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烟酒有危害》(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教材分析
《17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烟酒有危害》(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烟酒与毒品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烟酒与毒品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拒绝和抵制不良诱惑。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道德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使其能够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认识到烟酒与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形成拒绝不良诱惑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健康生活素养,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烟酒与毒品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吸烟、饮酒和滥用毒品对身体健康、心理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例如,通过展示吸烟导致肺癌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吸烟与疾病之间的直接联系。
-学习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抵制来自同伴、媒体等的不良诱惑,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练习拒绝朋友递烟递酒的情景。
2.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毒品的危害:毒品的概念和种类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具体危害,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如海洛因对大脑的损害,来具体说明毒品的危害性。
-掌握自我保护技巧: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拒绝技巧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设计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练习拒绝技巧,例如,如何坚定地说“不”,并在拒绝后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课件、教育视频、在线互动游戏
-教学手段: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列举三种烟酒与毒品对身体的危害”,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查看学生的预习反馈,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预习活动中。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根据要求阅读课文和视频资料,记录关键信息。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平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进度的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吸烟导致肺癌的案例分析视频,引出课题。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烟酒与毒品的危害,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拒绝烟酒的场景。
-解答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消除疑惑。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练习拒绝不良诱惑的技巧。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
-讲授法:详细讲解知识点,确保学生理解。
-实践活动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拒绝技巧。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如何拒绝烟酒的小论文”。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学习内容。
-拓展学习:利用提供的资源进行深入学习。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以下为学生在本节课《烟酒有危害》学习后取得的具体效果:
1.知识掌握方面:
学生能够准确列举出烟酒与毒品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危害,如吸烟导致肺癌、饮酒引发肝脏疾病、毒品损害大脑功能等。他们能够理解并记住教材中提到的各种危害实例,并在课堂讨论中能够引用这些实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技能提升方面:
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会了如何坚定地拒绝不良诱惑。通过模拟不同场景,如朋友递烟、递酒,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拒绝技巧,如表达个人立场、转移话题、提出替代建议等,有效地拒绝了这些诱惑。
3.自我保护意识方面:
学生在学习后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自觉抵制烟酒与毒品的诱惑。他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