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夷岩茶新茶陆续上市,电商平台售价百元不到的特级、一级茶屡见不鲜,那么武夷岩茶外包装上“等级标注”是否有理可循?高等级低价茶是否实至名归符合标准操作?茶友们应如何正确认识产品等级标准,理智选购茶叶产品?本期武夷茶知识频道,我们诚邀首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刘老师,为茶友们解读茶叶产品等级标注的奥秘。
▲刘国英
首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现任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2002年编写了武夷山市农村实用技术丛书《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赠阅给茶农和茶企业,2015年《武夷岩茶的冲泡与品鉴方法》地方标准主要起草人。
林晓东:
刘老师您好,常见的茶叶产品包装泡袋或者礼盒上面都会标注产品等级,这些等级标注指的是什么呢?
刘国英:
茶叶产品包装上面包括很多内容,其中等级标注就是指该款产品的质量“等级”,也就是指产品质量的好坏。
武夷岩茶分为哪几个质量等级呢?
武夷岩茶包装品名主要包括肉桂、水仙、大红袍、名丛(名丛对应多种品种名称)和奇种五大类,他们对应的质量等级分别为:大红袍和肉桂茶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水仙和奇种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武夷名丛则没有等级的划分。市场上常见标注一般是特级和一级,二级和三级则比较少见。
有茶友认为“武夷岩茶等级高的火功都很低”这种说法合理吗?
产品的不同等级代表一个厂家或茶类产品质量的好坏,并不代表火功的高低,火功它属于一个产品的风格和工艺特征,高等级有轻火功也有足火功,不管是哪一等级的产品风格都各不一样。
不同等级的茶叶有什么特殊的区分和明显特点吗?
茶叶等级的高低不能单从某一风格特征来判定,比如火功、香型等单一因素。一般来讲高等级的茶叶一定是香气滋味更好,并且香气滋味能够保持平衡。
产品包装上的等级评定和标注是如何操作的?
产品包装上的等级评定和标注是根据:国家标准GB/T-18745-2006《武夷岩茶》来执行,相应品种对应的等级是以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物样作为参考和依据来评定的。
评定方法及步骤是:厂家进行出品评定,质量监督部门进行复评审定后定级。
正规企业和厂家(SC认证企业、有原产地标识使用认定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人员(评茶员、评茶师)来评定操作,每个厂家评选出来对应等级的样品需要送到武夷山市质量监督部门审定复评,质量监督部门会对茶样进行理化检测其卫生指标、对感官质量进行评定看是否符合相对应等级,复评合格才允许厂家出厂及使用武夷岩茶原产地标识。
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物样是由武夷山市质量监督部门申报立项牵头制定的,质量监督部门申报到国家质量管理部门立项后开始制样,制样完成后申报到省国家部门报备审批后可流通市场,作为武夷茶行业厂家、企业共同遵守的茶叶等级评定的标准依据。
标准样的制作是通过武夷山市权威的专家及知名企业(涵盖各地域、各品种)对各厂家选送的原料进行综合评定划分对应等级样品,样品再次经过专家及知名企业进行二次会审后才能报送国家备案审批。
标准样的更换周期是多久呢?
实物的标准样在2006年以前保质期是18个月,06年进行改革后一般3年更换一次。
每年的等级评定方法相同吗?
每年的评定方法基本相同,大型厂家和龙头企业自己具备检测手段,从质监部门采购标准样品,依据标准样比对自行检测合格后可上市。
正规中小型企业每年的产品必须按流程化分等定级、按等级批次报送、委托相应部门检测评定通过后进入相应包装,不同厂家对应等级的产品基本上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和定位的风格。
标准样经过不同年份也会逐渐转化,那么不同年份同一等级产品品质差别在哪里呢?
不同年份同一个等级的产品主要是风格上的差异。因为标准样不同年份的新陈不一样,每年的新茶总体风格特色受雨水、气候影响程度也不一样。感官质量来说,同一个等级越接近越一致越符合标准。
等级的评定和标注在市场上的执行率如何?有哪些优缺点呢?
等级评定和产品标注在市场上的执行率应该是比较普及的,有SC认证企业、有原产地标识使用认定的正规企业基本都是百分百执行。茶叶质量等级的标注总体上来说是有很多好处的,它能够让消费者清晰明了茶叶质量的好坏。
但是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厂家每一个等级的水平会有一定的差异。产品上面的等级标注无法做到细致划分,比如说茶叶的价格范围非常宽,从几十块到几千上万块,但是却最多只有四个等级来涵盖,这样就会导致每个等级的产品价格跨度大,同一等级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同时茶叶风格也多样化。这就有可能导致消费者买同一等级的茶叶,但是价格、品质、风格差异比较大。
消费者是否可以完全依赖等级标注选购茶叶产品?
目前国家物价部门还没有针对武夷岩茶等级定价的管理,不同等级不同厂家价格都会有差异。
所以等级只能作为消费者选择茶叶质量的参考,不能作为价格高低的主要依据,如果完全依赖产品标注的话往往很难选到满意的茶产品。消费者要在同一个风格、同一个品牌、同一个厂家的基础上区分和比对茶叶质量等级,以产品标注作为参考,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茶叶进行品鉴、通过对性价比的综合评定来选购。
关于产品质量等级的的标注,您有哪些建议和看法呢?
在市场是我们看到的最多的标注就是特级和一级,有些一级茶叶质量优质,但也有些特级茶叶品质甚至不及一级茶,这就是不同厂家在标准把控和操作上的差异。市场上也存在很多不按常规标注的厂家,即什么样的产品都标特级,这就造成了等级标注起不到指导作用,建议厂家实事求是,严格执行评定标准,让“产品标注”名副其实,让消费者能够清晰明了选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