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社交利器”中的小孩,专家建议提高“内啡肽”而非“多巴胺”

儿童智能手表:虚拟社交暗藏风险,通讯录一半是陌生人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诚实的人,最虚伪的人,甚至连叫人都玷污了人这个称呼。”

8月30日下午,小天才方面发布公告称,回答内容来自应用商店中的第三方软件小度App。而就在几天之前,360手表也被曝出同样的问题,周鸿祎出面道歉。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在原本的安全属性外,其社交和娱乐属性被不断放大。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诱导游戏消费、“涉黄涉暴”、泄露定位、孩子视力下降、沉迷虚拟社交……

后来强制卸载、禁用了游戏,女儿闹了好几天。结果,让吴女士意外的是,禁玩游戏后,女儿又开始加群社交了。

有家长表示,现在的手表跟手机功能差不多,根本不像是为儿童设计的产品。有些手表除了游戏,还能看动画、短视频等。“大人有时刷短视频都停不下,别说孩子了。这大大增加了家长的管理难度。”

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目前中国5岁至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孩子有智能手表。

“烟卡”:本质上是香烟制品,未成年人为此盗窃香烟

据记者报道,7月4日,在川南某社区,6名未成年人悄悄潜入当地一商户家中,盗窃六万余元高档香烟,在取下“烟卡”后将香烟尽数抛弃。“如果不是分配不均起内讧,可能现在都还没人发现。”当地知情人介绍,事发当日,一名孩子因对自己获得的“烟卡”数量和档次不满意,遂到当事人周先生亲戚处“告状”。后来,有人发现周家屋后竹林中有大量被丢弃的香烟,才意识到事态严重并报警。

记者注意到,近期,在各个小区,不少小学生三五成群,趴在地上,围着一张张用烟盒制成的卡片,玩得不亦乐乎。这就是近期在小学生中颇为风靡的“烟卡”游戏。

其实“烟卡”的玩法并不陌生,类似的游戏如拍“洋画儿”、拍“画卡”都是许多“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只不过,如今游戏载体从普通的“画卡”变为“烟卡”。值得警惕的是,小学生通过“烟卡”过早接触各种烟草品牌,并根据香烟价格对不同“烟卡”进行分级,游戏也因此逐渐变味。

据了解,“烟卡”作为儿童游戏,具备很强的社交属性。有不少小学生表示,身边有同学玩“烟卡”,自己也“随大流”跟着玩。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烟卡”游戏在小学生群体一传十、十传百。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看来,不玩“烟卡”可能会被视为不入流、不时髦。

此外,“烟卡”具有流通属性,不同品牌的“烟卡”根据稀有度和价格可以交易换算。赢得稀有卡,是孩子们玩“烟卡”上瘾的重要原因。“其中也暗含了赌博的元素。”一位视频博主表示。为了更快速赢得“烟卡”,小学生们先押注,输的同学要把相应数量的“烟卡”给赢的一方,也可以直接给现金或其他物品。

“烟卡”游戏还潜藏不良价值观导向风险隐患。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曲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在孩子们眼中“烟卡”的等级,实际上是来自社会的财富等级,不同品牌的“烟卡”对应不同的消费层级。“小学生的金钱观、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时,这种财富等级就措手不及进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

此外,“烟卡”还会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比如在游戏中趁对手不注意偷拿“烟卡”,这种方式获得的“烟卡”被孩子们称为“野烟卡”。而上述案例中6名未成年人盗窃六万余元高档香烟也是为了获取“烟卡”。

抽卡:有小学生偷拿家里几千元钱购买卡牌,好卡牌就等于好人缘?

与男孩子中流行的“烟卡”的“草根性”不同,在女生中较为流行的“小马卡”(“小马宝莉卡”简称)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商业行为。

“小马宝莉卡”的卡包主要有5种,卡牌共有20个等级,从最常见的“N”,到最稀有的“SC”,越稀有的等级卡被抽中的概率越低。每个卡包里的卡牌都具有不确定性,如同开盲盒。正是对稀有卡的追求,驱使购买者不断买卡拆卡,享受盲抽的过程,对此乐此不疲。

一家文具店店员介绍,“小马宝莉卡”很受小女生的欢迎,“有的小顾客就是冲某张卡来的,现场拆卡,直接拿走喜欢的那张卡,剩下的卡就不要了。”

而随着卡牌热度的提高,不少地方出现了小学生攀比炫耀、高价购买等不良现象。甚至有小学生偷拿家里几千元钱购买卡牌,当家长发现后要求退款时受到阻碍。还有的孩子则因为在网上购买卡片而落入诈骗陷阱,被骗走几万元。社交平台上,还有家长发帖求助,“孩子乱花钱,花三千多元买了这些‘小马宝莉卡’!有没有同病相怜的家人们给些建议?”

此外,天津市和平区四平东道小学教学主任尤艳注意到,班上的孩子经常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讨论卡牌,拥有稀缺卡片的孩子会受到其他孩子的羡慕甚至崇拜,孩子们还会互相赠送卡牌让关系更“铁”。多名小学生称,卡牌是同学间的社交密码,不玩卡牌会被认为“落伍”,有了好卡牌更是等同于有了好人缘。

心理教育专家:向鲁迅学习追逐童趣,提倡“内啡肽”而非“多巴胺”

在上述案例中,少年儿童花费不少精力收集“烟卡”、花“巨资”抽“小马卡”、在智能手表的虚拟社交中沉迷……这些行为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

据记者了解,多巴胺和内啡肽是人体内的两种激素,都能够提供快乐,但产生的机理不一样。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立刻会产生多巴胺,让人觉得很爽。而内啡肽则是一种补偿机制,当坚持做一件事情,过程会觉得很痛苦,但过后身体会分泌内啡肽进行补偿。两者的区别是,多巴胺是一种即时满足,而内啡肽是一种延迟满足。

THE END
1.香烟标签香烟滤嘴原来是这样做,手工效率也不低,差点以为是搓衣板! 视频 段子流星雨 2024-12-05 “爸爸尴尬到抽起了香烟…” 视频 椰青情感语录 2024-12-05 “爸爸尴尬到抽起了香烟…” 视频 聪慧娱乐新闻 2024-12-05 这四种香烟千万不要买,就连烟草局的人都不抽,抽烟的快来看看! 网易号 丰谭笔录 2024-12-05 https://tech.163.com/keywords/9/9/999970df/1.html
2.万宝路香烟网购靠谱吗,万宝路香烟去哪买东方养生频道至于外烟,我们大家都应该知道万宝路香烟,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公司,万宝路香烟的影响一直都很大,最近看到很多人在网上购买万宝路香烟,在这里给大家讲讲万宝路香烟在网上购买是否可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网上购买万宝路香烟是否https://health.eastday.com/a/210520173913465983472.html
3.《新海南报》:与新海南共成长历史沿革逾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年85岁的原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原《海南日报》社总编辑章锦涛,回想起那段岁月,不由得摇头说“好多事情,记不得了”,但每每忆到深处又开始动情。“那会儿啊,报社编辑部才十多个人,领的津贴费只够买肥皂、牙膏,不够买香烟。但是我们年轻啊,在哪里都是一样的。”章锦涛笑着说。 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lsyg/201306/bc48737af3f24e959ebf99e3b43ec72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