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伏天中国各地的习俗作文3000字

之所以形成这样独特的习俗,首先还是跟三伏天的气候环境有很大关系的,呃……这个就不展开了吧,反正,大家都有切身体会。

“据文献记载,把伏日作为节日约始于秦朝,当时称‘伏腊节’,是一种庆祝夏粮丰收的农庆活动;大约到了汉代,伏日与食俗才联系在一起。

据《汉旧仪》载:“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说的就是三伏天有饮酒聚会的习俗。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

……农人把‘伏腊’作为节日来看待,所以要像过年一样庆贺一番。在汉代除了民间这样做,宫廷同样也有伏日赐肉的宫俗。”

(上面这段话,引自《西安晚报》(7.10)《崔嵘·三伏饮食文化》)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朝各代、各个地区的老百姓,关于三伏天的习俗,其实,差异还是挺大的:

老北京“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为什么吃饺子一种说法就是饺子做得像元宝,寓意福气,而“伏”和“福”同音,所以就吃饺子。(笔者觉得:北方人过节基本上都吃饺子,又不是三伏日的专利)

另一种说法就是伏天里,人的胃口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笔者觉得:开胃什么的,看你是什么馅儿才是关键吧)

至于二伏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在《伤寒论》说“除中”的那一段,也提及了吃汤饼的问题,那里的汤饼,也就是现代人说的热汤面。

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汤面南朝的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现在看来,有点迷信。

最后,末伏吃鸡蛋烙饼,下篇说养生的时候再一起分析,这里不赘述。

上海人是“头伏馄饨二伏茶”,

网上的说法是:在头伏那天,北方人吃的是饺子,南方人吃的是馄饨,但笔者就身为南方人(广东人),却从小到大都没有在头伏那天吃馄饨的习惯。

而杭州一带(浙江省在上海以南吧)的习俗,却是“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要吃金银蹄”。南昌一带(江西省也在上海以南吧),则是“头伏鸡、二伏鸭”,长沙一带(湖南省也也在上海以南吧),则是“头伏鸡,二伏狗,三伏脚鱼红枣肚”,当地民谚云“初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可见,湖南的小伙伴伙食尤为丰盛:湖南的帅哥们,据说头伏吃的是“酒爆子叫鸡”,而且吃这玩意还有很多规矩:头伏这天,用酒爆子叫鸡(雄鸡、公鸡)的时候,只能男人做,而且要穿上长衣长裤、衣扣整齐关上厨房门炒,女人不得入内,怕坏禁忌。油要用麻油,酒要用纯度高的谷酒,这样爆出来的子叫鸡一人吃一只。

“三伏脚鱼”,脚鱼就是广东人说的“水鱼”啊,官方的说法叫“鳖”。就是下图的这货:

——这道菜有个很气派的名字,“霸王别姬”!

典故是这样的:“霸王别姬”是清末谭延]家厨——湖南第一厨谭奚庭所创,以甲鱼、老母鸡为主料斩块,配以香菇、火腿、料酒、葱姜、蒜子,先煮后蒸。肉烂汤清,黄润鲜滋。加之“霸王别姬”中霸王取水鱼别称(王八,唉……项羽这一次冤了),“姬”和“鸡”同音(身为广东人表示:虞姬这一次更冤!不哭不哭)。结果,取项羽与虞姬的典故而成,名字大气富有诗意(这个见仁见智……),广泛流传,成经典湘菜。

——综上,南方的小伙伴,这三伏天里,都是满满的蛋白质啊!

——“满满的蛋白质系列”,远远不止上面的,还有更为有名气的,“伏羊(节)文化”,都已经是做成了一个品牌了!

2、伏羊文化

在徐淮一带,以羊肉名闻遐迩的,当数萧县,萧县连同徐州地区人们,向有三伏天吃羊的习俗。每年入伏第一天,人们习惯从菜市场买回羊肉在家中烹饪食用。由于萧县古属徐州辖县,两地民间交往频繁,萧县有许多在徐州开的饭店,也是后来节日能够迅速在徐州展开,并传播的原因。

而能传播广泛,估计历史渊源、典故什么的,影响力还是不如那句“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但还是得说说这个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宰相狐偃居功自傲,气死了亲家赵衰。结果赵家之子(孤偃之婿)想在六月就除掉狐偃。其妻知道后,不忍父亲被杀害,结果偷偷回娘家告知狐偃。

又因狐偃在放粮中目睹自己的过失给老百姓造成的灾难,于是幡然醒悟,决心向女婿认错:以后每年逢六月六都请女儿女婿回家,蒸新麦面馍,熬羊肉热情款待,相互加深感情。

这一做法在民间广为效仿,成了消仇解怨,和谐共处的热烈景象。还有一句话“六月六接姑姑,女婿外孙一大屋”也说明了这种场面。

结果:伏羊节其实是起源于古徐州辖县萧县,兴盛于徐州。发展至现代,逐渐一步步的流行于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上海庄行、湖北、河南东部等地区。

——品味两汉文化、尧舜文化,纪念彭祖、狐偃,踏青郊游是伏羊节的基本主题。

PS:纪念彭祖,那是因为徐州古称彭城,因彭祖建立大彭氏国而得名,彭祖,是徐州彭族部落的始祖。

文化这些,笔者不是专业人士,对现代越来越多的所谓“节日”(例如“双11”之类),还是“只能有看法、不要有说法”比较“和谐”一些:节日也能做成个品牌的,也值得骄傲吧。

但,“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这种流传下来的说法,以及逐渐蔓延的、甚至变味的所谓“天人合一”、“冬病夏治,以毒攻毒”的养生观念。特别是打着《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实际上那些人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都不明白的),作为一个中医,还是有必要提醒老百姓,需要客观看待这些现象——在下一篇(三伏天系列·养生),会专门说这个问题。“文化节”变成“饮食文化节”,连续吃一个月的狗肉、一个月的羊肉,笔者表示:“我的胃肠,没有这样的福气!”

3、三伏天·赐冰

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伏日掘井藏冰”的做法。大约到了晋十六国时,出现了伏日赐冰的宫俗。晋《邺中记》记载,在彭德府临漳县有铜雀、金虎、冰井等三座井台,十六国君王石季龙曾“井台藏冰,三伏之月冰赐大臣”。从此这种宫俗开始流传。

(这东西是原始冰箱,叫【冰鉴】)

时至唐代,三伏吃冰的花色品种增多。如长安有“冰盘”、“冰瓜”等,豪富们甚至会举行“冰宴”。据《天宝遗事》记载:“杨(即杨贵妃)家直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成山,周围于宴席间。”虽然是盛夏,但个个赴宴者都冷得面露寒色。而在宫廷里还按地位高低赐冰镇食物。

宋朝已实施了“冰政”,也就是到了夏天,依据官职的大小分别发放相应的冰块降温。北宋诗人梅尧臣在《中伏日永叔遗冰》中咏道:“日色若炎火,正当三伏时。盘冰赐近臣,络绎中使驰。”可见:只有近臣和史官才有受赐的资格,如果冰块有限,则会补贴相应的银两,即发放“高温补助”、放几天假而已。

据宋代吕原明《岁时杂记》载:“京师三伏唯史官赐冰,百司休务而已。自初伏日为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凡六次。”又赐黄绢为囊的甜蜜一碗和冰面三瓶。近臣是皇帝身边的大臣,与皇帝关系最为密切,受到特殊照顾。而宋代的史官,在伏日是不放假的,由于“百司休务”,唯有史官还上班,所以也受到了“赐冰”的待遇。

明清时期,京城的冰窖分为三种,即官窖、府窖和民窖。官窖即官方建立和管理的冰窖,特供宫廷和官府用冰。崇祯八年(1635)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介绍历史地理、文化文学):“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

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曾在《冰车行》中描述了当时“颁冰”的场景:“黄门飞西北趋,白马如龙血如珠。万人齐呼冰窖开,大车小车如山来。”

到清朝,宫廷三伏赐冰,正式普及到了每一位官吏。据《清会典》载:顺治九年(1652年)规定,颁冰给王公大臣、九卿、科道等,但这项规定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曾暂停过,到了乾隆年间才恢复,而所发的冰票已经很少了。

据清《燕京岁时记》:“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发冰票领冰这在历史上可能也是头一回。

金受申在《老北京的生活》中称:“城内冰窖以雪池冰窖最为洁净……所藏冰块,是由北海伐取,经陟山门运出。”雪池胡同内的冰窖所储冰块主要供应紫禁城内各处消暑以及冷藏国家大典祭品,另外还供六部及各衙署官员使用,所以每年三伏天到此领取冰的人很多,车马从胡同口排出去很远。

清代民间的三伏凉冰习俗也是丰富多彩。还是《帝京景物略》,里面描写过卖冰之俗:“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得卖买,手二铜盏叠之,其声磕磕,曰冰盏。冰着湿乃消,畏阴雨天,以棉衣盖护,燠乃不消。”

《清嘉录》记载了清代江浙一带的农人“三伏天担卖凉冰”的情景,其中冰镇食品有“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呼冰杨梅、冰桃子。”

《清稗类钞》则记载了北京夏日人们用“冰果”宴客的风俗:“京师夏日宴客,订盘既设,先进冰果。冰果者,为鲜核桃、鲜藕、鲜菱、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其凉彻齿而沁心也。其后,则继以热荤四盘。”

“三伏天,冰淇淋和羊肉更配哦!”(这句是开玩笑,不要当真)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THE END
1.茶叶店名字好听有寓意茶名扬茶叶店 川义茶叶店 御隆昌茶叶店 酥品春茶叶店 谷雨香茶叶店 建香茶叶店 龙梅茶叶店 晨阳茶叶店 聚贤茶叶店 迎宾茶叶店 御上煌茶叶店 味觉茶叶店 江南茶叶店 祥源茶叶店 闽香茶叶店 天裕茶叶店 月泉茶叶店 满朝茶叶店 德思茶叶店 鲍合茶叶店 http://m.mingzi.jb51.net/qiming/dianpu/29986.html
2.与茶叶有关的微信名字大全起名工具与茶叶有关的微信名字大全 1. 茶语香 2. 茶香四溢 3. 茶香飘逸 4. 茶香浓郁 5. 茶香悠长 6. 茶香清新 7. 茶香缭绕 8. 茶香飘然 9. 茶香扑鼻 10. 茶香袭人 11. 茶香醇厚 12. 茶香清幽 13. 茶香清雅 14. 茶香清香 15. 茶香清澈 16. 茶香清新雅致https://www.22tools.com/9ebd0310ac.html
3.有关茶的名字有关茶的名字 1. 龙井茶 (Longjing tea) 2. 碧螺春茶 (Biluochun tea) 3. 武夷岩茶 (Wuyi Rock tea) 4. 铁观音茶 (Tie Guan Yin tea) 5. 普洱茶 (Pu'er tea) 6. 黑茶 (Black tea) 7. 红茶 (Red tea) 8. 白茶 (White tea) 9. 黄茶 (Yellow tea)https://m.yxlady.com/jingyan/2301722.shtml
4.这味中草药的名字和数字有关,被称为“神草”在《本草纲目》中有这样一味神奇的中药材,名字是两个数字,它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用途,拥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很高的药用价值,被民间的百姓称为“神草”,它就是中药三七。 关于三七的命名,有很多的说法,也流传着许多故事。其中传言说,三七本来是天上的仙子,一次下凡路过云南深山途中,遭遇到猛兽的攻击,这个时候,一位青https://www.jd.com/pccontent/313844
5.唯美有寓意茶叶公司名字(100个)茶叶公司好听有内涵名字 一、【琼迎茗坊】 寓意:琼洁承茗之地,迎接各地茶人前来品味。 解析:琼指珍贵如琼瑶玉液的茶叶,迎指迎接客人,茗指茶叶,坊指公司铺。这个公司名传递出一种招待客人品尝茶叶的热情与诚意。 二、【翠香梅园】 寓意:翠绿香如梅,芳香润心田。 http://www.haoming8.cn/quming/78625.html
6.有深意的茶叶公司名字,适合茶叶店的名字大全我们国家有关于茶的文化历史非常悠久,自古以来我们国家的茶受到大部分人们的追捧,不仅仅在国内有消费者,在国外也有许多消费者,也就导致了我们国家茶叶的出口量特别大,这让许多创业者们就感受到了茶行业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那么就想要开办一家茶企业,以下就是我对于茶公司名字的建议,希望能够对茶行有帮助。 有深http://www.gongsimingzi.com/html/s2451.htm
7.茶叶店名字大全高雅有寓意,新开茶叶店取名字大全茶,入口微凉,甘甜,回味无穷,茶中许多有益于身体的元素能够调理身体平衡。茶叶有许多,人们熟悉的就有铁观音,大红袍,普洱,龙井等,这些茶叶名字其实是有典故的,就比如“铁观音”一名据说是乾隆年间与乾隆皇帝有着渊源。且不说这些茶叶名字的由来,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如今茶叶店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少,不仅http://www.company01.com/html/835.htm
8.茶起名字的寓意茶叶名字怎么取这个名字取自“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十分地具有诗情画意。用“盏”形容茶的容量,有股文艺气息;“清”则表示茶的味道清香扑鼻,沁人心脾,令人十分舒适。“茗”则为茶的雅称,几个字组合而成茶的名字,诗意感见然。 【六不羡】 这个名字具有隐喻之义,并非很直接取自茶的特征,其取自有关茶的文化知https://huochengrm.cn/qiming/i3q78i9l.html
9.有创意的茶叶品牌名字公司起名字大全*五行名字的五行配置为:火-火-水-火。 五格名字五格数理为37(4-4-14-15),是吉祥之数。数理分析:权威显达、吉人天相数。 有创意的茶叶品牌名字大全 茶叶品牌名字可以突出茶叶好的性质,茶香味浓、沁人心脾等。茶叶品牌的传播,除了需要大量的宣传费用外,还需要茶叶本身的品质,茶叶的品牌效应的加持。 https://www.meimingteng.com/subject/gongsiqimingdaquan/s.aspx?newsid=1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