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依据15-17号王冠群老师抖音直播内容整理成文。
01
春节,是绝大多数快消品企业的旺季,销量全年占比在10%-50%。根据习惯、经验及路径依赖定律,从企业到营销人员,再到经销商都卯足了劲,准备在这个春节大干一场,大赚一把。疫情,给所有企业,所有人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不过,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甚至逼得让很多企业老板欲哭无泪。
今天,我们不谈增长,只谈如何应对,如何活下去。
疫情开始到现在,所有人的心情变化路径:无所谓--调侃--恐慌--迷茫。
1月20号前:无所谓。
1月23号,武汉封城后到1月31号:调侃,各种段子,各种视频。
1月31号-2月9号:恐慌,对已知的恐惧:感染人数越来越多,该上班了,上不了班。
2月9号后,迷茫,对未知的迷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复工。
企业老板:不知道自己的企业能不能挺下去?
经销商:不知道自己的生意能不能挺下去?
营销人员: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失业,不知道不上班发不发工资?
不知道影响有多大、有多久?
02
一次突发疫情使生产型企业,经销商,营销人员都面临从未有过的困惑。
生产企业面临的问题:
疫情期间:
A、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复工?如果疫情延长一个月,企业存活都是问题。
B、即便现在有订单,有库存、能复工,但到处封路,员工不能按时上岗,原料采购不到,物流不通,货物也运不出去。
C、员工在家期间工作如何做到有效安排?
D、员工没上班工资怎么发?
疫情过后:
A、下游经销商大量年货库存如何处理?
B、春节期间促销费如何核销?
C、复工后,万一员工病毒感染,企业怎么办?
D、错过了最好的新品上市招商季节,如何解决?
E、第一季度业绩受到影响,后面3个季度如何追赶全年业绩?
经销商面临的困惑:
A、有订单,封路,有大量库存货也送不出去。
B、短保产品,放在自己仓库里,眼看着过期。
A、自己仓库和终端库存的大量礼盒类产品如何处理?
B、短保产品在自己仓库里放过期,损失严重,终端还有大量货需要回收,资金断裂,如何自救?
C、商超促销费用如何核销?
营销人员面临的困惑:
A、不能按时复工,工资不知道发不发?不发的话,房贷、车贷怎么办?
B、要求在家办公,家里有孩子,没有书房,根本没有好的办公环境。
C、复工后,企业会不会裁员?
D、复工后,企业倒闭了,工作不好找怎么办?
03
疫情对不同企业、品类、渠道、消费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决定企业存活的不是利润率,而是现金流,很多企业突然倒闭就是现金流断裂。本次疫情对很多企业现金流是一次重大考验。
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分级:
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大型民企民生保障产品企业基本没有影响。
对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年货产品中小企业有一定的影响。
对经营短保、礼盒产品、餐饮渠道产品的企业影响较大,例如:养元、加多宝、王老吉、银鹭、同福、周家口牛肉、保健品企业等。
对刚创业、把宝压在春节礼盒产品上的微型企业就是一次生死浩劫!
快消品精英总监联盟里,至少有30多位2019年下半年创业,代工生产礼盒类产品的,本希望用这种方法最快的完成原始积累,没想到成了一次赤裸裸的财富洗劫。
疫情对品类的影响分级:
销量增加品类:方便面、挂面、OTC中的双黄连、酒精、消毒液等。
无影响品类:洗化产品,非餐饮调味料产品等。
有一定影响品类:烘焙、既饮饮料、糖果、膨化产品等。
影响巨大的品类:烟酒、礼盒类产品、保健品,短保产品、专供餐饮的产品。
一个做低温短保牛奶的经销商,大年三十晚上发短信,库存近200万货,封路,送不出去,夜不能寐,口腔溃疡、满嘴起泡。问我有什么好办法?
你有什么好办法???
疫情对渠道的影响分级:
商超、连锁便利,影响较小,保民生,政府鼓励或者强制开门营业。
对流通渠道、夫妻老婆店、特通(服务区、景区)是致命影响,强制性关门。
有货、有库存也销售不了。
疫情对消费的影响:
理性购买升级,到超市,连锁便利店购物前,已经列好购物明细,直奔主题,买完就走。
感性购物直线下降,通常到超市购物,本准备购买10元的东西,出超市结账时发现消费100元。其中的90元就属于感性购买。因产品或者厂家促销吸引注意、引诱购买而购买。
特殊时期,消费者都不愿意在超市逗留,所以感性购买直线下降。
04
到了复工的日期,因为疫情严重,复不了工,也就是疫情期间,如何应对?
疫情期间,企业应对措施:
在家里上班最大的问题:
很多员工受家庭经济条件所限,没有书房,上有老,下有小,老人看电视,小孩子要么打闹,要么网络课程。所以很难象在办公室或者市场上专注、专心工作。
99%以上的员工行为是需要监督的,平时公司上班还经常有迟到的。你相信员工在没有监督的环境中自动自发按时按点在家办公?有多少个员工可以做到?
所以提倡在家办公的企业安排工作时必须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安排工作要数据化。
其次安排工作要标准化。
确保安排的工作每个员工的理解都是一样的,就像手机的操作说明书,按着说明就可以搞明白。
例如联系客户联系内容标准化:
客户姓名
市场
备注
内容:
1、客户的主要关系人(亲戚、员工)的安全情况如何?
2、这次疫情对客户的影响情况?
3、客户是否复工?准备时候复工?
4、仓库库存有多少?核心下线客户库存有多少?
5、针对疫情,客户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
例如视频培训标准化:
每个员工必须文字复述培训内容,二次强化。并思考写出工作中如何运用(字数限制)。
唯有标准化才具有操作性。
你的企业安排工作做到标准化了吗?
第三、要专人跟踪、考核化。
安排的工作如果没有专人跟踪,没有考核,没有兑现奖罚,那肯定会有很多员工应付。甚至根本不工作。
不要寄希望于员工的自动自发,在办公室集体办公还需要监督和考核,何况在家里办公?
唯有考核可以改变员工的行为,想要什么就考核什么。
安排的工作,没有专人跟踪和考核,就是一句空话和口号。
二、联系社区团购团长,帮助核心客户消化库存。
通路客户库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消化,即便疫情过去,你的企业销量也不可能爆发性增长。因为你的渠道患了肠梗阻!
疫情期间,消费只是被遏制了,并没有消失。谁能解决最后一百米,谁就把危机变成了机会。
封路,封小区,憋在家里的消费者有消费的意愿,却不能走出去,也不敢走出去,谁能送货上门,谁就是疫情下的赢家。
目前能做到的唯有社区团购!
笔者了解到同福碗粥、克明面业、金龙鱼目前都在用这种模式消化核心客户库存,而且效果不错。
笔者所在的小区社群中,每天团长都会推送不同的产品供业主选择购买。
这个时候企业需要做的就是三件事情:
1、让利,避免节后大量退货造成更大的损失。平时10-20%费用,这个时期至少在40-50%。要不社区团长凭什么为你推广销售?
2、联系到合适的社区团购团长,越多越好。
3、协调经销商及时送货到社区。
你的企业做了吗?
三、做复工准备工作。
复工准备工作有四项必须提前做:
1、制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案。本企业疫情防控组织机构、职责分工、疫情防控措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不少于两周的口罩、消毒液),并建立库存和使用台账。同时需要落实从业人员管控要求。
2、如果明天能复工,有订单,你有没有复工的资金?如果没有,怎么解决?
3、如果明天能复工,有订单,你的员工有多少能按时到岗?有没有专人跟踪,联系、统计?
4、你的供应链原材料有没有安全库存?如果没有,供应商能不能及时供货?
疫情形成了堰塞湖,几乎所有企业停产,那就需要提前和供应商联系,做好原料储备工作。
四、全员线上传播,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同时拓客。
品牌有两个核心要素:知名度、美誉度。
我们首先要通过曝光提升知名度,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我们这个企业,这个产品。
全员线上传播需要解决四个问题:
1、内容输出的标准化,是经过策划,梳理、审核的内容。谁负责?谁制作?谁审核?
2、在什么平台,渠道传播?这些平台有没有你的目标客户?
3、每天什么时候传播?传播几次?
4、谁检核,兑现奖罚?谁评估传播的效果?
所有的传播都是为了转化,如何转化?
1、要求员工组织和建立客户的线上社群,提升私域流量的影响力。以前客户很高冷,没人理你,现在都闲了,社群也许能活跃。
2、群内精准传播企业的产品,方法、理念、文化。
五、研讨和思考疫情之后企业经营新的商业模式。
疫情之后至少有20%的企业会倒下。即便不倒闭的也需要反思:你的经营模式还适应疫情之后的市场吗?
康师傅1998年导入通路精耕,一路狂飚,十几年来方便面业务一直稳居国内第一。
娃哈哈联销体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最高峰年销售额783亿。
今麦郎的“四合一”模式让今麦郎这几年逆势高速增长。
任何商业模式都具有时代性,都只能推动企业某一阶段的发展。
你需要思考:
以业务为核心,如何做到:停班不停工,在家办公保持高效,逆势增长、转危为机。
疫情之中发动员工一起头脑风暴,我们的企业如何调整经营模式,才能度过危机,转危为机?让员工有参与感和主人翁地位。既有了新的思路,也借助危机识别员工中的人才,打造团队的凝聚力。
疫情期间,经销商应对措施:
一、如果核心渠道在商超和连锁便利,只需要解决一件事:想尽一切办法补货。
商超和连锁便利不允许关停,也就意味着可以正常销售,经销商唯一需要做的是如何把货送达终端门店的问题。
一定要主动联系商超或者连锁便利,共同协调物流畅通问题,政府在这上面是可以开绿灯的。
二、如果核心渠道是大流通,而且礼盒是重点品相,这是最糟糕的情况,有货也送不出去,送出去终端流通也不开门营业。
这种情况经销商首先要做的:
A、统计自己仓库和通路客户库存产品数量,主动和去企业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B、能拆箱零售的一定要尽快拆箱零售,减少损失。
C、主动联系社区物业或者社区团购团长,加大促销力度,分销库存。也可以开发社区分销商(物业或者物流分销点)。
D、如果是短保产品,和企业沟通,集中免费赠送指定机构,为后期团购做铺垫;其次在商超,社区团购,执行买一送一,甚至更大力度。
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不管是礼盒还是短保,都不能坐等企业解决。如果疫情期间滞销产品都回调,估计超过50%企业会倒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三、礼盒产品经销商要考虑选择补充产品,做产品组合,开工后通过产品组合,弥补春节期间利润损失。
疫情期间,营销人员怎么做?
我们经常听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不在工作8小时,而在8小时之外。
疫情之后员工与员工的差距是由疫情期间你的行为决定的。
你是天天睡觉,养膘为祖国做贡献,还是趁机充电提高自己、联系客户?
可以肯定的说:一个人在家办公的自律程度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疫情期间有三项工作员工必须做:
一、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问自己几个问题:
1、能不能像上班一样按时起床?按时睡觉?
2、有没有做疫情期间能力提升计划?在哪一方面?有没有推进计划?
3、有没有明确的方向?有没有聚焦?能不能击穿,感觉到提升?
如果连学习都需要别人监督,那这一辈子注定你一事无成。
二、排出计划保质保量完成企业布置的工作。
不要以为领导看不到,偷点懒,耍点滑,应付工作。
领导也是从员工做起来的,你撒的所有谎,他都会,你不会的他也会。
你唯一需要做的,保质保量出色的完成布置的作业。
特殊时期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而不是耍小聪明让领导在心里给你一个差评。
三、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未来拼的不是学历,不是能力,不是财力,不是权力,而是免疫力!
免疫力与坚持运动有直接关系。
你室外跑不了步,能不能室内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下蹲?
疫情期间养成了锻炼的习惯,岂不是因祸得福,受益终生。
05
没有哪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哪个春天不会来临,疫情早晚会过去,春暖花开,你安好,我无恙,经营怎么做?
疫情过后,企业和经销商经营如何展开?
一、只需要比竞争对手跑快一点。
拼的就是谁的速度更快!
拼什么速度?
A、竞争力产品上市的速度。
B、团队行动的速度。
C、渠道占领的速度。
特别提醒:围绕产品拼速度(避免起个大早,赶个晚集)。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这次疫情加速了各个品类企业的优胜劣汰,那些本就在生死线上挣扎的企业,那些微型的初创企业,绝大多数都难逃厄运。
疫情加速了产业整合。
活下来的企业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比对手跑的快一点。
两个故事深刻的解读了这个观点: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只大老虎,甲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轻便的运动鞋换上,乙急得要死,大声叫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甲答道“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还有一个故事: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狮子教育自己的后辈说:”孩子,你必须跑的快一点,再快一点,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被活活的饿死。“而在另一个地方,羚羊也在教育自己的后代:“孩子,你必须跑的快一点,更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的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所以在竞争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盲目的低头拉车,要学会去观察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对竞争对手不了解,没有了对比就没有竞争,也就没有了向上的动力。
A复工后我上市的新产品相对竞品而言有没有相对的竞争力(武器)?
市场上占有率高的,生命周期长的产品都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象烟花一样绚烂,又瞬间湮灭。
B如何保证新产品招商和铺市的速度?
C我的员工单兵作战能力,团队作战能力和竞品企业对比如何?是不是都做好冲锋的准备了(人)?
D我的商业模式有没有创新(方法)?
E如何做到快速拓展渠道?快速铺货?
客户、渠道、售点都是有限的,疫情之后,短期内消费会有爆发性增长,谁的产品有竞争力,谁先占领渠道,售点,谁就会赢得2020!
具体动作:
1、推出的新产品从品质、包装、卖点、通路价格,技术壁垒,品类趋势6个方面评估是否具有竞争力。
2、改变过去订单式,路线式铺货方式。锁定核心渠道,核心客户,优先产品补货铺市。
3、评估营销人员与市场的匹配度,移形换位。
4、调整考核,奖金围绕核心网店铺货和新品推广设定。用金钱的力量提高员工的效率。
二、传统模式与新模式结合快速处理不良库存。
疫情期间,有些地区管控非常严,纵使有渠道,有方法也处理不了。复工之后首要解决的就是不良库存处理。
传统处理库存方法:散货拆箱售卖,利用农村春季的集会、庙会重点推广展卖、团购处理等。
新模式:1、联合促销。
联合促销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或品牌合作开展促销活动。这种做法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使联合体内的各成员以较少费用获得较大的促销效果,联合促销有时能达到单独促销无法达到的目的。
联合促销是最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促销方式。进行联合促销时,让联合促销的双方都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在目标消费者的眼球面前,最大限度发挥促销的功能,最终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比如西凤酒与马大姐糖果合作,买西凤酒赠马大姐糖果,买马大姐糖果赠西凤酒。
新模式2:招募或者开发社区团长或者分销商(以社区为单位分销库存)。
由过去以店为单位分销到以人为单位分销。
团长招募:
城市:本小区业主,或者物业工作人员,或者物流站点工作人员。
农村:村干部、小卖部老板。
三、优化武器及产品战略。
所有的竞争最终体现都是终端产品的竞争。
1、产品的竞争力。要精品,不要速度。
2、产品战略建议:大单品--大单品集群(单品类大单品集群,例如康师傅方便面:红烧、香辣、鲜虾鱼板、小鸡炖蘑菇、黑胡椒牛排)。不同品类大单品集群,例如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乐虎、和其正、豆本豆、达利园派、美焙辰。
3、尊重产品成长路径:单品突破--产品丰富---产品结构---产品更新和替代。
不要期望一只产品包打天下,子子孙孙享受红利。
动作分解:
1、重金猎聘研发人员。没有核心技术和配方就没有核心产品。
2、重金借用外脑策划产品。要相信专业的力量!
3、好原料、好设备、好工艺、好配方、好管理才会有好产品。
四、由单一渠道到全渠道拓展。
从小我们就接受一个理念:不要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很多人知道并会讲给别人听,自己却依然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比如只做礼盒类产品,只做短保产品,只做大流通。
疫情期间,损失最大的就是这种企业和经销商。
渠道是在不断演化的,你跟不上渠道演化的趋势,其实就是在慢慢被淘汰。
从单一渠道,到多渠道,到渠道碎片化,这就是渠道的演化过程。2019年线上快消品零售额占总零售额达到25.8%,这过去就是线下的销售额,生生被线上抢走了。社区团购,短视频、网红带货,新的渠道丛出不穷。
就连过去明确排斥线上渠道的74岁的娃哈哈宗庆后宗总都开始拥抱尝试新渠道了,你还在犹豫什么?
在渠道上你可以有侧重点,但一定要多渠道尝试,尝试新渠道,勇立潮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给自己留一条备用逃生通道。
1、确定渠道侧重点及占比,确定涉足新型渠道。
2、招聘专业人操作专业的新型渠道,不要抱着培养猪上树的理念去培养传统渠道的营销人员,这样机会成本太高,你赔的钱,付的学费远远大于请专业人士。
3、制定推进计划,持续跟踪,调整,考核。
五、创新拓客方式。
疫情之下,糖酒会延期,打乱了很多企业的新品上市及招商计划。
复工后如果用传统的营销人员拜访方式开发客户,效率低,费用高,而且效果也越来越差。很有可能一个营销人员1个月1万多的费用,招商业绩为零。如果按计划完成招商计划,必须借助新的招商工具。
本次疫情,让很多人感受到了互联网的价值。封闭在家的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在线获取信息,交流,解决问题。所以传统生产企业完全可以运用互联网解决招商问题。
因为经销商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在线上。
这种招商特点:精准、省时、省力、省钱。
从过去主动找经销商,到现在经销商主动找上门,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换。
从笔者服务企业的经验来看,综合招商效果是最好的,就是以上方式组合使用。
赢销力平台这些年给露露、完达山、马大姐、唇动、黑金刚、克明面业、小猪佩奇、金丝猴、厨邦、鹃城豆瓣、众参、米奇、白象等100多家企业提供过招商服务,合作3年以上的达到20多家企业。从回访的数据看,平均招商成本不到2000元/个。
目前国内可靠的互联网招商平台有:赢销力、糖烟酒、中国食品招商网,火爆食品招商网等。
采用这种模式招商动作分解:
1、选择公信力强、经销商资源多的平台。
2、提供高清产品招商图片和产品介绍。
3、结合平台方成立招商策划团队。
4、密集推广。
5、意向客户限时跟进。
当然也可以尝试网红带货,抖音传播招商方式。
六、重视新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
这次疫情,让很多人真切感受到在线模式的价值。在一个延长的春节假中,人们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是要在线获得信息、交流、解决生活问题,甚至是调整自己的情绪与心境。而在整个疫情防控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武器决定战争胜负,工具就是武器。
导入新的管理工具在疫情前,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还只是一个口号。疫情之后,企业要真正动起来,让自己的企业在内控,外控,传播上都能运用新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
对于新工具:要拥抱不要抵制,要尝试不要放弃。
七、聚焦,做减法。
中国的企业老板大都追求规模、销售额,于是项目越上越多,产品越上越多,员工越招越多,固定资产越来越多。盈利能力越来越差。
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对于绝大多数企业都不好看,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就是聚焦,做减法。
1、聚焦核心主业,砍掉鸡肋项目。规模上做减法,盈利上做加法。
2、聚焦核心产品,砍掉没有销量,毛利低的产品。
3、没有绝对把握不要盲目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建厂、买设备)。
八、低成本经营。
1、控制团队规模,取消非关键与非必须人员招聘,优化激励制度,严控人员固定开支。
2、部门和团队优化,销售部门重点投入,能产生效益的部门重点投入;
3、合并部门,减少管理层级。
4、干掉小白兔员工。
5、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和财务费用成本。
九、重新制定现金流计划。
一个企业会不会倒闭,不是取决于规模,也不是取决于盈利能力,而是取决于现金储备。
某机构调研,47.73%的企业自有资金仅够维持一个月,20.87%的企业仅够维持两个月,25.56%仅够维持三个月!清华校友会调研88.7%的企业资金撑不过3个月。
成立于2007年的国内最大的PHP培训学校兄弟连,开业4年多的北京K歌之王已经在疫情中倒闭。海底捞、西贝、老乡鸡等也在积极自救。
再强壮的人,瞬间失血过多一样会死亡。
现金如粮食,是企业得以生存的第一要义。所以企业要做好财务规划,在银行里至少要有3个月的现金储备,以维持员工工资和企业最基本的运营。
你的账上资金能维持几个月?
06
疫情之后,你安好,我无恙,营销人员的工作怎么做?
通知一:假期延迟到2月2号,员工一片欢呼。
通知二:假期延迟到2月10号,员工心里忐忑不安。
这不是段子,就是实际剧情上演,而且不止一家公司。
创业型公司一定会倒掉一大批,中小型民营企业会倒掉一批,再加上这几年大型企业不间断的调整模式、裁员,2020年工作难找毋庸置疑的。
太多刚上班的营销人都是“手动嘴动”,工作一停,立马弹尽粮绝,还有些有房贷,车贷,孩子上学的,如果有几个月没有工资,立马个人破产。
方法:
1、提前制作求职简历。
2、托朋友、同事、老师、猎头介绍工作。
你自己行,需要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也得行才行。
找工作的过程中,切记:平台比眼前的待遇重要!
没有被裁掉的要感谢你的老板,要200%的精力投入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
同时不要期望涨薪,不降薪就要谢天谢地。
赢销力跟踪统计1000名销售人员,2018年离职率42%,2019年到了可怕的63%!
很多营销人员离职就失业,最长的失业14个月找不到工作。
要牢记职场基本的定律:
1、企业越来越大,员工的相对重要性会越来越小。
2、你的收入和你创造的价值成正比,和年龄成反比。
3、在同一个平台上升职越快,滚的越快。
4、底薪越高,死的越快。
职场上你只有具备了阶段性不可替代性,你才能更值钱。所以要专注,聚焦,专注一个行业,一个平台,聚焦某个领域,让自己成为专家,那么你就不会失业。
07
很有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2月份销售额为0!不排除还有一部分企业2-3月份销售额都是零!
所以很多营销人员要考虑的不是工资发多少,而是会不会失业。
赢销力针对疫情做了一个2月份发放工资的调查,参与调查企业100家,其中国有企业7家(央企和地方国有),上市公司13家,民营企业80家,结果如下:
国有企业(央企):按国家规定发放底薪,但没有奖金(因为没有业绩)。
国有企业(地方国有):发放当地最低保障工资。
上市公司:发底薪,但没有奖金(因为没有业绩)。
民营企业:按国家规定发放岗位底薪,但没有奖金,占比21%。
民营企业:发放当地最低保障工资46%。
民营企业:不发工资,因为没有出差,没有任何业绩,占比29%。
民营企业:按出勤发底薪,按销售达成发奖金,正常复工企业,占比4%。
很多员工总是觉得你是给老板打工的,其实80%以上的老板都是在给员工打工。
不管哪一种,都要明白这是共克时艰时期,千万不要把老板逼的无路可走,千万不要把企业逼的倒闭。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08
疫情是危机,危中有机。
决定一个人、一个企业最终高度的,往往并非起点,而是拐点,机会都在拐点!
2020年是鼠年,子鼠排在12生肖第一位,是不是意味着这是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