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路的祈祷——彝族腊罗巴人的“孝”葬习俗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腊罗巴”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的土著居民,虽然人口仅两万多人,仅占全县人口的6%左右,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近60%,但他们有着自己的生存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人皆有父母,孝自在心中。彝族“腊罗巴”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中“孝”文化一直荡漾其中,最能展现“孝”文化的应该是他们的丧礼。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腊罗巴”的丧礼隆重而又琐碎,但实际上庄严哀痛而又井井有条,请道师先生(法师,做法事的人,下同)吟经作法是为亡者超度,让生者宽心,整个丧礼在道师先生若泣若离的哀念、一场一场怀念亲人的法事和唢呐的呜咽中,以及远嫁他乡的女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丧”声声哭诉中,始终充满着悲哀,总让人禁不住流下眼泪。同时,丧礼耗费惊人,彝族“腊罗巴”俗话说:“死人不吃饭,财产分一半。”很多彝族“腊罗巴”因按规矩操办丧礼,丧礼结束后还会背上债务,但这并不影响丧礼的操办,离故人的儿女总会按习俗要求操办丧礼,他们认为对死去的人不应该吝啬,要为他请往天堂的路上一路平安、魂魄有归,作为儿女要尽最后一次的孝道。因此,对于彝族“腊罗巴”来说,丧礼不仅是对亡者的悼念、生者的安慰,还是一种调节社会关系的机制,通过丧葬仪式上礼物、金钱的交换,可以巩固家支内部、姻亲、朋友和四邻的关系。尽管丧家要支付庞大的开支,得到的补偿却是社会声誉的提升。这种特殊的经济形式是符合彝族“腊罗巴”“孝”文化的氛围。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丧礼与其它上层建筑一样,它的产生与发展也同样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旧的经济基础为新的经济基础所替代后,旧的丧礼制度也就必然会被新的丧礼制度所代替。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资料也表明:丧礼决不是人类一诞生就具有的,而是到了一定的阶段才出现的。当人类的思维能力有了提高,丧礼便萌芽和产生了。丧礼一开始是基于自然选择规律而形成的习惯规范,继而基于道德规范。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产生了国家和法律,统治者又把丧礼纳入了法律的规范,使丧礼成为一种由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可见,丧礼植根于社会生活。离开了社会基础,它就无法存在,也无法解释。必须将它放到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去考察,才能揭示其本质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蒙化志稿》载,“倮罗(罗罗)有二种,一种即古云罗罗摩,为哀牢九族之一,南昭细奴逻后也;一种为蒲落蛮。类虽不同,俗亦相近。……疾病不服药,惟信鬼,用阿闭禳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不服药”的现象已经不存在,“腊罗巴”如果家中老人生病卧床后,家里人都会找医生治病,找单方、偏方,请阿毕念经,驱鬼送神,想方设法要把老人的病治好。在老人生病期间,嫁出去的女儿、姑爷及上门的儿子及亲友、本家户族都要带上糖果、食品等物品多次来看望、安慰老人。如果老人病重,占卜吉祸,女儿和远亲都要来守候老人,为老人送终,并带来寿衣、被褥、被面,以备老人死时换用。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净身“装老”结束,孝子孝女要请一名能说会道的妇女“哭师”给亡者进行首次哭丧,有的“腊罗巴”地方有孝女孝媳来哭。哭丧的大意是追诉亡者生前功过,祝愿其一路走好。下面节选孝女孝媳的首次哭丧: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阿爹(阿妈)!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你来到这个世上么七八十年了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你么走完这辈子呢坎坷路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回去呢路上你要好些走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你么吃完衣禄你要走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拦你么拦不着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你呢身后么点着两盏灯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两盏灯会一直照着你走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死去的老人停放在床上不是很好,“腊罗巴”在开始正规办丧前要确定一个时辰,举行一个“装棺严材盖”的仪式。“装棺严材盖”时,本家户族、孝子孝女属本人属相时辰的不参加。“装棺严材盖”由主丧进行,主丧给孝子孝女们披麻戴孝后,由亲友把亡者装进棺材,摘开盖脸布,然后盖被面,放衣服,直到棺材装满为止。亡者入棺时鸣放鞭炮,吹大筒、吹小号、吹螺号。道师念“装棺开路经”。“装棺开路经”分为“领生”和“献熟”两个部分,用彝语呤诵,择译部分: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十七之夜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皇天上帝家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病种播到来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九十九之日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生水元素的女神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水种播到来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逝者非流水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斯纳河谷不种菜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事到如今晚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亡者妈妈哟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莫说听不见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莫说没看见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来报答恩情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命注定之年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命注定之日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穿身温处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劳而食处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该去劳动了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灵赠大儿子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灵赠小儿子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使五谷丰登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使六畜兴旺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论年辰吉祥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年吉祥年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年算是最好年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论月份吉利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月份吉利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吉月轮到这个月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选择好日子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好到今天晚上来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死了的娘哟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你的大儿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你的次子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你的小儿子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使经济发展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使粮食增产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使无病长寿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使温饱有余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点的香快秃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使其烧到根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口经将诵完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灵验将所至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使口唇发挥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山神老爷神位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山神夫人神位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亡者的妈妈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可能遇凶兽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勿使遇凶兽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可能遇盗匪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勿使拦路抢劫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道师“装棺开路经”呤诵完毕,亡者在棺材装好,重新检查一次亡者装棺后的情况,孝子孝女最后看一眼亡者,喊一声爹或妈,把棺材盖上后就再也不许随便打开了。在棺材盖上放一碗清水,由主丧或副丧上钉,上钉者用白布包着的斧把捏手上,口喊“天在上,地在下,孝子托我来上钉,一不打天,二不打地,三不打孝子,专为某某来上钉。一打长命富贵,二打金玉满堂,三打多子多孙,四打四季发财,五打五子登科”,边喊边敲棺木钉子。男死从左到右,女死从右到左,逐一上钉,最后喊“清吉平安,后代大发”,一斧子将棺盖上的水碗敲碎,表示从此就再也不起棺盖了。女性亡者,若生时曾遭受男家虐待,或儿女不孝,或死因不明,主丧就拒绝盖棺钉钉,甚至“闹丧”。有时为了表示对孝子孝女的表现不满意,或有意见,或表示对亡者的哀悼(因上钉后材盖不能轻易打开,不能见面,阴阳两隔,不忍上钉。)主丧不上钉,这时孝子孝女要多次说明情况,进行道歉,叩头认错,直至主丧上钉为止。“腊罗巴”古云:“天上雷公大,地上母舅大”。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腊罗巴”的“过桥”认为:“腊罗巴”的魂来去都要到苍山神祠,在归途中要经历三天驿站,六天的徒步行走,也必须经过黑惠江源头西洱河,在河上有座桥,即龙尾关的天生桥,这是洱海的唯一出水口,也是同属横段山系,云岭中南段苍山山脉结束地和哀牢山脉起始之地的地理分界线。守桥头的卫士是密子五部族(白族)人,卫士准过桥。守桥尾的的卫士是密子老九部族(彝族腊罗)人,给“腊罗巴”的魂护送过桥,经过洱海,最后到达苍山九十九峰。“腊罗巴”道师先生讲述的“奈河(何)桥”就讲述这一来一去的过程。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一: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愚子婿某虔具清酌果品,致祭于此。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尊岳父某老大人之灵前,吊以文曰:惟我岳父,品德贤善。侍奉祖父,晨昏周详。操持家务,一生奔忙。克勤克俭,处事有方。任劳任怨,有功不扬。教育幼辈,行动影响。上和下睦,四邻谦仰。对待戚友,温良恭让。一视同仁,以诚相向。爱护外孙,如珠在掌。寒暑关照,无异亲爹。期望子婿,山高水长。如斯美德,人间榜样。如斯人品,应寿无疆。无奈黄泉不枯,好人先亡。愚婿闻讯,无限悲哀。痛心疾首,心事茫茫。岳父永诀,万金难偿。泣泪吊凭,聊表衷肠。呜呼岳父,九泉有觉,来品来尝。恩高岳父,你安息吧!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尚食!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二: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时曰:芳草春回依旧绿,怎祭人生去不回。灵前祭奠三杯酒,想象音容只是悲。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殇乃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华逸民贞静慈父上寿七十有几某母某姓老孺人之驾鹤西归。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腮服婿某某孝女某某率亲朋好友等谨以兰香金钱银锭衫貂柔毛奠祭美品清酌不腆之仪,致奠于岳母灵柩前,而叙以文曰,呜呼!从来树有千年,人无百岁,未尝不叹,有生之尔谁无死也,自叹曰:从古嗟八百岁之彭祖怨三十二之颜回须之然声少尔同,怎祭生死不共,且绕五斋圣君,有远自归泉之路,神农妙药难医大限之人。想岳母在世之为人也,待亲友则恭敬,处邻里则惟顺惟柔,本勤俭以持家,课耕读以数子,操持家业,克勤相夫,克勤教子,往来待婿,如同亲生,爱如珍宝,只望岳母百年在世,难知一旦辞尘,呜呼!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初奠兮,聊备牲物今晚奠,泪洒汪汪哭别情;亚奠兮,婿在阳间母在阴,阴阳隔断恨悠悠;三奠兮,灵前再敬三杯酒,哀哉哀哉痛哀哉!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伏臣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尚食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公元某年某月某日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亲友“上祭”结束,进行“晚荐(介)食”后,道师先生要手持八卦铃和辟邪剑在亡者的灵柩前“串花”(道师先生师徒用法器,并用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进行交叉跑动)道师先生口中念念有词,分别进行五次“串花”。“串花”又叫“五方保佑”,其目的是通过道师先生师徒对东西南北中“五方”鬼神魔怪的驱赶和祷告,亡魂在路上就会畅通无阻。接着孝子孝女孝眷要带头“打歌”,围绕灵柩三圈,三圈后亲朋好友加入进来,边跳还要边唱孝歌,彝族“腊罗巴”认为这样边唱边跳亡者才会高兴。彝族“腊罗巴”还认为,在亡者通往阴间的路上布满了荆棘,只有生者在他们去阴间的路上跳着用脚踩才能把它踏平。因此,他们的吊祭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来为亡者作最后的一件事。打歌期间,孝子要向打歌的人发烟、敬酒,打歌要跳完“十二属”后才停止,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孝女家要做晚点,请众人吃。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接着孝女则要杀鸡请道师先生“烧更纸”。彝族“腊罗巴”认为“烧更纸”是替亡者折罪说好话,让亡者在经过“十殿阎王”时免遭苦痛磨难。“十殿”是通往天堂的必经之路,这里要验证亡者生前的人品、诚信、公平、和谐、做人的交付,否则是通不过的。道师先生念到到亡者经过“十殿”这些沟沟坎坎的时候,无一例外的要孝子孝女多“烧更纸”、“化钱财”。这一夜道师先生的若泣若离的哀念、一场一场怀念亲人的法事和唢呐的呜咽中,以及远嫁他乡的女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丧”声声哭诉,以及打歌等声音交织一起,孝子孝女频繁磕头,尽形人世间生离死别,显得更加凄凉悲哀。开吊念经、守灵表达了生者的一种寄托哀思的方法,想在人世间最后陪伴一下亲人,同时彝族“腊罗巴”认为人死以后会有一些鬼魂围绕着亡者和生者,如果不采取一些办法阻拦它,它们就会危害亡者和生者。因此,在亡灵还未离开他生前的屋子时,必须有人陪伴着他。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点天,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官赐福。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下点地,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地涌金莲。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左点孔,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孔孔皆明。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右点仓,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仓箱广积。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话分两头,“送山”出去之后,一部分在家的执事人员要把青棚灵堂拆除,把庭院打扫干净。“送山”的人到了坟山后,孝女还要再“接晌午饭”,感谢参加“送山”的人,要把抬来的各种纸扎放在坟坑里燃烧,彝族“腊罗巴”叫“热孔”,道师先生用“压财(材)鸡”,到坟坑里“点冠”,将鸡冠血从左到右点在坟坑上,边点边念吉利语: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上金鸡血滴流,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生人死似云浮,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血点金鸡家富贵,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血财牛马遍山岗,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金鸡飞过九州城,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后代儿孙大吉昌。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然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彝族“腊罗巴”也开始为亡者立碑。在亡者墓前立碑的习俗起源较早,在记载先秦时的礼仪条规的文献书籍《礼记》中就有“碑”这一词:“公室视丰碑”,这个碑最初是作为牵引棺椁入土用的。据说在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改为用石头,上面刻字以留后世。以后历代都沿用这一习俗。碑上有文有铭,但都比较简单,一般是在长方形的大理石上刻上亡者的姓名、死亡年月以及子女儿孙的名字等。一般在碑文上是这样写的,如果亡者是父亲,就写上“先考”或者“显考”;母亲则称“先妣”或“显妣”。碑文一般都是竖排,右行顶头写亡者生卒年月日,中间顶格写“故先考(妣)公某某大人之墓”,左侧书写“孝子某某率孙某某敬立”其中“孝子”二字不得超过“公”字。墓志铭与墓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记述亡者一生的功绩和生者对他的悼念、安慰之词。立碑之事一般多由儿女操办,也有生前将碑文拟好,死后由后辈请人刻凿的。HcB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HE END
1.[正版]3册中国式应酬+办事的艺术+礼仪人情世故的书籍社交教养书[正版]3册 中国式应酬+办事的艺术+礼仪 人情世故的书籍社交教养书酒桌文化的书籍酒桌餐桌酒局话术常识交际职场人际交往 参数¥42.98 前往购买 本店所有图书均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并运费险,请放心购买。详细参数 热门产品推荐¥25.40 【正版】中国式应酬 大厚本精装学习中国式酒局饭局与潜规则应酬学心法场面话酒桌上的https://m.suning.com/itemcanshu/0071538872/12432756207.html
2.中国传统酒文化书籍推荐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已发展了数千年,形成了一套独特而丰富的饮食习俗。《品味中华》这本书籍不仅是对这一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探究,也是对广大读者提供了解和体验中国古代酒文化的一个宝贵资源。 首先,《品味中华》通过详细介绍各种著名酒类,如黄梅酒、白干、茅台雪花等,让读者能够一窥究竟。比如说,对https://www.topno.cn/li-shi/572452.html
3.醉美中华中国传统酒文化书籍推荐中国酒文化的渊源,始于何时?从古代到现代,这一悠久的历史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酒史探究》这本书籍深入挖掘了这些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全面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厚重。 品鉴技艺与器具之美 品鉴是一门艺术,不仅要懂得如何饮用,还要了解各种器具。《品鉴师:中国传统茶器与酒具》介绍了各类精美器https://www.godyood.cn/niang-zao/789854.html
4.白酒品鉴六部我在这六本书里学会了如何品一瓶好酒在我漫长的白酒旅途中,遇到了很多好朋友——《中国白酒品鉴》、《江南古韵:中国白酒文化与品鉴》、《一壶浊酒:探秘中国白酒》、《酿造天地:解读中国传统白酒》和《醉乡民谣:走进中国白酒世界》,它们就像是一群老前辈,每个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智慧。这些书籍让我学会了如何用眼睛、鼻子、嘴巴去感受一瓶好的 白酒。 https://www.hrmbqgwb.cn/bai-jiu-pin-pai/278983.html
5.《中华传统规矩:中国上下五千年古代家风家训礼仪文化常识书籍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华传统规矩:中国上下五千年古代家风家训礼仪文化常识书籍 中国式应酬酒桌文化礼仪人际交往为人处世的书籍》,作者:朝歌,出版社:华龄出版社。最新《中华传统规矩:中国上下五千年古代家风家训礼仪文化常识书籍 中国式应酬酒桌文化礼仪人际http://product.dangdang.com/29651858.html
6.2024年《第十二期》新书推荐《中国茶叶与近代欧洲》内容简介:本书将近代欧洲茶叶贸易史与欧洲饮茶习俗史相融合,综合研究中国茶叶在近代欧洲的传播轨迹及欧洲饮茶习俗的演变过程,并比较分析茶叶传播的动因及其影响、饮茶习俗在欧洲各国所呈现的不同形态及其特征。围绕中国茶叶在近代欧洲的传播这一主题,书中主要内容为欧洲人对中国茶叶的认知历程,欧洲对中国茶叶贸易的历史沿革https://lib.ynau.edu.cn/info/1056/7552.htm
7.在茶行业怎么叫人才礼貌体面?在茶行业怎么叫人才礼貌体面? 在茶行业 周重林 怎么叫人才礼貌体面? 识别下图“二维码”直接购买周重林在售作品全集 周重林 学者,作家 著有《和苏东坡吃茶》《茶叶战争》《宋茶:风雅与腔调》《茶之基本》等。 周重林安利您《和苏东坡吃茶》↑↑↑ -END-https://www.clzg.cn/article/710294.html
8.提亲烟酒茶需要准备双份吗男方提亲的规矩接亲网4、聘金:这里的聘金,一般都是事先商量好的,男方准备一个吉利的数字,要么就是双数然后在提亲的时候,双方婚事搭成一致,给到女方家长的心意,主要显示出男方的诚意度。 二、男方提亲的规矩 1.多久前提亲:据建议半年左右的时间。 2.如何提结婚的事: ①要求准新郎询问女方的父母是否可以来提亲; 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154761
9.销售礼仪的重要性(精选8篇)如组织教师开展形体训练, 让教师更具个人魅力;请美学教师开设美学讲座, 让教师学会审美、塑造美;遇到学院重大演出活动, 教师可以积极参与, 充分展现其礼仪形象与风采;评比“魅力教师”, 在教师节进行表彰;发放教师礼仪书籍或编写教师礼仪手册, 为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提高提供参考借鉴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kyj53ig.html
10.服务员工作计划(15篇)在服务过程中,客人常常会向服务员提出一些如酒店服务项目、星级档次、服务设施、特色菜肴、烟酒茶、点心的价格或城市交通、旅游等方面的问题,服务员此时就要以自己平时从经验中得来的或有目的的积累成为客人的活字典、指南针,使客人能够即时了解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既是一种服务指向、引导,本身也是一种能够征得客人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zuojihua/265035.html
11.农村喜事礼仪大全孔夫子旧书网:与农村喜事礼仪大全有关的图书大全。国内领先的古旧书交易平台,汇集全国各地13000家网上书店,50000家书摊,展示多达9000万种书籍;大量极具收藏价值的古旧珍本(明清、民国古籍善本,珍品期刊,名人墨迹,民国珍本,绝版书等)在孔网展示与交易,吸引了大量https://m.kongfz.com/topic/3028192/
12.下沙镇志第二十章文化下沙镇历史悠久,文化事业源远流长,具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古时,仙鹤在此栖息繁衍,北宋末,建下沙盐场,自此盐业兴旺,形成下沙镇特有的鹤文化、盐文化。清康熙年间,朱之屏、黄仲若编纂完成长达10卷的《鹤沙志》。元、明、清是下沙地区文化发展的辉煌时期。 http://szb.pudong.gov.cn/pdszb_pddfz_zz/2012-04-08/Detail_420221.htm
13.日常生活中烟酒茶的禁忌我们每个人的格局多大,修养如何,与我们平时掌握的社会生活知识息息相关,在生活实践中有很多禁忌规矩,规范了大家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修养。今天我们就分享有关的规矩,让大家在社会活动中更好的把握,避免在有关活动中处于尴尬现象。 吸烟的宜忌 古人曾总结了吸烟的宜忌:“烟有宜者八事,睡起也,饭后也,对客也,作文也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127/08/10595925_1015057128.shtml
14.各国商务礼仪大全各国商务礼仪大全 朝鲜 (一)基本概况 朝鲜的正式国名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北部,总面积约12.3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390多万,是单一的朝鲜族。首都为平壤,含意是“平原”或“平坦的土壤”。 朝鲜这一国名,在朝鲜语里具有“朝日鲜明”之意,朝鲜意即“朝日鲜明之国”。 朝鲜国庆日是9月9日。1949年https://www.mayiwenku.com/p-7156521.html
15.职场礼仪(顾红)项目五赢得客户爱戴的关键口端茶倒水时就直接把茶水放在会议桌上,没有向客人微笑致意 83 掌握馈赠礼仪,馈赠前必懂任务3 任务3 掌握馈赠礼仪,馈赠前必懂馈赠基本知识馈赠的意义馈赠的目的赠送礼物的礼仪 5W1H原则馈 赠禁忌 接受、回赠与巧拒礼仪接受礼仪回赠礼仪巧拒礼仪 84 85 1.了解馈赠的含义、认识馈赠礼仪的重要性。 2.掌握送礼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29/5222203321004123.shtm
16.应酬交际礼仪范文8篇(全文)身为现代的年轻女孩,更要懂得这些基础的礼仪。因为现代人之间的交往频繁,参加正式宴会的次数也越来越大。如果你能懂些宴会礼仪,在宴会的场合中才不会因此贻笑大方。 礼物轻重得当 送礼既然是一门艺术,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根据古今中外一些成功的经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c03prkl.html
17.第一次去女方家带什么礼物山西需要注意的是,山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这意味着在这里,人们对于礼仪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因此,第一次去女方家一定要带些礼物,这是基本的礼仪规矩。 那么,山西男生去女方家带什么礼物比较合适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要考虑到女方的爱好和喜好。如果女方喜欢吃甜品,那么可以带一些糖果或者http://www.seyu.cn/news/8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