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专家”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

酒与茶,浓烈与清欢,恰似苏东坡的人生两面。

东坡爱酒,有时候喝得“昨夜东坡醒复醉”,有时候喝得“不知东方之既白”。东坡的“酒诗”“酒文”,虽然有磅礴大气、有满腹才华,却也透出几分无奈,几度愁苦。

东坡提梁壶。

东坡煮茶图。

酒太浓、太烈,适合一时的豪情激扬,若回到生命的常态,东坡更爱茶。在东坡的茶诗茶文中,我们见到了一个精细、闲雅、清欢、充满人情味的东坡。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走路久了要讨茶解渴;“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午睡醒了要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通宵加班要喝茶。

苏东坡将无尽的生活趣味藏进了叶芽之间,正如他自己所说,“从来佳茗似佳人”,我们不妨透过这些流传千年的文字,与东坡讨一杯茶吃。

以茶养性

苏东坡是一位实打实的茶艺高手。

东坡有多懂茶?不妨看看他诗中写茶的专业范。“试碾露芽烹白雪”,所谓“露芽”,是指春天刚冒头的茶之嫩芽;“焦坑闲试雨前茶”,饮用名品“焦坑茶”还不罢休,还得是当年谷雨节气前的头采新茶,谷雨节气温度适中、雨量充沛,此时的茶叶泡后喝起来滋味鲜活、香气宜人。

而在海南,东坡也留下了“茶枪烧后有”的名句,“茶枪”,指茶芽未展,尖细如枪;茶叶已展,犹如旗帜,则被称为“茶旗”。对于海南之茶,东坡观察入微,他观察到茶树烧后仍然会新芽再生,呈现茶青一芽一叶的形态。

更为难得的是,苏东坡不仅深谙煮茶、饮茶之道,对于种茶、采茶、制茶等手艺也十分了解。

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苏东坡率家人在城东门外开荒种地,除了种粮种菜之外,也不忘种茶。“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艺。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在这块东坡上,苏东坡讨来桃花茶栽种,当时的他,种地时都还不知能否解决一家人的温饱,但已经惦记着在吃饱后喝茶的事。

“他年雪堂品,尚记桃花裔。”在黄州,东坡穷得饭都要吃不饱了,但还惦记着他年茶树长成,就可以在自己的书斋里畅快品茗。种茶,是苦中作乐,也是达观超然,有茶作伴,便是有了人生的希望。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在这首《种茶》诗中,东坡详细记录了移栽老茶树的过程。苏东坡还颇为自豪地说,不管是进贡皇帝的团茶,还是民间斗茶所用的饼茶,都不如自家所产的茶喝起来有味。

以茶会友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的冬天,刚从杭州来到山东密州任职的苏东坡,收到好友蒋夔寄来的茶饼。

从南到北,东坡感觉到南北饮食有很大的差异,于是他在《和蒋夔寄茶》写道:“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这是东坡对饮食的态度,也是他对交友的态度。

在东坡看来,哪有什么人是不能结交的呢?如果有,就请他吃一盏茶。

在海南期间,苏东坡结交很多好友,其中就有人称“海上义士”的赵梦得。在海南的几年里,赵梦得对苏东坡颇为关照,他们也是有名的老茶友。

有一天,东坡亲书一札会茶帖《与赵梦得》,请赵梦得前来品尝自己珍藏多年的名茶,其中写:“旧藏龙焙,请来共尝。盖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

“龙焙”产自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是北宋御茶之一,可谓极其珍贵。但在东坡看来,如果不是合适的人来品尝,茶也会有怨言;如果自己闭门独享这珍贵的茶,也会心生愧疚,好茶自然要与好友共品。

琼山人姜唐佐是苏东坡在海南的得意门生,也是他的忘年之交。有一天下着雨,姜唐佐托人给东坡送来一包好茶,东坡非常高兴。

第二天早上,雨过天晴,东坡茶兴来了,准备用儋州天庆观后山钟乳石洞中的泉水来烹茶。煮茶思人,于是,东坡写了一便条《与姜唐佐秀才》:“今者霁色尤可喜。食已,当取天庆观乳泉泼建茶之精者,念非君莫与共之。”

可是信刚送走,他就接到通知说巡检有会,不得不取消此次邀约,但茶兴未消,于是又写了一笺,说:“会若早散,可来啜茗否?”

如果会散得早,你还能来共同品茶吗?喝茶这件事的浪漫,被东坡短短几个字便写到了极致,可谓纸短情深、语白情浓。

邀茶贴虽然只是记述生活中一小事,读来却情趣盎然,朴实的文辞,正如清茗一般恬淡。东坡以茶会友,正如君子之交,可谓“人间有味是清欢”。

以茶悟道

在中华文化中,茶早已不是简单的饮品,它除了物质层面的文化,还包含着古今文人雅士精神文明层次的追求。东坡笔下的茶事,一叶一汤、一杯一壶,都有“道”之传承。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这首《汲江煎茶》是苏东坡写茶事的经典之作,有人说作于惠州,但更多的学者认同是作于儋州。诗的颔联、颈联细写汲取江水与煎茶水滚两件事,用瓢舀水,却能舀起了水中的月影,以小杓分水,分的却也是大江之水,这句诗可谓匠心独运。

而当茶汤滚时,汤面细沫却白如雪花,当倾茶入杯时,又有声如风过松林。本来煮茶只是平常的琐碎动作,但在东坡笔下,却化平凡为新奇,让日常生活也显得盎然有趣。

当时的东坡,被贬至荒凉的海南岛,不管是政治处境还是生活环境都十分艰苦,但就在“煎茶”这一件小事上,东坡却发现了生活之美,领悟的是通达从容的人生之道。

以茶写处世之道,《汲江煎茶》并不是东坡第一次尝试。东坡曾为茶立传,名为《叶嘉传》。

《叶嘉传》光听名字像是为哪个人立传,没错,东坡的这篇传记别出心裁,用了拟人的手法,给茶起了个人名“叶嘉”,用给人写传记的方法来写茶,让人眼前一亮。

《叶嘉传》通篇没有一个“茶”字,但细读之下,茶却无处不在。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叶嘉传》开头说,叶嘉是福建人,他的祖先曾游览名山,有次无意间经过武夷山,很喜欢这里的水土,于是便在这里落户。

苏轼托物言志,文中的叶嘉“风味恬淡,清白可爱”“真清白之士也”,是一个兼济天下、刚正不阿、志向高洁的君子形象,将茶的品性上升到君子的人格高度。

穿越古今,与东坡讨一杯茶吃,吃的是生活情趣,也是人生哲学。(梁君穷)

THE END
1.品质人生,时光慢行杜康·国优1988醇厚如诗凤凰网河南品质人生,时光慢行 杜康·国优1988醇厚如诗 凤凰网河南 2024年12月11日 11:01:04 来自河南 0人参与0评论亲,播放失败了 重播 湖北襄阳:鲜果坐小火车下山 乘无人机出园 现场直击|新华社记者实地探访戈兰高地 朝鲜首次报道韩国戒严事件,指责尹锡悦之乱 史无前例!内塔尼亚胡在地下室出庭作证:为说出真相已等待http://hn.ifeng.com/c/8fDe3X7E5vQ
2.老兰州三炮台茶老兰州三炮台茶是兰州的一种传统茶饮,属于盖碗茶的一种。它选用甘肃临泽小枣、福建桂圆、新疆葡萄干、荔枝干和优质冰糖等配料与绿茶一起冲泡,寓意人生如茶,先苦后甜。在兰州,人们泡制三炮台茶时,非常讲究茶艺,整个过程充满了仪式感。这种茶不仅具有香甜可口的口感,还有提神醒脑、滋补养生的功效。https://news.yiche.com/baike/4625472.html
3.小糊涂仙演绎文化传承新典范:以端午多彩新意,致敬最美奉献者小糊涂仙演绎文化传承新典范:以端午多彩新意,致敬最美奉献者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又是一年端午节,一片片粽叶包裹着浓浓思念;一粒粒大米承载着满满心意。在这粽香四溢的中国传统佳节期间,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小糊涂仙以情系安康,用新意相伴国民,开展端午佳节传播活动。与国民共话多彩端午,共绘多彩生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4856119112882095&wfr=spider&for=pc
4.摘抄戴锦华老师对“烟酒茶糖”的解读(三峡好人)影评再听了戴锦华老师的解读后,才真正了解了“烟酒茶糖”的意向表达~~~如下:“长久的烟酒茶糖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情社会当中的奢侈品和润滑剂,它是连接起人们的一个礼仪,一种礼物的交换。但是,在这个故事当中,有趣的是:烟酒茶糖,在每一个重要的关节点上,都没有能够起到它们似乎应起的功能,它不再成为奢侈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917938/
5.《三峡好人》:“烟酒茶糖”,宏大时代叙事视角下,社会底层群体的透视整部影片,“寻找”成为贯穿始终的动作逻辑;“烟酒茶糖”分别为构成文本叙事四个重要章节点题的表意符号;诗意化的镜头语言极大地展现了影片的艺术风格,让影片的视觉效果呈现出独特的气质风貌。 1、寻找,失去的精神世界和被重塑的家园 从影片的叙事主线上看,主要讲述了同是来自于山西的男女主人公煤矿工人韩三明和护https://www.jianshu.com/p/70ca7506b874
6.在三峡看了三峡好人烟酒茶糖背井离乡来自三万英尺的降雨在三峡看了三峡好人 烟酒茶糖背井离乡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ü 简介: 撒泼打滚自留地 自我意识过剩消耗地 更多a 微关系 他的关注(253) 人民日报 胸口有彗星儿 新浪证券 调饮大师 他的粉丝(3https://weibo.com/7167385686/OcDnTBHnz
7.贾樟柯为《黄金甲》殉情不该只有一种电影(图)影音娱乐如果说,《三峡好人》这部影片,三峡或者三峡工程,代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或者是中国大的历史变革的换羽,在这样的大的历史视角下,表达《三峡好人》,以烟酒茶糖表现的平静生活,您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张力呢? 贾樟柯:我觉得我们身上有很多紧张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看看老城里面生活的那些老人,他们走路的从容,他们经历了几十年https://ent.sina.com.cn/m/2006-12-04/ba1356177.shtml
8.三峡好人三峡好人其实,岂止是三峡人民, 从电影里对烟酒茶糖 和不明物体发射升空等等多处隐喻里都可以看出, 大部分活在当下的中国人都是这样生存的。 烟 电影是心灵与心灵的相遇,也是心灵发现的过程。 当剧场的灯光暗下,电影开始放映的时候,眼睛和思路被引导、被接管。 https://233s.com/movie-did27895.html
9.《三峡好人》影评(转)“烟酒糖茶”的诠释 “烟酒糖茶”,看过影片的人都会注意到这四个字,当我看到这四个字时首先想到的是“温暖”。 “烟酒糖茶”也许是人们幸福感的一种象征吧,可是在影片中它们让人感到的不是幸福,而是凄凉。 “烟”,最先出现在影片中,它是韩三明用来与麻么妹家人套近乎的工具。另外,韩三明常掏出芒果牌香烟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26/09/160631_72521618.shtml
10.红色影片影评征文(精选9篇)烟酒糖茶的好人生活 贾樟柯导演的影片三峡好人以独特视角关注拆迁过程中三峡人民的生活,用质朴的表演和新奇的艺术手法传达一份努力生活的渴望。像格非评卡夫卡时所说:若是抱着听故事的心愿阅读,那必定要失望的,贾导演的电影亦不是以情节取胜,全片讲了韩三明来三峡找寻逃走的妻子后复婚和沈红找到多年未见的丈夫后离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n8wb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