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不能言。为在中也。用养荣汤之类。中经络者。则口眼斜。亦在中也。用复正汤之类。
夫口开者心气绝。遗尿者肾气绝。鼻鼾者肺气绝。手撒者脾气绝。及发直吐沫。睛如直视。
声如鼾睡者。不治之症也。及筋枯不活。举动则筋痛。是无血以滋养其筋故也。面赤如妆。
环口黧黑。汗缀如珠。不治之症也。
一论中风中气。痰厥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汤水不下。宜
夺命通关散
上合匀。每遇痰厥。或喉闭不省人事者。先以少许吹鼻。候有嚏可治。无嚏不可治。却用蜜汤调服二匙。即吐痰。不吐再服。
一治牙噤不开。用乌梅肉。及南星、细辛末。以中指蘸药擦牙。自开。
油浸透。烧烟吹灭熏鼻。
一论卒中。不问中风、中寒、中暑、中湿。及痰饮、气厥之类。不省人事。初作。用此方。
摄生饮
一论中风。痰涎壅盛。不能言语。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有火有痰有气。或面赤身热。
手足温暖。脉紧盛。宜服此方。
清热导痰汤
尤效。
三生饮
上锉一剂。生姜十片。水煎。温服。气虚之人。虚弱之甚。加人参一两。如气盛人。只用南星五钱。木香一钱。生姜十四片。水煎服。名星香散。
一论中风暗风。气厥不省人事。宜服。
一论风中腑者。多着四肢。手足拘急不仁。面色如土。恶风寒。为在表也。宜用此方。
疏风汤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热服。
润肠汤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温服。
防风通圣散
一论风中血脉者。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隔。肢不能举。口不能言。为在中也宜此方。
养荣汤
一治中风螈。舌謇不语。并失音不能言语。用此方。
转舌膏
一治舌大不能言语。
上为细末。先以蜜水洗舌上。后以姜汁擦之。将药蜜水调稀。搽舌上。
南星(一两)防风(五钱)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一治中风喑哑不能言。
大黄(一两)芒硝(二两)当归(二两)甘草(五钱)
上锉。水煎服。泻下后。用四物汤加僵蚕一两。作二服之。
地黄饮子
上锉。生姜枣子。水煎。温服。
一论风中经络。则口眼斜也。宜此方。
复正汤
防风(一钱)荆芥(一钱)细辛(八分)黄芩(二钱)乌药(二钱)天麻(二钱)当归(三钱酒洗)白芍(二钱酒炒)川芎(一钱五分)白术(一钱五分去芦)陈皮(一钱五分去白)半夏(二钱)枳壳(一钱去穣麸炒)白芷(八分)桔梗(八分)僵蚕(三钱)甘草(八分)白茯苓(二钱去皮)
上锉。生姜。煎服。
一治口眼斜。及手足顽麻。
苍术(米泔炒一两半)陈皮(三两)南星(一两五钱)半夏(二两五钱)白茯苓(二两五钱)防风(一两五钱)羌活(六钱)天麻(三两五钱)白僵蚕(一两)大川乌(炮六钱)粉草(六钱)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服。临服。入生姜汁三匙。温服。
金刀如圣散
上为细末。每服五分。临卧。温酒调服。
一治中风。口眼不正。语则牵急。四肢如故无他苦。由居处不适。因卧而邪风入耳。客阳明经。故令筋不调而口歪僻。
皂角膏
一方。用新矿锻石一合。以酸醋炒调如泥。口面向右。即于左边涂之。向左即于右边涂之。候正如旧。即须以水洗下。其效如神。
一治卒暴中风。口眼斜。
天仙膏
上为细末。姜汁调如前涂。正便洗去。
一治口眼斜。
正颜丹
上为细末。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茶清下。
一论瘫者坦也。筋脉弛纵。坦然而不举也。痪者涣也。血气散漫。涣然而不用也。或血虚。或气虚。不足之症也。
一论中风手足软弱。不能举动。外症自汗者。虚中风也。若手足强急。口眼斜。伸纵痛者。实中风也。
一论中风左瘫。左半身不遂。属血虚。乃痰火流注于左。而为左瘫也。宜后方。
一论中风右痪。右半身不遂。属气虚。乃痰火流注于右。而为右痪也。宜后方。
此乃血气大虚。脾胃亏损。有痰有火。有风有湿。此总治诸风之神方也。
上池饮(即愈风润燥汤加人参、乌药。)
一患风痰人。多有痰热。每汤药宜加竹沥、荆沥、姜汁同服。甚妙。三味和一处。温服亦可。
补中益气汤
上锉一剂。生姜、枣子。水煎服。加酒炒黄柏三分。以滋肾水。泻阴中之伏火也。红花三分。而入心养血。
一左瘫右痪。加防风、羌活、天麻、半夏、南星、木香。
一语言謇涩。加石菖蒲、竹沥。
一口眼斜。加姜炒黄连、羌活、防风、荆芥、竹沥、姜汁。
一中风面目十指俱麻。乃气虚也。加大附子、制木香、羌活、防风、乌药、麦门冬。
一论中风等症。因房劳者。名曰内风。房劳过度。则真精暴亡。舌本欠柔。言不利也。
悉宜此方。或汤或丸皆可。
六味地黄丸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盐汤任下。忌三白。兼补右尺相火。
加大附子(面裹火煨去皮脐切片童便浸焙干二两)官桂(二两)名八味丸。
乃以人补人。其效无加。其中风不语。半身不遂。曾照此方治验。予尝以此乳与地黄丸兼进。屡屡获效。
一论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二方。一治元气脾胃之虚。一治肾水真阴之弱。若病患素禀虚弱者。或患病久不愈者。或误服攻击之过者。又非外中于风者。悉宜此二方兼而济之。乃王道平和之剂。能收万全之功也。若病者虚寒之甚。年过四旬之外者。又当以十全大补汤、斑龙固本丹之类。专治左瘫右痪。年久不愈。大补虚寒之圣药也。
加味十全大补汤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
一论中风左瘫右痪。手足不能动。舌强謇于言。与上池饮。或地黄饮子兼服。神效。
健步虎潜丸
斑龙固本丹
一治瘫痪秘方。
上用水二桶煎。用大缸半埋在地。待水温时。坐上洗。再用水二桶煎渣。候冷时。再入热水或一日。或一夜。临出时。用水洗顶心数次。再用芥末稀贴患处。纸绢裹。热坑上睡。汗出尽为度。忌早起。饮食就卧。甚妙。
一方加花蛇。(酒浸去皮骨四两其效如神)
仙灵酒
服之顿愈。
上为细末。每服三分或五分。渐加至六七分。临卧。酒调下。不饮酒者。葱亦可服。
仙传黑虎丹
苍术(米泔浸二宿去皮切片)草乌(洗净去皮切片)生姜(洗净研碎)生葱(连须白叶研二两)
上四味。和一处。拌匀KT之。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每日一番拌匀。候日数足。晒干。
入后药。
但觉麻木为效。孕妇不宜服。一女子鸡爪风。十指搐搦。服之立愈。
牙皂木香(各等分)
上锉。水煎。一服立效。
丸
草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采者。取叶洗净晒干。入瓶中。层层洒酒与蜜。
蒸之又晒。如此九遍。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温酒送下。
不能动止。四肢强直。耳聋谵言妄语。眼开不省人事。六脉浮大无力。此气血脾胃亏损之极予以十全大补汤。去芍药、地黄加熟附子。一服须臾。病者鼾睡痰响。人咸以为服桂、附、参、之误。予曰。此药病交攻。不必忧疑。又进一服。过一时许。即能转身动止。次日连进数剂。则诸病次第而潜瘳矣。此从脉不从症而治之也。
一人原素弱。饮食起居失宜。左半身并手足不遂。汗出神昏。痰涎上壅。一医用参大补之剂。汗止而神思渐清。颇能动履。后不守禁。左腿自膝至足。肿胀甚大。重坠如石。痛不能忍。其痰极多。肝脾肾脉洪大而数。重按则软涩。朝用补中益气。加黄柏、知母、麦门、五味。煎送地黄丸。晚用地黄丸料。加黄柏、知母。数剂诸症悉退。但自弛禁。不能全愈耳一治瘫痪诸风。秦高中玄阁老曾服奏效。
上为细末。黄酒化服出汗。
一人中风痰嗽。因中气虚。饮食数少。忽痰壅气喘。头摇目札。扬手掷足。难以候脉。
视其面色。黄中见青。此肝木乘脾土。用补中益气汤加白茯苓、半夏。水煎。临服。加姜汁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