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唐山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1-2023年)》已经唐山市人民政府16届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实施。
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0月12日
唐山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2021-2023年)
近年来,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引领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为抢抓电子商务发展新机遇,补齐发展短板,发挥电子商务在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居民消费领域的推动作用,促进全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国家和河北省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奋斗目标,按照“14464”总体思路(即建设一个电商产业基地、打造四个平台、发展四类电商、推进六项工程、夯实四个保障)扎实推进工作。对内,创新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经济,深化电子商务场景应用,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对外,不断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三平台、七体系”建设,继续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先行先试,推动跨境电商各类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三、强化四个平台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深化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综合性电商平台是围绕发展各类商品线上交易和供应链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依托综合性电商平台,集聚全市电子商务信息资源、货物资源、服务资源,推动电子商务产销服务一体化,推动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做大做强;引导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逐步向跨境电商领域延伸。重点支持上街、成就幸福平台、聚民惠、过来玩等一批本地综合型平台加快发展,规范平台企业财税制度,引导企业纳税入统、上市融资。力争到2023年,各县(市、区)均建成2-3个品类齐全、业态完整、供应链完备的综合性电商平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二)支持垂直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垂直平台是在单一行业或细分市场内,开展同一类型产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推进垂直电子商务平台由撮合交易服务向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综合服务发展,进一步整合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的资源。重点在装备制造、五金制品、陶瓷和农产品等领域培育一批集交易、物流、支付等服务于一体的平台,实现平台精准营销,推动我市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中鑫联云平台、云上钢铁、银耐联、搜酒网等钢铁、耐材和消费品重点行业平台稳健发展。加快与金融、信用整合,探索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力争到2023年,培育6个年交易额在10亿元以上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龙头行业电商平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三)完善跨境电商平台支撑。跨境电商是进出口贸易领域的电子商务。要继续按照我市跨境电商“三平台、七体系”建设思路,完善跨境电商平台支撑体系。推动我市跨境电商综服平台优化升级,促进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推动跨境电商综服平台与税务、市监、中信保和金融机构等各部门互联互通,与阿里巴巴、敦煌网等第三方平台系统链接,不断丰富服务功能,推动建设智能化跨境电商服务体系。深耕线下园区建设,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依托曹妃甸综保区、京唐港保税物流中心优势,优化沿海先行区;完善高新创新创业大厦、路北金融中心、路南宝升昌和丰润天明等载体功能,做强核心驱动区;发挥遵化宠物笼具、玉田机械制造等产业优势,拓展辐射带动区,形成协同推进、良性竞争、错位发展的园区氛围,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唐山海关、京唐港海关、曹妃甸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四)推进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是以信息采集、挖掘、分析技术为电子商务企业服务的平台。加快建设唐山市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发布宏观经济数据、产业发展动态、市场供需状况、质量管理状况等信息,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合理引导电商市场预期。以唐宋大数据、遵化大数据溯源平台、唐山纵横大数据等企业为依托,为农产品、日用品、大宗商品和B2B贸易提供数据支撑,推动数据资产、数据营销和数据贸易发展。力争到2023年实现对全市电商产品数据、物流数据、金融数据和客户体验数据进行科学精准分析,引导和规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四、做大四类行业电商,培育网络经济增长点
(五)引导消费电商快速发展。消费电商是为居民购物、休闲娱乐和旅游社交等提供线上平台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要深化商贸流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考拉海购、聚民惠等消费品电商平台完善供应链服务和营销网络;支持淘鲜达、叮咚买菜、过来玩等生鲜电商平台赋能实体零售,以快速、高效、便捷、低成本等特点,推动百货零售、餐饮配送等行业数字升级。支持厨兴源、唐山宴、唐百大集团等企业开拓线上市场,提供线上体验、线上配送、线上售后一体化服务,推动流通与消费的加速升级。激发京津冀市场活力,引进并培育星河集势等一批特色鲜明、带动性大、竞争力强的直播电商机构,通过直播平台、自媒体、用户群、营销号、视频号等方式,充分释放私域消费需求。通过社交电商,提升消费互信,大幅降低小商户进入市场的成本。鼓励爱家组团、乐团心选等本地社群电商平台,推送使用高频、决策门槛低的商品,降低消费成本,惠及百姓生活,推动市民消费多样化。力争到2023年末,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10%。(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六)提升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农村电商是通过电子商务开展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的商贸活动的统称。要依托鸦鸿桥、金卓颐高、滦南金奥等直播基地资源,组织电子商务培训、改造和新建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支持县域物流统仓统配,加大金融支撑,着力解决农村电商人才短缺、农村物流快递配送、农业领域金融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支持金板栗网、荣鑫中药材、农交网等本地农村电商平台发展,强化与叮咚买菜、顺联动力等省内外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合作。丰富特色产品内涵和营销方式,鼓励企业充分利用我市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一村一品”。创新营销模式,引导农业产业龙头、中华老字号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指导和帮扶企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服务业名牌等知名品牌。力争到2023年末,形成比较完备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和农产品营销体系,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80亿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八)拓展跨境电商创新空间。为不同关境的企业,提供电子商务交易和支付结算服务,完善跨境电商物流网络基础设施,推进跨境电商政策创新,强化跨境电商创新示范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快递柜、保税进口退换货、跨境电商新零售等创新项目;开展跨境电商行业和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制定,支撑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继续推动唐山跨境电商学科建设创新,认定一批市级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基地,推动跨境电商企业、行业协会与各类高职、本科院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合作,紧密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社会、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协同机制,营造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氛围。支持金融机构为跨境电商市场主体提供跨境结算便利化服务。鼓励海外仓企业对接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和国内外跨境电商平台,拓展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五、推进六项发展工程,全面提升电商生态竞争力
(九)狠抓平台招商工程。从落地优惠和加强公共服务两方面着手,“一对一”定向引入市外电子商务企业入驻我市各类开发区、园区,对大型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加快推进与京东、大龙网、洋码头、叮咚买菜、苏宁易购、快手科技、腾讯等知名企业战略合作,依托平台精准成熟的市场和数据导流,构建集展示、交易、数据、培训、孵化、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数字贸易系统,实现本地实体经济、传统贸易与互联网共融互进。将平台招商工作纳入招商引资考核指标体系,强化平台招商对各县(市、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撬动作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十一)强化示范带动工程。开展“一百个电商示范基地、一千家示范企业和一万个电商达人”培育工程,鼓励各县(市、区)依托现有产业园区设立电子商务企业集聚区,市、县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要向电子商务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倾斜。在现有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基础上,科学制定示范项目评选标准,进一步完善示范体系,研究制定激励政策,提高企业参评积极性。总结推广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县、示范企业成功经验,发挥示范企业带头作用,带动一批电子商务企业科学发展。全面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在既有迁安、乐亭、迁西和玉田国家级示范县基础上,尽快推动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实现全覆盖。不断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引导企业入驻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促进生产企业、传统贸易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六、夯实四个保障,激发电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十六)强化政策保障。积极争取并用好中央和省级电子商务、三农建设、工业信息化、物流和外经贸专项资金等支持政策,对有关部门专项资金,采取事中事后贴息、先建后补、绩效激励、保费补贴、贷款风险代偿补偿等方式,重点支持电子商务云、电子商务基地、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物流寄递配套设施、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等。进一步激发电子商务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市财政安排预算资金对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推动的电子商务类招商项目给予“一事一议”政策支持。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大电子商务资金统筹及支持力度,发挥资金聚合优势。(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十七)稳定金融支撑。用好“唐山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等融资工具,把中小微电子商务企业列入重点支持对象。支持为中小微电子商务企业建立贷款贴息、贷款风险补偿代偿机制。发挥保险业融资增信功能,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小微企业信贷信用保险、个人消费履约保证保险等新业务,运用“企业+银行+保险”合作经营模式,扩大电子商务企业信用保险保单融资范围。培育和引进供应链综合服务企业,为电子商务交易提供在线支付结算、在线融资、在线担保等风险可控的一站式金融服务;鼓励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企业来唐发展,加快移动支付发展,推广便捷支付。(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人行唐山中心支行、唐山银保监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