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悲剧敲响警钟:牢记这10个中风“加速器”,守护生命健康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包括脑梗塞和脑出血等类型。曾经,我们普遍认为中风是老年病,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卷入其中。“云南阿奎”在32岁的黄金年龄,正值事业上升期,却在直播过程中突发脑出血。据网友描述,10月6日当天,他在直播时还与2000多名网友正常聊天,突然感到头晕,用手摸后脑勺后匆匆下播。随后,他陷入昏迷被送进ICU抢救,虽经全力救治,但仍于10月14日不幸去世。这一悲剧并非个例,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建丰调查发现,青年人中风的情况并不少见,他们大多有高脂饮食、大量喝饮料、熬夜、高强度劳动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案例清晰地表明,中风已悄然逼近年轻人,我们必须正视这一严峻现实。

二、年轻人中风的原因探究

(一)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

1.血压问题忽视

年轻人往往自认为身体强壮,忽视了对血压的监测和控制。然而,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中心主任医师缪中荣指出,对于年轻的脑出血患者,高血压造成脑出血的情况较为常见。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年轻人不重视血压测量,即使知道自己有高血压,也可能因各种原因不按时吃药,导致血压波动,增加了中风的风险。此外,低血压也不容小觑,当血压在90/60毫米汞柱以下时,可能成为无症状性脑梗死、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2.血糖不稳定因素

3.烟酒的危害

吸烟和饮酒是年轻人中较为常见的不良习惯。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显示,吸烟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90%,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增加近2倍;与较少量饮酒或戒酒者相比,大量饮酒者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22%。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王也指出,吸烟与被动吸烟均可造成血液的高凝状态,损伤血管内皮,降低脑血流量。饮酒后身体会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以及肾上腺素,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些不良影响长期积累,无疑为中风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4.饮食不当

不良的饮食习惯在年轻人中普遍存在。高热量、高盐、高糖食物的过量摄入,不仅容易导致肥胖,还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脑卒中危险因素。许多年轻人为了追求口感和方便,经常吃快餐、油炸食品和甜品,而忽视了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此外,不按时吃早饭、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影响新陈代谢和心血管健康。

5.缺乏运动与久坐不动

6.熬夜的危害

熬夜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生活常态。在熬夜时,心脑血管的生物钟被打乱,体内会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这种生理状态的改变,为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大大增加了中风的风险。长期熬夜还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二)身心压力因素

1.身心压力大

2.情绪管理不当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太容易生气是许多年轻人的共性问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宋恩峰指出,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这的确会加重心脑负担,增加突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风险。年轻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挫折时,若不能有效地管理情绪,经常处于愤怒、焦虑等不良情绪中,将会对心脑血管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三、中风“加速器”的详细解析及预防措施

-高血压

-危害机制:高血压会使血管壁承受过高的压力,长期作用下导致血管壁受损、变硬、变厚,血管弹性降低。就像一根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水管,管壁会逐渐失去弹性,变得脆弱易破裂。当脑血管发生这种病变时,在一些诱因下,如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就容易引发脑出血。

-预防措施:年轻人要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最好每周至少测量一次。如果发现血压升高,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是否患有高血压。一旦确诊,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低血压

-危害机制:低血压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尤其是在突然起身、改变体位时,脑部血液供应不能及时跟上,容易引起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长期的低血压状态还会影响脑血管的灌注,使脑组织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预防措施:平时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适当增加盐分摄入,但要注意避免过量。起身时要缓慢,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如果经常出现低血压症状,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如是否存在贫血、内分泌失调等疾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二)血糖不稳定

-危害机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壁变得粗糙,容易形成血栓。同时,高血糖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影响血液循环。长期的高胰岛素血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当脑血管发生堵塞或破裂时,就会引发脑卒中。

-预防措施:糖尿病患者或有糖尿病风险的人群要定期检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严格控制饮食,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适量的力量训练。按照医生的指导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三)爱好烟和酒

-吸烟危害机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会进入血液,使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下降,从而引起组织缺氧。同时,尼古丁会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长期吸烟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饮酒危害机制: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在肝脏代谢为乙醛,乙醛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短期内会导致血压下降。但随后,身体会通过一系列反应使血压反弹性升高,同时心跳加快,加重心脏负担。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预防措施:戒烟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措施,对于吸烟者来说,要坚定戒烟的决心,可以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使用戒烟辅助工具等方法来实现。同时,要避免吸入二手烟,尽量远离吸烟环境。对于饮酒者,要限制饮酒量,男性每天饮酒量不应超过两个标准饮酒单位(一个标准饮酒单位相当于14克纯酒精),女性应更少。最好能戒酒,尤其是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

(四)吃三高食物

-危害机制:高热量食物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多,多余的能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引起肥胖。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都会增加中风的风险。高盐食物会使体内钠离子浓度升高,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高糖食物会使血糖迅速升高,长期摄入过多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进而影响血管健康。

-预防措施: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的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取。学会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避免购买和食用含有过多添加糖、盐和脂肪的食品。控制每餐的食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的均衡和规律。

(五)喝水太少了

-危害机制:身体缺水时,血液会变得黏稠,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堵塞脑血管,就会引发脑梗死。此外,缺水还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使毒素在体内堆积,对血管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

(六)不经常锻炼

-危害机制: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身体肥胖,肥胖会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使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升高,增加中风的风险。此外,长期不运动还会使身体的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不畅,血管弹性降低,容易形成血栓。

-预防措施: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也可以结合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增强肌肉力量。可以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比如步行上下楼梯、站立工作、做家务等。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这样更容易坚持下去。同时,要注意运动的安全性,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七)经常在熬夜

-危害机制: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在熬夜过程中,身体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长期熬夜还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进一步影响血管健康。

(八)有个大肚腩

-危害机制:腹部脂肪聚集过多,也就是大肚腩,通常意味着内脏脂肪含量较高。内脏脂肪会分泌一些炎症因子和激素,如瘦素、脂联素等,这些物质的异常分泌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血压升高等问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过多的腹部脂肪还会对腹腔内的器官造成压迫,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

-预防措施: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减少腹部脂肪。饮食方面,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脂肪堆积。运动方面,选择针对腹部的运动,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腹部扭转等,同时结合全身运动,如跑步、游泳等,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定期测量腰围,监测腹部脂肪的变化情况,男性腰围应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腰围应控制在85厘米以下。

(九)身心压力大

(十)太容易生气

-危害机制:生气时,人体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会使血压急剧升高,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同时,生气还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液流动阻力增加,容易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如果经常处于生气的状态,血管壁反复受到损伤,就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引发中风等心血管疾病。

-预防措施:学会情绪管理,提高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当感到生气时,可以先深呼吸几次,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避免钻牛角尖。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写日记等方式来释放情绪,避免情绪过度积压。培养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事物。

THE END
1.低钾血症的危害案例情况说明低钾血症的危害案例情况说明 基本资料:患者,女,56岁,个体商户 病例情况: 有高血压5年,血压最高150/100,否认有冠心病、糖尿病及乙肝丙肝等病史,无烟酒嗜好,否认有吸毒史。 患者1周前出现四肢无力,能工作,未就诊,症状渐加重。近1天来,患者感四肢无力明显加重,晕倒一次,急诊入院。 https://m.jiankang.com/detail/11026292.shtml
2.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和毒品》第1课时《烟酒有危害》(教学设计本节课旨在通过讲述烟酒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提高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烟酒,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课程内容紧密围绕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其能够认识到烟酒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2.增强学https://m.renrendoc.com/paper/354875505.html
3.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精选12篇(3)毒品的危害 学生交流香烟的N条罪状。 小结:既然烟酒和毒品的危害这么大,然而一旦沾染上却想要戒掉很难,很难。 2.揭示主题:这节课我们就探讨“拒绝危害有方法。 二、讲授新课 拒绝危害有方法 (一)案例分析 在前期的调查中发现,发现这样的一些现象。青少年吸烟、喝酒和吸毒的情境照片。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83682.html
4.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教学设计)(二)、新课学习,了解烟酒与毒品的危害 1. 烟酒的危害(1)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烟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总结汇报。(2)全班交流: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引导总结烟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案例分析:选取生活中的一个烟酒过度导致的健康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背后的原因和危害。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全班https://m.zxxk.com/soft/42192244.html
5.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消保委联合发布报告:对危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说“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超市、酒吧、娱乐场所、外卖平台甚至自动售货机向未成年人售卖烟酒的情况并不少见。前期执法中,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多例此类案件进行查处。 宁波市宁海县市场监管局在检查中发现某电子产品经营部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资料图片 案例:未成年人饮酒后斗殴。2022年3月23日,湖州市吴兴区市场监管局https://www.ccn.com.cn/Content/2022/06-01/1506085341.html
6.SY危害长篇案例9上去掉是非常困难的,尤其象烟酒手淫。 人的一生要面对很多看似美好而实际凶险的诱惑,如果我们没有正确人生观或是足够的 定力,走入歧途是很容易的。做生意没多久,便结识一年轻女子,并很快与之有染,此女人 也不要钱就为玩,后来才知道他同时与多个男人保持着这种关系。 https://www.meipian.cn/56cpvnz3
7.“三无”船舶的危害及安全管理建议“三无”船舶的危害 1、典型案例简介 连续多年来,每年都有“三无”船翻沉、落水、死亡事件。如长江张家港段福姜沙南水道53号黑浮北侧近岸边,一小“三无”船与一小货船碰撞,小“三无”船被撞成三截,船上4人全部落水。张家港海事局接报险情后立即组织展开水上搜救行动,救起了2人,2人失踪。后经全力搜寻,于2日https://www.zgsyb.com/news.html?aid=217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