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下)新闻频道

投资降幅明显收窄、消费方式创新发展、就业形势逐步改善、物价涨幅趋势回落、收入名义增速回升……总体看,上半年我国经济逐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态势,发展韧性和活力进一步彰显。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贯通起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投资降幅明显收窄回升态势充分显现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司长彭永涛

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稳投资各项工作,投资降幅明显收窄,回升态势进一步显现。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降幅持续收窄;民生保障、高技术等领域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投资到位资金等回升较快。

一、投资降幅逐月收窄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1月份至4月份、一季度和1月份至2月份分别收窄3.2、7.2、13.0和21.4个百分点,呈逐月收窄态势。

二、民生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18.2%,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4.4个百分点,去年同期为下降0.5%。

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5.3%,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增长5.5%,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3.7个百分点。

三、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3%,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4.4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3.1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7.2%,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6.7个百分点。

四、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制造业等三大领域投资继续改善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2.7%,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3.6个百分点。部分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实现正增长,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6%,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0.8%,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9.2%,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0.4%。

房地产开发投资由降转升,上半年同比增长1.9%,而1月份至5月份为下降0.3%。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1.7%,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3.1个百分点。

五、民间投资稳步恢复

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下降7.3%,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2.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3.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降幅收窄1.5个百分点。

六、投资先行指标明显向好

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同比增长13.5%,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5.6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新高;投资到位资金也由下降转为持平,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速高达23.0%。投资先行指标的明显改善,预示着投资将有望继续保持回升的势头。

消费方式创新发展市场销售持续回升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蔺涛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月份以来,市场主体加快复商复市步伐,居民外出消费有序增加,市场活力逐步提升,市场销售持续改善;消费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型消费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一、消费品市场持续好转,回升态势逐渐巩固

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8%,降幅比5月份收窄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改善。扣除汽车类商品,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降幅比5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

二、城乡市场同步改善,乡村市场好于城镇市场

上半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9345亿元,同比下降1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911亿元,下降10.9%。从月度数据看,自3月份以来,城乡市场均实现连续4个月回升。6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0%和1.2%,降幅分别比5月份收窄0.8个和2个百分点,城乡市场规模均已接近上年同月水平。

三、线上消费持续增长,实体店零售加快好转

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3%,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2.8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5.2%,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

上半年,在限额以上单位有店铺零售中,各类业态商品零售均比一季度有所改善。

四、商品零售恢复较快,餐饮和住宿行业持续改善

上半年,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8.7%,其中,二季度商品零售额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1个百分点,月度商品零售连续4个月好转。

上半年,餐饮收入同比下降32.8%,其中,二季度餐饮收入比一季度收窄23个百分点,餐饮收入连续3个月好转。从客房收入看,上半年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客房收入降幅比一季度收窄超过7个百分点。

五、商品供给稳定充足,市场活力稳步提升

上半年,消费品工业生产中食品制造业增加值接近上年同期水平,降幅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低0.8个百分点;医药、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

市场活跃度持续回升。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4个月在荣枯线以上,餐饮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3个月在荣枯线以上。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面临多年少有的较大压力。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稳步推进,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就业出现改善势头。但随着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当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要加大政策实施力度,稳定重点群体就业。

一、综合多项指标看,就业形势逐步改善

二季度,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就业形势逐步改善。各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6.0%、5.9%、5.7%,呈逐步回落,其中6月份失业率较2月份的顶峰下降0.5个百分点。前期因疫情影响退出的劳动力陆续返回,绝大多数已重新寻找并找到工作。6月份,城镇劳动参与率较2月份上升10个百分点左右,比1月份高约0.6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水平接近。6月份,城镇就业总量较2月份增长超过19%,就业人数已超过1月份,且多数行业达到疫情前水平;城镇就业人员中在职未上班比重从2月份的近50%降至1%以下,已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

二、当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稳就业任务十分艰巨

三、加大政策实施力度,稳定重点群体就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作为“六稳”“六保”的首要任务去抓,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就业政策。下一步,要继续加大就业政策实施力度,抓实抓细落实,促进就业形势不断改善。一是援企稳岗稳就业,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合理下调企业税费和社保负担,扩大减免房租、水电、宽带等费用的企业受益范围。二是细化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政策,继续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保障好农民工在就业地公平享受就业服务,做好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三是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加大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力度,落实好各项扩大基层就业规模政策。

物价涨幅趋势回落生产资料低位运行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主要负责人王有捐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保供稳价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市场需求进一步回升,供求关系总体稳定,CPI结构性上涨,涨幅趋势回落,PPI低位运行,保持下降走势。

一、消费领域价格结构性上涨,食品价格上涨较多

CPI涨幅呈回落态势。上半年,CPI比去年同期上涨3.8%。分月看,CPI涨幅呈现前高后低走势。3月份开始,CPI环比连续4个月下降,同比涨幅也由3月份的4.3%回落到6月份的2.5%,重回“2时代”。

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涨幅较大。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16.2%,涨幅比去年同期扩大11.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3.27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八成多。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04.3%,涨幅比去年同期扩大96.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52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六成多。

核心CPI基本稳定。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

PPI保持下降走势。上半年,全国PPI由去年同期上涨0.3%转为下降1.9%,降幅比一季度扩大1.3个百分点。分月看,1月份,P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1%;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月份起,PPI环比和同比转降,环比降幅从0.5%扩大至4月份的1.3%,同比降幅从0.4%扩大至4月份的3.1%。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复工复产进度加快,需求有所改善,5月份PPI环比降幅收窄,但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同比降幅扩大至3.7%;6月份,PPI环比止降转涨,上涨0.4%,同比降幅收窄至3.0%。

其他行业价格总体平稳。疫情防控期间部分产品供应偏紧,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价格分别上涨6.3%和0.8%。

收入名义增速回升消费水平逐渐恢复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方晓丹

上半年,在一系列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作用下,全国居民收入增速保持回升,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恢复,特别是居民基本生活支出保持了稳定增长。

一、居民收入增速有所回升,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2.4%,名义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3%,实际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6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2个百分点,实际收入降幅小于城镇居民1.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二、工资收入小幅增长,稳就业等政策为居民增收奠定基础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010元,增长2.5%,比一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拉动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个百分点。一系列稳就业保民生政策落地见效,就业形势整体在逐步好转,对居民工资性收入的稳定增加起到积极作用。

三、转移净收入加快增长,低收入困难群体生活得到重点保障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2938元,增长8.2%,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加快1.4个百分点,拉动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加快增长对于在疫情冲击下有效保障基本民生,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四、经营净收入降幅收窄,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实现由降转升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同比下降5.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2个百分点。同时,生猪、牛羊等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牧业经营净收入增长带动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由一季度的下降1.1%转为增长1.8%。

五、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恢复,食品烟酒等基本生活支出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降幅明显收窄,名义降幅和实际降幅分别比一季度收窄2.3个和3.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增长5.0%,比一季度加快2.9个百分点。居民部分生活消费支出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通信支出增长3.0%,一季度为下降2.9%。

六、新的消费增长点带动居民消费回补,线上消费、健康消费势头强劲

上半年,全国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次数普遍增多,人均邮费支出增长10.8%。全国居民人均购买医用酒精、口罩等医疗卫生器具支出增长3.3倍,人均购买洗涤及卫生用品支出增长19.9%,人均购买健身器材支出增长13.7%。

THE END
1.未来实体烟酒店如何生存和发展?零售终端其次,要充分发挥烟酒店吸粉引流功能。未来烟酒店不仅仅是展示,更多的在于社交功能。基于社交中心的需要,烟酒店不仅仅是陈列功能,烟酒店的零售也就成了引流、筛选优质客户的必要过程,建立更具黏性的客户关系,一方面需要经营者走出去,另一方面需要把客户请进来。“走出去”是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开拓客户资源,“请进来”是把https://www.tobaccochina.com/html/news/lszd/675806.shtml
2.2024年烟酒零售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docx2024年烟酒零售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docx,PAGE 2024年烟酒零售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预测分析报告 PAGE TOC \o 1-3 \h \u 一、2024-2029年烟酒零售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4 (一)、树立烟酒零售行业“战略突围”理念 4 (二)、确定烟酒零售行业市场定位、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28/6132023204010214.shtm
3.男人做什么工作好盘点男生最吃香的行业→MAIGOO知识4、O2O行业 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提高网络速度。加快物流快递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相结合层递消费这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发展起来会冲击传统的零售行业。 据此产生的一系列衍生技术和行业也会兴起,比如移动支付,微商等。而关于这方面的人https://www.maigoo.com/goomai/217177.html
4.不批就违规!雷军夸它在零售业是神一般存在附零售行业前景2021年,中高端和奢侈品零售份额进一步增加。在2021年,限额以上单位各个品类的零售额增速中,金银珠宝和烟酒类增速较高。传统的消费和投资观念影响了消费者,在经济增速放缓期间更倾向于购买更高品质的产品,从而进一步优化了消费结构。 ——零售行业前景分析 消费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最大的因素,未来将继续发挥经济助推作用。https://xw.qianzhan.com/t/detail/556/240326-03178567.html
5.2024年上半年中国烟酒类商品零售月度统计,累计产量达3055.5亿元导读: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卷烟行业趋势分析与投资策略报告》表明:2024年上半年我国烟酒类商品零售累计值达3055.5亿元,期末总额比上年累计增长10%。 一、行业概念 中国烟酒类商品零售市场指的是在中国境内,涵盖烟草制品(如卷烟、雪茄、烟丝等)和酒类商品(如白酒、啤酒、葡萄酒等)的零售销售业务。这一市https://www.bosidata.com/data/I09165GY1N.html
6.惠州市烟雨阁烟酒零售有限公司(惠州市惠城区金山大道13号惠州了解企业详情:付费查询惠州市烟雨阁烟酒零售有限公司的企业法人、经营状态、注册资本、企业类型、登记日期、经营期限、企业地址、经营范围、股东信息、成员信息、公司年报、投资公司、企业高管、分支机构、商标信息、诉讼信息、变更信息、经营异常信息、对外投资等等。 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guangdong/name/%E6%83%A0%E5%B7%9E%E5%B8%82%E7%83%9F%E9%9B%A8%E9%98%81%E7%83%9F%E9%85%92%E9%9B%B6%E5%94%AE%E6%9C%89%E9%99%90%E5%85%AC%E5%8F%B8
7.开一家烟酒店好不好?烟酒市场好不好?中国烟酒产业是一个长盛不衰的零售行业业态,其前景非常乐观。那么,开一家烟酒怎么样呢?想了解更多资讯就随小编一起看看下面的详细内容吧! 烟酒行业数据分析 2019年行业门店日均来客数下降的同时线下平均客单价有所提升,从2018年的61.9元提升到65.5元。会员线下客单价平均从71.6元提升到75.7元,是线下平均客单价的1.1https://www.jiamengfei.com/news/904040
8.企业份额20252031年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全景调研报告1.1 酒类流通行业界定 1.1.1 酒类流通的定义 1.1.2 酒类流通相关概念辨析 1.1.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酒类流通行业归属 1.2 酒类企业销售渠道层级与模式分析 1.2.1 酒类企业销售渠道分析 (1)酒厂——消费者 (2)酒企——零售商——消费者 https://www.gelonghui.com/p/1392611
9.河北糖烟酒周刊杂志社怎么样行业: 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 《糖烟酒周刊》 创刊于1993年,隶属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是面向全国快速消费品行业公开发行的*刊物!杂志内容定位于满足一个行业的商务需求!杂志内容覆盖酒类、烟草、副食、饮料、乳品等众多产业,素有“糖酒行业*媒体”之称。《糖烟酒周刊》是凝聚着全国近二十万的酒类、食品行业的https://m.jobui.com/company/7933363/
10.烟酒饮料消费增速加速恢复行业景气度望提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数据显示,前十一个月来看,烟酒及饮料类均实现正增长。其中烟酒类零售额增速3.5%,饮料类零售额增速达到13.7%。分析认为,随着元旦、春节等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烟酒饮料各类消费场景望加速恢复,行业景气度望提升。巨力索具持有刘伶醉酿酒股份有限公司22.15%的股份;香雪制药产品https://m.yicai.com/brief/100879861.html
11.食品消费品升级报告:品牌包装食品饮料烟酒行业还有哪些机会快消品主要可以分为4个类别:个人护理品、家庭护理品、品牌包装食品饮料、烟酒行业,本文中重点包含食品饮料烟酒2个类别。 一、酒类 2015年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计2689家,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7429.33万千升,产品销售收入9229.1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18.07亿元。 https://www.huxiu.com/article/171967.html
12.销售烟酒的行业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吗销售烟酒的行业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吗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向购买方开具专用发票。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零售的烟、酒、食品、服装、鞋帽(不包括劳保专用部分)、化妆品等消费品不得开具专用发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开具专用发票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销售免税https://www.64365.com/special/2012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