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面上明明是“长期有效”的蟹卡,不仅提不到螃蟹,商家也音信全无。近日正值蟹卡兑换旺季,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消费者手中的蟹卡因商家倒闭等因素,成了“空头支票”,维权遇到难题。
此外,还有部分红酒商家以“买红酒送蟹卡”等方式吸引消费者。但多位消费者发现,所赠蟹卡无法正常兑换,商家也联系不上。
━━━━━
“消失”的商家
金秋时节本是品蟹好时节,但江苏张女士有一张标明“长期有效”的蟹卡提不到螃蟹,商家也音信全无。
2018年,张女士在网店“湖秋韵生鲜”专营店进行促销时,购买了一张规格为4只4.6两公蟹、4只3.5两母蟹1698型蟹卡,兑换平台为“好礼天下”公众号及网站。因卡面注明“长期有效”,张女士没有急于兑换。
今年10月,超市新鲜上市的大闸蟹让张女士想起未兑换的蟹卡,随即找出扫码,却弹出“已停止访问该网页”的提醒,网店关店,其他兑换方式也全部失效。张女士找到电商平台反馈,客服在回应“去核实”“辛苦耐心等待”后,再无下文。
曾为“湖秋韵生鲜”提供过兑换服务的一位合作方向记者透露,该蟹卡商家去年操作失误,一款蟹卡在优惠券叠加下以极低价格在电商平台售出,“一小时就亏了上万单”,最终入不敷出并倒闭。
出于与蟹卡商家多年合作的交情,以及对张女士兑换难处的理解,该合作方愿意帮张女士改兑一些自己业务领域的干果杂粮等,但若涉及蟹卡退款,还需要张女士与电商平台沟通。
今年10月,王先生再次扫描二维码时,公众号显示“已迁移至新账号,原账号已被回收”,新账号自2023年9月起由天津匠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津匠农”)接手运营。在新公众号和小程序内,王先生多次留言蟹卡兑换,并尝试转至人工客服,均未成功。
▲王先生扫描蟹卡二维码后,却发现原账号已被回收。受访者供图
记者注意到,“年丰大当家优选”小程序的会员主页专门展示了一份2023年11月发布的“告知函”。天津匠农在函件中称,现在的公众号“年丰大当家优选”以及小程序“年丰大当家优选”与深圳年丰大当家科技、深圳市年丰小当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年丰小当家电商”)无任何关系,并指出两家深圳公司“产生的所有法律及债务问题均与我司无关,我司亦与上述两家公司无任何经营合作关系。”
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显示,因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深圳年丰大当家科技及其子公司深圳年丰小当家电商已被法院下发限制消费令,同时因无法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联系,两家公司被市场监管部门列为经营异常。
2023年10月,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深圳年丰大当家科技破产清算一案,公司目前处于申报债权阶段。而据信用中国,2024年3月和9月,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深圳年丰小当家电商已两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告诉记者,蟹卡长期有效的背景下,企业中途可能因各种原因倒闭,致使消费者兑换无门。企业倒闭的真实原因,以及商家承担发货和卖卡的双重角色,还是仅负责卖卡环节等情况,都会影响是否构成欺诈的判断,需要根据具体情节、具体证据来分析。
虽然暂时无法断定欺诈与否,但商家售卖蟹卡,最终却无法提蟹的行为,已构成合同违约。此时,消费者仍可依据订单信息向电商平台询问商家登记的营业执照,或凭借卡面、兑换界面留存的企业信息等,起诉商家。赔偿情况需要依据法院判决,以及商家是否还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等决定。
买红酒送蟹卡?无法兑换
“买法国进口葡萄酒,送大闸蟹八只礼券。”因蟹卡具有时令性、礼赠性等特点,今年下半年,有电商平台出现了“买红酒送蟹卡”的销售形式。
今年8月,孙先生在电商平台选购红酒时,被“星阔葡萄酒专营店”的宣传图吸引住了,两瓶红酒和蟹礼加起来只要85元。想着后续中秋正有自用和送礼需要,孙先生随即拍下3份“红酒+蟹卡”的组合,并很快收到货。3张蟹卡写着2688型“4只4两公蟹、4只3两母蟹”。
▲“星阔葡萄酒专营店”推出的买红酒送蟹卡蟹券活动。受访者供图
9月15日提货期一到,孙先生拿出蟹卡扫码预约,并定好9月28日提货,“一切都很顺利,直到我发现他们根本就不发货。”
▲买红酒赠送的蟹卡。受访者供图
目前,在电商平台直接搜索“星阔葡萄酒专营店”“坤尚葡萄酒专营店”,已查无此店。记者从消费者处找到曾经的店铺购买链接,发现“坤尚葡萄酒专营店”的商品链接已暂不支持购买。问答专区一些人提问“大家领到螃蟹了吗”“大家被骗了吗”“不发货怎么维权”“老板跑路了?”
艰难的维权
见蟹卡兑付无望,孙先生想到购买之初,“星阔葡萄酒专营店”承诺“兑换无忧,兑换不成功即可赔付90元”,便找到电商平台要求按3份270元价格赔付,却被告知因3份“红酒+蟹卡”是在1个订单内拍的,所以只能按90元/单理赔。孙先生感到被商家和平台欺骗,将情况反映给黑猫投诉平台,希望通过第三方介入沟通,督促商家发货或按虚假宣传退一赔三。
与之相比,“坤尚葡萄酒专营店”仅在购买链接注有“下单送豪礼”字样。因没有标明蟹卡,电商平台在要求提供交易包含蟹卡的证明时,就难住了不少消费者。徐女士曾和商家就蟹卡一事交流取证,最终电商平台方给予了补偿20平台虚拟货币的方案。
▲“坤尚葡萄酒专营店”商品链接仅写“豪礼”未写“蟹卡”,给维权带来困难。受访者供图
维权过程中,徐女士心中还有两个疑问未被解答,蟹卡作为赠品在维权时能受到多少保护?对于看到电商平台推荐信息才掉入商家陷阱的情况,电商平台是否需要担责?
赵占领指出,虽然蟹卡是赠品,但其本身也是买卖合同的内容之一,即消费者支付货款,会获得红酒和蟹卡。无论商家是没有发蟹卡,还是发了不能兑换成功的蟹卡,都涉及合同违约。对于宣传页面和订单中没有标明蟹卡,仅是用“送豪礼”等字样模糊代替的情况,若消费者存有客服承诺送蟹卡或是蟹卡由红酒商家发货等其他证据,同样可以维权。
对于电商平台是否需要承担一定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
“套路”需提防
周生说,前几年蟹卡在电商平台销售火热时,因为价格划算,很多客户改为买电商蟹卡。但近几年,一些客户又纷纷回到了线下。“部分原因在于实体店眼见为实,不容易说跑就跑,更踏实一些。”
周生指出,除商家倒闭外,行业内代发货、客服外包等情况也不少,中间任意一方卷钱跑路,都会增加消费者的兑换风险。还有商家会以预约期满,明年再兑等理由搪塞消费者。
标准提及,线上大闸蟹卡券销售的经营者,其市场主体资格应为自注册成立之日起不低于36个月,且线上持续经营期限不低于12个月;线上大闸蟹卡券经营者在线上平台全年大闸蟹未兑换的卡券销售额不能超过当年整体销售额的40%;线上大闸蟹卡券经营者在线上平台终止经营或被处罚要退出的,如果待履约卡券金额大于5万元的,则不允许商家退出,冻结商家保证金直至其待履约金额低于5万元;线上大闸蟹卡券经营者缴纳不低于30万元保证金至所属线上平台,如果出现卡券消费纠纷和风险,线上平台应优先履行保证金先行赔付制度。
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上述规定对减少蟹卡乱象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但因该标准为团体标准,并不具有强制性,很难覆盖到所有大闸蟹从业者。与此同时,虽然商家在平台开店铺需缴纳一定保证金,确保消费者利益受损时能给予一定权益保障,但赔付金额超出保证金后,消费者的权益就很难获得保障。
赵占领认为,想要减少套路的发生,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擦亮眼睛,保持理性,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正规蟹卡;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违法必究,电商平台应继续加强对平台内的商家的管理,采取更多制约和管理的手段减少商家跑路情况。
小贴士
消费者遇到蟹卡套路后,有哪些维权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解决。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的,应当履行承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