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天是第24个“世界无烟日”。今年无烟日的主题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世界肺脏基金会和美国癌症学会癌症专家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烟民平均寿命比非吸烟者短15年。世界范围内,每10名死者就有一人死于吸烟。20世纪有1亿人死于吸烟,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青少年吸烟和帮助现有烟民戒烟,吸烟将在21世纪致死10亿人。因此,为了阻止吸烟,世界各地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扫描世界各地控烟情况
世界控烟首推新加坡
在世界各国中,戒烟比较好的国家,应该首推新加坡,新加坡正在开展一个无烟国家运动。
新加坡早在1970年就提出成为无烟国的目标,三十多年来,新加坡政府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新加坡还规定,从1993年5月1日始,凡是穿着军服的武装部队人员,不论军阶高低,也不论是现役还是战备军人,都不准在公共场所吸烟。
1993年政府还通过一项法律,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此外,政府还取消了香烟免税许可,每条烟必须付17新元进口税。
美国近一半吸烟者戒了烟
美国经过近30年的戒烟运动,年人均吸烟量已降为1940年以来最低点。成人吸烟率从1955年的42%减到1987年的26%,近半数的吸烟者已戒烟。
美国政府控制吸烟,重要的一条便是议会立法。1968年,国会立法,要求在烟盒上注明“卫生总监断定,吸烟有害你的健康”的警语。
1990年以来,美国加州、犹太州、纽约市等许多城镇都颁布了严厉的公共场所禁烟法令。
美国政府于1994年2月还公布了一项法令,禁止或限制在商业区和公共场所吸烟,以保护被动吸烟者的健康。
英国吸烟率大幅度下降
英国是吸烟流行最早的国家,也是吸烟曾引起广泛死亡的第一国家,整个英国所有中年死亡的人中约有1/3是吸烟所致。因此英国也是最重视控制吸烟的国家。
1971年开始在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警语。
1974年又把香烟价格提高20%。
1984年把每年3月13日定为“全国戒烟日”,使大约30万人放弃了吸烟。
背景资料:世界无烟日
北京市一处居民小区地下车库内贴有禁烟标志(1月5日摄)。按照中国政府于2003年11月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自2011年1月9日起,中国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法国成为欧洲香烟消费最少的国家
法国吸烟人数曾为欧洲之冠,70年代前吸烟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0%,青年吸烟人数增加最快,每年因吸烟夺去6万人的生命。
自80年代初期,法国开展了大规格的反吸烟运动,法国卫生部要求法国人在每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那天不吸烟,即为戒烟日。
90年代初,法国又通过一项法令规定:每年5月31日为全国“无烟日”。
自1992年12月1日起,法国还实施吸烟禁令:即凡在非吸烟区吸烟者,被罚款60法郎,设有吸烟区的机构不遵守卫生通风准则,被罚款3000法郎。
由于法国政府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和采取有力的控烟措施,法国吸烟人数日渐减少。在欧洲,法国已成为人均消费香烟最少的国家。
加拿大20年间吸烟率下降了26%
法律规定香烟盒上必须用1/5的篇幅写上烟草危害健康的4种危害之一,即“烟草缩短寿命”,“引起肺癌”,“导致心脏病”,“怀孕者将危害胎儿”。
加拿大每年都大力开展“不吸烟的星期三”运动。政府还要求所有宣传部门大力开展吸烟有害健康活动,电视、广播及报刊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此外,政府还将烟税提高到60%,并抽取一定的烟税作为健康教育的研究经费。政府还宣布自1990年7月1日起,所有加拿大客机禁止吸烟,这是世界上的创举。
芬兰禁烟为了挽救年轻人
在芬兰的餐馆或工作场所吸烟都有严格的规定。
瑞典禁烟措施的目的是保护大多数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目标的国家,该国吸烟者不足人口的20%。在2001年,有19%的人吸烟。该国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女子吸烟人数(18%)比男子多的国家之一。
从2003年1月1日起,所有的餐饮机构都要设一个或几个不吸烟的角落,而在此之前,只有座位超过50个以上的餐馆符合这样的要求。而且从2004年1月1日起,瑞典的餐馆将完全禁止吸烟。政府已表示,如果不能“在友好的气氛中”争取全面禁止香烟,它准备再次制定法律来让人们遵守。
爱尔兰禁烟措施严厉
在爱尔兰,2002年得到加强的法律对吸烟有着明确和严格的规定,并使得现有不吸烟者的比例占人口的70%。
所有公共场所如电影院、学校、超市、医院等都被列为禁烟区。唯一具有灵活性的地方就是餐馆,它们有平地的座位属于不吸烟者的区域,这个比例对于机场和火车来说要高达三分之二。违反规定的吸烟者将被罚款127欧元,经营场所的所有者违反规定将被罚款620欧元,并且还有坐牢的危险。
世界各地主要控烟策略
这是2007年1月30日,在法国东南部的尼斯,一名女子在办公室附近的人行道上吸烟。法国从2007年2月1日起禁止人们在大多数公共场所吸烟。新华社发
目前来看,各国政府采取的控烟手段多种多样,不过从控烟政策方面来看,主要有提高烟草税收、在烟盒上采用图片警语以及政府立法等措施。
阻止吸烟最有力的手段就是对香烟征税。自1990年起,英国每年将香烟税提高30%,此后,人均香烟消费量下降了20%。新西兰将香烟价格上涨50%,消费量也在随后的两年中下降了20%。据研究,一些国家将香烟价格猛涨150%还多,使青少年人均吸烟量下降了40%,迫使他们在吸烟与其它消费之间进行选择。
世界无烟日各国禁烟忙
这是2004年3月26日,一名妇女在爱尔兰多尼戈尔的一个酒吧门口吸烟。爱尔兰2004年3月29日起在全国实施一项新法律,禁止在酒吧、饭馆、办公室等公共室内场所吸烟,以保障人们的健康,违者将被处以3000欧元的罚款。新华社发
措施一:控制香烟流通
英国:平装销售
英国政府2008年5月31日正式对外公布《未来烟草管理》草案,征求公众意见。
草案要求烟草公司剥除自家香烟“豪华外衣”,一律平装销售,不得印上公司标志性图标。当然,健康警示也必不可少。
美国:禁卖散烟
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正在考虑出台一项禁售散烟的提案,并已就这一提案广泛征求市民意见。
巴尔的摩市商店常把5支装的小雪茄盒装烟拆零销售,每支烟价钱为69美分。这一做法不仅对零花钱有限的青少年降低了购买门槛,还让他们难以见到包装盒上的健康警示。
巴尔的摩市卫生专员乔舒亚·斯坦沙夫说,提案定于2008年7月1日前征求市民意见。根据市民意见作出修改后,提案计划将在整个城市推行。
斯坦沙夫认为,与禁售香烟相比,经济上给烟民施压更容易获得成效。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则计划批准一项新提案,允许房东自行禁止他人在自己的房产内吸烟。支持者认为,此举有助于保护儿童免受二手烟危害。
措施二:扩大禁烟范围
加拿大:车内禁烟
加拿大魁北克省“魁北克肺协会”2008年5月29日发起“还儿童干净空气”活动,要求省政府禁止人们在搭载儿童的汽车内吸烟。
“魁北克肺协会”希望收集至少5000名魁北克市民的请愿签名,递交给魁北克省省长珍妮·查尔斯特和省卫生部长菲利普·库亚尔。
协会执行理事路易斯·布里松说,车内空气不流通,二手烟更易造成健康问题,“儿童有权利”选择他们的健康。
迄今,半数加拿大省份已经通过或正在讨论这类车内禁烟倡议。2008年4月1日,这一禁烟令首先在新斯科舍省正式生效。
措施三:实施奖惩措施
沙特:奖励戒烟
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国家医院决定给予成功戒烟者物质奖励。
吉达国家医院常务董事穆罕默德·阿里2008年5月31日在一次医学研讨会上说,前200名成功戒烟的沙特人可以领到5000沙特阿拉伯里亚尔(约合1335美元)现金奖励。医院已准备好100万沙特阿拉伯里亚尔(26.7万美元)奖金。
阿里对有奖戒烟的效果作过测试。他最初小范围地推行有奖戒烟,奖金额为1000沙特阿拉伯里亚尔(267美元)。获得成功后,阿里决定在全国推广。
“一名因此成功戒烟的沙特人告诉我,他现在很幸福,因为戒烟改变他一家人的生活,”阿里说,“我希望更多商人和慈善人士加入这一活动,鼓励公众戒除不利于健康的习惯。”
南太平洋岛国纽埃前总理维维安宣布,政府向每名烟民发放1543美元的戒烟费,鼓励烟民戒烟。
墨西哥城法律规定,所有封闭的公共场所都应百分之百禁烟,违法吸烟的个人将被处以50至150美元不等的罚款,惯犯将被监禁36小时。
(资料稿件综合新华网、人民日报海外部报道)
各国控烟奇招百出
这是2005年5月31日,两名男子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个酒吧里抽最后一支雪茄。瑞典从2005年6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的酒吧和饭馆里禁止吸烟。新华社发
长期以来,为减少烟民数量,降低吸烟对社会带来的危害,世界各国各出奇谋,从常规的罚款,到“恐吓”、“利诱”无所不用。
最彻底不丹:唯一全面禁烟的国家
2004年,不丹通过全面禁烟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全面禁烟的国家。不丹全国禁止销售各种烟草,所有公共场所都禁止吸烟。对于进入该国的外国“烟民”,想要抽烟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个人携带烟草进入不丹境内要被课以100%的关税。
最独特法国“香烟警察”走上街头
法国政府从2008年元月1日起,把博物馆、学校、火车站、机场、办公室、公共场所以及密封空间等列入严禁吸烟的地方。为了落实禁烟条例,政府在全国范围布下了17.5万名“香烟警察”。这些“香烟警察”被派上街头巡逻,一旦发现有人违反禁烟令,“香烟警察”有权对违反者处以最低30欧元(约合257元人民币),最高200欧元(约合1725元人民币)的罚款。
“恐吓”型警示图片花样多
在烟盒上印制健康警示性语句和图片,被认为是减少吸烟人数的有效手段之一。新西兰法律规定,从2008年起,所有在新西兰生产并销售的烟盒外包装上必须印刷13款健康警示性图片及警示语,内容有死人尸体;看起来令人作呕的腐烂牙齿和牙龈;熏黑的肺部等。
泰国规定,烟盒必须用一半的面积印上统一的警示性画面,内容分别有一个被熏黑了的肺、一副黄黄的参差不齐的板牙、一个插满管子的病体,还有一个喷云吐雾的骷髅。
“劝导”型择偶不找吸烟者
宣传吸烟的危害,瑞典采用的是“温情攻势”——女性杂志上称,现代择偶标准之一就是找一个不吸烟的男士;而男士读物上则写着:小心吸烟的女友过早衰老。
加拿大则“乘虚而入”从病人入手。该国研究发现,心脏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如能接受戒烟辅导疗程,戒烟成功率明显提高。
“奖励”型政府发戒烟费
对于想戒烟的吸烟者,法国国家保健制度将补给1/3的戒烟费用,每年最多可达50欧元(约合431元人民币),这部分钱归入疾病保险。
英国苏格兰邓迪市为鼓励市民戒烟,为戒烟者每周提供12.5英镑(约合131元人民币)的补贴。
处罚重
西班牙违法吸烟行为按轻重等级,将受到30欧元(约合257元人民币)到60万欧元(约合5175360元人民币)的处罚;
墨西哥城违法吸烟的个人将被处以50美元(约合340元人民币)~150美元(约合1021元人民币)不等的罚款,惯犯将被监禁36小时;
世界各国民众如何积极戒烟
世界无烟日禁烟一小时这是印度孟买的反吸烟者装扮成吸烟致死者的模样(2007年5月31日摄)。新华社发
欧盟资助三部电视戒烟宣传片,在成员国的100多个电视频道上播放一个月,为了加深印象,这些宣传片将在今年的9月份重播,欧盟委员会28日在布鲁塞尔宣布这个决定。他们同时表示,三部电视宣传由年轻人参加表演,以比较风趣幽默的方式,阐述了三个严肃的主题:一个是不要染上吸烟的习惯,二是不要吸烟,三是被动吸烟的危害。欧盟也表示,这些生动的影像表现形式比单调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欧盟在2005年3月发起了“帮助—为了无烟的生活”第一阶段的戒烟活动,在“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欧盟委员会将通过欧盟国家的电视宣传,掀起第二阶段的戒烟活动。
美国:美国电影协会也规定,吸烟镜头将会和色情、暴力镜头一起,成为影响电影级别的重要因素,还有过多吸烟镜头的电影,很可能被定为限制级(R级),也会被定为少儿不宜,这也是为了防止青少年吸烟做的一些举措。
希腊:希腊是欧盟吸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约有45%的成年人吸烟。每年约有2万希腊人因吸烟导致的健康问题而死亡。而且,到希腊旅游的人会发现这里简直就是吸烟者的天堂,烟民们很少受到法律限制。不过这种“好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从今年7月1日起,希腊将实行新的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法国:香烟的消费量在法国有所下降,但烟草在民众中的普及率依然较高。禁烟是当前法国面临的切实挑战,该国每年约有6.6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在男性中,21%的早死与吸烟有关,而女性中这一比例为3%。因此,法国将从明天起展开一系列宣传活动,帮助人们远离香烟。
日本:日本成年男性的吸烟率近40%,但随着政府和民间的禁烟措施逐步推进,烟民的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现在无论在日本何处,要抽支烟实在是太难了。原本在等车的时候,烟民们可在站台吸烟处抓紧抽两口。可从今年4月份起,东京地区约200个车站站台实施全面禁烟。在日本,很多地方的街头是不能吸烟的。日本的很多法规都对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进行限制。
俄罗斯:俄罗斯约有50%至70%的男性吸烟,比吸烟女性的人数高出两倍多,每天有近千人因吸烟引起的疾病过早死亡。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保护健康委员会主席博尔佐娃29日说,俄吸烟问题严重,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2004年3月,爱尔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建立无烟工作场所的国家,无烟化的范围包括所有的办公室、餐厅、酒吧和旅店等公共场所。不到3个月,挪威的无烟立法也开始生效。此后,在这两个国家的引领下,新西兰、意大利、西班牙、等12个国家相继开展了创建无烟工作场所和无烟公共场所的工作。
世界各国控烟趣闻录
这是2005年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巴西卫生部的官员在巴西利亚手持香烟模型,向人们宣传吸烟对人类的危害。新华社发
泰国:烟盒上印有恐怖警示语的国家
泰国规定,烟盒必须用一半的面积印上统一的警示性画面:一个被熏黑了的肺,一副黄黄的参差不齐的板牙,一个插满管子的病体,还有一个喷云吐雾的骷髅。包装上也不准印有淡味,柔和或焦油含量低等误导性词语。这种看上去令人生畏,甚至使人有恶心想吐的感觉的烟盒对抑制吸烟效果良好。
瑞典:将禁烟用在男女择偶问题上的国家
瑞典各界为宣传吸烟的危害,费尽心思。女人们常看的时尚杂志上宣称,现代择偶标准之一就是找一个不吸烟的男士;男士们的读物上则写着,小心吸烟的女友过早衰老。
美国:将吸烟镜头作为“少儿不宜”的国家
美国电影协会也规定,吸烟镜头将会和色情、暴力镜头一起,成为影响电影级别的重要因素,还有过多吸烟镜头的电影,很可能被定为限制级(R级),也会被定为少儿不宜,这也是为了防止青少年吸烟做的一些举措。世界无烟日主题“烟草健康警示”各国采取措施控烟禁烟。
韩国:“戒烟休假”政府埋单
为了鼓励戒烟,政府将逐步实施“戒烟休假”制度。国家机关和私营企业的在岗人员如果决心戒烟,可以申请3~4天的带薪休假。这主要是考虑到戒烟者暂时脱离工作环境,加上健康饮食、精神转移等辅助方法,有助于提高戒烟的成功率。因职工休假给企业带来的绝大部分损失,将由政府承担,资金主要从香烟税收中筹集。
韩国政府通过了“禁烟2020草案”,希望在2020年前将吸烟率降到20%。该草案的主要内容是:禁止便利店或者小卖店摆放或者销售香烟;限制香烟制造商的赞助活动;成人购买香烟时要出示身份证。
韩国政府还计划对《增进国民健康法》进行修订,取消公共场所内的吸烟区,营业面积在150㎡以上的饭店,棒球场和足球场等可容纳1000人以上的体育设施,总面积在1000㎡以上的办公建筑、工厂,面积在1000㎡以上或者可容纳300人以上的辅导学校以及地下商业街,都将成为无烟区。
不丹吸烟最低罚金225美元
不丹,人口不过170万,是个风景优美的小国,森林覆盖率在亚洲处于首位,还是一个全民戒烟的国家,禁止在一切公共场所吸烟,包括公园、夜总会、商店、露天市场等,还有公共厕所。
我国有位老烟民游客,在进入海关时,将几包香烟藏在茶叶盒中,混过了检查。有一次他在一座公厕里,掏出香烟点火猛吸。正当一支烟快吸完之时,忽然进来一位不丹警察,指着他手中的烟,用不流利的英语说他看到了一股青烟从这里冒出,赶进过来才知他在吸烟。说完掏出罚单要罚他225美元,这是最低罚金,严重者还不止这个数,无奈他只得乖乖受罚。
阿联酋:发起戒烟行动妇女儿童是重点
迪拜从2009年6月1日起至2010年5月31日止,发起为期一年的大规模反烟草行动。第一阶段(3个月)任务是培训戒烟治疗的临床医生和禁烟活动志愿者。第二阶段(3个月)是通过讲座以及各种宣传活动,在青少年人群中普及烟草危害等知识。第三阶段(6个月)在学校、大学、大型商场、各类社会活动团体、俱乐部、等地方开展禁烟宣传。对于青少年人群,将充分适应读图时代的特点,发布更多有关吸烟的危害性的图片。还将建立一个网站,同时启用FACEBOOK等网络聊天软件等年轻人喜爱的交流手段进行反烟草的宣传。
鉴于带有水果味的阿拉伯水烟已经成为不少阿拉伯国家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已获得很多阿拉伯女性的青睐。因为女性较少公开露面,其社交以及吸烟往往处于隐蔽状态。故工作人员要主动去找他们。在这次反烟草运动中,工作人员将充分为参加戒烟治疗的女性保密。
这是2003年12月10日,一名男子站在荷兰鹿特丹一家博物馆里一个用香烟构建的棺材旁。新华社发
德国:吸烟纳入员工年终考核内容
在德国是不可以随便吸烟的。公司员工管理条例中,有很多条关于限制吸烟的条款。很多地方是绝对不允许吸烟的,而且办公室、工作区,甚至休息室,都贴满了各种戒烟标语。而吸烟区里根本没有员工在吸烟,烟灰缸上写着“吸烟有害健康”。
在德国,吸烟是一种不文明行为,尤其是当众吸烟,是极不礼貌的举动。嗜烟如命的人往往会被人看不起。有烟瘾的员工将得不到重用或者提拔。因为长期迷恋香烟,是一种颓废的表现,没有进取心,很难胜任重要的岗位和工作,所以也将吸烟纳入了员工年终工作考核的一条。许多公司都倡导员工远离香烟,每年都会对登记参与戒烟的人进行物质等方面的奖励。
芬兰:自家阳台吸烟也违规
芬兰的禁烟法将香烟所产生的烟雾定为可致癌的危险物质。为减少被动吸烟,芬兰政府于1995年3月对禁烟法进行了修改,重点对公共场所和工作单位的吸烟进行限制,禁止在包括购物中心和室内聚会场所在内的所有公共场所吸烟。此外,在公寓楼内,如果住户在自家阳台上吸烟影响到邻居也是不允许的。此外,芬兰的公共交通工具内也禁止吸烟。目前,芬兰航空公司的所有航班均为无烟航班。
挪威:雇主为吸烟者说不
日本:烟民空间越来越小
日本成年男性的吸烟率近40%,但随着政府和民间的禁烟措施逐步推进,烟民的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
原本在等车的时候,烟民们可在站台吸烟处抓紧抽两口。可从2009年4月份起,东日本旅客铁道公司在首都地区约200个车站站台实施全面禁烟,吸烟处的烟灰缸等被一一撤去,烟民们“欲哭无泪”。
下了电车到单位的路上要抽支烟,在很多地方现在也不行了。中央政府部门集中的东京都千代田区2002年制定了日本首个《禁止街头吸烟条例》,并有专人定期巡回监督。
到了单位,办公室里也不能随便抽烟。日本《健康增进法》、《劳动安全卫生法》和《铁道营业法》等都对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进行限制。
5月29日,上海市中小学的校长代表在禁烟标志上标示自己的姓名。今年5月31日是第24个世界无烟日,口号是“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5月29日,演员在议事亭前地宣传无烟日。当日,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在世遗景点议事亭前地举办“2011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迎接世界无烟日。新华社记者张金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