取景地。

生活在这里的香港人很多都保留着本地传统的生活方式,这片区域记录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本港」意识的形成,浓缩了香港从殖民地时期一路走来的社会记忆。

「愁或喜,生与死,也是香港地。」香港出产的「港味」是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产物,它由港人对社会历史、对自身身份的持续思考中动态地建构而成。

人人都为「港味」着迷,但对于香港人自己来说,它关于对逝去往事的怀旧情怀,也更加是一种地域文化与价值的自省。

香港需要自省/「千言万语」

大陆人眼里的彼岸,外国人心中的东方

八九十年代,香港文化在内地强势输出,「四大天王」吸引了最早也最狂热的一批追星族,到现在,即便是一句粤语都不会讲的人,在听到「上海滩」主题曲的时候也可以跟着气势磅礴地哼出两句「浪奔,浪流」。

黑大衣加白围巾,许文强一度引领时尚风潮/「上海滩」

文化繁荣的背后,是彼时香港腾飞的经济。七八十年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香港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现代经济体系的成熟和消费社会的形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在整个世界眼中,香港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繁荣富饶之地。

在「香港:就这么简单」一文中,贾樟柯曾写道:「后来县城开始有了录像厅,放映的大多是香港电影。我终日沉溺于此,在香烟缭绕的黑暗屋子里通过电影去了解香港。」

而从贾樟柯「地下」时期作品中对香港城市形象的描绘中,也可以窥见当时大陆对香港的普遍印象——

「小山回家」里,香港被想象成一座「欲望都市」;「小武」里,深处内地县城的青年们谈论着「纵横四海」、「英雄本色」等等香港电影,满是对那份江湖气的崇拜;「站台」里,港剧「霍元甲」和「上海滩」在汾阳小城的电视机中反复出现,象征着香港流行文化辐射范围之广。

「三峡好人」里,一个痴迷周润发角色的小混混也被称作「小马哥」

在欧美世界,香港则一直寄托着西方人对东方世界异域风情的憧憬。

「情人」里,香港影帝梁家辉饰演的华人阔少可以说是西方人心中东方浪漫气质的最佳注脚——「他就在那儿,远远地坐在车后,那隐隐约约可见的身影,纹风不动,心如粉碎。」

一切浪漫都始于生涩的搭讪/「情人」

而浪漫叙述的另一面,上世纪末香港文化在全球的密集输出也使西方世界不断重建对香港的想象。当时广受西方影迷欢迎的港片大多是追求感官刺激、暴力动作及激情的类型片。

于是,在当时的香港影评人大多将诸如王家卫、关锦鹏等人的艺术影片作品奉为典范之时,西方影迷则表现出对吴宇森、徐克、成龙等人的类型片十足的偏爱。

香港文化重新被想象为「亚文化」的代言,其席卷海外之势固然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西方世界对东方的「错觉」,但也毋庸质疑地宣告着香港文化输出的成功。

1991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黄飞鸿」在曼哈顿连续放映了一个月/「黄飞鸿」

「一切美丽旧年华,明日同步拆下。」

2009年,谢安琪的「喜帖街」在香港乐坛四台颁奖礼上大获全胜,揽下包括「十大劲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等等16个奖项。然而,这也被许多人视为香港乐坛的最后一首「年度金曲」。

「一切美丽旧年华,明日同步拆下」。歌里唱一条香港老街的尘封,实际上也唱出了香港流行文化在进入新世纪之后的没落。

「好景不会每日常在,天梯不可只往上爬」/第31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香港,一度势如破竹的经济发展被强行打断。

千禧年之后,随着大陆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娱乐行业也迅速崛起,尤其是以超女快男为代表的造型选秀类节目爆红后,内地偶像获得越来越多青睐,一度称霸华语圈的香港流行文化逐渐丧失了竞争力。

「硬实力」不再的情况下,香港文化本身也遭遇了时代发展的困境。「中国新闻周刊」指出,一度作为港片名片的警匪片之所以逐渐衰败,其背后原因正是社会结构的变迁。

「随着经济发展,香港年轻人就业变得越来越充分。黑社会也在快速洗白,打打杀杀越发少见」,于是,黑帮风云、乱世江湖、警匪勾结,这些反映了香港独特城市文化的电影类型,就此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反贪风暴」从拍到第四部,豆瓣评分最高只有6分

而那些撑起黄金时代的一众港星的隐退或转业,更是让香港娱乐行业陷入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粤语歌在内地渐渐变为小众欣赏的类型,而近年院线上映的港片则无论是票房和口碑,大多都并不尽如人意。

谁也不能否认,四字弟弟的提名是用出色的实力说话的。但也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金像奖与它往日象征的荣光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缅怀之外,也有更为冷静的声音。在接受凤凰网文化采访时,香港作家马家辉认为,不是香港电影衰落了,而是新一代观众的要求高了。

「以前在内地,特别是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大家没得看,看这个就很好了。现在新一代90后,更别说00后了,在网上,你想看的都看得到,眼界开了,你回头看港片能看吗,不能看。」

而就如今的香港电影来说,「技法、灯光、表达、探讨的深刻的议题都进步多了」。或许,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下的香港,才终于从当初「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批评中走了出来。

必须承认,如今的香港电影,少了许多曾经以煽情、刺激、惊险甚至暴力定义的「港味」,而这或许可以成为折射整个香港流行文化发展现状的一片棱镜。

在进入新世纪的这二十年里,香港流行文化或许确实正变得越来越小众,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再「香港」。处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中,新一代的香港精神正被不断挖掘,成为港产文化的全新注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滚滚长江东逝水》原唱杨洪基老师,现场演唱《敢问路在何方#开门迎春晚#《滚滚长江东逝水》原唱杨洪基老师,现场演唱《敢问路在何方》。网友评论:刘备关羽张飞新任务——西天取经? #三国西游梦幻联动#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发布 相关新闻 一声叹息演好了舞台上的剧却演砸了人生的戏 今天09:08| 媒体动态男高音歌唱家 开心麻花2024年度大戏音乐剧《咏春》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2210168325/m83bc7e0503301ab94
2.#中国好人#好人之歌在湖北十堰唱响"做个好人不容易,也许一#中国好人#【好人之歌在湖北十堰唱响】“做个好人不容易,也许一辈子也没有奇迹;做个好人在心里,爱到永远就是荣誉!”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的现场,国家一级演员周旋携手湖北省十堰市徐家沟小学小浪花合唱团唱响“#中国好人榜#”主题歌曲《好人》。歌曲由王平久https://weibo.com/2029749813/P3ts4pVwS
3.重庆歌曲三峡文旅经典歌词陈小奇《朝云暮雨》是中国音乐文学家只让我在蓑衣里编织着从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庆三峡文旅经典歌词陈小奇《朝云暮雨》,以典雅、空灵、富于文化底蕴著称,曾获国际大赛歌词金奖。陈小奇歌词代表作《烟花三月》精准谱曲、精良制作演唱以后,可以创造新时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文艺高峰。https://www.acfun.cn/a/ac46629829
4.好人一生平安歌曲原唱原唱:李娜。根据酷狗音乐查询得知,《好人一生平安》是李娜演唱的歌曲,由易茗作词,雷蕾作曲,收录于1990年电视剧《渴望》发行的原声带专辑,该曲是电视剧《渴望》的片头曲,同时也是电影《三峡好人》的插曲,2012年10月,该曲获得“北京电视剧辉煌30年”颁奖盛典-经典电视剧歌曲奖。歌词:如今举杯祝愿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79682081604757964.html
5.1980年代国产老电影片名目录列表集合大全中国百年电影歌曲精选目录(年代及原唱) 中国百年电影歌曲精选目录 歌曲名称电影名称年代原(演)唱 1 毕业歌《桃李劫》主题歌1934 2 渔光曲《渔光曲》主题歌1934 邹德华 3 大路歌《大路》主题歌1934 4 飞花歌《飞花村》主题歌1934 邹德华 5 旗正飘飘《还我山河》插曲1934 6 义勇军进军曲《风云儿女》主题歌1935 https://m.360docs.net/doc/8d333ba872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7.html
6.撒贝宁陈好,来江西了!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昨日 央视知名主持人撒贝宁 著名演员陈好 闪现江西吉安 游览了钓源古村、井冈山、青原区等地 意味着央视《三餐四季》吉安站 正式开始拍摄! 在钓源古村 撒贝宁与陈好感受 中国最美香樟古村的魅力 在青原区 大家一同品尝了吉安特色美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NDc1Nzk3Nw==&mid=2247672425&idx=1&sn=b747a7f750bc01dd39a30b0648351f99&chksm=e80ec5948bd2d792d3a070ed9e6bdb97af6021b638631a64aadbcc6946d7ac4d282fc9c2bfa3&scene=27
7.张蕾演唱的全部歌曲该曲是电视剧《渴望》的片头曲,同时也是电影《三峡好人》的插曲。2、《每一次》《每一次》是由易茗作词,雷蕾作曲,张宏声演唱的歌曲,发行于1986年。1990年,电视剧《渴望》 蕾蕾在酒吧唱的歌曲是什么啊 《我不是随便的花朵》 求NANA动画版的全部歌曲和插曲以及蕾拉唱的。 rose zero LUCY Recorded Butterflies https://www.da-quan.net/ti/%E5%BC%A0%E8%95%BE%E6%BC%94%E5%94%B1%E7%9A%84%E5%85%A8%E9%83%A8%E6%AD%8C%E6%9B%B2.html
8.从《歌手》的“无歌可唱”说起不想流年不利,2018年2月,MC天佑那首《冰毒你真妙,烦恼全抛掉》这样描写教唆吸食毒品的喊麦歌曲,随着央视镜头上了《焦点访谈》。今年,网红刘宇宁唱着毛不易的《像你这样的人》杀进《歌手》赛场。虽然被淘汰,但依然在这档大中华区影响力最大的节目中大露春光。原唱毛不易如今却还在幕后,节目邀约有限。https://www.tmtpost.com/3882257.html
9.上个世纪的“滚石唱片”有多牛逼,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了被枪毙5首歌后,罗教父在《之乎者也》里勇敢地写道“歌曲审查之,通不通不过乎?”,并直问民歌运动参与者,“风花雪月之,哗啦啦啦乎,所谓民歌者,是否如此也?”。当罗教父顶着爆炸头唱起此曲,一瞬间为台湾乐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炸乱了无数创作者的心扉。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522396.html
10.金曲悠扬经典传唱,翻唱《好人一生平安》《好人一生平安》是由易茗和雷蕾这对夫妻档分别填词和作曲,李娜演唱;歌曲是电视剧《渴望》的片头曲,同时也是电影《三峡好人》https://www.meipian.cn/55swtoqx
11.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趋势(精选十篇)记得《三峡好人》的开始,便是从一段老百姓打牌,聊天,这样的琐事入手;《孔雀》也是描绘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故事,进而探索兄妹三人,甚至中国人在那个时代,对未来,对家人,对性的认识。中国艺术电影,总是源于生活,似乎想表达最原生态的生活,却总能高于生活。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93uy1o.html
12.80年中国电影歌曲之我见(中国电影百年歌曲精品荟萃)乐评虽然这一时期的电影我看得不多或者印象不深,但是同样从电影歌曲就可见一斑:《敖包相会》、《婚誓》这样的情歌,与当时政治气候并不协调。《九九艳阳天》、《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等情歌以及《让我们荡起双桨》,则带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这种基调时至今日都容易激起共鸣。此外,《我的祖国》、《英雄赞歌https://music.douban.com/review/1181855/
13.电影音乐风格范文12篇(全文)在电影《三峡好人》里,扮演煤炭工人韩三明的演员本身就是个挖煤工人,而且真实名字就叫韩三明,电影的角色对他而言,几乎就是自己的化身,他只要在镜头面前表现自己的日常生活就可以符合影片的要求。而 《小武》里的梁小武的扮演者王宏伟是贾樟柯的同学, 据说在拍摄影片时他是个“北漂”,生活境况并不甚佳, 他当时的心境https://www.99xueshu.com/w/ikeyjooe1z83.html
14.《渔光曲》是电影《渔光曲》的主题歌,安娥词,曲作者是?()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80de7b6fb0a1443eb3e78c458db34ebf.html?fm=bdbaf5cb11d87760d216eb112c9ee73e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