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湖溪流域客家村落史与文化资产研讨会
10月5日9:30-10:30【专题演讲】主持人:罗烈师西湖溪谷地客家人的聚落空间(潘朝阳)
13:30-15:00【学员成果发表(一)】主持人:黄鼎松苗栗西湖溪流域五湖尾与九湖之拓垦(林坤山)与谈人:黄鼎松西湖溪流域赖姓家族尝会之形成与变迁(徐毓宏、赖文慧)与谈人:林桂玲从古文书寻找先民的足迹——以高埔徐家入垦台湾为例(徐煜佾)与谈人:林桂玲洗尽铅华、走过历史——客家传统建筑(何智兴)与谈人:黄鼎松
15:20-17:00【学员成果发表(二)】主持人:赖阿胜小故事大道理——好心奉茶(锺林英)与谈人:刘凤芯说给孩子们听的西湖溪流域故事(范金莲)与谈人:刘凤芯寻找西湖溪的源头(郑昌政)与谈人:赖阿胜
10月6日【专题演讲】创意循环——区域文创产业发展的黄金法则(俞龙通)主持人:罗烈师
10:50-12:20【学员成果发表(三)】主持人:俞龙通文化园区扮演地方观光之角色——以苗栗铜锣客家文化园区为例(李欣颖)与谈人:周锦宏我是三铜西田侨仔(曾碧秋)与谈人:俞龙通119LINE行脚(李业兴)与谈人:俞龙通鲁花田饭庆丰收:苗119线生态休闲旅游(黄宝莲)与谈人:周锦宏苗栗县西湖乡客家文化生活环境营造之调查研究(龚郁晴)与谈人:周锦宏
13:30-15:00【学员成果发表(四)】主持人:罗烈师恩主公信仰的文化意涵——以苗栗铜锣武圣宫为例(李庆华)与谈人:邱一帆三义五谷宫简介(黄玉凤)与谈人:罗烈师西湖乡店仔街中庙旁的十字架(彭振雄)与谈人:邱一帆
15:20-16:30【综合讨论】主持人:罗烈师地方事务发展与学员成果综合讨论
2、第六届中国文哲国际学术研讨会
【专题演讲】曾永义/台湾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戏曲在当代因应之道
【论文发表】成玲/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助理教授《从语用学探究儒林外史之讽刺叙述》
江惜美/铭传大学华语文教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华语基础教材生字教学探析》
佐藤将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呈现人类文明的秩序:《荀子》「理」概念探析》
吴惠玲/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师《试论建安通侻士风》
吴声佑/联合大学华语文学系兼任讲师《刘师培「三《传》《荀子》相通考」蠡论》
李咏健/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讲师《释《上博七吴命》简9之「日」》
李丽凉/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代课助理教授《授受之道:六朝道教上清经传经模式初探》
林盛彬/淡江大学西班牙语文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论《论语八佾》篇的「美」、「善」关系及其优位问题》
林碧玲/华梵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孔颖达《礼记·大学》诠释探究》
邱培超/佛光大学中国文学与应用学系助理教授《六经皆文?且听经学家怎么说——学术史视域下焦循的文学论述及其意义》
邱惠芬/长庚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古文字与诗经名物》
金进/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讲师《莫言长篇小说论》
施凯华/辅仁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天台智者与太虚于教判思想之对观》
袁光仪/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助理教授《处泰州与江右之间的儒者耿定向——一个跨越阳明后学分派畛域的人物典型》
马耘/崇仁医护管理专科学校通识中心助理教授《帛书〈道原〉「迵同大虚」说解义》
张晓芬/陆军专校共同科助理教授《万理由来吾具足,六经原只是阶梯——论王阳明诗中的情与理》
许宗兴/华梵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子本性论探究》
许通元/南方大学学院马华文学馆主任《论陈翠梅〈无夏之年〉传说故事的意象》
陈伯轩/经国管理学院通识中心兼任讲师《原初的姿势──论夏曼蓝波安作品中的仪式与身体》
陈佩君/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王弼、郭象「仁义」观的比较研究》
黄志祥/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助理教授《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蠡探》
杨奕成/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兼任助理教授《太谷学派妇女观之探究》
蒲彦光/明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袁太史稿〉研究》
刘见成/弘光科技大学通识学院教授《李道纯〈道德会元〉中的丹道思想》
刘梅琴/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副教授《论传统笔墨的现代化》
刘嘉伟/江苏师大文学院副教授《元代多族士人圈中师生关系的新变》
蔡月娥/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师《周易「命」及其忧患义》
郑志明/辅仁大学宗教学系教授《殡葬礼俗在生命伦理的经世与致用》
赖贤宗/台北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吃茶趣公案新诠:赵州与雪峰》
3、2013年南台湾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壹、目的本研讨会以南台湾历史与文化为探讨对象,藉由邀稿及征稿方式,请论文作者莅临研讨会上发表,并与特约讨论人、现场与会学者专家共同研讨。期能透过研讨会此一平台,让南台湾各级学校教师,拓展其教学领域,丰富其课程内涵,加强对乡土课程之重视;让与会者学习到南台湾各地区多元、丰富的文化特色;让关怀南台湾历史与文化发展的人士,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学术研究外、并能达致社会教育之多重功能。
参、时程一、征(邀)稿截稿日期:2013年9月30日。(※请缴交全文)二、征稿论文接受通知日期:2013年10月4日。三、研讨会报名截止日期:2013年10月11日。四、研讨会举办日期:2013年10月17日~18日(星期四~五),共两天。
4、台湾的天空——2013年「航空与社会」学术研讨会
5、世界华文小说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阎连科
10月17日10:20-11:10【专题演讲】引言人:郭枫(新地文学总社社长)演讲人:阎连科(小说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10:15-12:25《四书》:一部探讨灵魂的小说(刘剑梅,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震惊」与历史创伤的强度:阎连科小说叙事方法探讨(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12:25-15:00阎连科与世界文学视野中的中国文学(张英进,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访问讲席教授)阎连科的「神实主义」(孙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发现小说》与阎连科的文学创作(王尧,苏州大学文学院长)
10月18日9:00-10:20阎连科作品的海外译介与传播(季进,苏州大学教授)现实魂在论:阎连科的小说世界(王晓珏,宾州大学东亚系教授)
10:30-12:00【译者座谈】主持人:周春塘(原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座谈人:陈安娜(瑞典学院阎连科研院学者)、李莎(PatriziaLiberati,阎连科作品意大利文翻译家)、达西安娜(TacianaFisac,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教授)、菲利普毕克叶(法国国家文学出版社社长)
13:00-14:20有声的神实,缓慢的暴力:在政治恶托邦与生态乌托邦之间(宋伟杰,罗格斯大学东亚系教授)阎连科作品中权力叙述与政治话语(郭泽宽,东华大学台湾文化系副教授)
14:40-16:20梦与现实:评阎连科的《丁庄梦》(孔海立,SwarthmoreUniversity东亚系教授)四书、私书与禁书(罗杰(CarlosRojas),杜克大学东亚系教授)同情与批判的政治主体性:从《丁庄梦》对生命的热爱谈起(沈翌鹏,TrinityCollege语言与文化研究系教授)
6、「台湾文学研究的界线、视线与战线」国际研讨会
13:30-15:00【边缘、少数及其「他者」】主持人:李瑞腾(台湾文学馆馆长)谁是「他者」?:近现代琉球社会自我认同的型塑过程(林泉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讨论人:朱惠足(中兴大学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当东方(theEast)遇见东方(theOrient):沙漠罗曼史及其跨文化想象(林芳玫,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语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讨论人:陈音颐(政治大学英国语文学系特聘教授)
15:20-17:00【台湾文学的划界与跨界】主持人:王仪君(中山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教授兼人文中心主任)文学跨界与会通:苏雪林、谢冰莹及锺梅音的南洋经历与书写的再思(许文荣,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讨论人:刘乃慈(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助理教授)世界华文文学论为什么不后殖民?(游胜冠,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教授)讨论人:张锦忠(中山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副教授兼华语中心主任)从《大公报文艺》(1938-1941)看抗战时期香港南来报纸副刊的文化生产(樊善标,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兼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讨论人:须文蔚(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10:45-12:15【知识传播与文化翻译(二)】主持人:崔末顺(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助理教授)日治时期明治畅销小说《金色夜叉》的东亚行旅(杨智景,中正大学台湾文学所助理教授)讨论人:吴佩珍(政治大学台湾文学所助理教授)王梦鸥的翻译工作与台湾现代文学(蔡明谚,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助理教授)讨论人:萧义玲(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复眼人》洞穴的文化翻译(石岱仑,台湾大学文学院翻译硕士学位学程助理教授)讨论人:曾珍珍(东华大学英美语文学系教授兼语言中心主任)
13:30-15:30【庶民研究】主持人:丘延亮(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论「民族——人民的」:和葛兰西一起思考(陈越,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讨论人:万胥亭(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SubalternRebellionsinanEschatologicalFrame:TheCaseofBirsaMunda(在一个末世论框架下的庶民反叛:以BirsaMunda为例)(MilindWakankar,AssociateProfessorofSchoolofCulture&CreativeExpressions,AmbedkarUniversity,Delhi)讨论人:丘延亮家园的基进教育:边界文本与抵殖民的横向政治行动(TowardaradicalpedagogyofHomeplace:Bordertextsandde-colonialtransversalpolitics)(廉兮,东华大学
课程设计与潜能开发学系助理教授)讨论人:夏林清(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爱的条件:《斗室星空:「家」的社会田野》与《排湾人撒古流:十五年后》(“ConditionsofLove”–PokyRoomsStarrySkyandSakuliu2)(丁乃非,中央大
学英美语文学系教授,性/别研究室成员)讨论人:刘人鹏(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15:40-17:20【论坛:庶民研究的教习践行与文艺研究】主持人:丘延亮与谈者:米海儿法农、NicholasA.Kaldis、陈越、MilindWakankar、周勉(M.PJoseph)翻译者:林深靖
7、中山医学大学第八届台湾语文暨文化研讨会
8:40-9:40「护公心血集遗诗」——谈编注张赖玉廉先生诗集《挹青吟草》之历程(王文瑞)
10:00-11:50台中大坑古典诗研究(王惠文)古典文学中的震灾书写——以简扬华《栖鹤斋诗文集》地震词为例(林盈芳)栎社次级组织中央金曜会、台湾文社之「历史书写」析探(赖恒毅)殖民教育与民间故事之传播——以台湾「狗耕田」故事为例(翁雅琴)
12:50-13:50从名人书信看近百年来台中知识分子(廖振富)
13:50-15:20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吕赫若小说中女性议题的另一个观察面向(曾金承)医人与医国——江自得之医事文学析论(叶连鹏)写白话字小说的企业家:郭顶顺(邓慧恩)
15:40-17:30台语歌谣ê句型分析kap语言风格ê探讨——以詹雅雯所创作ê歌词为范围(吕淑惠)台中新世代作家的散文诗书写与变异:以李长青、然灵为主要观察对象(林佩珊)林沉默的台语诗书写(柯彦莹)地域新诗史及地域文化——以台中台语新诗为研究范畴(黄建铭)
8、第2届「性别研究与社会革新研讨会」
10月18日9:05-10:50主持人:周逸衡(高雄医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性别研究知识建制的回顾与前瞻(成令方,高雄医学大学性别研究所副教授)回应人:陈宜倩(世新大学性别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长)亲密关系与情感教育研究回顾与前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探讨(杨幸真,高雄医学大学性别研究所教授兼所长)、(游美惠,高雄师范大学性别教育研究所教授)回应人:谢小芩(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性别研究跨领域前进与发展:以心理领域为题(黄囇莉,清华大学学习科学研究所教授)回应人:陈武宗(高雄医学大学医社系副教授)
13:30-15:15【圆桌论坛:同志婚姻大辩论】主持人:林津如(高雄医学大学性别研究所副教授)与谈人:许秀雯(台湾伴侣权益推动联盟理事长)、吴绍文(台湾同志家庭权益促进会秘书长)、郭书琴(,成功大学法律系副教授)、达努巴克(原住民基层教师协会理事)、洪凌(世新大学性别研究所助理教授)
10月19日9:00-10:30【工作坊——拉拉手女同志聊天室:与异性恋世界的交手】主讲单位:台湾女同志拉拉手协会主持人:胡郁盈(高雄医学大学性别研究所助理教授)
13:30-15:15【圆桌论坛:医美挖挖哇!】主持人:张中兴(高雄医学大学医学系皮肤科教授)与谈人:许甘霖(东海大学社会系助理教授)、李筱婵(成功大学STM中心专任助理)、张中兴、吴堃铭(高雄市诚爱诊所主任)、成令方(高雄医学大学性别研究所副教授)
9、玄览论坛──珍籍保存与玄览丛书
专题演讲(一)劫余秘籍玄览情(卢锦堂,国立台北大学古典文献与民俗艺术研究所教授,国家图书馆特藏组前主任)
专题演讲(二)玄览堂丛书传播与影响(徐忆农,南京图书馆南图国学研究部主任)
专题演讲(三)重庆图书馆及所藏郑振铎纫秋山馆藏书(袁佳红,重庆图书馆特藏文献中心副主任)
会议介绍注音符号缘起于清末开始的国语统一运动,在1913年(民国二年)由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正式制定「注音字母」(后改名为注音符号),至今年刚好满一百周年,其间历经了曲折的发展,回顾它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与影响,有其历史的意义,因此特地举办此研讨会。
会议时程论文摘要截稿:已截止论文全文(论文集)截稿:已于9月15日截止会议期间:2013年10月25(周五)-26(周六)会议地点: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研讨会议程:近期公布
报名方式:近期公布报名网站
10、「明清儒学的类型与流变」学术研讨会
10月24日9:30-10:30主持人:锺彩钧朱子与阳明的孟学诠释差异之比较(蔡家和)无知与格物:王龙溪「以无知论良知」与孟子良知理论之出入处(许朝阳)
10:40-11:40主持人:谢大宁焦循的性善论再探(岑溢成)儒佛会通与归《易》——从觉浪道盛《丽化说》试析明末清初佛教思想的转变(徐一智)
13:30-15:00主持人:蒋秋华新竹地区日本时期鸾书引述儒家经典的表现及意义探究(杨晋龙)张惠言《易》学新探——即象言理与即象言礼(杨自平)刘宗周《易》论探析(邓秀梅)
16:50-17:50主持人:李瑞全朱熹与王阳明论「知行合一」之对比(蔡龙九)论宋明气学的几种型态(陈佳铭)情欲之身体与礼之意义(黄崇修)
10月25日9:00-10:30主持人:赵飞鹏三礼义疏对宋明礼说之依循与诠释(曾圣益)通天地人者曰儒——清代前中期儒学知识体系的扩大:以阮元《畴人传》编纂活动为中心的考察(萧敏如)学术史视域下重探焦循《与孙渊如观察论考据著作书》(邱培超)
10:40-12:10主持人:林月惠从伊川、朱子的思想型态论中国哲学的思辨性(杨祖汉)朱子「心」之意涵新诠(赖柯助)
14:00-15:30主持人:王力坚本色与杂采:钱澄之儒家性情诗说论析(曾守仁)《金瓶梅》的家庭叙事与中国伦理(康佩)中晚明「声色」论述:以「情」探「道」的诗学途径(黄莘瑜)
11、华梵大学中文系第十二届「生命实践」学术研讨会
12、汉传佛教的跨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
10月26日9:20-10:10【主题演讲】西游与东游:汉传佛教与亚洲的跨文化交流(于君方,FormerShengYenProfessorEmeritaofChineseBuddhismatColumbiaUniversity,USA)
10:30-12:00主持人:蓝吉富(中华佛学研究所研究员)唐北宋时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考:以天台山与比叡山为主(果镜法师,中华佛学研究所所长)中韩水陆法会之考察——以召请对象之「踵事增华」为主(陈英善,中华佛学研究所教授)TheInterculturalExchangeofChineseBuddhism:ComparingContemporaryKoreanBuddhismwithTaiwaneseBuddhism(汉传佛教的跨文化交流:以韩国与台湾佛教异同的比较为中心)(朴永焕,韩国东国大学教授)
13:30-15:10主持人:林镇国(政治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印度化?佛教中国化?中国佛教文化碰撞的理论思考(邓伟仁,法鼓佛教学院教授)再议《中国佛教文学史》的建构(萧丽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TheIntroductionandDevelopmentofGanhwaSeoninKorea(看话禅在韩国的引入和吸收)(宗浩法师,韩国东国大学)
15:25-16:35主持人:颜尚文(中正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东南亚中文系的管理文化——以佛家管理思想探讨教师的研究与教学(陈剑锽,屏东教育大学中国语文学系教授)近代性的棱镜——互为他者的中日佛教(陈继东,日本青山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16:40-17:35【综合座谈】主持人:廖肇亨(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研究员)
10月27日9:00-9:50【主题演讲】汉传佛教在隋唐时代形成了亚洲新的文化运动(李志夫,中华佛学研究所荣誉所长)
10:10-11:40主持人:丁敏(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晚明清初曹洞宗寿昌派在东亚的流衍传布:以石濂大汕与东皋心越为中心的讨论(廖肇亨,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研究员)新罗崔致远《四山碑铭》中的禅宗祖师观(TheRoleofChanPatriarchsinCh’oeCh’iwn’s“FourMountainsStele”)(林佩莹,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博士后研究)道元对宏智正觉的理解——中日曹洞宗交流的一个层面(何燕生,日本郡山女子大学教授)
13:10-14:40主持人:蔡伯郎(法鼓佛教学院副校长)扩大与简化:东亚五台山信仰的跨域交流(林韵柔,日本明治大学博士后研究)神圣的艺术:法华经之流传(李玉珍,政治大学宗教所教授)僧肇《注维摩诘经》中所见的罗什三昧观(王晴薇,师范大学华语教学研究所教授)
16:20-17:15【综合座谈】主持人:惠敏法师(法鼓佛教学院校长)
13、2013传统与现代——竹堑学术三百年第一届台湾竹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前活动:竹堑学系列演讲】9月26日讲堂丙13:00~16:00从报导文学到旅行文学的写作(陈铭磻,作家)
10月1日阶梯教室9:00~12:00南方的诱惑:我在东南亚华文文学领域的探索(李瑞腾,国家台湾文学馆馆长)
10月3日阶梯教室9:00~12:00纪录片制作与新竹影像博物馆(陈正勋,纪录片导演)
10月18日讲堂丙9:00~12:00也谈诗谚采风:人文世道总关情(武丽芳,新竹市政府社会处处长)
11月8日9:20-10:20【专题演讲】讲题待定(李欧梵,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冼为坚中国文化讲座教授)引言人:陈惠邦(国立新竹教育大学校长)
17:10-18:30【座谈:台湾竹堑学的回顾与开展】主持人:李乔座谈讨论学者:陈铭磻、彭瑞金、范文芳、黄美娥等
11月9日9:00-10:00【专题演讲二】讲题待定(杜国清,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校区东亚语言文化研究系,赖和吴浊流台湾研究讲座教授,暨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引言人:王文进(国立东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14、第九届两岸三地四校南北论坛之《理性差异与文化再造》两岸学术研讨会
11月16日9:00-10:40主持人:杨国荣当代新儒家的普遍理性观及其反思(何信全)「子不语」与「道可道」——从中国古代思想层次中谈「理」与理性边界(程乐松)循康德的知识完整性(Vollstndigkeit)理念重读大乘佛学的佛一切智(sarvajā)与所知障(Jeyāvaraa)(刘宇光)
11:00-12:15主持人:王庆节OnAnalyticity:TheinspirationfromKurtGdel(郝兆宽)TheSeparationintoLawsofNatureandLawsofRight–Montesquieu’sEnlightenment(RainerSchfer)
13:30-15:15主持人:张汝伦从「原初理性」生成「原初语言」来谈文化的再造——从海德格的讨论出发来看(汪文圣)海德格论作为逻辑理性的思想在西方形而上学中统治地位的建立(王庆节)「依乎天理」——从「物质性」概念探讨科技理性(张国贤)
15:30-17:50主持人:林远泽焦点议题:反思西方理性概念的内涵与限度(韩水法、刘国英)焦点议题:反思中国理性概念的内涵与限度(杨国荣,林镇国)
9:00-10:45主持人:韩水法感受、理性与良知:论毛斯之迷(畲碧平)康德的纯粹理性(刘创馥)阿佩尔重构人类行动理性之尝试——兼论阿佩尔和哈贝马斯交往理性概念的差异(罗雅玲)
13:30-15:15主持人:王中江从勾股定理与毕达哥拉斯定理的证明看中西理性差异(周程)荀子成圣之道中「心」与「情」所扮演的角色(王华)直通与曲行:中西理性之辩(卢杰雄)
15:30-17:50主持人:待邀请焦点议题:展望西方文化发展的过去与未来(蔡铮云、张汝伦)焦点议题:展望中国文化发展的过去与未来(吴启超、王中江)
15、世纪末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9:00-10:00【专题演讲】主持人:刘荣贤迎接下一轮华文文学盛世的台湾(陈芳明)
10:00-11:40主持人:陈芳明【作家演讲】伤痕与重建(赖香吟)【论文发表】其后、幸存与意义──赖香吟小说中的命运与书写行旅(萧义玲)讨论人:陈芳明除魅与宽恕──论赖香吟《其后》的死亡、治疗及其书写(杨莉敏)讨论人:李欣伦
13:00-14:40主持人:周芬伶【作家演讲】文学的面具──浅谈主词的使用(陈玉慧)【论文发表】仰首与回望──论陈玉慧《海神家族》中的女神信仰与主体认同(黄文成)讨论人:廖淑芳在路上,我写作──试探陈玉慧散文中的自我凝视和写作关怀(李欣伦)讨论人:萧义玲
14:50-16:30主持人:陈明柔【作家演讲】我的左手(骆以军)【论文发表】外边的转折与困局──《西夏旅馆》其后(刘淑贞)讨论人:杨佳娴自我、文本与世纪末──骆以军小说的分身组态书写(廖淑芳)讨论人:陈明柔
16:50-18:30主持人:彭锦堂从景观符号、民俗仪典到信息媒介──作为「生产地方性」的新乡土小说书写现象(陈惠龄)讨论人:彭锦堂赎罪文学:谈莫言《蛙》的身体政治、历史与虚构叙事的矛盾(唐毓丽)讨论人:许建昆才子佳人的顺写与逆写:胡兰成《今生今世》与张爱玲《小团圆》(杨佳娴)讨论人:周芬伶
11月24日8:30-10:10主持人:张瑞芬【作家演讲】在两端之间奔跑:在游戏和苦工、直觉和理念、感性和知性之间(张让)【论文发表】感官书写对身体与记忆的建构──张让的旅行与饮食散文(罗秀美)讨论人:张瑞芬岛屿的文化记忆──张让散文中的间接记忆/再现台湾(王钰婷)讨论人:黄文成
10:30-12:10主持人:陈义芝【作家演讲】呼唤知音及其它──关于我的创作(零雨)【论文发表】文明作为他者:论零雨诗作的批判意识(李癸云)讨论人:陈义芝零雨《特技家族》诗作的荒谬剧场性:与商禽《门或者天空》的比较讨论(解昆桦)讨论人:李癸云
13:30-15:20主持人:洪铭水六0年代台湾散文的分流与演变(张瑞芬)讨论人:周芬伶后现代之外:世纪末台湾散文现象析论(吴孟昌)讨论人:徐国能写「我」的书:论七○年代回归现实脉络下外省男性散文(杨富闵)讨论人:陈庆元
16、第四届古文字与古代史学术研讨会
自2006年开始第一届古文字与古代史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往后每两年举办一次,每届与会者皆超过二百位,是古文字领域重要的学术活动。第四届将邀请二十余位国内外古文字或古代史学者专家发表学术论文,进行利用出土古文字材料,研究古代历史,「古文字」的范畴下及秦汉隶书。本次会议兼以纪念董作宾先生逝世五十周年,将于11月23日(六)下午2:00举行「董作宾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会」。另举办「凿破鸿蒙」纪念特展,欢迎踊跃参观。包含:1.甲骨主题展2.董作宾书法、档案展
17、2013「交流与跨界:海洋、环境、与台湾的文化景观」国际研讨会
一、会议主题及说明:
二、投稿须知及截稿日期:
1.本次会议由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UCSB)台湾研究中心与本所合办,因此特别提供本所同学参加研究生论坛,同学可参考上述说明,就台湾文学与文化中的海洋书写、环境书写以及由此而形构的文化景观等议题,自订主题撰写论文。2.本所博、硕士班在学之研究生,符合下列资格且有意投稿者请就会议主题撰写中文论文全文(10000-15000字)、中英对照之摘要(500字)与关键词(5个),投稿甄选。(1)本年度未曾获得国科会、文学院或本所甄选推荐或补助出国者。(2)101学年度曾在台政、台清、台厦及其它国内会议发表论文者优先考虑。3.投稿截止日期:9月10日之前,请缴交报名表、中文论文纲要(3000字以上)或全文、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摘要与关键词。4.预定9月20日公布录取名单,录取者须在11月15日之前缴交论文全文,并提前在10月1日之前向文学院、国科会或其它单位送件申请研究生出国开会经费补助(详细规定请自行确认)。
三、名额、费用及其它说明:
四、投稿方式:
请下载附件报名表并填妥所需数据,于9月10日之前以电子邮件寄至本所信箱ntugitl@ntu.edu.tw,主旨注明:投稿2013USBC台湾研究研讨会。
五、如有未尽事宜或变更者,由本所另行公告通知
18、2013经学与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
※附注:如来稿过多,无法安排在会中宣读,则由本会柬择,事非得已,敬请曲宥
19、图书、知识建构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
12月12日9:30-10:30【专题演讲】讲题待定(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本研讨会各篇论文提要已刊登于《汉学研究通讯》2013年8月号(总第127期)
20、2014「亚太区域研究」学术研讨会
一、会议主题:亚太区域的社会安全与行政治理
二、投稿方式
◎投稿之电子文件(标准WORD)请寄至下列电子信箱:国立中山大学亚太所林佩霓E-mail:zool93@staff.nsysu.edu.tw
三、时程与地点
论文摘要截稿:2013年10月15日(星期二)摘要审查通知:2013年10月30日(星期三)论文缴交截止:2014年1月30日(星期四)研讨会举办日期:2014年3月14日及15日(星期五、六)研讨会举办地点: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高雄市鼓山区莲海路70号)主办单位:国立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合办单位: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国立中山大学逸仙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国立中山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四、其它
21、2013年台湾考古学年会
考古学先进们钧鉴:
炎炎暑期到临,「2013年台湾考古学年会」筹备工作正式开启,由于本次的年会由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承办,又2014年正逢考古学界与本系的大家长宋文熏教授九十华诞,因此谨将年会与秩寿活动合一办理,藉助年会不但在考古学术上进行交流,也共祝长辈的华诞之喜,详细内容容后再知会,日期预定在2014年3月21日下午、22、23日(周五、六、日)两天半,敬邀学界同仁一起共襄盛举。
「2013年度台湾考古工作会报暨宋文熏教授九十华诞秩寿筹备委员会执行小组」
召集人陈玛玲主任敬启执行小组陈有贝副教授陈伯桢助理教授江芝华助理教授(兼联络人)
有任何问题,请联络:联络人:江芝华chihhua@ntu.edu.tw,02-33664736学生助理:徐尚溥R02125001@ntu.edu.tw,0912957900,Fax:02-23631658
22、「中国哲学中的心与自然」国际学术研讨会
23、第十八届台湾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重要时程:
论文摘要截止:2013年9月15日论文接受通知:2013年9月20日论文全文截稿:2014年4月20日论文发表日期:2014年5月24-25日
24、第36届全国比较文学会议
中华民国比较文学学会与国立高雄师范大学英语学系,谨定于2014年5月17日(星期六)假高雄市高雄师范大学和平校区,联合举办「第三十六届全国比较文学会议」,大会主题为:「余」
「余」一字有多义,包括多出(「剩余」)、残剩(「残余」)、事后(「余生」、「余震」)、其它(「其余」);其中,前两义特别点出「过剩」和「欠缺」为余的双价。综观而言,余特别涉及一个整体和其额外部分之间的关连变化,但两者除了对立之外,也可有其它关系,如余部可以是整体成立的基础与条件:「留余地」的策略是透过空间的设立,让后续的关系可以完满,而「年年有余」——在此「余」带有无尽之意——泛指今年之余将成来年能否完整的条件。在这个意义下,此余部不同于一般部分,而接近洪席耶(JacquesRancière)所谓「非部分的部分」:在社会阶层里无一席之地的非部分(古代雅典的穷人、资本主义下的无产阶级等)必须被算做一个部分,如此民主社会整体及其政治实践才能存在。理论上,晚期拉冈所谓的「非全」(not-all)与「症状」或巴迪乌(AlainBadiou)所谓的「真理」等,均可被视为这个意义下的余部。在文学上,若以侦探小说为例,指纹和毛发等微物证据是重建事件整体的(残余)基础,其性质或许较贴近这个意义。
基于以上观察,本届全国比较文学会议希望邀集各人文领域的学者,共同探讨「余」此一议题,一方面建立「余」的批判或其系谱,另一方面想象多重之余,以描绘当前或未来改变的图像。建议子题列举如下:
有意就本次会议主题发表论文者,请准备论文中文摘要(500-800字),并附个人简历(包括学经历、现职、简要著作目录、通讯地址、电邮信箱),于2013年11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或邮寄方式投稿。投稿请寄──
电子邮件:englishnknucc@gmail.com地址:80201高雄市苓雅区和平一路116号高师大英语系转全国比较文学会议筹备委员
会议论文评审小组将于截稿后一个月内将审查结果通知各申请人。申请人须在会议议程确定之前取得本会会员资格。
25、第五届圣严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圣严思想与当代汉传佛教的传承与实践」
壹、缘起
贰、主办单位:圣严教育基金会、法鼓山僧团
参、协办单位: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佛教学院、僧伽大学、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台湾大学哲学系、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法鼓文化、人生杂志
肆、研讨会主题:圣严思想与当代汉传佛教的传承与实践,禅法在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与对话,承袭历届东西方学者交流学术论述之研讨会形式,共同探讨圣严思想与当代佛教的传承与实践。
陆、研讨会地点:台湾大学集思国际会议厅(台北市罗斯福路四段85号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