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电子烟加盟战加速下沉:三四线城市迎来曙光?
文|懂懂笔记木子
近日,有不少网友向懂懂笔记透露,其所在城市(三、四线为主)的电子烟专柜、体验店,正在街头巷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各品牌的电子烟专柜、体验馆几乎攻占了所有商业区、住宅区周边。
难道说,电子烟行业加盟战术的核心,正在从一二线向下沉市场加速渗透?
可见,电子烟体验店(专卖店)的“下沉”趋势正在显现,其背后,又隐藏着行业加盟战的哪些新打法?
01躲进“小”城市,规避“大”风险
“最近半年多,市里的电子烟(体验)店的确增加了许多。”
今年三月初,黄冲(化名)在汕头市区的一家大型商超内,租下了将近十平米的区域,改造成了电子烟体验、零售专柜。他告诉懂懂笔记,与一线城市不同,品牌方对于小城市的加盟商,门槛要求不高。
“一套人马,两面销售,也都是行业里的大品牌,所以店里的销量还算不错。”黄冲告诉懂懂笔记,作为曾经的广漂、深漂,他之所以没有选择在广州、深圳开店,而是决定回乡去开店,目的是为了降低电子烟经营上的风险。
今年的三月份,工信部、国家烟草专卖局研究起草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其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附则中增加一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这意味着,电子烟很有可能将纳入烟草监管体系。消息一出,随即引起行业内的广泛热议,甚至有舆论表示,电子烟门店或将因烟草销售资质等问题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一线城市如果开始大力监管,咱就及时收兵,及时止损,问题应该不大。”黄冲直言,监管政策落地的滞后性,是他选择回乡经营电子烟专柜的原因之一,“咱宁可少赚一点儿也别冒太大风险,毕竟现在争议很大。”
02竞争不激烈,需求待培养
“我大致了解了一下,城区电子烟体验店没超过70家。”
六一节后,佳铭在湛江赤坎一个商场的中庭,租下了三米柜台打造成了电子烟专柜。他告诉懂懂笔记,目前专柜装潢已经结束,只需要陈列展品即可以开业。除已经加盟的某电子烟品牌之外,他还打算代理销售其它几家品牌的产品。
与黄冲一样,佳铭也曾是一名广漂。最初,他决定开一家电子烟体验店时打算选址广州,但做了一番市场调查之后,佳铭打消了这个念头,“仅天河城附近就有不同品牌的三、四十家专卖店,竞争太激烈了。”
显然,一线城市的电子烟市场,呈现出的是僧多粥少的局面,大量的商家,哄抢有限的电子烟用户,从而导致同行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也愈发白热化,“一线的电子烟体验店,赔钱苦熬的也十分常见。”
佳铭坦言,相比一线大城市,三、四线城市电子烟行业竞争可谓小之又小。以他专柜的选址为例,在商圈周边五公里范围内,仅有另外两家电子烟体验店,根本无需为了抢顾客而费尽心思。
“而且相比见惯了高科技的一线用户,小城市的人对新奇特产品有好奇心,了解电子烟的欲望也会比一线的用户更高,更能培养消费电子烟产品的习惯。”佳铭发现,目前电子烟专柜尚未正式开业,但已经有好奇的路人到专柜询问、了解电子烟产品了。可见,部分电子烟加盟商为避开一线城市白热化的同行竞争,选址三、四线城市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不过,与此同时不少一线城市的电子烟商家,也开始陆续转战周边的三、四线城市。这又是因为什么?
03小城市里的电子烟“大蛋糕”
“回老家开店(电子烟体验店)之后,成本压力也小了。”
今年五一小长假前,阿伍将位于深圳梅林的电子烟体验店(已经经营两年)顶手他人,收拢资金回到了汕尾。
他在城区的一个商业街附近开了一家小门店,一共代理了三家电子烟品牌。当问及为何放弃深圳的电子烟门店时,阿伍的回答是“经营不下去了”。
作为一家艰苦经营了两年的电子烟体验店,他算是抢占了行业先机,也积累了一定的客户群体,为何会有“经营不下去”一说呢?
对此,阿伍一脸无奈地解释,电子烟行业不讲口碑服务,大家拼的是赠品与折扣优惠。
“有客户有人脉又如何?一旦同行价格低了,客户照样会流失,只能拼价格咯。”由于行业价格战加剧,导致他的客户流失、利润空间下滑,从去年底开始阿伍的体验店便陷入经营困难。
到今年五一前这几个月,店内每个月的销售流水只有区区三万元左右,但每月租金、人工、水电成本却要接近两万五,已经难以维系收支平衡,更别说盈利了。相比一开始开店时,每月能有六、七万流水、近30%的净利润,他感觉差距十分巨大。
因此,他寻思着既然深圳电子烟门店众多,同行竞争大,市场新客拓展困难,自己没必要死守深圳的门店,虽然搬到省内其他三、四线城市,只要在线上维护好老客户,同样也能够获得转化,毕竟很多业务都是通过快递方式发货。
“你能想到么,自从年中回(汕尾)城区开店,我每个月的销售流水是有下降,大概只有两万二左右,可门店的租金便宜太多了,十几平店面每个月只要六千元租金。”阿伍告诉懂懂笔记,相比广州、深圳等一线大城市,三、四线县市里的烟民规模更加庞大,转化电子烟消费的潜力也更大,而他的整体支出却在大幅下降。
结束语
可见,随着一线城市电子烟门店饱和后竞争加剧,再加上经营成本与日俱增,陆续有部分电子烟加盟、代理商选择放弃一线,转而专攻三、四线“下沉”市场,目的就是降低成本、减少行业监管潜在的风险。
或许这种下沉趋势,会对电子烟行业的经营者带来更多利好,也会成为很多品牌加盟措施的重点方向。但是未来对于行业监管、市场规范方面而言,这种“下沉”无疑会带来更多的难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