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电子烟行业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在不少电子烟圈内的人士看来,半年前的那一道“网上销售禁令”,已经注定了行业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只是没想到,价格战、倾销战会来的这么快。
那么,已经打响价格战、渠道战和倾销战的电子烟行业,将会突破困境卷土重来还是就此一泻千里?行业内企业突破价格底线的背后,到底潜藏着什么样的挑战和危机?
低价产品不赚钱:只求转化
“在这几家推这个九块九烟杆之前,市场上最便宜的是小烟(一次性电子烟)。”
据他了解,只售9.9元的电子烟杆,理论上绝对是亏本的,至于9.9元的一次性电子烟,基本上也毫无利润,“无论是烟杆还是小烟,都要内置供电电池、控制芯片、线路板材,实际成本都不低。”
那么,企业为何亏本也要力推9.9元的电子烟?
张峰分析,这些企业力推低价产品,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更多烟民用户尝试,加大用户量;另一方面是抢夺其他品牌的用户,在低迷的市场撕开一道口子,以抵消电子烟“网上禁售令”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说白了就是一场零和游戏。你多出来的用户就是别家流失的。”在他看来,主流品牌最早都有做电商销售,原因是线上的营销成本低,用户的覆盖面更广。但是“网上禁售令”正式实行之后,电子烟的销售都开始从线上转向线下。“想吸引烟民消费者到线下去体验、购买电子烟,最好的理由就是价格足够低。”
张峰表示,9.9元的烟杆、9.9元小烟,价格甚至比一包普通香烟还便宜。消费者在路过门店、专柜和体验店时,很可能一兴起顺手就购买或尝试了。
“电子烟产品真正能赚钱的,还是后续的烟弹。行业默认的烟弹利润都在三到四倍左右。”张峰告诉懂懂笔记,只要好奇的用户买了9.9元烟杆、小烟,在体验口味、口感之后,就有机会认可该品牌,甚至成为品牌的忠实消费者。所以,这是线下市场最有效的引流手段,赔钱也要拼命做。
销售网络渗透社区:出门可见
“春节之后,公司业务团队都是在线下跑,基本上周末都没休息。”
张峰表示,早在电子烟“线上禁售令”公布时,公司所代理的品牌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将拓展线下销售渠道作为新一年工作的重点。加上疫情的影响,用户减少出门,要想让他们“唾手可得”电子烟产品,就需要建立“最后十米”概念的销售网点。
不过,春节之后受电子烟行业政策不明朗、消费环境不确定的影响,电子烟门店加盟的需求降低,许多小微投资者(经销商)开始持观望态度,“有的品牌年后至今甚至没有新店开业,为了做出更多的销售网点,只能找连锁超市甚至夫妻店合作寄卖。”
张峰告诉懂懂笔记,从三月初至今,他们已经和省内三家大型连锁超市达成了合作,在这些连锁超市的门店内上架了电子烟产品,主要是寄销电子烟套装及烟弹。部分品牌9.9元的一次性电子烟,近期也开始在超市进行销售了,“现在很多品牌的竞争,其实就是渠道的竞争,从前两年的依赖线上转到线下扩张。”张峰强调。
与社区周边的小便利店、夫妻店洽谈合作,他们采用的也是寄售方式。这些小店因为无需额外投入成本,加上烟弹的分润可观,很多社区餐厅、夫妻店也都乐意合作,只是公司的线下渠道人员成本为此增加了不少。
“只要在店里摆放一个电子烟的展示架,有消费者购买商家就能拿到15~20%的分成。”张峰表示,只有将代理的产品真正铺满社区小店,才有可能实现和传统香烟一样的购买效率。
“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在小便利店、小夫妻店里寄售电子烟的做法,确实带来了一些新用户。”张峰告诉懂懂笔记,从代理品牌官方反馈的调研数据来看,自三月份以来,其官方APP日新增会员均数是今年1~2月的近两倍。
但是,随着新用户增多,烟弹产品消费需求增加,电子烟品牌、代理商也在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也导致了超低价甚至赔钱产品的突然涌现。
线上价格混乱,山寨仿货难杜绝
“其实,现在线上还是能买到电子烟和烟弹的。”
张峰告诉懂懂笔记,尽管电子烟“线上禁售令”已经实施,正规电商渠道的电子烟产品也都已经下架,但只要在部分二手电商平台、社交平台上搜索“电子烟保护套”等关键词,还是能找到“挂羊头卖狗肉”的电子烟商家。
近半年来,线上悄悄销售烟杆、烟弹的商家不在少数,更让这些代理商头疼的是,线上销售的烟杆、烟弹价格比线下零售渠道低得多。
“通过微商方式悄悄销售电子烟的商家,价格只有官方建议价的三分之二,把市场做得很乱。”张峰举例,某品牌普通三颗一盒的烟弹,官方建议零售价格为99元/盒,但通过所谓的微商渠道购买只要60元/盒;即便是300元的电子烟套装,有些微商也仅卖200元。
由于微商的价格低廉,吸引了大量的电子烟烟民向其购买烟杆、烟弹,也扰乱了市场机制,“曾有销售网点反映,部分顾客在购买产品时会以微商渠道的价格低为根据,随意砍价。”
那么,这些品牌、代理商为何不大力整治微商渠道乱价行为呢?
“目前很多品牌都在全力拓展线下销售网络,但是线上的走货量还是可观的。”张峰表示,和一些大代理商交流时了解到,保守估计通过微商在线上销售的电子烟总量,经常会占据品牌整体销量的四成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品牌方大力整治线上微商渠道,出货量就将大受影响。所以,很多品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结束语】
但在品牌疯狂抢占线下市场,转化传统烟民、普通消费者的同时,一场零和游戏也开展开。价格战、倾销战和山寨品流行导致市场乱象丛生甚至泥沙俱下,凸显出行业隐藏的巨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