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教案

《贵州省情》教案概述1、什么是“省情”?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学习《贵州省情》课的目的和意义: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开设“贵州省情”课程。

目的是:使贵州高校大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了解贵州,认识贵州的本质特征,把握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激发大学生热爱贵州、开发贵州、建设贵州的热情,为实现富民兴黔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富民兴黔步伐,需要贵州当代大学生了解省情、认识省情、研究省情。

加强省情教育,强化对省情的认识,把握省情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于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地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于尊重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加快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对于了解贵州、宣传贵州、建设贵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本教材的总体框架、基本要求:①总体框架:本教材共分了六个章节,分别从六个相互关联的方向(特殊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方面、社会事业以及政治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较为辨证的介绍和分析,通过这六个方面的学习,会使我们同学们更深入对贵州的了解、认识,以及更能辨证的、发展的看待贵州的发展不足,以及蕴涵的潜力。

②基本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贵州省情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学会分析和研究省情的方法,使学生对贵州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律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按照“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开展教学。

了解: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知道,对其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及人物、事件等能够清楚;掌握: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并把握,对一些基本特点和知识要点能够识记并适当分析;重点掌握: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把握,对重点问题能够深入分析,同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5、本课程的教学环节、考核方式:①学习和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平时作业;②考核方式:“贵州省情”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共同构成;平时考核:教师根据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平时作业的情况,并结合学生参加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以及网上学习等情况,评定平时成绩。

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即30分。

期末考试:由各开课高校自行命题、统一考试。

考试内容以文字教材和教学大纲为依据,难度适中,题量适度。

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即70分。

第一章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本章中,我们将分三个部分主要着重了解和掌握贵州的自然地理,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人文地理中的行政区域划分的内容。

第一节自然环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喀斯特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

重点掌握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和类型。

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

掌握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条件的优势。

三、处于长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

掌握乌江,赤水河,南、北盘江和红水河的特征。

四、林地多、耕地少,没有平原支撑的耕作条件。

掌握耕作条件的特点。

五、错综复杂、分布呈过渡性的多种植被。

了解该部分内容,知道贵州植被的种类和分布特点。

一、贵州省的地形、地貌(喀斯特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1、地貌:也叫“地形”,是地表(包括陆地和海底表面)各种形态和形态组合的总称。

2、喀斯特:即岩溶。

“喀斯特”一词源于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地名,主要指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形成各种地貌。

形成原因: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

因此,石灰岩长期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

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

沿岩石被溶蚀的面在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

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这就形成了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这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地貌。

3、我省地势的主要表现: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

第一级阶梯在西部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等地以西,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从大方、织金、普安一线向东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县、江口县、三穗县、锦屏县、榕江县等地以及南部荔波县、罗甸县的北界这一线的中间广大地区,海拔800~1500米;第三级阶梯从沿河到荔波、罗甸北界一线的东部和南部边缘地区,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地势起伏较大,从平面上来看: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平均海拔541米,两地海拔相差1625米;而从点上看:最高点在西部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点在东南部黎平县水口河出省处,海拔只有148米,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相差达到2753米。

(一)地貌特征:贵州的地貌特征表现为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

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为10.9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1.9%,碳酸岩总厚度达6200~11000米,占沉积盖层总厚度的70%。

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地面上广泛分布了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穿洞、竖井、凹地、天生桥、落水洞、瀑布、跌水、悬挂泉等等;地下也发育了溶洞、暗河、伏流、暗湖以及石钟乳、石笋、石柱(缺图)、石花、石幔、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等形态各异的喀斯特景观。

(二)地貌类型: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作个图境内山脉众多,层峦叠嶂,绵延纵横,是一个典型的山区。

①北部:大娄山,海拔1000~1500米。

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

大娄山地区山势险峻,道路崎岖,素有黔北咽喉之称(见图)。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主峰为梵净山,海拔2572米,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是中国亚热带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图)。

③西部:乌蒙山,山脉绵延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水城县、六枝特区,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

被称为贵州屋脊韭菜坪就是乌蒙山的最高峰,海拔有2901米(见图),这里因盛产韭菜而得名,它位于黔西北的赫章县珠市彝族乡。

这里不仅具有一览众山小的浓郁高原风光,而且石林与草场相互环绕,石林内奇石密布,造型各异,风姿迥然,人们称其为“天上石林”。

④中部:苗岭,山脉呈东西走向横亘贵州中南部,是云贵高原南部的主要山脉,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

其主峰为雷公山(见图),海拔2178米,终年云雾缭绕,高不见顶,山体巍峨挺拔,雄伟壮观,这里原始森林茂密,绿色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拥有秃杉、红豆杉、马尾松(图)等20多种国家濒危、珍稀植物,被誉为中亚热带宝贵的“物种基因库”。

(三)地貌区域差异:(贵州地图)1、东部山地丘陵区。

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

沟岩发育、水网密集,地表分割破碎,山地和丘陵地貌显著。

是农业发展适宜区,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2、北部中山峡谷区。

包括大娄山以北。

以中山峡谷地貌为主,丘陵、盆地、岩溶洼地有零星分布。

是林业发展适宜区,但河水和地下水较难利用。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

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以南,镇宁、惠水以北地区。

以山原丘陵洼地和山原丘陵盆地为主。

这里面积较大的坝子较多,是贵州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

4、南部山地河谷区。

包括苗岭中段以南地区。

地貌以中、低山河谷为主。

是发展亚热带作物和林木的适宜区。

5、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

包括普安以南,望漠以西,南盘江以北地区。

以丘陵盆地和峰丛横谷为主,也有低山河谷和峰丛山地,岩溶湖分布多。

适宜农林牧业发展,河谷区适宜发展亚热带作物和经济作物。

6、西北部山原山地区。

包括盘县、晴隆以北,黔西、织金以西地区。

是全省最高地,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是典型的山原山地地貌。

这里林牧业发展潜力较大,但水土流失严重。

二、贵州的气候1、气候:气候是指某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特征的总和。

2、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类型多样,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东部是全年湿润的东南季风区,西部处于无明显干湿季之分的东南季风和有明显干湿季区分的西南季风过度地带。

(一)气温贵州在全国的温度带划分中属于亚热带范围。

贵州气候的气温变化幅度较小。

(二)降水量全国的干湿地区划分的主要指标参数是年降水量,参数临界值为200mm、400mm和800mm,当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时,认定此地为湿润地区,在800~400毫米的地区为半湿润地区,为400~200毫米的是半干旱地区,200毫米以下是干旱地区。

(见中国年降水量图)贵州距南海较近,处于冷暖空气经常交锋地带,雨水较多。

年降水量在850-1600毫米。

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苗岭南坡的晴隆、丹寨和武陵山东南坡,降水量均在1300毫米以上;雨量最少的是赫章,仅854.1毫米。

贵州雨季每年4月上旬到5月上旬,自东向西到来,6-7月雨量最大,正值高温季节,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三)日照贵州阴雨多,日照较少,但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日照时数在1050-1800小时之间,西多东少,最少的是北部大娄山区。

(四)地域差异及类型由于地面起伏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且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影响,使得气候的地域差异较大。

全省可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

南亚热带在红水河和南、北盘江河谷地带,农作物可一年三熟,适宜喜温亚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中亚热带在贵州东、南、北三面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三熟,适宜发展多种亚热带经济作物。

北亚热带在黔北、黔中和黔西南海拔1000米左右的广大地区,冬暖夏凉。

暖温带在黔西北海拔1700-2400米之间的地区,冬冷而夏凉。

中温带在黔西北海拔2400米以上的地带,全年几乎为冬季。

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集中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显著,常被形容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五)气象灾害贵州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秋风、凌冻、冰雹。

还有倒春寒、秋绵雨、暴雨和大风等。

干旱是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天气,夏旱突出,常发生在东北部、东部和北部;春旱次之,主要发生在西部和北部。

秋风是8-9月间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的低温冷害,全省除地势低洼而封闭的河谷之外,都有秋风危害。

凌冻和冰雹在贵州常有发生,前者主要在高海拔地区。

三、河流贵州降水较为丰富,河流纵横,河网密度较大。

河流多发源于西部和中部山地,向北、东、南三面分流。

(见中国水系图:解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苗岭以北属长江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包括南、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贵州地下河也较多。

长江流域(见图):(一)牛栏江横江水系位于贵州西部威宁县羊街镇,省内流域面积4888平方千米。

牛栏江发源于云南省,贵州境内长79千米,主要支流有哈喇河、玉龙小河。

横江发源于威宁县,自南向北流经云南后汇入金沙江,贵州境内长120千米。

(二)乌江水系(见图)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干流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威宁县盐仓镇,流域面积66807平方千米,境内长889千米,是贵州最大的河流。

水量和水力资源都十分丰富,又流经贵州人口较稠密地区,对贵州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赤水河綦江水系地处川、黔、滇三省交界地区,主要在贵州的北部,流域面积13802平方千米。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干流进入贵州毕节后成为川黔界河,流经金沙、习水、赤水后在四川合江汇入长江,全长378千米。

綦江上游是松砍河,流域面积816平方千米,中下游流经四川南部。

(四)沅江水系源于贵州中部,向东出省流经湖南、湖北汇入洞庭湖。

干流长1022千米,流域面积89163平方千米,贵州境内30250平方千米。

涉及黔南、黔东南24个县(市、特区)。

主要河流有清水江、舞阳河、锦江等。

流域内水量丰富,生态环境良好。

珠江流域(见图):(一)南盘江水系是珠江干流西江的上源,发源于云南马雄山,流经滇、黔、桂三省交界处的三江口后,与北盘江汇合称红水河。

贵州境内长263千米,流域面积7651平方千米。

水力资源丰富,已建成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

(二)北盘江水系是珠江干流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主要位于贵州西南部。

发源于云南板桥乡,流经贵州16个县(市、区)。

全长450千米,流域面积26538平方千米。

贵州境内长352公里。

流域内矿产和水能资源都很丰富,并有黄果树、龙宫等著名风景。

(三)红水河水系南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

自西向东在黔、桂交界处流经160千米后折向东南进入广西。

贵州境内流域面积15978平方千米,涉及11个县(市)。

主要支流有蒙江、六洞河。

(四)都柳江水系是西江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贵州独山县的拉林乡,自西向东流经三都、榕江、从江等县后进入广西。

贵州境内长330千米,流域面积11586平方千米。

其开发以发电、航运、农业灌溉和防洪为主。

四、土壤贵州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地带性土壤有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

非地带性土壤有石灰土、紫色土。

耕作土壤有水稻土和旱作土。

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8.6%;其次是石灰土,占24.4%;最少的是水稻土。

1.黄壤。

分布于黔中、黔北、黔东海拔700-1400米和黔西南海拔900-1800米之间地带。

呈酸性。

适宜杉树、油菜、茶树等酸性植物生长,垦耕后适宜种植玉米、油菜、小麦、烤烟等作物。

(见图:图片介绍:这是贵州省修文县的黄壤剖面,母质为页岩风化物。

它与红壤同处一个地带,多分布于阴坡或山丘上部。

雾日多,湿度大,土体中游离氧化铁水化,使剖面呈现黄色或蜡黄色。

这类土壤主要分布在川、黔、湘、闽山丘地区,适种杉木、茶、天麻等经济植物。

)2.石灰土。

广泛分布于石灰岩地区,以黔中、黔南分布最广。

呈中性或偏碱性。

适宜柏树、乌桕、杜仲等生长,垦耕后适种性广,特别是玉米和豆类。

(见图:图片介绍:这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石灰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一般质地都比较粘重,剖面上或多或少都有石灰泡沫反应,但土壤颜色却各不相同,常见的有红、黄、棕、黑四种。

这是贵阳地区摄的棕色石灰土剖面,土层厚50厘米。

表土灰棕色,向下由暗红棕逐渐过渡为淡红棕,底部是淡紫灰色石灰岩母质层。

这种土壤以桂、黔、滇三省分布较多。

)3.红壤。

主要分布于铜仁、黔东南海拔700米以上和黔南,黔西南海拔450-900米之间地带。

酸性。

适宜松树、杉树、油菜、油桐、亚热带果木及经济作物生长。

(见图:图片介绍:这是摄于江西泰和县母质为第四纪红色粘土的红壤剖面,上部呈鲜艳的棕红色,底土为红白相间的网纹层,有的还有褐色坚硬的铁磐,土质粘重,胶体硅铝率2.0~2.5之间,粘土矿物以高岭为主,并含水云母。

是我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分布在江南各省,大体位于北纬25度~31度之间,适宜油茶、柑桔等多种亚热带经济果木生长。

)砖红壤性红壤,主要分布于南北盘江及红水河湿热地区。

垦耕后适种玉米、甘蔗和油菜。

(见图片介绍:这是砖红壤剖面,摄于海南岛福山县,母岩为玄武岩。

成土风华作用非常强烈,原生矿物几乎分解殆尽,铁铝大量富集,土层深厚粘重。

粘粒硅铝率1.5左右,粘土矿物以高岭、三水铝石、赤铁矿为主。

是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台湾西南角地区热带雨林条件下形成的土壤,适宜橡胶、椰子、胡椒等生长,是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

)4.黄棕壤。

主要分布于黔西北、黔北和黔东高海拔的高原山地。

适宜发展林牧业,垦耕后适种马铃薯、玉米、黑麦、荞子等作物。

(见图:黄棕壤是北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北亚热带湿润地区弱度富铝风化和强烈粘化的土壤。

表层暗黄棕或暗棕灰色,腐殖质累积明显,有机质含量因植被不同而有较大变异,心土层黄棕色,多为核块状,粘化明显,结构面被覆铁锰胶膜。

酸性-徽酸性,盐基不饱和。

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地、江淮丘陵和宁镇丘陵,中亚热带山地的垂直带土也有零星分布。

黄棕壤是一种弱度富铝风化和粘化特征明显的土壤,粘聚层一般较薄,B层结构体表面被覆暗棕色铁锰胶膜,粘土矿物中已有高岭石出现。

土壤酸性,pH值5.0-6.7,盐基饱和度50%左右。

本土类分为三个亚类,黄棕壤亚类具土类典型特征;暗黄棕壤亚类出现于山地垂直带上,土层较薄,但多有Ao层出现,有机质含量高,酸度较强,pH值一般5.0-5.6;黄棕壤性土亚类为弱发育的A-(B)-C型土壤。

)5.山地灌丛草甸土。

分布在高大山体顶部较平缓的部位。

可适当放牧。

6.紫色土。

主要分布在黔北赤水、习水及中西部紫色砂页岩出露地区。

肥力较高,适宜营造松树、杉树和楠竹等林木。

(图片介绍:这是摄于四川省仁寿县的紫色土剖面,虽然耕种了多年,剖面上下的形态特征仍无多大变化,通体为紫色,都有石灰泡沫反应,它与底层的母岩紫色泥页岩基本上没有差别。

而当地其它母岩上发育的土壤,差不多都发育形成酸性的地带性土壤类型。

此种土壤在我国江南热带、亚热带地区都有分布,但以四川盆地最为集中。

)7.水稻土。

总量少但分布广泛,黔东最为集中。

呈酸性至中性反应。

(图片介绍:水稻土是农民长期种稻、耕作、施肥、灌溉影响下形成的人工水成土壤。

主要成土过程是频繁的氧化还原作用,它使土壤产生特殊的剖面形态,即棱块结构面被覆灰色胶膜,土内孔隙布满铁锰斑纹。

这张照片是太湖地区农民给稻田施用草圹泥的培育情景,他们已在这里耕种了千百年。

)贵州土壤耕作条件的特点:①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

贵州山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1.7%,丘陵面积占30.8%,山间平坦坝地面积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5%,是我国唯一的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

贵州坡度在6度以下,集中连片、面积1万亩以上的耕地大坝47个,其耕地面积只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4%。

全省土地总面积中,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6.78%。

其中,耕地占农用地面积的29.47%;园地占农用地面积的0.78%;林地占农用地面积的51.81%;牧草地占农用地面积的10.51%;其他农用地占农用地面积的7.42%。

这种土壤条件,加上人口增多,非农业用地扩大,耕地面积不断缩小,使得贵州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②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贵州耕地不仅面积小,且质量不高。

土地平均坡度21.5度,坡度大于25度的土地占贵州土地面积的35.07%,35度以上陡坡占贵州土地面积的8.65%。

在全省耕地中,土层较厚、肥力较高、水利条件较好的一等耕地仅占22%;土层不厚、土质偏黏、肥力中等、水利条件较差的中等地占42%;土层浅薄、肥力较低、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无水利条件保证的三等耕地占36%。

中、下等耕地占了耕地总面积的80%左右,而且其中还有21%左右是不宜耕耕地。

③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是其基本特征。

由碳酸盐类岩石组成的土地,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决定了成土速率低、土层浅薄,植被一旦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程度高。

而且碳酸盐类岩石在受水溶蚀的情况下,易使地块破碎,固体物质中的钙、镁还易随水流失,从而导致贵州土壤生态环境脆弱,恢复发展困难。

④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在贵州的林牧用地中,一等地占17%,二等地占33%,三等地占25.3%,四等地占23.8%。

其中,林业用地主要集中在黔东南自治州,其次是铜仁和遵义,毕节和六盘水最少。

草地主要集中在黔东南、黔南、遵义和毕节,其次是铜仁和安顺,六盘水和贵阳最少。

五、植被贵州植物种类繁多,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度变化,具有垂直分布和地带性分布规律。

(一)阔叶林:以阔叶1.常绿阔叶林。

属常绿森林群落类型。

有樟科、山茶科、冬青科、杜鹃花科等,多分布在梵净山、雷公山等山体下部,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是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过渡类型。

有多脉青冈、水青冈等,分布在梵净山、雷公山等山体的中上部。

喀斯特丘陵山地有组成复杂的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

3.落叶阔叶林。

是分布在中高山山体上部的原生落叶阔叶林和分布在丘陵山地有次生落叶阔叶林,在喀斯特丘陵山地分布有喀斯特落叶阔叶林。

(二)针叶林:是以松柏类针叶树为主的森林群落。

贵州有杉木林、马尾松林、华山松林等,是重要用材林。

(见图)(三)灌丛和灌草丛:是生长在山顶和温度较低地方生长的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

(见图:灌丛:杜鹃、油茶、蔷薇、箭竹、南天竹;灌草丛:蕨类、白茅、芒、野古草)(四)竹林。

贵州以毛竹林最重要,在赤水河及支流河谷有大面积分布。

(见图)(五)沼泽与水生植被第二节自然资源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这一节中的生物、能源、矿产、自然风光四大资源属于本章重点掌握内容,需要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

THE END
1.防护小百科丨禁烟控烟,从你我做起!吸烟有害健康,烟草烟雾没有安全的接触阈值。烟草使用对于吸烟者本身,以及处于烟草烟雾环境中的人来说都是危害。今天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吸烟的危害。 吸烟害人害已 吸烟和二手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一手烟的危害 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多种化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NDU4ODU5Mw==&mid=2247559842&idx=3&sn=018dd5fa48abc38b6e2255031e68e1af&chksm=f81cb235f88138b58d1a30a32da544046c2e732d8d7a4e57642faadbc4a61b7be7cdc0a2d12d&scene=27
2.哪些科学研究证明吸烟对降有害?而且用常理推断,如果吸烟无害,烟厂是多么傻啊才把烟盒上强制写上吸烟有害健康,甚至还有的附上巨幅的恶心图片?由于吸烟有害健康这个证据太明显,以至于,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板上钉钉,而后继者,要不只能验证前人的发现,要不就寻找新途径。事实上,目前吸烟和健康的研究已经走出了最初的吸烟危害的问题,而是去寻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424986075623016&wfr=spider&for=pc
3.17.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1课时(教学课件)第1课时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17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体32号添加文字内容楷体24号,添加文字内容楷体24号图片图片图片图片1目录谈话导入活动一:认清烟酒危害活动二:认识毒品危害课堂小结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体32号添加文字内容楷体24号,添加文字内容楷体24号图片图片图片图片2谈话导入添加标题文字内容https://m.zxxk.com/soft/47606985.html
4.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1课时(教学课件)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吸烟能提神”“喝酒能活跃氛围”“在家里吸烟就没关系”×××青少年吸烟会影响身体发育;过量饮酒会导致情绪失控,引发矛盾;二手烟会危害家人的健康。思考: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添加标题文字内容楷体32号添加文字内容楷体24号,添加文字内容楷体24号图片图片图片图片添加标题文字内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31/6111215030010215.shtm
5.一年级养成教育教案10篇(全文)(5)认识“不要吃街头摊贩的不洁食品”,举例说明。 三、说一说 1、饮食卫生要做到哪“四要、四不要” 2、课文中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 第五课 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 1、知道烟酒的危害、善于用适当的方式与家人沟通,帮助家人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4om0ams.html
6.禁烟宣传标语图片(通用14篇)三、宣传画册中图片的选择与设计感 随着人们审美的需求提高, 宣传画册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宣传企业或者产品的说明书, 它更趋近一种艺术的欣赏品。要将企业重要的因素体现在画册中又使其具有赏心悦目的艺术价值, 这无形中就给画册的设计者提高了设计的标准和要求。一本画册的物理元素通常包括文字、图片、及点、线、面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t662s6s.html
7.2024年秋季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全册最新教案(教学设计得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自己。提高防范意识,远离青少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身边的危害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搜集的我们身边的危害(可以用文字、图片、故事等多种方式)。2.列举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4/10/39302245_1136517593.shtml
8.山茶油营养与降文字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戴秋艳指出,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危害的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这充分说明了茶油能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他们体育运动少,嗜好烟酒,是宴会的常客,这种工作、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决定了他们属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https://flbook.com.cn/t/JfZezbm46E
9.一杯酒喝出七种癌?酒里面真有一级致癌物?潘战和副主任医师最后要特别说明的是,吸烟又饮酒,错上又加错。喝酒的人不一定吸烟,但吸烟的人多半有饮酒的习惯,烟酒不分家,危害更大。烟雾和酒精对口腔、咽喉、食管、胃等既带来直接伤害,而酒精是很好的脂溶性有机溶剂,会促进烟雾中致癌物更容易进入血液和机体组织中,这就是饮酒和吸烟的双重致癌效应,1+1大于2! https://health.sina.cn/awyh/art/59832c1d0cf23047c092698a.html
10.主题班会《烟酒赌毒要远离》ppt课件.pptx该【主题班会《烟酒赌毒-要远离》ppt课件 】是由【bai196810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主题班会《烟酒赌毒-要远离》ppt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https://www.taodocs.com/p-984747102.html
11.武汉教育云3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一、填空题 1.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展,我们会受到烟酒的诱感。吸烟与饮酒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只有(认清)危害,(主动)拒绝,学会(自我保护),我们才能健康地成长。 2.吸烟、喝酒不仅直接(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还能(引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造法犯罪。 https://www.wuhaneduyun.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id=1617102196
12.白酒营销推广方案(新环境下白酒团购旺销的路径策略方法论)许多销售规模比较大的烟酒店不但零售做得好,而且在团购销售方面更是佼佼者。其实,每个发展较好的烟酒店都有支撑其发展的团购资源,对烟酒店老板来说,这些团购资源的开发与维护是需要时间成本与物质成本的。谁能在核心烟酒店老板身上投入除产品本身的高利润外的附加支持,谁就能获得团购销售的主推权,如品鉴酒支持、品鉴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46797-1.html
13.全球购商品管理规范是指商家在店铺页面、商品详情页面、推广页面、客服聊天工具等任何向消费者展示的场景中,以文字、图片、禁止发布以未成年人为卖点的成人向风险商品,包括但不限于打耳洞装备、烟酒实物及其周边商品、纹身贴、3.2.4.4 特殊说明 (1)需在商品详情对“正品鉴别”、“包装/版本”、“防伪溯源”、“退换货须知”https://school.jinritemai.com/doudian/web/article/108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