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人的少年阅读记忆:感谢那时与书相遇没钱买书小哥俩靠收旧书卖破烂挣钱买书

生活报4月15日讯从今年“4·23”世界读书日开始,我省将于每年在此前后组织开展“龙江读书月”等全民阅读系列活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古今中外的文人圣哲提起读书的好处都是赞不绝口。生活报记者采访时,很多人不约而同地谈到少年时的阅读经历对一生的影响。都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位智者,少年与书在灯下交谈,能让浮躁的心沉静下来,也让自己的人生之路从此变得别样精彩。

八旬老人:儿时听评书被“忠义”吸引爱国诗书得偷着读

86岁的向阳老人曾任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一辈子写书、看书,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只要身体允许,仍喜欢“爬格子”。

儿时的向阳,因为对学校教材里当时歌颂“中日亲善”的内容很反感,还时常逃学到出租书屋花两分钱租各类小说看。“有一次我偶然在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巴金书简》,他的作品那时是禁书。翻看第一页,我便被他那充满浪漫激情的序言所吸引,立刻花两角钱把书买来回家细细品读。书的内容是他写给青年读者的一些书信,他的爱国激情如火焰燃烧着我的少年心,一下子就和我的心灵相契合,读此书后我反满抗日的思想更加浓厚了。”

1946年初,东北民主联军到达并驻军在向阳的老家肇东昌五镇。那时年仅13岁的向阳,积极参加了党领导的民兵基干队,并加入了新青团(共青团的前身)。后来,领导分派工作,要他去供销社,他却说自己书没念够,请求去有书看的地方工作。于是1950年,他被分配到县新华书店。“小时候的读书经历,让我已然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到书店工作后,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文学的营养。白天在书店工作,晚上在书案子上铺上被褥,睡前读的是五四时期著名作家的作品,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等许多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至今仍记忆犹新。这也让我的人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向阳感慨道。

七旬退休干部:少年时靠捡废品卖钱买书看跟哥哥比着读

“现在网络发达了,好多年轻人都不愿意读书了,但我仍然喜欢手捧着书读一读的感觉,既能闻到油墨香,隐约之中又能感受到一种催人奋发的力量。读书、藏书、著书是我今生最大的乐趣”。说这话的是69岁的肇东市金融系统退休干部齐海林。

齐海林祖辈世代务农,但聊起小时候读书的事,他却有唠不完的“嗑儿”。齐海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也没什么零花钱,但他有个喜欢读书的哥哥,没有钱小哥俩就捡废品换钱买书看。那时他们一放假就会到处“搜刮”牙膏皮、废纸、啤酒瓶……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就拿去卖废品,换回零花钱立刻去买书。“读小学时我们爱看小人书,上了中学就通读《岳飞传》、《隋唐演义》等书籍。我们读书时还不忘标出重点,并写心得进一步加深记忆。我们哥俩是比着看谁读得认真。”齐海林说,要是收废品能收到书籍,他们哥俩能高兴好几天。

齐海林说自己对烟酒没有瘾,买书看书著书却非常有瘾,只要路过书店书摊,总是忍不住进去瞧瞧,看到喜欢的书就会不计成本买下来。第一部《汉语大词典》1986年出版,齐海林花掉接近两个月的工资,38元钱,买下了这本大型工具书,在当时可以说是“巨资”了。

据了解,在几十年间,齐海林痴心买书藏书读书,与书形影不离。不管去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还是去偏僻的小县城,他都不忘去当地的书店看看,看到心仪的书,能背则背回来,背不动就往回家邮寄。1990年,齐海林和妻子去天津看望在部队当兵的儿子,尽管背包、行李数十斤,可他们回来时竟装了满满几个纸箱的书,足足有二百多斤重。“那次丢下不少生活用品,书却一本也没落下”,齐海林乐呵呵地说。如今,他家中有各类藏书1.3万多部,22大类,且种类繁多,堆满了八九个大书柜。

70后媒体人:老房子不舍得卖因为有去世父亲留下的几大柜藏书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最近落下帷幕,在媒体工作的小林(化名)和妈妈是节目的忠粉。看到一些孩子在舞台上背诗,48岁的小林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背诗的情形,“我小时候生活在林口县的姥姥家。姥爷是小学校长,退休后把教家里晚辈背诗当成了人生乐趣。”小林因为脑子灵背得快,格外受姥爷的疼爱。“一有外人来家里,姥爷一定会让我背上几首。”小林笑着介绍道,别人的夸奖、赞许的目光也成了她背诗的最大动力。

6岁的时候,小林回到父母身边上学。来到哈尔滨的家中,她最惊讶的就是那一面墙的大书柜。“姥爷虽然也喜欢书,可毕竟住在县城里,家里虽然订了十几种报纸,可藏书远远不及父亲。”那时小林的父亲张清是哈师大中文系的讲师,书早就成了家中的必需品。在小林的记忆中,父亲的手里总是捧着书,即使是做饭,也是一边干活一边看着书。“因为父亲看书太入迷,锅扑了、饭糊了的事时有发生。”

父亲对书的热爱也深深影响着小林。因为年龄小,父亲并不愿意小林接触书柜里那些世界名著,“现在想来,可能是爸爸怕我过早地走进成人的世界中,但这恰恰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总是趁爸爸不在,偷着拿他书柜里的书,贪婪地读完,然后悄悄放回原位。”

“赖有一筹胜富贵,小儿读遍旧藏书。”这是诗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一句话,小林说家里的几个孩子受父亲影响,都很喜欢读书。父亲去世后,家里的老房子一直舍不得卖,因为那里有父亲几大柜子的书,而父亲留给她的最大财富,莫过于读书习惯。生命中与书相伴,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让人生变得丰盈。

THE END
1.烟酒生意的利润怎么样?竞争异常激烈,资金需求量大烟酒作为常见的消费品,其利润空间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考虑烟酒生意投资时,了解其具体的利润空间、市场竞争情况以及创业要素至关重要。1、烟酒生意利润高 烟酒的利润空间因品牌、质量、渠道和地区而异。高端品牌的烟酒往往利润空间更大,但竞争也更为激烈。在一般的烟酒商店中,烟草产品的毛利率通常在20%-4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215506664872433&wfr=spider&for=pc
2.Mr孙宁:十步一个烟酒专卖,五十步一个美容美发,一百步一个房屋中介,两十步一个烟酒专卖,五十步一个美容美发,一百步一个房屋中介,两百步一个药店,充两百还送鸡蛋。唯有书店,开一个黄一个。一个从来不阅读和思考的民族,他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靠什么来寄托和成熟?全靠司马南吗?全靠胡锡进吗?全靠孙宁吗?老孙认为:今日网友们遇到各类事件争吵不休,不是因为三观不合,而是因为愚昧占据了https://www.toutiao.com/w/7312488044371018550/
3.办公用品范文12篇(全文)记者在烟酒专卖店调查时注意到, 前来购买零散香烟的普通市民青睐每条售价50元至300元不等的香烟, 而购买整条甚至批量购买高价烟的人则大多索要发票。“我们主要靠卖高档烟挣钱, 因为高档烟利润高, 买高档烟的都是一买好多条, 也不问价钱, 还让开发票。这大多是为了送礼, 很明显嘛。”北京朝阳路一家烟酒专卖https://www.99xueshu.com/w/ikeyv8psmmkp.html
4.广东人赚钱绝招末知管理文库为了让“卡佛连”服装真正走入大众生活,还投资0万元在北京路黄金路段建立了“卡佛连”时装专卖店,经营“卡佛连”服饰系列,这是一家外观独特,店内装饰豪华,颇具现代风格的时装专卖店,举目皆是“卡佛连”时装系列精品,从购物环境到商品布局给人以高雅和精美的感觉。一个台湾旅游团来此购物,其中一老者还误以为是台湾人开https://www.qg68.cn/news/detail/3117.html
5.经营管理知识献给立志改变命运的人如何赚钱为了让“卡佛连”服装真正走入大众生活,还投资0万元在北京路黄金路段建立了“卡佛连”时 装专卖店,经营“卡佛连”服饰系列,这是一家外观独特,店内装饰豪华,颇具现代风格的时装 专卖店,举目皆是“卡佛连”时装系列精品,从购物环境到商品布局给人以高雅和精美的感觉。 一个台湾旅游团来此购物,其中一老者还误以为是https://doc.mbalib.com/view/eff91727e2b61710aa72b1504c58dd44.html
6.怎样靠手机挣钱?周边烟酒店,建议找一些大的,小的收的价格很低,大的人有地方出,出的价格高 朋友圈亲戚朋友,这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1834730/answer/2306448376
7.1919酒类直供加盟1、河南酒业去年表现出市场低迷、消费多极分化、烟酒店生存困难等特征,已经有1万多家店被关停,有些专卖店去年的业绩下降了30%。 2、在酒业消费大省的广东、山东、湖南、河南等地上半年酒商注销企业最多,全国共计注销2万个,而新注册的为1.5万个,也就是净减少5000家酒商。 3、终端在二季度的库存消化不畅,除https://www.jiamengfei.com/xm/131961
8.10位武汉个体工商户的忧虑与期待钛媒体封面·武汉复苏70多天的损失没法计算,我们烟酒店这行,年关是旺季,为了年关备了30万的货,现在备的货全部都没卖掉,全在店里堆着。 封小区后,社区很多人一起团购烟,但是跟往年过年不同,今年的高档烟都没卖掉,卖掉的都是便宜烟,往年过年都是高档烟走得好。 高档酒更不用说了,都没动,压着,导致我现在周转不动。 https://www.tmtpost.com/4327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