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有不少人还记得三年前的“大头娃娃”事件。2021年1月,B站博主@老爸测评魏文锋曝光了福建漳州的“大头娃娃”事件——有家长从市面上购买“嗳婴树”品牌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给5个月大的孩子使用后出现“大头娃娃”现象: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等。
“大头娃娃”现象的学名是库欣综合征,导致它的罪魁祸首正是丙酸氯倍他索。该婴儿停用问题抑菌霜后,虽获得好转,但医疗专家表示长期风险并未消除。婴儿体重过重,脖子短,呼吸系统也没有发育完全,停用激素后有可能造成全身衰竭,有生命危险,同时由于激素很难排出体外,孩子未来很可能面临性早熟。
丙酸氯倍他索是一种超强效的糖皮质激素,作用是调节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和免疫功能,临床上常常被用来抗炎,效果极佳。但由于过于强效,除非病人生命垂危,很少直接临床使用,原因就在于它的副作用太强,极易留下后遗症。
有过婴儿护理经验的人都知道,新生儿皮肤厚度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角质层只有30%,非常容易反复受到湿疹困扰。解决湿疹的关键就是皮肤保湿,婴儿润肤霜是每一个宝妈的必备用品。
这就让不良商家有了可乘之机,纽强润肤霜的主要卖点是“安全无刺激”,利用宝妈群体对纽强的品牌信任,再用超强效激素达到立竿见影的去湿疹效果,怎能不赚得盆满钵满。
这正是拼多多纵容商家贩卖违规护肤霜引起众怒的原因。平台和商家赚了钱,却把隐患永远留给了消费者,尤其是等到隐患真正变成了问题,可能还无法排查出原因,平台和商家可以轻松推卸责任。
同样,如果不是这次身为品牌方的纽强主动站出来,拼多多的宝妈用户,可能会一直活在违规激素的阴影中。
拼多多在母婴产品上的翻车,绝非首次。
2018年9月,梨视频的《实拍拼多多热卖纸尿裤黑工厂》就引起过众怒。
当时,记者在拼多多发现了很多价格低到不可思议的散装纸尿裤,这些商品销量巨大,但却都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属于三无产品。进入工厂后,发现地上堆放着很多这样的“纸尿裤”,周围全是苍蝇和虫子。
生产厂家毫不避讳的直接将这些纸尿裤称为垃圾,而且自己也十分清楚自己卖的货是不合格产品。
更令人愤怒的是,采访中记者得知,拼多多对于厂家的恶劣行为完全知情,不会进行抽检:“拼多多完全知道我们有多差,但不愿意淘汰我们。”
拼多多为什么会这么纵容?厂家也给出了回答,拼多多要靠极端的廉价维持客户。
纸尿裤事件当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前《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就曾炮轰拼多多:自己的员工在拼多多买的纸尿裤,拆开都是废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