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只说真话的格物消费。
我们曾经报道多次电商平台花式“引流”、换皮卖烟的情况,这一次又是什么回事呢?
那这些雾化产品,究竟算不算电子烟?
有人说,只要不含尼古丁,就不算电子烟。可是同为电阻加热型的雾化设备,只需要一个十几块钱的打孔器,就可以在储油舱打孔注油。假设一个未成年人购买了草本雾化产品,自行打孔注油的话,不也一样是在抽电子烟么?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现在大健康的风向,钟南山院士曾公开发表讲话,应当将雾化技术应用在医疗大健康领域。对于扭转舆论上对雾化行业的误解,也是一件好事。
也有一种观点,类似的草本雾化产品都是可使用的“尼古丁传送系统”,目前对雾化行业的监管尚未落地的情况下,对电子烟的定义实际是很模糊的。比如某些品牌的草本雾化棒取得了国家食字号与械字号的认证,也就是说,部分产品是认证的保健品。
先不管草本雾化棒怎么界定,如果以草本雾化棒的名字在线上销售电子烟,无疑是不可取的。
在拼夕夕平台上架的草本雾化“三无产品”层出不穷,同样是一次性雾化器,其他商品售价都在30到60区间时,此类商品仅10元一支,而且可抽吸300口。
类似的“三无产品”在商品介绍描述中就没有说到品牌出品方,我们询问客服人员也没有回应。
经历过不法商家的多次套路后,格物此次也分别从销量为200+和销量为3000+的“三无产品”店铺购买了两支所谓的草本雾化棒,以下为开箱过程。
可以看到,两支都是明确标注了尼古丁含量的一次性产品,于是格物还自愿充当小白鼠以身试毒。两支都有明显击喉感,但在产品包装上也没有写明生产日期与保质期。
也就是说,这一类没有说明出品方的低价产品,很可能是底价回收的外贸电子烟尾货,不仅抽吸体验没有保证,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希望各位同行朋友也同样对不法商家零容忍,只要看到同为“三无”的类似店铺,直接举报。电子烟的舆论环境本就不好,不能让这类商家再败坏路人观感。
草本雾化的确愈发火热,我们抛开如何判断其性质这件事不谈,在引流售卖电子烟这件事上就已经踩了行业红线。这类乱象再不杜绝,最后还是整个电子烟行业背锅。