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厂区内吸烟者处罚10000元并送公安机关处理。
A、正确
B、错误
根据《奖惩管理规定》定义,在厂区或宿舍区的车间、仓库、配电房等高危禁烟区域吸烟者,对应的处罚措施是
A、警告一次
B、记小过一次
C、记大过一次
D、解除劳动合同
73研究人员招募了697名想要戒烟的吸烟者,把他们分为两组。第一组“快速戒烟”,即在戒烟当天停止吸烟;第二组“逐步戒烟”,设定一个停止吸烟的日期,在一个月内逐渐减少吸烟数量。一个月后,“快速戒烟”组戒烟成功的比率为49%,而“逐步戒烟”组则为39%。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快速戒烟”成功率比“逐步戒烟”高。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相对于逐步戒烟,快速戒烟对心脏的损害更小
B.戒烟半年后,快速戒烟组仍想吸烟的欲望比逐步戒烟组低
C.快速戒烟组在戒烟过程中承受的精神压力比逐步戒烟组小
D.快速戒烟组5-15年后发生中风的危险会降到不吸烟者的程度
69某宾馆VIP休息室门外贴着一张醒目的提示语“吸烟者禁止入内”。一天,来了三位客人,他们都是不抽烟的。如果上述提示语得到准确理解和严格执行,那么一下哪一项陈述一定是正确的?
A.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
B.他们可能会被允许进入
C.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
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条件。提示语的话可翻译为,吸烟者—入内。“他们都是不抽烟的”是事实信息。第二步:由事实信息推理得出结论。他们都是不抽烟的,属否前;由逆否规则推论可知,无法推出绝对化结论,但可推出可能性结论,即可能入内,也可能不入内。故正确答案为B。
188患者,男,67岁。吸烟者。家属发现患者呼之不应半小时急送医院。有COPD病史30余年。查体:血压150/50mmHg,浅昏迷状,球结膜水肿。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
A.动脉血气分析
B.胸部X线
C.心脏超声
D.动态心电图
E.肺功能
34在教学《化学与健康》时,王老师利用吸烟者的肺部病理照片、录像或图片,教育学生吸烟有害健康。该情境属于()。
A.学科问题情境
B.学生经验情境
C.化学史实情境
D.社会问题情境
37某宾馆VIP休息室门外贴着一张醒目的提示语“吸烟者禁止入内”。一天,来了三位客人,他们都是不抽烟的。如果上述提示语得到准确理解和严格执行,那么以下哪一项陈述一定是正确的:
33属于高选择性α4β2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部分激动/部分拮抗药,可帮助吸烟者缓解戒断症状,减少对吸烟的渴求和满足感,但存在癫痫发作罕见不良反应的戒烟药物是
A.尼古丁替代药物
B.安非他酮
C.可乐定
D.伐尼克兰
E.去甲替林
172某社区制订一项控烟教育计划,要求社区内60%的吸烟者戒烟,此为健康教育的()。
A.教育目标
B.行为目标
C.健康目标
D.资源目标
E.组织目标
157一位吸烟者有戒烟的愿望但犹豫不决时,此时应采取的干预策略是()。
A.提供信息,激发动机
B.提供信息,预防复发
C.提供方法,鼓励尝试
D.环境支持,不断强化
E.支持鼓励,加以巩固
14吸烟者发生的肺癌多为
A.肺鳞癌
B.肺腺癌
C.肺类癌
D.肺小细胞癌
8吸烟者发生的肺癌多为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E.Ⅰ、Ⅱ和Ⅲ
B.董事甲的结论忽视了:近年来各种品牌的香烟的价格有了很大的变动
C.董事甲的结论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每个吸烟者在某个时候只喜欢一种品牌
D.董事甲的结论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每个烟草制造商只生产一种品牌
E.董事甲的结论忽视了:世界烟草业是一个由处于竞争状态的众多经济实体组成的
36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仅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
A.复吸率
B.戒烟率
C.戒烟健康教育活动覆盖率
D.戒烟活动参与率
E.药物辅助戒烟率
35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仅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
A.自我管理式
B.与健康管理师的契约式
C.构建法规模式
D.公共区域禁烟模式
E.家庭管理式
34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仅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
A.拒绝吸第一支烟
B.用电子烟代替烟草
C.普及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
D.劝阻他人吸烟
E.限制吸烟
33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仅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
A.心血管疾病
B.哮喘
C.大肠癌
D.糖尿病
E.肝癌
62针对群体烟草干预措施,请回答以下问题动员吸烟者戒烟,不正确的方法是()
A.以烟草使用法制化管理为基础
B.被动吸烟者也会造成危害
C.强化宣传吸烟的依赖性
D.强化宣传吸烟与疾病的关系
E.吸烟可以改善微循环
13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仅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以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对该所的戒烟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不包括()
12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仅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以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部分干警选择采用自我戒烟法,戒烟计划的内容不包括()
A.告诉身边的人自己准备戒烟
B.将戒烟的好处告诉吸烟的朋友,鼓励他们一起戒烟
C.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
D.开始延迟5~10分钟吸第一支烟
E.扔掉所有烟草产品和吸烟用具
11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仅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以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干警吸烟干预的措施中不应包括()
A.拒绝吸一支烟
10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仅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以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对全体干警进行“吸烟对健康危害”的健康教育,最可能导致的疾病是()
60烟草中导致吸烟者发生肺癌的主要有害物质是:
A.苯并芘
B.尼古丁
C.焦油
D.一氧化碳
E.烟碱
48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第4问对该所的戒烟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不包括。
A.药物辅助戒烟率
B.戒烟健康教育活动覆盖率
C.戒烟率
E.复吸率
47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第3问为提高本所干警的戒烟效果,可采取的干预模式中不应包括。
A.公共区域禁烟模式
B.家庭管理模式
C.与健康管理师的契约式
D.自我管理式
E.构建法规模式
46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第2问干警吸烟干预的措施中不应包括。
B.限制吸烟
C.劝阻他人吸烟
D.普及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
E.用电子烟代替烟草
45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第1问对全体干警进行“吸烟对健康危害”的健康教育,最可能导致的疾病是。
B.肝癌
E.哮喘
8烟草中导致吸烟者发生肺癌的主要有害物质是()。
A.尼古丁
B.焦油
C.烟碱
D.苯并芘
E.一氧化碳
55针对群体烟草干预措施,请回答以下问题动员吸烟者戒烟,不正确的方法是()
20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首先让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戒烟的益处,属于下列哪种模式()
A.感知健康行为理论
B.自我效能理论
C.健康信念模式
D.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
E.知信行模式
87不吸烟者每日被动吸烟多少分钟以上者定为被动吸烟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E.25分钟
46“到2018年使某工厂30%的吸烟者戒烟”属于健康教育计划目标中的
A.行为目标
B.健康目标
C.教育目标
D.具体目标
E.总目标
16“到某年使某工厂员工60%的吸烟者戒烟”属于健康教育计划目标中的()
A.总目标
B.信念目标
D.行为目标
49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其中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支。近期有位年近40岁的干警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该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对该所的戒烟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不包括()。
48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其中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支。近期有位年近40岁的干警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该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为提高本所干警的戒烟效果,可采取的干预模式中不应包括()。
C.与健康管理师的契约
47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其中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支。近期有位年近40岁的干警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该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干警吸烟干预的措施中不应包括()。
46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其中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支。近期有位年近40岁的干警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该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对全体干警进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的健康教育,吸烟最可能导致的疾病是()。
8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首先让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戒烟的益处,属于下列哪种模式()
32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为提高本所干警的戒烟效果,可采取的干预模式中不应包括()。
16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干警吸烟干预的措施中不应包括()。
10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对该所的戒烟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不包括
9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对全体干警进行“吸烟对健康危害”的健康教育,最可能导致的疾病是
68烟草中导致吸烟者发生肺癌的主要有害物质是()。
D.苯并比
E.氧化碳
28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为提高本所干警的戒烟效果,可采取的干预模式中不应包括()。
D.自我管理是
10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干警吸烟干预的措施中不应包括()。
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对该所的戒烟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不包括
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对全体干警进行“吸烟对健康危害”的健康教育,最可能导致的疾病是
21烟草中导致吸烟者发生肺癌的主要有害物质是()。
30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仅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以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对该所的戒烟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不包括()
29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仅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以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部分干警选择采用自我戒烟法,戒烟计划的内容不包括()
28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仅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以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干警吸烟干预的措施中不应包括()
27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仅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以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对全体干警进行“吸烟对健康危害”的健康教育,最可能导致的疾病是()
64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对该所的戒烟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不包括
63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为提高本所干警的戒烟效果,可采取的干预模式中不应包括
A.公共区域禁烟
B.家庭管理式
C.与健康管理师形成契约
62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吸烟干预的措施中不应包括
61某派出所干警30人,平均年龄35岁,全部为男性。吸烟者28人,人均日吸烟量30根。近期有位年近40岁干警因急性心梗猝死。所领导决心对全体干警进行健康管理,从戒烟抓起。对全体干警进行“吸烟对健康危害”的健康教育,最可能导致的疾病是
70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首先让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戒烟的益处,属于下列哪种模式()
78研究人员招募了697名想要戒烟的吸烟者,把他们分为两组。第一组“快速戒烟”,即在戒烟当天停止吸烟;第二组“逐步戒烟”,设定一个停止吸烟的日期,在一个月内逐渐减少吸烟数量。一个月后,“快速戒烟”组戒烟成功的比率为49%,而“逐步戒烟”组则为39%。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快速戒烟”成功率比“逐步戒烟”高。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112我国是世界上吸烟人数最多的国家,约1/4的人口吸烟,此外,中国还有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控烟迫在眉睫。然而,一方面吸烟者个人在肉体和精神上对烟草存在依赖;另一方面国家税收也部分依赖于烟草产业。如果一下子消灭烟草,不仅吸烟者会有戒断症状,就连国家和各级地方的经济状况也都会出现“戒断症状”。所以,控烟在我国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论断
B.对吸烟者如果没有慢慢引导和鼓励戒烟的过程,吸烟者戒烟后有极高概率再次吸烟
C.从1982年到2012年,我国烟草行业利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4%
D.当前实行全面禁烟执行难度大、成本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72为改变一个人的吸烟行为,使其戒烟,首先使吸烟者了解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掌握如何戒烟的方法,从而使戒烟者形成吸烟危害健康的信念,产生自觉、自愿戒烟的积极态度,最终产生戒烟的行为,此过程称为()。
A.健康信念模式
B.知信行模式
C.自然发展模式
D.社会心理模式
E.有效性认识模式
28根据知信行模式,为改变一个人的吸烟行为,使其戒烟,首先要使吸烟者了解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这属于
B.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
C.促成健康行为的产生
D.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
E.自我效能
92吸烟者配偶是
A.O级目标人群
B.一级目标人群
C.二级目标人群
D.三级目标人群
E.四级目标人群某社区制订控烟计划,其干预对象为目标人群。那么
91控烟项目中的吸烟者是
74为改变一个人的吸烟行为,使其戒烟,首先使吸烟者了解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掌握如何戒烟的方法,从而使戒烟者形成吸烟危害健康的信念,产生自觉、自愿戒烟的积极态度,最终产生戒烟的行为,此过程称为()。
93吸烟者配偶是
92控烟项目中的吸烟者是
87甲地区1年内发生肺癌患者100例,选取100例做吸烟与肺癌关系的调查,结果肺癌组吸烟者为80%,对照组中吸烟者为20%;在乙地区,调查了5万居民的吸烟状况,并观察了其经过,1年后吸烟者中有10例发生了肺癌,不吸烟者仅2例发生肺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区的调查是回顾性调查
B.甲地区的调查是生态学研究
C.甲、乙两地区调查均属观察性研究
D.乙地区的调查结果,吸烟组的肺癌发生率为对照组的5倍
E.甲地区的调查结果,肺癌组的吸烟率为对照组的4倍
59吸烟者肺癌死亡率=0.96‰,不吸烟者=0.07‰,一般人群=0.56‰,人群中吸烟率为55%,则完全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率占吸烟者肺癌死亡率的比重是多少
A.13.7%
B.0.89‰
C.92.7%
D.87.5%
E.0.49‰
51吸烟者肺癌死亡率=0.96‰,不吸烟者=0.07‰,一般人群=0.56‰,人群中吸烟率为55%,则完全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率占吸烟者肺癌死亡率的比重是多少
A.0.49‰
B.92.7%
C.13.7%
E.0.89‰
63根据某医院20年来肺癌住院病人500例分析,吸烟者占80%,不吸烟者仅为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肿瘤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
C.不正确,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
D.不正确,因为只是病例组吸烟率,而无对照组的吸烟率
E.吸烟者肺癌发生率为不吸烟者的4倍
80一位吸烟者有戒烟的愿望但犹豫不决时,此时应采取的干预策略是
78和吸烟者讨论吸烟的利弊,启发"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帮助吸烟者做出抉择。这样的技巧适用于
A.无戒烟愿望者
B.对戒烟犹豫不决者
C.准备戒烟者
D.刚刚戒断吸烟者
E.戒断后又复发者
42目前全世界的吸烟者估计有
A.3亿
B.5亿
C.7亿
D.9亿
E.11亿
41目前全世界的吸烟者估计有
204某吸烟者,烟龄15年,尼古丁依赖评分为高成瘾性,且尝试戒烟后出现明显戒断症状。经医生劝说后决定本周日起戒烟,对于此吸烟者应立即采取的措施为()。
A.宣传戒烟的好处
B.提供戒烟方法咨询,必要时推荐戒烟药物
C.强制戒烟
D.采用5R动机访谈
E.约定随访日期
162患者,男,67岁,吸烟者。家属发现患者呼之不应半小时急送医院。有COPD病史30余年。查体:BP150/75mmHg,浅昏迷状,球结膜水肿,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A2<P2,下肢水肿。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B.胸部X线片
68医院开设戒烟门诊,提供行为咨询和药物帮助吸烟者戒烟,这属于()。
A.强化因素
B.易感因素
C.促成因素
D.倾向因素
E.增权因素
56在一所医院的500名吸烟者中,有200人自动戒烟,300人继续吸烟,对其进行了15年的随访观察,以便评价两组人群肺癌的发生与死亡情况,这种研究称为()
A.描述性研究
B.实验研究
C.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理论研究
47对于已经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作为临床医生,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帮助其了解吸烟的危害
B.宣传戒烟的好处
C.帮助确定戒烟日期
D.提供戒烟药物
E.安排随访
87在一所医院的300名吸烟者中,有100人自动戒烟,200人继续吸烟,对其进行了15年的随观察,以便评价两组人群肺癌的发生与死亡情况,这种研究属于
A.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描述性研究
139某吸烟者在家人的敦促下到戒烟门诊就诊。他说,吸烟不过使人多咳嗽几声,没什么大不了的。按照健康信念模式,戒烟门诊医生应该着重提供患者哪方面的认识?()
A.提高自信的重要性
B.行为改变的好处
E.行为改变的障碍
102男,67岁吸烟者。家属发现患者呼之不应半小时急送医院。有COPD病史30余年。查体:BP150/50mmHg,浅昏迷状,球结膜水肿。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A2<P2。下肢水肿。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C.心脏超声波
47对于已经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应该立即采取措施的是()。
C.提供戒烟的药物
D.帮助确定戒烟日期
85某吸烟者,从上个月开始戒烟。按行为改变的阶段模式,他目前处于()。
A.准备阶段
B.打算阶段
C.维持阶段
D.无打算阶段
E.行动阶段
选项
事实
观点
A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B
吸烟者常给周围的人带来被动吸烟的危害
分子有间隔
C
糖是甜的,醋是酸的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
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AB.BC.CD.D
39.防止术后肺不张,错误的是()
A、并发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
B、吸烟者术前戒烟
C、术前锻炼深呼吸
D、用镇咳药物控制咳嗽
333.如发现吸烟者,第二次,处罚吸烟者和部门负责人各()。
A、罚款200元
B、罚款300元
C、罚款100元
D、批评教育
114.下列哪项不是腹主动脉瘤的筛选标准
A、有家族史者
B、50岁以上的吸烟者
C、70岁以上老人
D、50岁以上有高血压者
E、有胸主动脉瘤的患者
开展烟草控制的策略不包括()。
A.提高香烟质量B.制定控烟政策C.加强健康教育D.帮助吸烟者掌握戒烟技巧E.全社会参与共同行动
5A戒烟干预模型包括以下()行动以帮助吸烟者戒烟
A.安排随访B.询问C.预测D.建议E.帮助
下列属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有()
A.早期营养不良B.长期被动吸烟者C.肥胖D.颈动脉狭窄E.高同型光氨酸血症
下面几个帮助吸烟者戒烟的行动中,5A戒烟干预模型是()
A.forecast-预测(戒烟意愿)B.ask-询问(吸烟情况)C.assist-帮助(戒烟)D.advise-建议(戒烟)E.arrangefollowup-安排随访(防止复吸)
拒吸第一支烟的重点干预人群为
A.孕妇B.尚未吸烟者C.青少年D.医师
A.10~15B.20~25C.15~20D.3~5E.5~10
下列烟草使用干预措施中哪项是最重要的
A.法律法规限制吸烟B.劝导吸烟者戒烟C.拒吸第一支烟D.加强健康教育
以下不属于COPD的高危人群的是
A.经常饮酒者B.有长期吸烟者C.儿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D.经常接触刺激性工业粉尘E.慢性咳嗽、咳痰症状者
A.2周B.1个月C.3周D.3个月E.2个月
烟草中导致吸烟者发生肺癌的主要有害物质为
A.烟碱B.一氧化碳C.尼古丁D.苯并芘E.焦油
某研究者欲了解吸烟者中开始吸烟的前三位原因,最好计算的指标是()
A.构成比B.相对比C.吸烟率D.中位数E.几何均数
全科医生开展恶性肿瘤一级预防的措施不包括()
A.吸烟者给予戒烟干预B.进行社区健康教育C.雌激素拮抗剂他莫昔芬预防乳腺癌D.肿瘤筛查E.免疫接种
15.研究人员招募了697名想要戒烟的吸烟者,把他们分为两组。第一组“快速戒烟”,即在戒烟当天停止吸烟;第二组“逐步戒烟”,设定一个停止吸烟的日期,在一个月内逐渐减少吸烟数量。一个月后,“快速戒烟”组戒烟成功的比率为49%,而“逐步戒烟”组则为39%。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快速戒烟”成功率比“逐步戒烟”高。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相对于逐步戒烟,快速戒烟对心脏的损害更小
B、戒烟半年后,快速戒烟组仍想吸烟的欲望比逐步戒烟组低
C、快速戒烟组在戒烟过程中承受的精神压力比逐步戒烟组小
D、快速戒烟组5~15年后发生中风的危险会降到不吸烟者的程度
332.如发现吸烟者,第一次,给予()。
肺腺癌的特点不包括()
A.极少侵犯胸膜B.多属于周围型肺癌C.最常见于被动吸烟者D.通常发生于较小支气管上皮E.多见于女性
A.离岗B.睡岗C.串岗D.早退
A.10天、40天
B.1周、3个月
C.1周、2个月
D.2周、3个月
以下不属于C0PD的高危人群是()。
A经常饮酒者
B有长期吸烟者
C慢性咳嗷咳痰症状者
D儿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E经常接触剌激性工业粉尘
某宾馆VIP休息室门外贴着一张醒目的提示语“吸烟者禁止入内”。一天,来了三位客人,他们都是不抽烟的。如果上述提示语得到准确理解和严格执行,那么以下哪一项陈述一定是正确的A、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
B、他们可能会被允许进入
C、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
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
吸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针对香烟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尼古丁可让吸烟者成瘾,并有较强的毒性
B、烟焦油易沉积于肺等器官,可诱发癌变
C、香烟燃烧时物质分解放出的射线可以致癌
D、一氧化碳易溶于水,从而与血红蛋白结合
吸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针对香烟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尼古丁可让吸烟者成瘾,并有较强的毒性
吸烟者在服药时,最好不要吸烟,尤其是特别的品种有()
A-麻醉药、镇痛药、镇静药
B.麻醉药、镇痛药、镇静药、解热镇痛药
C.麻醉药、镇痛药、镇静药、催眠药
D-麻醉药、镇痛药、镇静药、催眠药、解热镇痛药
E.麻醉药、镇痛药、催眠药、解热镇痛药
“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反而容易诱导吸烟,影响吸烟者戒烟。这一说法:()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
戒烟是挽救生命最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研究表明,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戒烟5年后卒中再发危险:()A.降到与不吸烟者相同(正确答案)B.降低80%C.降低60%D.降低40%
下列人群不属于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的是()A.大于65岁老年人、重度吸烟者、肥胖(体质指数30)B.新生儿(正确答案)C.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D.免疫功能缺陷患者
烟草中能让吸烟者产生一种轻柔、愉快的感觉的是香烟中的哪种成分()
A.尼古丁(正确答案)B.一氧化碳C.焦油D.二甲基亚硝胺
关于低焦油卷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帮助吸烟者戒烟(正确答案)B.吸烟者吸低焦油卷烟时会有尼古丁补偿行为发生C.低焦油卷烟的危害不比普通卷烟低D.低焦油卷烟中某些致癌物质的含量比普通卷烟还要高
有人在你面前吸烟你通常怎么做()
A.开窗通风(正确答案)B.听之任之C.劝阻吸烟者(正确答案)D.自己躲开
“低焦油卷烟”和“中草药卷烟”()A.可以降低吸烟者的患病风险B.可以降低吸烟者的死亡风险C.会诱导吸烟并削弱吸烟者戒烟的意愿(正确答案)D.是安全无害的烟草制品
吸烟者在60岁时戒烟可获得()年的预期寿命A.1年B.4年(正确答案)C.10年D.3年
目前全球约有13亿吸烟者,每年导致近()因吸烟引起的死亡。
A.200万例B.300万例C.500万例(正确答案)
关于二手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又称“被动吸烟”(正确答案)B.指不吸烟者吸入吸烟者呼出的烟雾及卷烟燃烧产生的烟雾(正确答案)C.主流烟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比侧流烟浓度更高D.二手烟暴露能使非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正确答案)
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
A.比自己大(正确答案)B.比自己小C.一样大
被动吸烟指不吸烟者暴露在吸烟者所造成的烟气环境中,被迫吸入环境烟草烟气的过程,每天达()分钟以上。也称为吸二手烟、间接吸烟或接触烟草烟雾。
A.15分钟以上(正确答案)B.10分钟以上C.至少1小时
A.50万例B.100万例(正确答案)C.200万例D.300万例
()组织也发出警告,在吸烟者当中,大约有一半人最终将死于吸烟所导致的疾病,每年还有成千上万不吸烟者也会因为被动吸烟而使健康受到损害。
A.世界贸易B.世界卫生(正确答案)C.联合国D.国际红十字
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保护不吸烟者健康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A.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正确答案)B.使用换气扇、空调等通风设备C.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
戒烟有什么作用()A可以降低吸烟者肺癌、冠心病、慢阻肺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正确答案)B降低死亡风险(正确答案)C戒烟没有好处
“低焦油卷烟”“电子烟”和“中草药卷烟”()
A.可以降低吸烟者的患病风险B.可以降低吸烟者的死亡风险C.会诱导吸烟并削弱吸烟者戒烟的意愿(正确答案)D.是安全无害的烟草制品
对于吸烟者,每天如果多于15只,应该被视为高度美学风险。
A.正确B.错误
20年来在某医院住院的1000例肺癌患者中,吸烟者占75%,不吸烟者仅为25%,说明吸烟者易患肺癌()
A.正确,因为这是患者中的吸烟率B.正确,因为吸烟者中肺癌的发生率为不吸烟者的3倍C.错误,因为资料来自一家医院,代表性不够D.错误,因为无对照组的吸烟比例
吸烟者的洗牙频率应适度增加()A.正确B.错误
某队列研究获得了下列肺癌死亡率资料:吸烟者肺癌死亡率o.96;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威0.07;人群肺癌死亡率0.56;人群中吸烟者的比例是55%。请分析人群死于肺癌的有多少是由于吸烟引起的?人群中吸烟所致的肺癌的死亡率是多少?吸烟者死于肺癌的危险性为非吸烟者的多少倍?
已知Ie=0.96Io=0.07It=0.56Pe=55%(2分)
PAR%=(It-Io)/It╳100%=87.5%,
即人群中死于肺癌的人有87.5%是由于吸烟引起的。
PAR=(It-Io)=0.49,(2分)说明人群中吸烟所致肺癌的死亡率为0.49。
RR=Ie/Io=13.7,说明吸烟者死于肺癌的危险性为非吸烟者的13.7倍。
吸烟者感染了新冠病毒后,病情往往会更严重。()A.正确B.错误
在同一房间内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将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分开能够消除二手烟雾对非吸烟者的危害。
烟草使青少年期开始吸烟的吸烟者中半数死亡。A.正确B.错误
以戒烟为例,吸烟者完全不吸烟了属于行为改变阶段的准备阶段。A.正确B.错误
在关于中央型肺癌的描述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较早发生淋巴道转移B.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吸烟者C.常累及胸膜引起胸腔血性积液D.脱落细胞学检查有临床意义E.组织学类型多为鳞癌
某机场VIP专区休息室门口张贴一张醒目的提示语“吸烟者禁止入内”。某天,有两位旅客他们都不吸烟。如果上述提示得到准确理解和严格执行,那么以下陈述一定正确的是
A.如果你吸烟,患肺癌的风险可能长期持续
B.如果你吸烟,那么现在就是戒烟的好时机
C.如果你吸烟,应该加强对肺癌风险的重视
D.如果你吸烟,会认为戒烟的重要性被夸大
A.5倍B.8倍C.6倍D.10~13倍E.11倍
A吸烟与肺癌没有关系。B肺癌与吸烟特别是大量吸烟有很大关系。C肺癌患者都是烟瘾过大者。D肺癌患者都有10年至20年的吸烟史。
A.动脉血气分析B.胸部X线片
C.心脏超声波D.动态心电图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对吸烟者本人有伤害,对其他人伤害更大。现实中,茶座、餐厅、网吧、商场等公共场所,虽然已经明令“禁烟”,但仍有人吞云吐雾,在自己享乐的同时,将“烟雾弹”抛给了其他市民,这让很多市民既无奈又气愤。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如何加倍处罚违规烟民B.我国的禁烟效果不如其他国家的原因C.怎样才能让公共场所禁烟产生实效D.如何令公共场所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增强其责任心
某研究团队近日指出,吸烟不仅会损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还会对子代产生影响。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影响精子中的某些重要化学物质,导致由这些精子发育而成的后代其脑组织结构出现特定改变。因此,如果孩子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则很可能是由于受孕前父亲吸烟的缘故。上述推理若要成立,还需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脑组织的结构与人的行为特征具有高度的关联性B.受孕前父亲吸烟会对精子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C.尼古丁对身体健康的损害将会通过父亲传递给孩子D.上述“特定改变”是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直接原因
A市规定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属于违规吸烟,将对吸烟者进行罚款。该规定出台后,A市的违规吸烟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对此,有关专家表示,如果不对违规吸烟者罚款,而是将违规吸烟记录纳入其诚信档案,就会有效消除大部分违规吸烟现象。下列最不可能是上述论证前提假设的是
A.仅凭现有的罚款制度无法遏制违规吸烟现象的发生B.A市很多吸烟者认为只要交了罚款就可以违规吸烟C.违规吸烟者认为诚信档案的违规记录比罚款更重要D.A市的公共场所都装有摄像头可有效监控违规吸烟
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危害了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这一现象在经济学中体现的是()。
A.负外部性B.公共物品C.逆向选择D.道德风险
某宾馆VIP休息室门外贴着一张醒目的提示语“吸烟者禁止入内”。一天,来了三位客人,他们都是不抽烟的。如果上述提示语得到准确理解和严格执行,那么以下哪一项陈述一定是正确的
A.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B.他们可能会被允许进入C.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
吸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针对香烟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尼古丁可让吸烟者成瘾,并有较强的毒性B.烟焦油易沉积于肺等器官,可诱发癌变C.香烟燃烧时物质分解放出的射线可以致癌D.一氧化碳易溶于水,从而与血红蛋白结合
近日发表的一项包含55万余名美国成年人的研究表明,对于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该研究显示,与从不吸烟(一生中吸烟100支)者相比,当前吸烟者的死亡风险增加1.8倍。如果能在35岁前戒烟,吸烟带来的额外死亡风险能恢复到与从不吸烟者类似;如果在45岁前戒烟,吸烟带来的额外死亡风险大约可降低;即使在45至64岁时戒烟,仍能将吸烟带来的额外死亡风险降低。由此可以推出()。A.在35岁前戒烟者身体素质比之后戒烟者好B.越早戒烟,吸烟带来的额外死亡风险越低C.戒烟十年比戒烟五年的人死亡风险低D.戒烟时所处的年龄段不同,死亡风险不同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于烟草使用,其中约120万不吸烟者因接触二手烟而死亡。香烟中含有数千种有毒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破坏肺部细胞并引起细胞DNA突变,进而癌变。人们一直以为吸烟导致的肺部细胞癌变是永久性的,即使戒烟也无法挽回。可是,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吸烟者在患上肺癌之前已有大量细胞突变,且绝大部分突变都是因为烟草而发生的。然而,会有一小部分细胞未受伤害。没有受损的细胞就像是藏在核掩体中一样,一旦吸烟者戒烟,这些细胞就开始生长繁殖,并取代那些已经受损的细胞。通过观察发现,戒烟者的肺部细胞最多有看上去和从未吸烟的人一样。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二手烟,人类最大的肺部杀手B.吸烟的危害单靠戒烟无法挽回C.及时戒烟或可使肺部“奇迹般”修复D.烟草对身体器官的影响是可逆的
吸烟会使胃幽门收缩压下降,影响胃排空,使吸烟者食欲减退,并减缓口服药物吸收。胃肠溃疡患者吸烟会影响溃疡愈合,加重病情,间接影响药物吸收。糖尿病患者吸烟可减少胰岛素吸收,需要增加左右的药量才能产生达到的药物浓度。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类物质,能加快药物代谢和灭活,使血药浓度降低,作用减弱。吸烟还会促进人体释放儿茶酚胺,同样会减少药物吸收,影响疗效。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常年吸烟的人必然会引发厌食症B.吸烟是造成胃肠溃疡的重要原因C.多环芳烃类物质可加快新陈代谢D.吸烟对服药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某调查小组对Y地区吸烟青少年群体调查发现,吸烟青少年来自二手烟家庭,父母至少有一人为吸烟者。因此,该地区二手烟家庭如果能大幅减少,新的吸烟青少年数量将显著减少。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A.成年人的戒烟方法和青少年的戒烟方法是不同的B.吸烟青少年可以通过积极的干预而戒烟C.成年人和青少年学会吸烟的方式是相同的D.Y地区成长于二手烟家庭的青少年吸烟的比例比其他家庭高
对吸烟者如果没有慢慢引导和鼓励戒烟的过程,吸烟者戒烟后有极高概率再次吸烟
从1982年到2012年,我国烟草行业利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
当前实行全面禁烟执行难度大、成本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70.电子烟自问世以来,受到各国吸烟者的追捧。生活中很多人将电子烟作为戒烟的利器,很多商家在宣传电子烟的时候也表示电子烟对人体健康无害,没有“二手烟”的风险。下列选项如果为真,能削弱上述观点的有()。
A.电子烟不像传统香烟那样燃烧产生焦油
B.电子烟有着与香烟一样的外观、与香烟近似的味道
C.导致烟瘾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电子烟中同样含有尼古丁
D.电子姻中不少化学添妇剂经雾化吸入后会损害人体呼吸系统
35.电子烟自问世以来,受到各国吸烟者的追捧。生活中很多人将电子烟作为戒烟的利器,很多商家在宣传电子烟的时候也表示电子烟对人体健康无害,没有“二手烟”的风险。下列选项如果为真,能削弱上述观点的有()。
电子烟不像传统香烟那样燃烧产生焦油
电子烟有着与香烟一样的外观、与香烟近似的味道
导致烟瘾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电子烟中同样含有尼古丁
电子姻中不少化学添妇剂经雾化吸入后会损害人体呼吸系统
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咯血应考虑()
A.肺结核B.支气管扩张C.风心病二尖辦狭窄D.肺癌E.胃癌
通过健康教育,某吸烟者打算在未来6个月着手戒烟。按照阶段变化理论,他处于哪个变化阶段()
A.无意向期B.意向期C.准备期D.行动期E.维持期
以下在帮助吸烟患者戒烟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某吸烟者经过医生劝导后,打算在未来一个月内戒烟。根据阶段变化理论,他处于那一阶段?()
A.无打算阶段B.打算阶段C.准备阶段D.行动阶段E.维持阶段
下列关于二手烟的理解,哪项是错误的?()
对于有一定戒烟意愿的吸烟者,帮助吸烟者分析戒烟后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根据5R动机干预,这属于()
吸烟者同时暴露于石棉,其表现为哪种类型的联合作用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独立作用D.增强作用E.拮抗作用
现在吸烟者中将来会有一半人因吸烟而提早死亡,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至少减少()年。A.5B.8C.10D.15
煤矿工人中的吸烟者肺癌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这反映了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
()禁止吸烟,是保护不吸烟者免受被动吸烟危害的最有效措施。
A.室内公共场所
B.工作场所
C.家庭内
D.室外广场
A查明点火源种类
B查明点火源的处理情况
C吸烟过程的位置姿势动作
D吸烟的习惯方式
A戒烟斗或雪茄的吸烟者因此减少了与吸烟有关的健康问题的风险。
C吸香烟者有增加风险会得的病develop不早于比theydoin吸烟斗或雪茄。
D在人生的任何时期,几乎所有的烟民都只抽香烟,或者只抽雪茄,或者只抽烟斗,而不是在各种吸烟方式中自由交替。
E从吸香烟转为吸烟斗或雪茄的人吸入烟雾用的方式,是从未吸过香烟的人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