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第二次收到“38元香水”的快递单据
在未购物情况下,王女士收到了“38元香水”
如果有快递突然上门为你送上并未订购的一小瓶香水、充电器等几十元小额快递产品,你会觉得“天上掉馅饼”吗?其实这很可能就是你中“套”的开始。北青报记者近日收到多个线索显示,很多不速之客一般的小额货到付款的产品很多都是劣质品或者假货。容易被消费者忽视的小额“货到付款”快递包裹正在成为网购大潮中一种新的骗局,消费者一旦误付货款倒追起来很难。
事件
没购物“38元香水”莫名送上门
王女士经常在网上购物,快递上门送货已经成了常态。6月底的一天,王女士正在家中替家人等一个货到付款的快递,不一会儿,申通的快递员就将快递送上了门。因为包裹的大小和家人描述的货物差不多,她就直接收了货,付了38元货款。
事后王女士和家人把包裹打开,傻了眼,原来这东西并不是家人买的商品,而是一瓶50毫升香奈儿COCO的香水。寄件人一栏中却只有一个不认识的名字和手机号。由于仅涉及几十元的小额付款,王女士起初对此并没有特别在意,并且将快递外包装丢弃了。但是令她警醒的是,7月5日,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这次,上门的是圆通的快递员,送来的东西还是同一种香水,上面写着“到付38元”寄件人仍然只有一个名字,这次换成了李静和一个手机号。王女士由于有上一次的经历,于是果断拒收了货物,同时记下了货单号。
调查
追查可疑快递单困难重重
昨天,北青报记者带着消费者收到的38元的“50毫升香奈儿COCO”来到北京一家大商场的香奈儿专柜进行验货。专柜同款的一瓶香水售价为1060元,是假货的28倍。正品香水的颜色为淡淡的粉色,香气持久,瓶子的商标清晰,香水很容易喷出。
对比北青报记者手中的假香水,颜色为深粉色,商标粗糙,而且香水不易喷出,喷出后味道非常淡。专柜售货员表示,他们的品牌从来没有做过“50毫升香奈儿COCO”免费赠送的活动,而且38元的价格肯定买不到。
尝试一:自己拨打无法接通
北青报记者昨天连续拨打快递单上寄件人“李静”的手机号码,号码显示为广东深圳,可几个小时里,该号码始终处于占线状态,后来干脆关机,根本联系不上。
尝试二:找快递员无法查到寄件人
尝试三:向快递客服求助也未果
由于北青报记者无法获知上述“货到付款”包裹是公司邮寄,还是个人邮寄,致使查找工作无法进行。
尝试四:向联通查询手机号码无果
追问
可疑快递为何查不到寄件人?
今年6月1日起,快递实名制作为国家行业标准正式开始施行。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规定,寄包裹除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外,快递单也须实名,且需先通过快递员检查验视。为何面对管理部门的几道规定,消费者在遇到这种可疑快递时,仍然查不到寄件人?
北青报记者询问了多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他们表示,实名制虽然都在推行,但是执不执行,没有什么有效的监管。而且在收快递时,寄件人不出示身份证,他们也没有办法,拒绝为客户投递的情况并不多。同时,即便给了身份证,快递公司也无法辨别身份证的真假。
该业内人士还指出,“货到付款”是快递企业为寄件客户提供的一种代收货款的增值服务。一般快递员都配备了手持POS机,不用接手现金,就能收货款,并且通过银行账号直接打到寄件人的账号上;对于收件人,“货到付款”可以通过开箱验货来选择是否要留下货物,不满意可以直接拒收。由于没有事先付钱,省去了很多先付款后退货的麻烦。但是,这种方式开始被一些人所利用,再加上部分快递企业未严格执行寄递规定,进而出现了小额“货到付款”被误付后消费者追查难的现象。
律师说法
消费者拒收骗局就无法形成
针对这种新骗局,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律师表示,对于商家来说,在消费者没有购买行为时,就寄出“货到付款”的商品,已经涉嫌强制交易和诈骗。
面对这种情况,关键在于消费者,一定要验收货物后再付款,签收。要看是不是自己所订的货物,和描述的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可以拒收。“验”是最重要的。邱律师提醒消费者,自己无法接收快递时,一定要事先和家人或朋友打好招呼,描述清楚所收的商品,以免因为误收而遭受到欺骗。对于来路不明的包裹,消费者只要拒收,骗局就无法形成完整的链条,自然失败。
邱律师表示,对于已经收货的包裹,原则上视为消费者已经认可,如果消费者想退货,根据合同法,必须找到出售的商家才可以,但是,这就存在一个现实的问题,这种可疑包裹很难联系到出售者,也就无从退货。
邱宝昌律师提醒,虽然这种20到40元的小金额包裹通常在公安部门无法立案,消费者遇到后,还是应该向寄送快递所在地报警,进行记录。当诈骗达到一定数额警方可以并案处理,通过侦查手段找到谁是寄件人。
提示
小额“货到付款”新骗局的“障眼法”
1.收集消费者快递地址,在和消费者无任何接触的情况下送货上门。
得逞原因:消费者不验货,直接签收;亲戚、朋友不知情,付款代收。
2.窃取消费者信息,冒用商家名义,以礼品回馈方式将货物送上门,称到付货款为运费。
得逞原因:利用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不验货就付款或亲属代收。
得逞原因:消费者主动申领,诈骗者不明示费用,消费者收到误认为运费。
内存
小额“货到付款”包裹案例集纳
2015年1月22日,江苏省高邮市的两位居民收到了来自南京的货到付款快递信件,支付26元后发现,里面是一张空白光盘
2015年4月14日,宁波一市民收到一个需到付99元的快递,里面是一堆废品。
2015年5月23日,杭州一市民收到付快递,幸好及时识破,没有上当。
2015年8月1日,苏州市民李女士收到一件价值25元的破旧衬衫,想退回去的时候发现根本找不到寄件人的具体位置。
2016年6月底,北京王女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阴错阳差签收了38元到付假香水。
2016年7月初,北京王女士再次收到38元货到付款香水,王女士拒收。(记者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